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与点评 : 高中语文经典篇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雨巷/戴望舒

“中西合璧”的伤婉邂逅——《雨巷》的教学设计一

石 柳

(学情文本定位)

本单元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习的第一项内容,教材试图以优美的新诗为学生开启一扇语文之美的窗户。对于刚跨入新学段的学生来说,虽然初中学习过十几首现代新诗,对新诗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初、高中的作品在深度上有很大不同,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上也有很大不同,高中阶段更注重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另外,新诗中形象的含义往往带有某种不确定性,或者说具有多义性,形成了多层次的结构与多层次的复杂主题。本人所执教的班级为实验班,学生以课前演讲为形式,对新诗进行了大量的介绍和解读,因此对于学习新诗有所积累,但学习像《雨巷》这样——对法国象征诗有所借鉴的诗歌,仍是有一定障碍的。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和《再别康桥》

合为一课,标题为《诗两首》。单元导语分为两段,第一段介绍了新诗的出现时间并简述了新诗的特征。其中特意强调新诗“继承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并提到许多诗人“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努力融化在民族风格中”。可见,新诗其“新”在哪里,哪些地方又体现了其对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继承,应该是编者在单元编排上所给出的第一教学价值导向。单元导语的第二段则是介绍学习诗歌的意义以及怎样鉴赏诗歌,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同时要品析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和了解现代新诗,引导学生以美读诗,以情赏诗。在反复朗读之后,通过对诗歌语言、意象的赏析来体会诗歌的情感意境,学习怎样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在不断比较的过程中学习新诗,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

(设计理念)

如何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现代诗歌教学的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落实到一节现代诗鉴赏课中,如何从一篇课文中提取出有效的教学价值,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实际,探索“全息”传达作品创作上的借鉴与取舍,在审美关照下鉴赏《雨巷》,是本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雨巷》被编入高中语文教材后,很多语文教师都将关注点放在“丁香姑娘”等意象、多义性主题以及诗歌的音乐性上,这些的确都是需要被关注的。然而,《雨巷》在古典与现代上的完美融合及其对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借鉴的解读在语文课堂却少被关注。

杜衡在《望舒草·序》中就曾指出,“《雨巷》有着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诗歌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诗歌写作手法,营造出一种忧伤哀婉的曲调。同时,在诗歌的意象上,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被用来寄寓愁思的“丁香”。由此,通过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借鉴西方诗歌的写作手法传达着一种现代人的情思。特别是“诗歌中押韵手法的运用”,既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创作特色,又在“字句的更迭、语言上的重见和复沓手法”上借鉴了西方象征诗派。

将这些学术研究的成果恰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是本教学设计在理念上的突破。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学情和本课的设计理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体会“丁香”等古典意象明确《雨巷》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从“巷”这一意象探究《雨巷》对传统意象的创新。

2. 通过与波德莱尔《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的对比阅读,了解《雨巷》对象征主义手法的借鉴。

(文本特色解读)

戴望舒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诗的最高整合者”,因为其“诗歌中所内含的多种思想艺术质素,都显示着或潜存新诗的发展与流变的种种动向……是可以作为新诗从幼稚到成熟、从奠基到拓展阶段的标尺来看待的”。 此话既指出诗人于中国新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又使我们看到其诗歌所呈现出的极具张力的包容性。

这种“包容性”一方面表现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诗人曾在《论诗零札》中说,可以在“旧的事物”中寻找新的诗情,用“旧的古典”来表现新的情绪。若对《雨巷》的传统层面加以剖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层。一是意象选择的层面。“丁香姑娘”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也是诗人意欲在雨巷中与之相逢的姑娘的称号,在戴望舒心中,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而“丁香”的意象,在古诗中早已有之,如李商隐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因此,戴望舒的“丁香姑娘”颇具古典诗词的意味。

二是诗画结合的层面。中国诗歌的创作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雨巷》

这首诗里主要的意象有:油纸伞、“我”、丁香姑娘、篱墙。油纸伞一般出现在细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它本身就具有怀旧、复古的色彩。“我”,满腹的心事,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踽踽而行。还有江南古老的篱墙,破旧不堪。整个画面的背景是灰暗的、压抑的、孤独的,由于丁香主要为白色或紫色,所以对于“丁香姑娘”的想象,也是素淡的,再加上黄的伞,青的墙,灰的天,仿佛构成了一幅中国经典的水墨画。

三是文人传统的层面。中国诗人自屈原起就有以“香草美人”自比的心理习惯,因此“丁香姑娘”又可看作是戴望舒倾向传统的内在感性心灵的形象化表达。此外,“丁香姑娘”忧郁的精神气质恰恰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忧郁气质的传承。早在《诗经》中,诗人们就开始满怀忧郁之情,如“鼓钟将将,淮水汤汤,忧心且伤”,此后的诗人更是忧郁不止,就连戎马生涯的曹操也感叹“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当然,这种包容性并不是对于传统的一味照搬,而是有着自己的新颖之处的。比如《雨巷》与古人用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不同的是,诗人想象了一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再有,在古诗词中,“巷”的意象并不多见,而“路”的意象比比皆是。诸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等等。路因为大量山水诗的影响而具有了追求超脱、向往自然的意蕴,而“丁香姑娘”乃是城市生活的元素,很难想象她能够与代表着超脱和隐逸的山路和谐地融为一体,故而,戴望舒选择了一个巷子来安放他的情怀。

另一方面,这种包容性还体现在“戴望舒也取法象征派”,对法国象征派多有借鉴。法国象征主义注重感官的沟通与替代,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产生心心相印的交感。而且象征主义强调对形式美、暗示性、音乐性的追求,即对诗的本体及所具内涵的要求。它最强调含蓄,含蓄由暗示而知,再构成诗的意象。于是意象便作为一种心灵载体,在某种条件下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所以,任何美的东西在象征派看来似乎都应该被蒙上一层纱,被赋予一种意象,而如果直称事物本身便会缺失大部分美感。戴望舒对“丁香”意象就采用了通感和含蓄美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丁香姑娘永远只存在于梦想中,存在于和现实世界相对的未来世界里。在诗歌的形式上,戴望舒也继承了象征主义的自由诗体形式。诗行长短不一,而且行断句不断,未断的行尾给读者留出一片遐想的空间,而且意断句断的行尾都押着一个主韵“ang”:“长”“巷”“娘”“芳”“徨”“怅”“光”等。

戴望舒将中国诗歌的古典元素和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特征熔于一炉,于是才有了“中西合璧”的《雨巷》。作为教师,如果仅是立足意象分析诗歌的意境,抑或探讨主题的多义性,便将《雨巷》这首诗所呈现出来的包容性及其在中国新诗上的意义抹杀了一大半。因此,教师有必要在一节课当中将《雨巷》古典与现代的丰富性呈现出来。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张爱玲说过:“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赏诗亦如是,我们往往要跨过时间与空间的荒野,最终找到与我们心灵最为契合的那个“她”。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渴望遇到的是怎样的一个“她”?

二、精读品味,诗意营造

现代诗歌的审美阶段是由审美需要与审美注意组成,往往需要教师进行“诗意营造”,引发学生的诗歌审美情绪期待。这是走向“诗意”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者自读,或者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情绪”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有人说:读诗是和伟大的心灵相互呼应。因此,诵读是感悟作品的基本策略。

1. 目视其文。多媒体呈现诗歌戴望舒的《雨巷》和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学生“目视其文”,于心中默读。

2. 口发其声。学生带着对诗歌的初步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个读。

3. 耳醉其音。学生听读。听读后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首诗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4. 心同其情。学生带着个人对于诗歌情感的理解再次个读。

三、比较鉴赏

(一)找出诗歌中能打动你或使你印象深刻的诗句。

提问:你在读一首诗的时候,诗歌的什么地方常常打动你或者使你印象深刻?

明确:情感、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结构、语言、表达技巧、主题等,其实这些也就是我们鉴赏诗歌的角度。

(二)比较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提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选择一个鉴赏角度来谈谈这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

明确:1. 情节内核相同。《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的“故事”发生在令人震耳欲聋的喧嚷的大街上,抒情主人公“我”与一位美丽的妇人邂逅并对她产生眷恋之情,在失之交臂之后顿感怅然若失。《雨巷》写中国江南寂寥的雨巷,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并在想象中与之邂逅,然后她与“我”擦肩而过,消失在雨巷尽头,留下“我”独自彷徨。

2. 抒发的情感类似。这两首诗表达的都是对女人的追求与爱恋以及爱而不得的忧郁与幻灭之情。两个抒情主人公都是孤独而忧伤的,一个彷徨于寂寥的雨巷,一个混迹于喧嚷的大街,都渴望爱情的滋润和抚慰,但都以失望而告终。

(三)深入探究。

诗歌讲究的是含蓄、暗示,最忌讳的就是直解。以上对于两首诗歌的比较,其实都是最直接的,最直观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据此就得出诗歌的全部意义,那就抹杀了诗的真意。

1. 提问:“丁香姑娘”和“交臂而过的女子”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作者的幻想?

明确:“丁香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文本第一次对姑娘进行描述是以“她是有”起头,其意味她应该是有,而不是肯定的语气。后面在讲述相遇的情景时也多次提到姑娘就像梦一般,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的出现是那么的突然,同样她的消失也是那么迅速。“交臂而过的女子”是真实存在的,作者对她的外貌以及衣着打扮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使其形象是真实可感的。(学生答案的不确定性恰恰说明了两首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象征意味。)

2. 多媒体显示法国象征诗的特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象征。修辞方法的象征只存在于一部作品的部分环节中,而作为象征主义理论所理解的象征则是指整部作品都充满象征。象征诗起源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以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的出版为象征诗的起点,象征派主张用有声有色的具体物象来暗示诗人微妙的内心世界。言语的“暗示”、意境的“契合”以及诗的“音乐性”可以作为象征诗的三大关键词。

3. 提问:两首诗还有哪些相同之处?在看似一场“艳遇”的外表下,两首诗分别有何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明确:《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既隐射诗人受挫的初恋,也暗含他对精神伴侣的祈盼,还投射了困境中的诗人对美与爱的向往,或者说,未尝不是诗人对另一个理想自我的想象。“交臂而过的女子”可被理解为欲望的化身,也是波德莱尔所恐惧并又迷恋不已的“大都市情感”的化身,体现着现代都市人的孤独和痛苦。

(四)比较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提问: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选择一个鉴赏角度来谈谈这两首诗歌有何不同之处。

明确:1. 意象选择以及呈现的意境的不同。《雨巷》所选择的意象多带有中国传统意象的色彩。如“丁香”,在古典诗歌的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描述。此外,油纸伞、雨、篱墙等都是具有中国古典意味的意象。而《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的主要意象“大街”“女人”则明显带有现代大都市的印记。因此,两首诗在意境的呈现上,前者带有江南街巷里的压抑和唯美,后者体现的则是大都市的喧嚣和嘈杂。

2. 抒情主人公形象不同。两首诗的抒情主人公与诗中女性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两种性质:前者是同质关系,即“像我一样”的丁香姑娘是诗人的影子和镜像;后者是异质关系,交臂而过的女人是诗人欲望的对象。《雨巷》中的“我”是一个更具传统气质的诗人。 他“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明显地丁香姑娘在气质和情绪上与诗人是相一致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人》中的“我”则是一个现代城市中的一员,城市成了他注视和抒情的对象。

3. 女性形象不同。《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人》所描述的是一次实在的邂逅,“我”在大街上偶遇一位“穿重孝”的哀愁的丽人,她那电光的一瞥,使“我”浑身颤动,感觉到一种“如获重生”的巨大喜悦。诗歌表现的是美的惊觉和美的转瞬即逝。诗歌中的“妇女”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巴黎都市的女子,虽然她身着“重孝”,面带“哀愁”,但是却有着“饰着花边的裙裳”和“宛如雕像的小腿”。这样的女性似乎代表了都市的“美”与都市的“迷”,同时象征着都市的诱惑与危险。《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虚写的。因为文本第一次对姑娘进行描述是以“她是有”起头,其意味她应该是有,而不是肯定的语气;而且诗文在讲述相遇的情景时,也多次提到姑娘就“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在诗的第五小节,诗人写着“我”身旁“飘”过这女郎,更让人觉得丁香姑娘的形象并非真实存在,而只是诗人的某种象征而已。

4.《雨巷》中“我”和姑娘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第一,我们都撑着油纸伞;第二,我们身处雨巷;第三,我们都在彷徨;第四,我们都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的。

5. 表现手法不同。《雨巷》中“丁香姑娘”这个形象是结合中国古典意象“丁香”塑造的,而《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则主要运用了动作等细节描写的手法。

(五)学生总结。

学习小组根据所选择的鉴赏角度,由一名学生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明确:通过两首诗歌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戴望舒作为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体现了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使其诗歌在承袭中国传统诗歌文化上更加成熟灵活,可谓古典和现代意义上的完美融合。

四、布置作业

1. 在古诗词中为何“路”的意象则比比皆是,“巷”的意象并不多见?关于“路”的意象你知道哪些?

2. 在江南,青石子路也是最常见的,为何戴望舒在《雨巷》中选择了“巷”而不是“路”?

(教后反思)

诗歌按理说不能被解释,也不能被翻译,更不能被教学。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明知诗歌是一种“私密”的体裁,却偏要在课堂内通过“教学”来和学生分享诗歌的“秘密”。再加上新诗中不确定的形象,多层次的结构与复杂的主题——这都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备课中,我发现《雨巷》在“古典和现代意义上的完美融合”是很多教师注意到却又在教学中忽略的一点。于是,我尝试将《雨巷》和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试图使学生从两者的相同点中发现戴望舒于象征派的借鉴;从不同点中发现所谓的“新”诗也有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又并非照搬,而是有所突破和创新。

虽然设计上求新,但由于课堂容量大,教材难度不算小,再加上高一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尚属起始阶段,阅读层次不可能达到我期待的理想状态,所以课堂上拔苗助长的现象也是有的。另外,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一环,它涉及整个课堂诗意氛围的营造,由于过多地考虑到预设,所以这节课的诵读还不是很到位。

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

波德莱尔

大街在我的周围震耳欲聋地喧嚷。

走过一位穿重孝、显出严峻的哀愁、

瘦长苗条的妇女,用一只美丽的手,

摇摇的撩起她那饰着花边的裙裳;

轻捷而高贵,露出宛如雕像的小腿。

从她那像孕育着风暴的铅色天空

一样的眼中,我像狂妄者浑身颤动,

畅饮销魂的欢乐和那迷人的优美。

电光一闪……随后是黑夜! ——用你的一瞥

突然使我如重获新生的、消逝的丽人,

难道除了在来世,就不能再见到你?

去了! 远了! 太迟了! 也许永远不可能!

因为,今后的我们,彼此都行踪不明,

尽管你已经知道我曾经对你钟情!

(名师点评)

我一向把教学设计当作学术研究,这在当下不算主流。《“中西合璧”的伤婉邂逅》

就是一篇颇具学术性的教学设计,体现出石柳作为文学硕士的专业特质。语文教师的语言规范性本来属于基本功,但目前不尽如人意;许多老师习惯了在网上下载备课资料,又没有标注文献出处的习惯,违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篇教学设计对矫正上述做法做出了较好的表率。

一首语言上没有什么理解障碍的新诗,还只是品味语言、知人论世的套路,显然不是本设计的追求。“全息”传达作品创作上的借鉴与取舍,在审美关照下鉴赏《雨巷》,是本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从这个理念上看,虽然还是着眼于教材文本本位的教学设计,虽然还是基于教师自身学术根底的设计,但是这是基于重点学校优秀学生的学情而设计的。这个理念是在充分相信学生已经跨越了内容理解和浅层艺术特点层面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直指作品“为什么这样写”即风格取向上的探索。

给一首新诗做鉴赏上的定位,我觉得一是把它放到诗歌史中,二是寻找与之构成“间性关系”的另一个或多个文本。这样构成对比鉴赏或群文阅读,石柳选择前者,将《雨巷》和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女子》进行比较鉴赏,使学生明确所谓“新诗”,并不仅仅是以白话入诗而已,更重要的是,既有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又有对西方外来诗歌创作方法的借鉴。这个做法既是对设计理念的具体落实,又是对现有诗歌教学常规的一种挑战。这个设计令人担心的是,若没有如此优秀的学习者群体,这个设计是难以实施的,好在石柳在学生中做了调查,她的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并做出了精彩的回应。

(张玉新点评)

(作者简介)

石柳,2005 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此后,一直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任教。教学一直停留在模仿——独立教学阶段。直至去年,受张玉新老师“点化”,才重拾做学问之心,试图超越为生计而奔波的浮躁,向着张老师所说的“独创教学阶段”努力,目前仍“在路上”。

诵诗作·品诗味·植诗心——《雨巷》教学设计二

王清慧

(学情文本定位)

《雨巷》是高一新生的第二节新诗课,虽然是高一年级,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现当代诗歌,对诗歌的诵读技巧并不陌生。通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的学习,学生对意象、意境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但由于我校学生大多都来自农村,阅读视野相对狭窄,他们对现当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依然知之甚少。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帮助高一新生形成鉴赏诗歌的良好思维习惯,丰富他们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中的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这首诗所在的单元说明中要求,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毋庸置疑,《雨巷》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意象引领学生进行拓展生发,就可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这也是常规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常见切入点。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在学生充分诵读文本的基础上,领着他们去追根溯源,了解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象征主义手法对中国现代诗,尤其是对《雨巷》的影响。引导学生系统地掌握鉴赏现代象征诗作的一般方法,丰富学生对现代诗歌艺术的相关认知,唤醒学生投入真情品味诗歌,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实现由诵读鉴赏到应用写作的提升,达到能感受现代诗歌之美的目的。

(设计理念)

作为高考考点的“编外汉”,现代诗在语文教学中一直饱受漠视,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现代诗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常规教学大多参考《课程标准》和教材单元说明的相关要求。在教学时我本着“不仅教教材而且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

在教教材的过程中,注重依据教材文本,做好教学目标的整合,让学生在学教材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累现代诗歌的必要知识,获得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用教材教”,即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而且把教材当作“媒介”,适时适度地向外延伸学习内容,引发学生思考,引领学生归纳,总之,教学要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授生以“渔”,让学生把教材所学与自身的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终使教学事半功倍,令学生会学会用,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单元教学要求和教学侧重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在诵读文本的基础上,在老师的点拨下,感知诗歌的意象及象征意义,重点理解“雨巷”“姑娘”“丁香”“我”的指代含义。

2. 把握诗歌的音乐美,掌握作者为营造旋律所采用的各种艺术手法,如押韵、复沓等。

3. 借助写作实践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本特色解读)

戴望舒的朋友曾评价他的诗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单就《雨巷》而言,诗人的确以极好的平衡姿态在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派的夹缝间自由地穿梭着。《雨巷》这首诗属中西合璧的精品。

一、《雨巷》是一幅古典的中国写意画

中国写意画强调在造型上表现绘画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现代诗的所谓象征,强调以形写神,以神写意。而戴望舒的诗歌里的姑娘形象往往或是寄托着他的理想,或是写出了中国现代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无奈与哀伤。这种女性意象的表达其实就是遵从了古典诗学“美人香草”“比兴寄托”的思路。在《雨巷》中,戴望舒把单纯愁心借喻的丁香,想象、创造为一个美丽而又愁怨的姑娘形象,反复渲染朦胧缥缈、凄迷恍惚的意境,象征一代青年彷徨惆怅的苦闷心态。“丁香一样的姑娘”作为诗人“希望逢着”的目标,包含了自《诗经》以来以追求美丽女性象征追求贤人君子、美好理想的比兴寄托意味,“丁香”与“姑娘”合为一体,这不正是“香草美人”的传统手法的典型运用吗?

《诗经·秦风·蒹葭》中所求的“伊人”,被解释为秦襄公求“知周礼之贤人”,首开以美丽女性为比兴象征的先河。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美女比喻君子,众女比喻小人。自屈原以后,沿袭其“香草美人”手法的作品更是比比皆是,如李白的《长相思》、苏轼的《赤壁赋》。中国古典诗歌中存在大量的以追求美丽的女性象征追求贤人君子、美好理想的比兴寄托之作,而戴望舒的《雨巷》正是这类古典作品的现代传承。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雨巷》是一幅依托古典的中国写意画。中国写意画同样强调作者对客观事物由具象到抽象的一种提炼,由形似到神似的追求。而《雨巷》的意象特征及象征手法的运用则与中国写意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雨巷》还是一幅超越具象的西洋抽象画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香草美人”手法,在西方现代诗派中往往体现为其象征手法的运用。《雨巷》中的象征手法,既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比兴寄托艺术传统的继承,也有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法国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十九世纪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手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著名诗人卞之琳就指出,以魏尔伦为代表的法国象征派诗人“对望舒最具吸引力”的原因,就是因为其诗作“亲切和含蓄的特点”。换句话理解,就是借用某种具体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雨巷》这首诗恰恰就写得虚实相生,朦胧缥缈含蓄而不失亲切。比如诗中踽踽独行的“我”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无从说起。悠长悠长的雨巷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雨巷就是雨巷吗?还有“我”似乎在寻找什么、在期盼什么,而这期盼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如此模糊的“我”,是生活中的真我吗?显然诗中的“雨巷”和“我”等意象也并非全部都是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向我们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给我们呈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

当然象征的诗是意象丰盈又很难解说的,即使是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有时也难以有十分明确的解释。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诗中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这种象征手法的艺术表达与超越具象的西洋抽象画的绘画手法的运用是何其相似啊。

总之,《雨巷》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标志,标志中国现代派诗歌的成熟。它既很好地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手法技巧,又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古典的抒情元素,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抒写了新篇章。

(教学环节)

一、以诗引诗,导入新课

借助学习初中学过的现代诗——艾青先生的《我爱这土地》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原文)。请学生说一说这首诗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我爱这土地》写了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核心是鸟,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受苦受难的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派的影响,法国象征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中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人物是戴望舒,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戴望舒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的现代诗——《雨巷》。

二、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 学生诵读

首先,请全班学生把《雨巷》这首诗出声地自由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初步传情达意。

其次,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读一下《雨巷》,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准备点评。

再次,请一位女同学对此前男同学的朗读略加点评,提示学生点评时注意——优点说足,缺点说准。

最后,请这位女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再朗读一遍(教师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充分的指导,提示学生关注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的轻重缓急。并注意每一小节的韵脚)。

2. 教师诵读,请同学们思考:可以用诗中的哪个词来概括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或情感?明确:惆怅或愁怨

3. 学生再读。请全班学生再次自由地诵读一遍《雨巷》,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4.《雨巷》这首诗的音乐美主要表现为韵律美、节奏美和结构上的回环美。请结合文中的诗句举例说说这首诗的音乐美具体表现在哪里?

提示:韵脚、节奏的舒缓悠扬;词语的反复等。

明确:

(1)诗歌的韵律美

纵观全诗,整首诗的韵脚都落在韵母“ang”上,如“巷、娘、芳、徨”等。且每节诗都会有两到三次的押韵,非常有规律的押韵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形成一种回荡的旋律,使诗歌更加流畅,富有韵律。

(2)诗歌的节奏美

整首诗每节有六行,而每节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且句子都较短,自然形成一种节奏,如“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惆怅。”一句三顿的节奏让诗歌充满律动感,令诗歌如音乐般舒缓悠扬,营造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3)诗歌的回环美

诗中段与句的重复,就像乐曲中高潮部分的反复一样,既能令读者记忆深刻,又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雨巷》这种独特的回环美使诗歌具有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复沓”的作用及表达效果,此处对这一知识点不做涉猎,如果学生提到,也暂且点到为止。等学生对诗歌意象及思想感情有了充分的把握后,再具体介绍这一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有更深的认知和感悟)。

三、品味诗歌,缘景明情

1. 解析题目——关于“雨巷”

如何来理解诗歌的标题——雨巷?请同学们设想一下,细雨朦胧中,行走在这样一条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会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我”和姑娘都行走在雨巷中(出示雨巷图片),雨巷这个意象给人一种阴沉的、忧郁的、潮湿的、狭长的感觉,为人物活动营造了朦胧、阴沉、忧郁的大环境。

2. 诗中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凄清、哀婉的情境呢?请试着找一下。

明确:《 雨巷》中有雨巷、油纸伞、雨、“我”、篱墙、丁香、姑娘等七种意象。

3“. 雨巷”“丁香”“姑娘”“我”这三个意象最能体现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的感情,请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意象谈谈其象征意义(旨在锻炼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意象所在的诗句,把握意象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谈谈自己对意象的理解和分析。

明确:

(1)雨巷——雨巷由两个字组成:雨和巷。雨给人迷茫、潮湿、凄冷之感。巷则点出阴暗、狭窄、悠长的环境。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悠长狭窄而寂寥的江南“雨巷”的阴沉图景,这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写照(此处可追加社会背景的介绍)。同时雨巷还可以象征着一条没有尽头、无休无止的追求之路。

(2)抒情主人公“我”—— “我”是以一个追寻者、等待者的身份出现的。而诗人自己,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彷徨的孤独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3)“丁香”——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淡紫色或白色,有淡雅细沉的香气。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哀婉、愁怨。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毛文锡《更漏子》词曰:“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4)丁香姑娘——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而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这姑娘象征着诗人美好的理想。而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随机增设教学环节:若把丁香姑娘换成牡丹或玫瑰可以吗?——不可以,与“雨巷” 这个环境的暗色调不相符合,也不能传神地表现作者内心的愁绪。)

总结归纳: 这些意象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缥缈的氛围,同时又共同构成了一种凄清、哀婉的意境。借助象征手法,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复杂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4. 探究诗歌主旨

(1)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诗,有人说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你持什么观点?请认同爱情诗的同学为正方,认同政治抒情诗的同学为反方,语文科代表为主席,我们展开一场自由辩论赛。流程:主持人开场提出辩论要求—正方陈词—反方陈词—正反方自由辩论。

教师补充观点:

组A :认为是爱情诗。戴望舒写《雨巷》时,刚刚22 岁,正是对爱情充满甜蜜浪漫憧憬的时节,那个美丽、高洁、又略带忧愁的丁香姑娘就是诗人心中理想恋人的化身。(视情况补充戴望舒与施绛年的爱情纠葛)组B :认为是政治抒情诗。如果A 组同学认为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追求一位丁香姑娘而不得的爱情诗。这完全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追寻的女子还带有忧愁和哀怨呢?

据此,我们小组认为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战争比较多,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爱情诗,实质上是政治抒情诗。

组C :二者兼而有之,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主张“真假无须辨”,他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我们读戴望舒这首《雨巷》,不管是现实的“写境”还是浪漫的“造境”,它的本质都是诗人抑或读者现实人生的表达和述说。我们能够领悟到作者的这份真诚的表达就足够了,何须非要把情感写实呢?

(2)引申总结:分析诗歌主旨的时候往往要联系作者身处的生平及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这种方法,叫作知人论世。当然因为作者情感经历的复杂性,也就使我们对诗人情感的解读更加多元化。只要我们掌握了探究作者思想情感的基本方法,我们的解读就会更加精准而深透。

5. 锤炼诗歌语言

这首诗首尾两节的词句几乎全部相同,只是将其中的“(我希望)逢着”改成了“(我希望)飘过”,说说这一改动有什么作用?

明确:“逢着”表“追求”,“飘过”表“幻灭”。把“逢着”改成了“飘过”,一方面表明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让人感到诗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强调了“我失落迷茫,又怀着希望的痛苦心情”的主题。也暗示了“丁香一样的”的姑娘或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补充:这种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表情达意的方法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又叫复唱或复沓,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按形式可分为词语反复、句子反复,段落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等数种。采用重章叠句的写作手法,可使诗歌具有一唱三叹的音乐美感。

6. 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节和第七节,让我们再次感受重章叠句这种艺术手法的独特艺术魅力。

四、写诗歌,植诗心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品,读后让人感觉唇齿留香,余韵无穷。其朦胧的意境美、诗行的韵律美、意象的象征美以及修辞的艺术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我们常说诗歌是生命的酒,诗歌是抒发感情的最便利的方法之一。我们学习诗歌并不是要把每位同学都培养成诗人,但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诗心,尤其是我们青年学生,在学会读诗品诗的同时也要尝试着写诗。拥有一颗诗心,我们便能更加热情地拥抱生命。

请同学们仿照《雨巷》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典型意象,创作二三节小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1. 学生习作展评

学生自评——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评价

2. 教师作品展示(老师分享自己写的小诗,以期抛砖引玉)。

五、作业设计

1. 请同学们概括本节课所涉及的现代诗的鉴赏方法。

2. 赏析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秋歌》中意象的暗示性,并写成赏析性文字。

秋歌

保尔·魏尔伦

秋声悲鸣

犹如小提琴

在哭泣

悠长难耐的阴郁

刺痛了

我心脾。

沉沉闷闷

迷迷蒙蒙

钟声荡起

往事如烟

在眼前重现

我泪落如雨

我走了

恶风卷着我

东飘西零

飘呵,飘呵,

宛如那

枯叶飘零。

附:

板书设计:故书不厌百回读—— 诵读知音韵( 诵诗作)熟读深思子自知—— 品读明意象

问渠哪得清如许—— 知人论诗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手写我心( 植诗心)

(教后反思)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本课教学的设定目标为单篇教学,这样的教学定位导致本课的教学视野相对狭窄,但同时,却给了学生更多亲近文本、解读文本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独篇精进,对文本的解读更加透彻,为相关类型的诗歌解读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在安排教学设计时,我尽量从鉴赏诗歌的基础概念入手,以期夯实学生诗歌鉴赏的理论基础,便于学生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能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本课的教学设计过于面面俱到,致使重点环节不够突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改进。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在教学策略上侧重于读写一体的教学设计,读写结合的设计初衷首先来自学以致用,还有就是设计者认为可以通过写来巩固读的成果。从题目上分析,所谓“诵诗作”是其主要的教学方法,“品诗味”是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植诗心”是其教学的终点。就教学设计本身而言,其逻辑结构清晰,操作流程规范,理念、目标也具体明晰。这可以算是一篇封闭式的、完善的设计。

正如王清慧自己所言,“教学设计过于面面俱到”,可见设计者并不反感“面面俱到”,而只是觉得有点“过”,是“量”的问题,而不是“质”的问题。一位有15年教龄,一直在乡镇、县城中学执教的教师,我更愿意为她的“面面俱到”寻找可以实施的理由。不可回避的是学情,正如她自己所分析的那样,教师不先周全地考虑到教学内容,学生可能不会去主动思考要在一首诗中获取什么有效的资源,你不给我“做饭”我就不吃,你给我什么我就吃什么。这样的循环往复造成了教师总也不敢放开手让学生去“打食儿”,习惯了吃“等食儿”。怎样破解这个恶性循环,就不仅仅是教学设计能够解决的问题了。或许将来实施这个设计的时候,设计者会发现。面面必有不到,“贪多嚼不烂”,有时还真不是“多多益善”,不厌其全,是以消解精彩与特色为代价的。

(张玉新点评)

(作者简介)

王清慧,女,毕业于白城师范学院,后获东北师大研究生学历。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教师。“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一期学员。松原市教学能手。获全国优秀课例一等奖、全国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奖。在期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力求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追求快乐、高效的语文学习。

梦境与现实间的心灵游走——《雨巷》教学设计三

周 瑜

(学情文本定位)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一首新诗。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新生,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他们虽已接触了十余首新诗,但只停留在泛泛的朗读和背诵上,忽略了诗歌本身带来的心灵震撼和精神供给,对于诗歌的鉴赏方法和审美体验也基本未涉足。我所授课的班级绝大部分是学优生,他们有较好的语文素养和积极的阅读渴望,而集体住宿制的生活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难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所以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选定了一组戴望舒的抒情诗歌,让学生课下先自主诵读和互助研讨,激发阅读兴趣,丰富视野,唤醒心灵。

《雨巷》是一首现代抒情诗,它画面美、抒情性强,很容易为学生所喜爱。教材单元解读中指出,诗歌鉴赏的重点就是意象和情感。“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诗评家吕进)。基于此,本节课力争引导学生捕捉重点意象,细读文本,触发对现代诗歌语言的敏感,在细致的品读中,进行一次极具审美品位的语言与心灵的拉练。

(设计理念)

1. 问题情境式教学。课堂上借助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让学习者在问题驱动下进行深层研讨,在交互讨论中,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解读诗歌。教师要构建核心问题情境,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教师预设问题情境。本设计主要采用第二种。

2. 重构教学内容,将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统一。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诗歌传达出怎样的情感讯息,更力求引导学生关注诗人言语表达的智慧。从感知意象出发,发挥想象、重现情境,将学生个性的阅读体验融入对作品的情感解读中;以对诗化语言的领悟为主,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探寻发现、滋养心灵,获得审美体验。

(目标定位)

依据学生学情、新课标及本课的设计理念,制定如下学习目标:

1. 感知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油纸伞等意象,把握诗歌忧伤、迷蒙的意境。

2. 通过品味语言和比较阅读,初步理解诗歌伤婉的情感底色及戴诗的抒情特点。(文本特色解读)

《雨巷》创作于1928 年,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虽然它不是戴望舒最满意的作品,却以独特的美享誉诗坛。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忧郁迷惘的情感底色23岁的诗人一腔热血,他无比热爱文学,渴望积极投身社会,所处的却是政治高压的生活环境和不够优渥的文学空间。遭受挫折的他,内心无比苦闷。爱情的迷茫,破碎的时代和理想,只有文学是他与荒谬的时代之间取得平衡的唯一有效途径。《雨巷》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诗歌里,作者通过对狭窄悠长的雨巷、在雨巷中彷徨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他所要表现的并非真实的现实世界,而是极力展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彷徨和失落是诗歌的主题,孤独、忧郁和消沉是鲜明的情感个性。因此,不可排解的愁怨,残垣断壁的感伤像雾一样笼罩了他的诗情。婉约清丽的古典韵致

戴望舒的诗深蕴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清丽诗风的韵致,诗中唯美的忧伤格外牵动人心。这缘于他作品中选取的独特的古典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花、篱墙。其中最美的当然是“丁香一样的姑娘”,我们看不到她的面容,只能感受到那柔弱忧郁的气质,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清香,看到一个模糊的背影,而这些恰恰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诗人为营造与“姑娘”邂逅的独特情境煞费苦心。先是场所,即雨巷,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是一排古朴的老屋,青砖黛瓦,斑驳墙上的青苔;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怀旧古典的油纸伞,低矮破旧的篱墙。古典之风扑面而来,好一个朦胧、感伤的氛围,颇有韵味。

朦胧含蓄的言语表达

现代诗派在诗歌表达技巧方面,借鉴法国象征主义,强调“暗示”和“契合”,用朦胧含蓄的方式传达内心幽微难明的个人化情感。这个特点在戴望舒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第四诗节“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这里,“走近/ 走近”,仿佛可以心灵相依时,姑娘终又从身边飘然而过,诗人就这样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着。他不直接言说内心的渴望与期待,却用词语的反复含蓄地传达内心放不下,求不成,解不得的情感。姑娘真的存在吗,或者是诗人理想的寄托?“我”与姑娘的邂逅,是一段真实的爱情,还是“我”隐蔽内心的宣泄?在“颓圮的篱墙”边,在雨巷的尽头,姑娘消失了,诗人追寻着的美好希望也彻底地被毁灭了!这毁灭的希望,是诗人圣洁的爱情,还是高尚的理想?这种矛盾与纠结实际上就是诗人在彷徨追寻,是诗人心灵的游走。

(教学环节)

一、导入

通过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名句:“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建构起对文本内容的初始感受,为问题探究做好充分铺垫,具体操作如下:有的梦甜美,有的梦辛酸,有的梦苦涩,有的梦美得让我们不愿醒来。

1. 自由朗读诗歌,谈谈诗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梦的特点?

明确:“飘过”“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等等。(学生开放作答,教师不作具体分析和点评。)

2. 诗人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梦境?

明确:天青色的烟雨天,铺着青石板的寂静小巷,一个青布长衫的青年,撑着一把油纸伞,寂寂徘徊。丁香姑娘出现了,她缓缓飘过又淡然消失。“我”有所期待又终于落空,所有的一切都被蒙在层层的烟雨中,迷蒙而感伤。

三、细读文本

教师预设问题情境,提出5 个切中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研讨文本。然后在追问探究中讨论交流,进行文本的深层解读,教师适时介入、及时点评与指导,将讨论引向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探究过程作回顾和反思,具体操作如下:

(一)捕捉意象,感知古典韵味

1. 这场梦中,哪些意象最不可或缺,为什么?

明确:

(1)雨巷:长长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排古朴的老屋,青砖黛瓦,斑驳墙上的青苔,形成了一种幽深、寂静的美感。再加上蒙蒙的雨,“雨”是什么样的雨?淅淅沥沥,像绵长的倾诉。词人秦观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雨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致,就像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迷蒙的场景为姑娘的出现做好了铺垫。

(2)油纸伞: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点缀、美的背景。它本身就给人怀旧复古的感觉。在暮春时节,在寂寥的雨下,在窈窕的深巷里,油纸伞平添了一份冷漠雅致。撑一柄伞独自在雨中彳亍的女子,看不清她的身形和脸庞,更让人觉得神秘销魂。伞下的“我”呢,又突出了一个自我的天地。外面是笼罩天地的迷蒙烟雨,耳边是雨的滴答,仿佛是寂寥心灵的回声。这时的我是孤独而忧郁的,一个人彷徨在雨巷中,期待着一段美丽的相遇。

(3)丁香:丁香又名紫丁香,开花为白色或紫色。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这个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常见。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它的柔弱和愁怨、美丽和高洁,与独自徘徊在寂寥巷子中的“我”的心境非常契合。

(4)丁香一样的姑娘: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容貌像丁香一样美丽姣好,品格像丁香一样高洁圣雅,心绪也像丁香一样惆怅幽怨。淡紫色的衣裙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油纸伞下满是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她轻轻的叹息着,在细雨中顾盼徘徊。教师小结:一系列古典意象跳跃在现代诗行里,构筑成诗人的内心世界,既和谐统一又饱含着特定意蕴,用古人的说法,这就是贯穿全篇的“意”,它可以传达诗人丰富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回到雨巷里,让我们沿着诗人的足迹继续探寻。

2. 诗句中呈现的画面有何特点?如果让你着色,你会使用哪些颜色?

明确:诗句中看似不经意的意象叠加组合,展现了一幅幽深迷蒙、婉约伤感的画面,就像一幅泼墨的烟雨江南,我会使用灰色、青色、淡紫色等冷色调为之着色。

(二)推敲词句,品读伤婉情绪

1. 关注诗歌中的修饰性词语,哪一个牵动你的心弦,有何作用?

明确:“飘过”“一枝”“远了,远了”“颓圮的”“消了……散了……消散……”

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的使用,使诗歌形象更加饱满,淡淡的哀伤、失落弥漫在字里行间。复沓的手法,不仅仅强化出内心的伤感哀愁,还体现了余音绕梁的音韵美。

2.“太息一般的眼光”是怎样的眼光?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诗中还有哪些有生命力的细节描写?

明确:文中出现两次“太息般的眼光”,眼神应该是缥缈而幽怨的,这个细节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姑娘的柔弱哀伤,一切都似有若无,如梦似幻。读者的脑海中留下的也许只是姑娘的侧影,甚至,只是一个缓缓飘去的背影。萦绕在诗句间的哀愁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其他细节描写,如“默默彳亍着”,“彳亍”小步慢走,这个动词写出了“我”的彷徨孤寂,仿佛有所期待又怅然若失。

3. 丁香姑娘悄然出现又渐渐消失,诗人的情感有起伏变化吗,从哪些词语可以读出?

明确:

(1)独自、彷徨、寂寥、希望逢着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独自”“寂寥”暗示了诗人知音难觅,孤独彷徨。

(2)走近、飘过、消散了“走近”“飘过”,仿佛可以心灵相依时,姑娘终又从身边飘然而过,诗人的情感被推向高峰又渐渐跌入谷底。在“颓圮的篱墙”边,在雨巷的尽头,姑娘消失了,诗人追寻着的美好希望也彻底地被毁灭了。

(3)独自、彷徨、希望飘过诗的末尾回应首节,我依旧独自在悠长、寂寥的雨巷中彷徨,感伤迷惘。“逢着”改为“飘过”,写出了诗人内心暗含着期待,哀而不伤。

4.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诠释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三)诵读涵咏,体味绵长情韵

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课文。涵咏文字,读出情感,熏陶感染。

(四)追问探究,触摸敏感心灵

1.《雨巷》里裹含着诗人一份怎样的心绪?猜想作者创作此诗时,有怎样的生活境遇?

明确:“我”在雨巷中独自彷徨,好像有满腹的愁苦,但又不愿说出。雨巷幽暗、狭长,没有声响,只有细雨和淡淡的忧伤弥漫着,只有独行的“我”默默彳亍着。

诗人内心纠结着,这时另一只油纸伞出现了。伞下是淡淡的紫色,一阵淡淡的清香飘过,姑娘与我擦肩而过,留下一声轻轻的叹息,我的眼睛怎么也抓不住那消失在巷子尽头的姑娘的背影。23 岁的诗人,一个一腔热血的青年,他无比热爱文学,渴望积极投身社会,在遭遇挫折后内心苦闷。诗人所处的时代,到处都是政治高压的生活环境和不够优渥的文学空间。爱情的迷茫,破碎的时代和理想,文学是他与荒谬的时代之间取得平衡的唯一有效途径。

2.“丁香姑娘”真的存在吗?她会不会就是诗人自己呢?(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不创造真实存在的花。”“丁香姑娘”也许存在,也许并不存在。她是诗人的理想寄托,是诗人的自我镜像,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雨巷》正是戴望舒苦闷彷徨又心存希冀的个人情绪的表达,是追寻理想而不得的内心宣泄。跳动的诗行是诗人一颗游走在现实与梦境间的心灵。

3. 教师小结:感知意象、品味语言是诗词鉴赏的重要方法。《雨巷》这首诗所包含的深层意蕴已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畴,深入到了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的层面。凄迷哀婉和朦胧彷徨正是源于诗人内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定时代和生活环境、个性的生命体验让戴望舒笔下的诗歌呈现了独特的魅力。

四、比较阅读

下面我们来探讨他的一组诗歌。

1. 细读戴望舒的《凝泪出门》《自家伤感》和《夕阳下》,从诗作内容、表现方式和诗歌风格三个角度概括戴望舒早期抒情诗的特点。(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明确:从三首诗歌所选择的意象出发,如残叶、风里的蜘蛛、晚云暮天、溪水老树等,不难发现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即带着伤感颓废的色彩。重点品味表达情绪的词,如希冀、冷冷、飘断、哀悼、独自、恋恋地徘徊等,归纳总结戴望舒这几首抒情诗的特点:

(1)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2)表现方式:多意象的组合;

(3)诗歌风格:朦胧美、哀婉感伤。

2. 教师小结:尝试提问是研究探索的前提,能提出问题是会思考的表现,在学习《雨巷》的过程中,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产生一些希望共同探讨但在课堂上又没有涉及的问题,可以课后提出,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教师总结

戴望舒的作品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又与中国诗歌传统相融合,形成了诗歌史上具有“古典美”意义的现代新诗。《雨巷》用一个个古典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伤婉的梦境,透过诗句,我们看见了诗人的一颗心游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彷徨、迷惘却仍不断地追寻。这节课我们还涉及一个概念——象征主义,这个问题并没有深入研究,推荐同学们阅读魏尔伦的《我熟悉的梦》和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下节课我们将就此问题继续探讨。

(教后反思)

这次授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后的体会,都让我陷入了长久的思考。语文课要教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收获的又是什么呢?

作为授课教师,首先要有对文本最独特的价值判断,我认为《雨巷》最独特的魅力就是选取古典意象营造伤婉朦胧的意境,表达诗人强烈的自我情绪,体现了个性的抒情特点。感知意象、品味语言是重要的诗词鉴赏方法,这一点又恰恰是高一学生需要具备而又有所缺失的。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突破呢?

我的做法是细读文本,回归语言文字本身。为此,我设计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出发,关注意境特点,品味诗歌的情感意蕴,纵向深入;另一条是横向拓展,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品味语言,自主发现诗人对意象的选取是符合其自身的生命体验的,他有属于个人的言语表达方式和抒情特点。整节课力求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深情触摸、自由游走,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呈现真实的有味道的课堂。

遗憾之处是没有完全做到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但不能预设好所有步骤,引领学生跳进去。要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而非知识的传递。诗主情,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体验者,应该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收获。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试图尝试群文阅读,但又没有彻底贯彻,转而做了比较阅读的教学设计。从题目“梦境与现实间的心灵游走”可知,周瑜更想引领学生在诗韵的“雨巷”

徜徉甚至迷失,我认为她基本上做到了。她在设计中已经给出戴望舒的几首诗与《雨巷》比较,而且在下一节课将展开与波德莱尔的《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的比较,她本来已经找到了与《雨巷》存在“间性关系”的一组文本。我对她放弃群文阅读深表遗憾。与《“中西合璧”的伤婉邂逅》相比,石柳的当堂对比,意在探寻那块“中西合璧”

之璧属于象征主义的部分,而周瑜也是此意,但是却放到了下一节课。用两课时(这里只呈现了第一课时)学习一首难度不大的现代诗,或许能寻觅到属于《雨巷》独特的美,这种美甚至可以漫延开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进而从此爱上了诗,这是两节诗歌鉴赏课的莫大效益!这样的目标得以实现,哪怕语文课只是学习诗歌,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无论如何其效率是不高的。语文课应该是美与效率的共同体,二者均不可或缺。

周瑜在接受这个任务以来,读《戴望舒诗集》、研究戴望舒的书、读关于语文教育的书,着实“恶补”了一番。尤其写“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充满了苦恼与无奈,我这边的“严限追比”让她甚至惶恐。能从她的“设计理念”中看到,其理念是从最近读的书中“趸”来的,而不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对此,我很想借此告诉包括周瑜在内的青年教师,虽然“理论的实践化”很重要,但“实践的理论化”更为重要,努力归纳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是走向更高教学境界的重要途径。

(张玉新点评)

(作者简介)

周瑜,2003 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现任教于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四期学员。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致力于“情感语文”研究,执教《我与地坛》获全国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参编《翻转课堂与微课》一书,有多篇论文和课例被收入公开出版的书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