心理分析:语言与人性的奥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认知行为

认知行为是指某一认知与它引起的行为的一致性关系。人作为一个生物体有一系列的功能,但是将人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最明显的就是认知功能。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认知既包括内容,也包括过程。认知的内容是指我们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例如,“理论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认知过程是指如何以一种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困难找到创造性的解决办法的方式。有时候人们也将认知定义为使用语言并且以抽象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所有关于认知的内容都说明在神经水平上,认知是一个分布广泛且十分复杂的系统,但是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只说明认知作为一种动力性功能的心理学意义。认知作为一种动力性功能最好的说明就是它与行为功能的联结。我们知道感觉行为和情绪行为中都存在强大的功能间联结,但是在认知行为中这种功能间联结要弱一些,但它依然是一种主要的联结。

在心理学中感觉和情绪作为动力系统从而引发行为,一般会认为这是一种本能,但是将认知作为动力系统引起的行为很少会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本能反应——也就是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的模式。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人类的很多行为并不是来自感觉或情绪等本能,而是来自态度、信仰、价值观以及自尊等认知本能,而且它们作为动力系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实验证明,这些认知性的本能有遗传性,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类似于本能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神经结构。根据同一性原理,在心理学上它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性功能。

以自尊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同学在一次测验中搞砸了,你这时嘲笑他,无疑会引起敌意或攻击行为。这种认知行为的可预测性还是非常高的,在任何人身上都很容易发生。

在功能理论中我们假设人类意识在强度上有一定的层次性,这体现了神经联结的密度和强度分布。我们将所有意识按不同的强度分为:

(1)本能——如感觉、情绪。

(2)类本能——如认知中的态度、信仰、价值观、自尊等。

(3)自由意识——如一般意义上的自由认知。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类本能和自由意识其实也都有生理学基础。它们和本能一样,在生理学水平上有着某种神经模式和结构。

认知行为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间联结,这里我们将其发展成心理学理论。根据等效原理,认知行为依然能够进行语言化和行为化。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应用性的例子,例如,我认为这件事是对的(认知),所以我要去做这件事(行为);如果你相信她是一个好人(认知),那你就应该善待她(行为)。

建立认知行为的功能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你如何知道哪些认知功能词具有动力性?这就涉及极化现象,极化是大脑的一个重要属性。我们可以将认知功能词用极化来区分。在语言中凡是具有极化特征的词汇都具有功能意义。在认知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词汇是具有极化性质的,如好—坏、对—错、美—丑等,这些都是认知功能中的动力性功能。一旦找到这些词汇,就很容易对其进行语言和行为分析。

认知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文化是会变的,而且比我们想象的变化还要快,而人性却是基本稳定的。

感觉、情绪和认知作为动力性功能并由此引发行为,但是通过对大脑更广泛的实验,我们知道这三者之间同样存在功能间联结。从本质上讲,这三者之间的功能间联结和它们与行为之间的联结是相同的。它们存在同样的神经作用模式,所以我们可以将这几个功能间联结划分为以下几个理论:

(1)感觉情绪。

(2)感觉认知。

(3)情绪认知。

这三个理论的定义和前面几个理论的定义相似:

(1)感觉情绪是指某一感觉和它引起的情绪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2)感觉认知是指某一感觉和它引起的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3)情绪认知是指某一情绪和它引起的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关系。

既然感觉、情绪和认知三个功能都可以作为动力性功能,那么自由组合应该还有三种情况:

(1)情绪感觉。

(2)认知感觉。

(3)认知情绪。

事实上,这三个理论是存在的和有效的,无论在生理学水平还是在心理学水平,都可以进行实验证明。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一组功能间联结与上一组功能间联结中的功能的方向正好相反。这反映了这三个动力性功能间联结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可逆性——任何一个动力性功能都可能引起与它联结的其他动力性功能的反应。这种功能间联结的可逆性事实上会组成一个网络,它与神经水平的网络结构是完全吻合的。功能联结理论的基础就是神经水平的网络联结,所以我们的心理学理论是最接近生理学的。这也是对心脑同一性原理最好的证明。

有人很快就发现了这几个功能间联结是没有行为的,纯粹是关于心理的过程。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它是一种类似于网状的神经结构,在其中有多种不同的神经节点,但是这种神经结构和语言的结构非常相似,所以通过语言分析就能大概知道这些神经间的联结模式。我们举一个经典的例子,在这里可以加入一个外显的行为。在经典条件反射中,给小白鼠一颗花生就可以促使它按压杠杆,这叫感觉行为。这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如果用语言表达事实上就是一句话或一个句子,所以大多数的心理内容,尤其是这种功能间联结也就是这样的一句话或一个句子。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感觉认知、感觉情绪、认知情绪都是完整的心理过程,它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或一个句子来表示。

感觉是知觉、思维和情绪等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为它们提供最基本的原始材料。当某一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的时候,根据刺激的强弱程度可以引起不同强度的情绪。这在关于情绪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来:当代心理学家将情绪界定为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的变化模式,包括生理唤醒、感觉、认知过程及行为反应,这些是对个人知觉到的独特处境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感觉情绪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在功能理论中,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地语言化,例如,这根针扎疼我了(感觉),所以看见它我就害怕(情绪);今天我品尝了一道非常美味的南方菜(感觉),所以我的心情非常好(情绪)。

关于感觉认知,在以前心理学所有的理论中我们知道最多的是感知或知觉。知觉是指个体经由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以及彼此关系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知觉是在感觉和认知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神经结构,当然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里我们的感觉认知不同于感知或知觉。它是指感觉和认知这两个独立的功能间的联结,就像其定义一样:感觉认知是指某一感觉和它引起的认知的一致性关系。例如,感觉好的事物,人性中倾向于给予更好的认知评价:当你亲眼看到青藏高原(感觉),你就会发现它如此漂亮(认知)。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情绪作为动力引起与其相一致的认知。在此之前心理学家们认为情绪是一种对趋向于知觉为好或知觉为坏的东西的体验性倾向,而且这种体验倾向伴随着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这是一个非常敏锐的观察,但是相对于我们的情绪认知理论,它的理论范围显得过于狭窄。情绪认知理论中不仅仅包括好的或坏的东西,而且包括情绪和认知极化的所有方面。它还有一个严重的缺陷,就是它没有等效原理做支撑,也就是很难进行语言化。在这一点上,它的应用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这三个功能间联结在生理学中都是存在的,现在要做的是将其语言化,使其成为一个纯粹的心理学理论,由此极大地扩展其应用价值。等效原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还原论,我们并不排斥还原论。心理学中这种自然主义属性使还原成为可能,而且在所有科学中还原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