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间联结的可逆性
感觉、情绪和认知三个动力性功能之间的联结及其可逆性是一个重要的机制,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说明。现在我们以情绪为中心举几个例子,其中包括用认知情绪和情绪认知对可逆性原理的说明。
(1)感觉情绪。
(2)认知情绪。
(3)情绪认知。
感觉情绪理论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其实关于感觉情绪的这种模式并不是我们最先发现的。在此之前早已出现,只是理论的名称、解释和应用不同。19世纪的心理学家们已经提出了相似的理论,后来人们称之为James-Lange情绪学说。该理论基于情绪状态和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提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感知,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引起的感觉的总和。Lange认为:“任何作用凡能引起广泛的血管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的,都会有情绪表现。”James-Lange情绪学说强调生理变化对情绪的作用。在功能理论中我们将生理变化划入感觉功能中,所以,James-Lange情绪学说和感觉情绪理论的生理学解释是相同的。当然,新理论最大的意义是将其发展到心理学水平。
事实上,除了感觉会对情绪产生影响,情绪对感觉也会产生影响。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知道,当你心情低落的时候,你可能感到浑身疼痛。我们知道情绪对感觉的作用不如感觉对情绪的作用强,但是随着漫长的进化它们之间的确可以相互影响,也就是作为一个动力系统,它们具有可逆性。
同样,对于认知情绪和情绪认知的可逆性的说明先从生理学水平开始。在生理学水平已经有人建立起了认知功能与情绪功能的联系。情绪评估——兴奋学说认为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估和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在功能理论中,这种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评价和估量可以认为是认知功能,所以这一理论完全可以认为是认知情绪理论的生理学解释。
认知情绪理论的逆向理论就是情绪认知理论。这一理论在生活实践中也是广泛存在的,例如,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会对你看到的人给予更差的评价。我们也可以举一个关于可逆性的例子,当你被一条黑色的毒蛇吓到以后(情绪),你就会记住这条蛇是危险的(认知),这是情绪认知。当你再次认出这条蛇的时候(认知),你就会感到害怕(情绪),这就是认知情绪。
关于感觉认知和认知感觉,我们都知道好的感觉刺激会引起好的认知评价,同样,好的认知评价也会对感觉系统产生影响。当你听到别人对你的夸奖时,你可能觉得碗里的饭更香。这里要说明的是,各种功能间具有可逆性的神经联结确实在强弱程度上有所不同。例如,感觉认知中感觉功能作为动力性功能会更强一些,而在认知感觉中认知作为动力性功能对感觉的影响会弱一些,但是无论强弱程度如何,可逆性都是存在的,并且具有心理学意义。
这种功能间联结的可逆性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它使感觉刺激、情绪唤起和认知过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激发三者中的任意一个都能引起其他两个的反应。这会使人类更好地学习和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是人类智力向更高阶段进化的产物。
以前所有的心理学理论都会给人一种感觉:人的心理内容和过程是一个分散、模糊甚至混乱的系统。对于一个热衷于探索人性奥秘的人来说这种感觉十分糟糕,但是功能间联结及其可逆性原理使心理内容和过程变得非常清晰,在语言化之后应用起来也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