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et 2
When forty winters shall besiege thy brow,
And dig deep trenches in thy beauty's field,
Thy youth's proud livery, so gazed on now,
Will be a tattered weed of small worth held:
Then being asked, where all thy beauty lies,
Where all the treasure of thy lusty days,
To say, within thine own deep sunken eyes,
Were an all-eating shame and thriftless praise.
How much more praise deserved thy beauty's use
If thou couldst answer ‘This fair child of mine
Shall sum my count, and make my old excuse',
Proving his beauty by succession thine:
This were to be new made when thou art old,
And see thy blood warm when thou feel'st it cold.
之前所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存在着丰富的艺术模糊性,可以进行多重解读,因人而异。第2首看似与第1首主题一致,却需要细细品味和推敲。
第1行让我一下子应景地觉得若是表达沧桑疲惫,冬天是最符合情境的季节,读到这里,不禁望着窗外肃杀的降温天,那提早到来的三九感受,让人无端地感到精力流逝,青春遥远。根据亚登版的解释,“四十”在此并不一定表示实际的年数,仅仅示意很多。不过,想来蹉跎,中文中也有“女人四十豆腐渣”的说法,但如果贯穿前面所说的诗歌对象为男性来看,四十岁的男人略带点岁月成熟感,倒是更有魅力。莎士比亚擅用比喻,他不必清晰地表达人额头上的沟壑纵横,只需用美好田野里犁出的深沟就能形象地暗示面容的老去。他也不想过于明显地形容人的皮肤暗淡,只用青春华服或锦袍曾经被人凝视不已,此刻变成了褴褛衣衫来作比。其实,衣服此处代替了人在衰老后皱褶的皮肤,不那么突兀地表达了人之老矣的衰败。
然而在正常自然的社交中,没有人会如此直接地询问第5—6行中的问题:“花容何处?年华何在?”这样的询问未免太残忍,必然是说不出口的内心挣扎,我甚至觉得只是个人内心的疑问。诗歌中主客的移入和交换很常见,反正我不会直白地问一个曾经美好、此刻老去的人:“哎,你的美貌和青春哪里去了?”而只会感叹自己曾拥有的一切都失落了吧。
因此,细细读来,倒是最有感于8、9两行,仿佛呼应了第1首的最后双偶句,我这才意识到,贪慕生命和试图享受一切的人,他们尝尽了人世该有的那一份后,依然不断觊觎,这种无休止、难以满足的状态,就是诗中所言“不得满足的羞耻”(all-eating shame),以及那些徒劳的赞美都是浮光掠影,并不涉及生命的真谛。可是读到此处,我想到了曾经遇到的一些始终在为名利追逐的人们,年纪或许并不老,却早已失却了眼睛里的亮光,就像诗中所言“深深凹陷的眼睛”(deep-sunken eyes),那种状态不是衰老,而是利欲熏心、失去初心的悲哀。那么,我可否如此来诠释这首诗中的衰老状态,那更多是心灵的疲惫和利益追逐后的颓然,是欲望无尽的纯真失落。
对最后的对偶句,一般的解读是:诗人被人总结的论调重复出现,他认为如果繁衍子嗣,让后代延续生命的美好,那么此人就能从容地回答那个苛刻鲁莽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美好被传承,即通过生育,青春得以保存永驻。若延续前面诗歌的劝说结婚生子,此处的结论水到渠成,毫无冲突。可是,若人物一意孤行地追求洒脱无羁绊,是否与我之前解读的欲壑难填的衰败符合呢?
这种生命中情感的不断兜兜转转,不愿意安定的状态,在诗人的表达中犹如冬季萧条的最终降临,这种保守和规劝姿态似乎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即回归家庭,生儿育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可是诗歌的魅力就在于每次吟诵时能根据心情激发不同的感受。在寒风凛冽的冬季突如其来后,读着此诗,我不禁想着春夏秋冬的轮回,想到再黯淡光秃的冬季土地,等到春日来临,依然会泛起新绿。生命原本就该如此,每次的赞美都会成为一钱不值的东西,唯有可以推陈出新的自然节律。人类通过生殖传承,在应该播种的季节顺应自然。
在此首诗中,顺时顺势的自然态度渐渐入心。无需规劝,就应着自然天命是最好的,时刻从容,四季皆动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