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传贻积善二字
凡六条
(一)洪武①御制:“江南风土薄,只愿子孙贤。”此赐义门郑氏②语也。子孙何以贤?惟尊礼师傅以修身,继述祖宗以启后,是大节目。吾家数世以来,未尝显盛,只有“积善”二字,家门守之,乡里亦信之。此风可长,不可失也。
┃ 今译 ┃
明洪武皇帝的御制对联说:“江南风土薄,只愿子孙贤。”这是赏赐给浙江浦江郑氏的对联语。子孙凭什么贤能?只有尊敬老师、礼待老师从而修身,继承遵循祖宗的遗志从而为后人开辟道路,才是关键之处。我们家几代以来,不曾显赫隆盛,只有“积善”两个字,家族中人一直都遵守着,同乡中人也信奉着。这种风气只可以助长,不可以失去呀!
┃ 简注 ┃
①洪武(1368—1398):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明太祖给郑氏赐联原作:“江南风土薄,惟愿子孙贤。”
②义门郑氏:指浙江浦江郑氏,以孝义治家名冠天下。自南宋至明代,合食义居十五世计三百多年,历代屡受旌表。明太祖朱元璋赐称“江南第一家”,人称“郑义门”。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与吕留良等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一样,都非常欣赏郑义门,因为能够世代合族而居,这是古代世家大族的共同向往。故而此条强调“尊礼师傅”与“继述祖宗”,个人的修身与家族的承先启后,自然都是从“积善”开始。
(二)《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①又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人之为善,修其孝弟②忠信,只是理所当为。其不为不善,亦由此心之良不敢自丧,以沦入禽兽,非欲徼③福庆于天也。然论其常理,吉凶祸福,恒亦由之。积之之势,不可不畏也。涓涓之流,积为江河;星星之灼,燎于原野。其始至微,其终至巨。父子兄弟,心术念虑之微④,夫妻子母幽室墙阴⑤之际,勿谓不足动天地感鬼神也。天地鬼神不在乎他,在吾身心而已。善则和气应,不善则乖气应,轻重迟速,等于桴鼓⑥,人自弗觉耳。古称:“明德馨闻,秽德腥闻。”总非朝夕之故,是在辨之于早。
┃ 今译 ┃
《周易》里说:“修善积德的家庭,必然有更多的吉庆。作恶坏德的家庭,必定遭受更多的祸殃。”又说:“不能坚持不懈地做大量有益于人的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名声卓著的人;而一个落得身败名裂、自我毁灭的人,是他长期干坏事的结果。”人做好事,对孝、悌、忠、信的理念认真学习并付诸行动,这是按道理应当做的事情。人之所以不做坏事,也是因为不敢丧失自己的良心,以至于沦为禽兽,并不是想向上天求取福庆。然而按照通常的道理,吉凶祸福,也总是由心而起。其累积之势,不可不敬畏啊。细微而缓慢的流水,慢慢积蓄成江河;星星点点的火光,终于在原野上蔓延。它开始很细微,最终却特别巨大。父子兄弟,一念之间,夫妻子母在私人自处的地方,不能说不足以感动天地鬼神啊。天地鬼神不在其他地方,就在我的身心而已。善良,那么和谐之气就会相呼应;不善良,则乖戾之气就会相呼应。呼应轻重慢快,就像桴鼓之应一样,人自己感觉不到而已。古人说:“德性完美者声名美好,德行邪恶者臭名远扬。”总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而在于一开始就要明察。
┃ 简注 ┃
①余庆:前代人留下的恩泽。余殃:前代人留下的灾祸。语出《周易·坤卦·文言》。
②弟:通“悌”,友爱兄长。
③徼:求取。
④心术念虑之微:指一念之间。
⑤幽室墙阴:深闺卧房,代指阴暗的、私人自处的地方。
⑥桴鼓:桴,鼓槌。这是“桴鼓之应”的省文。
┃ 实践要点 ┃
张履祥说,就常理而言,则“吉凶祸福,恒亦由之”,但还是强调“积”字。无论为善为恶,积累得多了久了,便会影响深远,不只是影响自己的一生,还会影响整个家族的世世代代,所以《周易》里才会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至于和气、乖气,也即为善为恶的一种气息、气象,细细琢磨总是有的,因为天理、良知自然影响着人的一言一行,所以不可不慎。
(三)唐①、虞②教人以“五典”③,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成周④教人以“六行”⑤,曰:“孝、友、睦、姻、任、恤。”人之善道备举矣。至洪武间,所颁《乡约》六言,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则又贤愚共晓,若能恪遵此训,即知为善之路。孔子所谓“正鹄”⑥,孟子所谓“安宅正路”⑦,无逾是。
┃ 今译 ┃
尧舜用“五典”(五常)教导人民,说:“父子之间要有亲情,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有区别,长幼之间要有次序,朋友之间要讲诚信。”周公用“六行”教导人民,说:“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好,能邻里和睦,对妻子以礼相待,对社会有责任感,体恤老百姓。”人们从善的道理都详细地列举了。到明朝洪武时期,颁发的《乡约》有六句话,说:“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上级,与同村的人和睦相处,教育训练好子孙,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要做不该做的事情。”那么贤能的人和愚昧的人就都能知晓,如果大家能够恭谨遵守这些训语,也就知道了做善事的方法。孔子所说的正确的目标,孟子所说的行仁义的正路,并没有超出这些道理之外。
┃ 简注 ┃
①唐:即陶唐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尧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②虞:即有虞氏,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舜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③五典:“五常”的一种说法,指五种行为规则,语出《尚书·泰誓下》。
④成周:指西周。
⑤六行:西周大司徒教民的六项行为标准,《周礼·地官·大司徒》:“六行:孝、友、睦、姻、任、恤。”
⑥正鹄(gǔ):正、鹄,均指箭靶子。画在布上的叫正,画在皮上的叫鹄。箭靶的中心,后引申为正确的目标。语出《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
⑦安宅正路: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实践要点 ┃
此条详细列出“五典”“六行”以及洪武时期颁布的《乡约》六条等训语,教导子孙如何注意人伦关系,如何与人相处方才是善,方才是行仁义之路。
(四)《书》曰:“惟民生厚,因物有迁。”①概观世运②,厚则治,薄则乱。其在于家,祖宗以厚德启其后昆③,则浸昌浸炽④;子孙削薄其德,丧败随及。古今不易之道也。盖土薄则易崩,器薄则易坏,酒醴厚则能久藏,布帛厚则堪久服。存心厚薄,固寿夭祸福之分也。虽然,有本有末,厚于本,靡有不厚,本之薄,靡有不薄。不亲其亲,不长其长,而谓于他人厚者,未之闻也。《中庸》言:“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见。”⑤厚之与否,要当察于用心之际。
┃ 今译 ┃
《尚书》上说:“天生之民本性宽厚,但因世俗中所见所做之事物的引诱,秉性也随之改变。”大略地观察世间治乱,百姓本性宽厚则天下安定,百姓本性刻薄则天下就会动乱不安。这个道理体现在家庭中就是:祖宗用深厚的恩德启发教育子孙,那么家族就会渐渐昌盛发达;子孙减损祖宗的德行,家族的破落随后就到了。这是从古到今不变的道理。土层薄了就容易崩坍,器壁薄了就容易被损坏,酒味醇厚则能保存长久,布帛厚实才能穿得久。心怀念头的宽厚与刻薄,本来就是长寿与短寿、享福与遭祸区分的依据。虽然如此,但是有根本有末节,根本宽厚,没有不宽厚的;根本刻薄,没有不刻薄的。不能亲近自己的父母,不能尊敬自己的长辈,却说对其他人宽厚,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中庸》说:“君子让人赶不上的德行,正是那些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为人处世是否敦厚,关键应当明察他的想法心思。
┃ 简注 ┃
①语出《尚书·君陈》。
②世运:世间盛衰治乱的气运。
③后昆:后裔、子孙。左思《吴都赋》:“虞、魏之昆,顾、陆之裔。”
④浸昌浸炽:渐渐昌盛发达。浸,渐渐。《易·遯》:“浸而长也。”孔颖达疏:“浸者,渐进之名。”
⑤语出《中庸》第三十三章。
┃ 实践要点 ┃
“存心厚薄,固寿夭祸福之分也”,也即做人要讲求其本心,为人到底是宽厚,还是刻薄,关系到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长寿或短寿、享福或遭祸。年少之人,容易自以为是,容易意气用事,不注意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所以必须时时处处注意警醒自己,要宽容、厚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是长久之计。
(五)凡做人,须有宽和之气。处家不论贫富,亦须有宽和之气。此是阳春景象,百物由以生长,所谓“天地之盛德,气也”①。若一向刻急烦细②,虽所执未为不是,不免秋杀气象,百物随以凋殒。感召之理有然,天道人事,常相依也。刻急烦细,与整齐严肃不同。整齐严肃,是就纲纪名分而言,凡尊卑、大小、亲疏、内外,截然不可假易是也。正如四时寒暑,节序各殊,而元气未尝不流行于其间也。
┃ 今译 ┃
凡是为人处世,必须有宽厚温和的气象。持家不论贫穷还是富贵,也必须有宽厚温和的气象。这就像是阳春三月融洽和谐温暖的气息,众多不同的生物依赖它生长,这就是所谓的“天地的深厚恩德,是仁厚之气”。如果为人处世一向苛刻严峻、繁杂琐碎,即使他做的事未必是不对的,也免不了有一种肃杀之气,各种生物就会随着它凋敝衰亡。感召的道理正是这样的,自然法则和人情事理常常彼此依赖。苛刻严峻、繁杂琐碎,与秩序井然、令人敬畏不一样。整齐严肃,是对国家社会的秩序与规律、所居地位的名义和所应有应尽的职分来说的,凡是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关系亲疏、家庭内外,必须界限分明,不可宽纵。正如四季之中寒冷与酷暑的变化,节气的顺序各有不同,可是元气未曾不流行在其中。
┃ 简注 ┃
①语出《礼记·乡饮酒义》:“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
②刻急烦细:苛刻严峻,繁杂琐碎。
┃ 实践要点 ┃
做人、持家都要有“宽和”之气,如同阳春三月,万物生长;反之,“刻急烦细”之气,则如同秋日之肃杀,百物凋零。任何时代,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法,都是需要特别讲求的。虽说各人都有各人的脾气、性情,此间的差别也得明白,但是还得尽力去寻求春天般的融洽与温暖。
(六)做人最忌是阴恶。处心尚阴刻,作事多阴谋,未有不殃及子孙者。语云:“有阴德者,必有阳报。”①德有凶有吉,吉报不当希望于天,凶报可不惧乎?先人有言:“存心常畏天知。”吾于斯语夙夜念之。
┃ 今译 ┃
做人最让人憎恨的是背后做坏事。心里阴险刻毒,做事情多阴谋诡计,没有不殃及子孙的。《淮南子·人间训》里说:“暗中做有德于人之事的人,在人世间就能得到好的报应。”品行有坏有好,好的报应不应该寄希望于天,不好的报应能够不畏惧吗?先人说:“心里怀有的念头常常担心天知道。”我在心里天天都会念叨这句话。
┃ 简注 ┃
①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夫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 实践要点 ┃
作为儒者,张履祥一般不谈因果报应,但在其家训之中,特别是涉及“阴”之事件时,还是沿用了诸多传统说法。他父亲的书房有联语说“存心常畏天知”,这是他一辈子念念不忘的话。确实就所谓的报应而言,也就是对于天命、天知的一种敬畏,这其实与科学技术无关,因为在德与福之间,多有道理可循,即便不那么明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