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思想的光芒 女性的颂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一
郭天明
(学情文本定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第二板块“真正的猛士”唯一一篇课文。上承“ 生存的选择”,下接“苦难中的尊严”。本专题的主题是: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吻合课标中“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本专题前面板块“生存选择”两篇课文《报任安书》《渔父》分别从不同的生存选择角度阐述了人生在理想和现实矛盾冲突中的选择,这一板块是前面板块的有效延伸。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两个板块已经给学生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预热。文本与“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体现的人生态度相吻合,对学生而言,更易于让学生通过平常人应有的品格品质,思索自己应有的人生抉择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益于通达乐观健康人格的塑造。建立在能够超脱普遍人性束缚基础之上的人生抉择,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利,更有熏陶感。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理解力,但因作者将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天然地附着在记叙之中、之后,再加上时代差距,学生要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喷发点,并上升到文本之外的人生认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教学主张是“语文教学指向写作,写作提升指向思想提升和人格健全,写作教学融于课堂教学”,将人性认知、民族担当等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中。通过品读感知、小组探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课文;通过引申课堂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不仅个性而准确地研究文本,而且有效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认知来助解文本,从而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生累积,实现语文育人的教育价值。
本设计力争吻合课标中“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要求;力争有效践行课标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理念,尝试着将“文本内容陶冶学生成长”和“文本特色和教学目标相融合”有效整合,把“问题探讨的专题要求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念”包含在课堂练习中,同时融写作训练于课堂教学之中。
本设计以“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我说不出话”的矛盾为切入点,设计两个大问题,一个课堂小练习:“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我说不出话”占头居尾,作者为何“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为何“我说不出话”?这种矛盾心态体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认知?根据鲁迅先生的思想认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试着给刘和珍君写一副挽联,要在崇敬中体现“人”在“非人间”境遇中应有的取舍态度。
(目标定位)
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知识文化积累和社会人生认知水平。根据这一特点,结合文本以抒情为主,记叙、议论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和专题目标“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达成要求,践行课标理念,制定教学目标。
1. 抓住“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我说不出话”的矛盾,理清文章思路、基本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
2. 品味、认知刘和珍的优秀品质和鲁迅先生真诚而深邃的思想,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助力学生人格成长。
3. 赏析以抒情为主,记叙、议论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结合课堂练习,熏陶学生的写作思维品质,浸染学生“以思想提升为主提高写作水平”的写作意识。
(文本特色解读)
《记念刘和珍君》以抒情为主,作者把情感高度浓缩在记叙和议论中,在议论中又包含着鲁迅先生对人情世态、历史思索、民族关怀的认知和对自己的如实而无情的解剖,以及对烈士由衷而沉重的赞叹。内涵丰富、回味无穷,非常利好学生人格成长。
一、抒情主打全文底色
《记念刘和珍君》以“我也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的矛盾情感为线贯穿全文,七个小节或回忆或写实,或记叙为主或议论压舱而兼有抒情,把鲁迅先生对现实的抨击放在女性、人性、社会、历史、人类及自我剖析的底色上,深沉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的崇敬之情,对中国现实的悲伤之感。对处于思想、人格形成阶段的中学生将产生有效的启迪作用。
第一节以记叙为主,“我也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的有意碰撞,表述自己“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叙说”的复杂情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节以议论为主,爆发出自己对真正猛士的赞扬——敢于面对残酷的现实,清醒而不回避。一句“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如《诗经》中的复叹咏唱,再一次敲击读者的心灵。
第三节在回忆中简洁遒劲地勾勒出刘和珍“微笑”“温和”却又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品格,字里行间流动着作者的哀悼和崇敬。
第四节用抒情的内涵、记叙的表象、议论的穿插,把自己对民族的思索、现实的残暴、恶人的认知融为一体,愤懑地控诉了段政府的凶残、流言者的卑劣。用“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和第三节回忆、现实相结合,含蓄地增强了“我也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的音旋律度。
第五节如交响乐中的复叹,记叙的旋律低沉,满蓄着哀痛,荡漾着赞美;伴奏的却是对段政府凶狠残忍的痛斥。刘和珍等三人遇难的经过,成了鲁迅先生思考中外“杀人者”的资料,“文明”“伟大”“伟绩”“武功”正词反用,显示出“投枪匕首”般的讽刺威力。“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如不断变化节奏的主旋律,再次响起,再次丰富它所表达的意义。
第六节鲁迅先生把对刘和珍之死的认知,放在人类历史的背景下、人情世故的底板上冷静而现实地思考惨案的社会影响。“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这让人深感的世态炎凉,折射出的是鲁迅先生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的愤怒。
第七节作者把死难的意义、对人们前行的鼓舞,放在我对“中国人”认知的意料之外,放在段政府、流言家和中国女性的对比中。“中国的女性”“中国女子”这几个词透射出鲁迅对所有类似刘和珍这样的女子的赞美,外延的扩大,增强了鼓舞的力量和斥责的穿透力。
二、矛盾回旋文本主旋律
一开始“我也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的矛盾情感贯穿文本每一部分,而以鲁迅先生对自己无情地自我解剖为基调。
不主张徒手请愿的认知和崇敬青年学生勇洒热血之间的矛盾。从一个对中国现实和历史有着深刻而独到见解思想家的角度出发,鲁迅是不主张作无谓的牺牲的,但是青年学生的勇毅行为又让鲁迅先生崇敬,鲁迅先生毫不留情地反思自己的“苟活”,因为青年的鲜血毕竟让中国人看到了“微薄的希望”。猛士蹈死不顾的英雄担当与“恶人”“庸人”“闲人”交织中伤之间的矛盾。鲁迅悲伤烈士的牺牲,痛恨这“铁屋子”一般的社会。“寄意寒星荃不察”——先生深刻地体味着烈士的悲凉。对中国女子“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和中国女子百折不回事实之间的矛盾。这一点,鲁迅无情地自我解剖,并给予了最有力度的赞美——“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本文是一篇深情回荡的悼念交响曲,汹涌情感的急奏与冷峻思考的沉重回旋,形成了文章记叙、议论、抒情高度融合的写作特色。文本冷峻的思想,有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年少轻狂,振臂呼应式的幻想;流言杀人,流血撒盐的世态炎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人情淡薄,必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的奉献胸怀去灌溉、去溶解。勇敢地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地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地选择生命的沉重——痛而不悲,哀而不屈。
(教学环节)
一、明宗释义,导入新课
鲁迅是深刻的,因为他一直在思考;鲁迅是现实的,因为他从不抱幻想;鲁迅是清醒的,因为他从小就知晓了世态炎凉、人情世故;鲁迅是坚强的,因为他是在思考现实、知晓世态人情的基础上奋斗的。所以鲁迅的赞美必然是厚积的,鲁迅的愤怒必然是薄发的,鲁迅的沉默必然是思考的,鲁迅的呐喊韵味是悠长的。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他的斗争精神给人以多维度的启示:斗争的实效性,斗争的残酷性,更重要的是他的斗争能让我们获得心智成长的启迪。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记念刘和珍君》,去和鲁迅对话,去和烈士深谈,从他们的悲壮中,获得我们成长的滋养。
二、初读文本,梳理思路
在第一节中,鲁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一看似矛盾的心情,或明或暗地贯穿了整篇文章,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文本,明确以下问题:
1. 指出每一部分“写一点东西”是要写什么,“无话可说”是为什么。
2. 指出每一部分“写一点东西”抒发怎样的情感,“无话可说”又饱含怎样的感情。
3. 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预测:学生可能对第三节感到疑惑,启示学生:这正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明确:
第一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刘和珍爱看自己的文章,自己也要表达对死者的安慰和崇敬。无话可说——现实是残酷的。
第二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唤醒人们的“健忘”。
无话可说——“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第三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向读者叙述刘和珍的“微笑”“温和”和蕴涵的正义之心。无话可说——这样的青年居然被虐杀了(暗含、承下)。
第四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在“沉默中爆发”。无话可说——“惨象”“流言”的中伤。
第五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揭露段政府的残暴。无话可说——“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
第六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血痕”的扩大,对死者的永忆。无话可说——“闲人”“流言”的中伤,“他人亦已歌”的淡泊。
第七节: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对中国女子的赞美及将来的意义。无话可说——两点意外。
点拨:“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交织在文本中,或变化为“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我还有要说的话”,或表述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依此纪念刘和珍君”。这种多维度的变化,恰是鲁迅深刻自我解剖、冷静社会观察、哀伤而愤懑复杂思想情感的体现:“他想说的、有必要说的太多”,但现实的黑暗和世态的炎凉又让他无话可说;对于刘和珍,鲁迅尊敬地称她为“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却又感到“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最坏的恶意”,“中国女子的勇毅”这些几乎矛盾的语言,充分地表达了先生苦痛、愤怒、悲哀与告祭的复杂心情。同时我们明显能够感觉到作者对中国“庸人”社会清醒的认识以及“猛士”生活在这样社会的无奈悲凉。这一环节,基本解读了刘和珍的性格、思想等特点,疏通了作者的思路,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研读议论,体会写作
请大家认真研读第四节最后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作者对上文记叙部分抒情式的议论,就议论的角度而言,有何特点,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明确:
这一部分议论,作者的思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饱含情感的基础上,将此事的认知扩大到对恶人、对社会、对历史、对民族的思考,针对事实又高于事实,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度。对写作而言,我们也应当清楚:作文的生命在于思想,平时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就是让自己的心智在成长。思考的深度就是作文内涵的厚度。
四、品味议论,拓展认知
对于女子,鲁迅的文章中不乏同情、不乏赞美,但更多的是放在弱者的地位去评价的,然而在文本最后一节末尾,鲁迅却从“出于我的意外”来赞美中国女性,请认真思考“最坏的恶意指什么”,然后以小组讨论鲁迅是怎样赞美“中国女性”的?
明确:
这是课堂设计中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目的是让学生在思索中加深鲁迅对刘和珍尊敬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启发学生从文本中对女性认知的角度,去了解鲁迅思考、解剖的厚度。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对女性的认知是同情多于赞美,而对刘和珍君,却勇于解剖自己。“最坏的恶意”既指当局者的残忍,也指中国女性的软弱。但是“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屡次为之感叹”。在全文的结尾处,“感叹”将刘和珍死的意义扩大到对中国女性的认知,有力地证明了“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鲁迅把女性和残酷、恶劣的历史与现实相联系,与中国的未来相联系,无疑是以刘和珍君为典范,唱出了中国女子的赞歌。
五、课堂练习,熏陶写作
请你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品味刘和珍君牺牲后的社会舆论环境所展示的英雄担当,替鲁迅先生为刘和珍君写一副挽联。
明确:
1. 社会舆论环境:
师友——内心对行为的不主张,面对事实的悲痛和崇敬。
恶人——流言中伤。
闲人——饭后的谈资。
庸人——随时间流失而淡忘。
结果——街市依旧太平,希望依旧微茫,猛士依旧前行。
鲁迅先生有一首小诗《自题小像》形象地写出了英雄所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2. 挽联:
(1)剑胆琴心流言难掩英雄义,侠骨柔肠师友长忆猛士魂。(这一联写出了刘和珍“微笑”而“果敢”的品格,意义积极)
(2)血洒中原忍看朋辈成新鬼,寒凝大地愤向刀丛觅小诗。(这一联感情沉重,化用鲁迅诗句,表达愤懑之意)
(3)青年已舍英雄命,老夫犹伤恶人言。(这一联音节急促,真实再现文本中烈士牺牲后的社会舆论环境,感情沉重,揭露有力,自剖有泪)
六、课后作业,升华思想
烈士总是在世态的炎凉中闪光,如文天祥、岳飞、屈原……请你以“烈士在世俗中的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教后反思)
本课教学,围绕“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一贯穿全篇的似乎矛盾的话题展开,在矛盾的解决中、认知中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和思想。引导学生研习文本,以学生自知自感为基础,逐步认知文本,培养学生的独立解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开放性展示,深入地解读文本的思想内涵,同时提升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提高思想深度的写作意识,也有助于在文本的解读中提升学生的心智成长。
注:本设计中,参考并引用了吴礼明先生《阮籍式的深情 离骚式的表达》一文中的观点和句子。
(名师点评)
以矛盾为抓手,激活学生思维。好的语文课堂应是有思维流量的课堂,好的设计可以启发思考,激活潜能,让学生沉浸在思维的海洋里。郭老师的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和“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一贯穿全篇的似乎矛盾的话题为抓手,组织学生深入文本,展开讨论,开启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刘和珍君形象的学习之旅。纵观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明晰,语言品读充分,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收效颇丰。
巧设实践活动,检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应当有学生学得如何的检验环节,郭天明老师巧设的挽联写作活动,既有写作的引导,亦有教师下水示范,颇具深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吴春来点评)(作者简介)郭天明,男,中学高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现任教于山西省平遥县第三中学。20 多年来一直坚持在农村高中教学第一线,潜心研究农村教学实际,形成“语文教学指向写作,写作提升指向思想提升和人格健全,写作教学融于课堂教学”的理念。
一字立骨,淡化提问——《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二
蒙丽丽
(学情文本定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篇悼念性散文。
本单元学习的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学习这类文章,重在体会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鲁迅先生用他的心和情、悲愤和挚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更多更深广的内容。他不是纯粹地发泄自己的感情而是将这种感情和深刻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学习本文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鉴赏散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我所任教的班级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高一年级的班级。虽然此前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多篇: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故乡》《孔乙己》等,学生对鲁迅作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本文对于学生确实有着较大的时代隔阂,学生知思路易,明思想难;观局部易,解全文难。学生的理性思考不足,对文中内涵深刻、情感丰富的语句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的出发点与着力点就是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体会情感,而后走出文本理性思考。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要品情、品文、品人。本文在教材编排中定位为“写人记事的散文”,该模块的写作又定位的是记叙类文体的写作,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同步发展。
如何清晰地引领学生把握其情感,理解其写作意图;怎么寻找一个既触及学生阅读中的疑问,又能达成学习目标的切入点,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教学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孔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本课秉承着: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去选取;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疑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席天地,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的理念来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情感澎湃,语言长歌当哭,散落文中的名句哲理深刻,富于启迪。教学设计将就此而展开,长文要短教。学生运用“速读”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精读”,深入理解语句之内涵,把握语言之特色,为写作“记叙类文章”
奠定基础。教师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导学,一步步把学生的思考不断引向深入。通过讨论,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阅读文本就成了知识的发酵剂。学生在配乐朗读中产生共鸣与震撼,领悟鲁迅之精神,构建起自我的价值判断,点燃其思维的火花。
(目标定位)
根据学情、文本特点和单元目标,结合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
1. 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2. 品析文章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特色解读)
振臂呐喊的良知情怀
本文的可贵之处在于鲁迅先生把现实的悲剧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勇士的牺牲与国民的觉醒连在一起,把眼前的哀悼与严肃的思考连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成就了鲁迅先生此篇的永恒经典。这就是鲁迅先生文章的高度:视野和眼光远远不局限于一个局部,一个个体,而着眼于整个中华民族,他将考虑的问题上升到中华民族的高度。
北京大学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教授在《我的精神自传》中对《记念刘和珍君》的解读:“视野很独特,使我很震撼。”钱先生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站在鲁迅先生的立场,把鲁迅内化为自身,这样鲁迅先生就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立体感很强的人。鲁迅先生当时内心的挫败感,就好比现在许多的媒体时评人内心的感触——写还是不写,写了又有什么用?这种矛盾、无奈与纠结正如有些时评人所说的:“无力感可能是每一个作评论的人最大的困惑。”
然而,无力感之于鲁迅先生固然是有,而奋力呼喊却未曾停歇。鲁迅一生都是在致力于中国人的觉醒和进步,致力于塑造新的国民精神。用钱理群教授的话讲:“鲁迅先生毕生都在干一件事——使中国人成为真正的人!”钱教授概括为“立人”。正如鲁迅先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写道:“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退下来。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它便觉悟起来,由哀音变怒吼。”我想本文如此经典又独具魅力的原因正在于鲁迅先生处无力之时却仍然高声振臂而呐喊的时代良知与情怀。
冷热跌宕的情感表达
本文是具有杂文味的散文。散文贵在“形散神聚”,“情”贯其中。而杂文又重在“议论判断”,“理”蕴其内。在翻来覆去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我总能感受到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思绪滔滔,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悲愤之情形诸笔墨,是那么浓烈地扑面而来!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无不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痛的感悟。鲁迅先生既有对爱国青年的沉痛悼念,又有对反动派的控诉,更有鲁迅先生对国民觉醒的大声呐喊。全文正气凛然,悲痛欲绝,果决坚定,弥漫着鲁迅先生强烈的责任心、道义感、忧愤、深切、痛楚等复杂的思想情感。本文真正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鲁迅先生敢爱敢恨,会爱会恨。先生从知事起,印象中就不曾有什么值得愉悦的事:甲午战争的中国战败,庚子义和团之乱与八国联军侵华,巨额赔款,反清斗争徐锡麟、秋瑾遇害,辛亥革命的鱼龙混杂,洪宪丑剧,张勋复辟,北洋军阀的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40 多岁的鲁迅经历这许多之后,其内心的清冷悲凉可想而知!而此次执政府虐杀爱国学生让鲁迅先生所受刺激更甚!鲁迅先生是那么的热爱青年人,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们死于非命,不愿意他们无谓地死去。他无比痛惜如刘和珍这般美好的年轻生命的消殒逝去。鲁迅先生写作此篇之时悲和愤两股情感相互交织,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地迸发,无处不在地燃烧,升腾交错,无可抑制。他要“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鲁迅先生满腔的悲痛和义愤如烈焰般的岩石喷射而出,形成了情感表达的独特,冷热跌宕里华彩顿生。本文语句或光鲜华美、典雅温润,或曲折隽永、锋芒犀利,文采斐然之中散发出唯先生所独有的“鲁氏”韵味。文中雅致的词语和句式抒发了狂涛巨浪般的愤怒和哀伤。每每读到这些绽放思想光芒的语句,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啊!
不禁想起文中的一句话来:“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我想,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因其深刻,更是因其无可替代的情感表达以及文字间流淌而出的穿越时空的无尽况味。
(教学环节)
一、抒情导入引兴趣
翻开线装的史册,青年学子为民请命的呼声阵阵传来,动荡浩劫的火焰疯狂地熊熊燃烧,历史在阵痛中升腾出泣血的灵魂。纵使记忆尘封,岁月的烟尘依然遮不住伊人的音容;纵使流年逝水,往日的痕迹依然宛然在目。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一字一泪,用血泪写成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呢?今天,我们就随先生重温“三·一八”惨案,一起学习课文《记念刘和珍君》。
二、整体感知明意图
(一)初读文本知人物
提问:结尾“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说一说刘和珍君是谁,并从文中找出刘和珍的事迹,分析总结刘和珍的品质。
提示:刘和珍:鲁迅先生曾经教过的一名女学生、爱国青年、进步青年等。
毅然 追求真理,坚定不移
反抗 坚持正义,敢于斗争
黯然 忧思深远,有责任感
欣然 为国为民,自愿参加
微笑 和蔼亲切,坚毅乐观
救助 从容善良,勇敢坚定
教师备答:
1. 关键语句:“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而”是一个转折,强调“销行寥落”中刘和珍“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 毅然”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2. 关键语句:“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校长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精神。
3. 关键语句:“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刘和珍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4. 关键语句:“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执政府前请愿而遭残害,展现刘和珍的一片爱国热忱,为国为民,敢于抗争。
5. 关键语句:“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蔼,乐观与坚毅。
小结: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富有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勇赴国难,不惜殒命。
(二)研读文本体情感
提问:结尾的“此”包含了哪些内容?请同学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概括。
提示:
1. 对爱国者的崇敬;
2. 对执政府的愤怒;
3. 对反动文人的憎恨;
4. 对麻木民众的失望;
5. 对社会现状的忧愤;
6. 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和歉疚之情;
7. 对社会未来寄予希望。
教师备答:
1. 关键句子:“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这是对刘和珍等爱国者热情的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愤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与崇高!
2. 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无端”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与愤怒。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1926 年3 月18 日下午鲁迅知道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群众的消息后,无比愤慨,他说“ 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他把3 月18 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3. 关键句子:“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惨象”句和“流言”句概括了反动派的凶残和走狗文人的无耻,爱国青年横遭杀害的惨状。面对这样的“惨状”和“流言”,作者由极端的愤慨升华为理智的思考,因而认识到“惨状”和“流言”是哀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对于“默无声息”的现状,鲁迅用选择句式指出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实则是在号召人们起来斗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4. 关键句子:“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庸人”是指麻木的民众,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他们在政治上不反动,但又尚未觉悟,冷漠麻木,刘和珍等烈士的鲜血只是他们闲聊的话题材料。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教训,不思反抗。他们在客观上“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亡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渴望并呼唤他们的“爆发”。
5. 关键句子:“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我还有要说的话”。这些看似前后矛盾的话语,表现出作者内心无法抑制的对社会现状的忧愤。
6. 关键句子:“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作者激愤之情过去,沉淀下来,理性的力量上升了,建立在沉痛、悲愤基础上的理性力量总来得特别强大,激励人们纪念死者,记住惨案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7. 关键句子:“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这是全文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作者感情复杂,哀痛到了极点,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8. 关键句子:“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这是鲁迅的自我贬抑,说明他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真的猛士。这是战斗的号召,鲁迅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希望,为先驱者壮烈的精神,为希望所鼓舞,奋然前行,义无反顾。全文既体现了作者对进步青年的爱护,更体现了对反动统治者的痛恨。
小结:由此可见,本文题目虽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意义远不止是对爱国青年的悼念,更是对“三·一八”惨案真相的揭露,对反动者的痛斥。
三、配乐朗读引共鸣
播放音乐《英雄的黎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四节。
四、且学且练谈收获
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句话,写出你本课学习的收获。
(教后反思)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我的这堂课教学效果较好:①突出新课标要求的以“学”为主,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切实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②注重引领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深入。③长文短教,简约高效,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④让学生感悟鲁迅之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⑤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使学生印象深刻。
(名师点评)
关切写作意图,实现教学最优化。记叙文作品教学需要学习作者美好的意图和通过书面语实现意图的能力;《纪念刘和珍君》是经典名篇,但教学比较困难:老师讲解得多,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效率低下。这是因为老师忽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的读者对象。蒙丽丽老师从“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该文“为谁而写”“写给谁看的”,并从作者意图出发认识作品的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以养成和提升学生阅读特别是写作记叙文的能力,可谓切中肯綮,极大地优化了教学。 (吴春来点评)
(作者简介)
蒙丽丽,任教于广西南宁外国语学校,硕士研究生,南宁市教学骨干。教学注重研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课堂风格明朗扎实,荣获第四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优秀课例一等奖、最佳教学语言奖。在语文世界里濡养宁静、柔软、温暖的心灵。
以“读”贯之,以“情”串之——《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三
周翠霞
(学情文本定位)
《记念刘和珍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
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这一单元文章,要透过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作者在叙事中是如何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的。这是鲁迅先生饱蘸着热泪,用悲愤的笔调写下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既有对爱国青年沉痛的悼念,又有对反动派愤怒的控诉,还有对国民觉醒的呐喊。文中描摹人物的音容笑貌,叙述人物的行为事迹,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感悟。
鲁迅杂文集里的散文,大多数是犀利讽刺的文章,抒情的文章占的比例较少,他的杂文多为对社会文明的批判。而《记念刘和珍君》是少有的以抒情为主的文章,但它和其他的抒情文章又有所不同,它的抒情是“杂文式的抒情”(孙绍振语),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檄文”:文中有对现实的赞颂和批判,战斗性就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了抒情当中,抒发的悲愤之情也就融于这犀利的文字之中。
我所执教的学校属于重点学校之后的二三类学校,学生成绩一般,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一定数量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但大多是写人叙事的散文。学生对鲁迅杂文里所表达的情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
(设计理念)
《记念刘和珍君》中有能让学生长久记住的“鲁迅式的语句”,这些文字凝练沉郁、曲折反复、翻旋回荡、抑扬交替,体现了鲁迅杂文式散文的特点。如果把本课讲成“反映了封建军阀的残忍,御用文人的无耻,表现了爱国青年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容易成为政治课;如果把背景讲得太详细,又容易讲成历史课。那么怎样让学生体验“鲁迅式的语言”所抒发的情感呢?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使学生犹如亲临历史场景,进入情绪氛围,进而理顺文章内容,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鲁迅的杂文式的抒情特点。按照求知、明理、审美的步骤,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渐入佳境的学习本文,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制定如下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 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 反复诵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文本特色解读)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的精讲篇目,此文一直被人认为是鲁迅为“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同学而写的一篇悼念性的文章。加之题目也往往给人一种错觉,所以提到《记念刘和珍君》,人们很自然会认为鲁迅是在“记念”。那么作者是否只是“记念”呢?鲁迅的认识是深刻的,思想是深邃的,但有时也会产生矛盾。体现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几个矛盾点该如何理解呢?如果我们把鲁迅的“是否只是‘记念’”和“几个矛盾”当作切入点去解读《记念刘和珍君》,也许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鲁迅。是否只是“记念”
全文共七个部分。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并没有文字提到“记念”。只是在第二部分结束部分写了一句“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才使这段文字和“记念”发生了关联。三、四、五部分是记念性文字。六、七部分则是针对“惨案”所作的议论,从文中议论性的文字来看,是在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又超越了“记念”的界限。所以,《记念刘和珍君》虽然从题目看可以把它定性为记念性的文章,但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显然已经突破了“记念”二字的束缚,虽“记念”而不囿于“记念”。
言与不言的矛盾
本文七个部分自始至终都贯穿着言与不言的矛盾。从文中内容来看,“不言”是因为作者认识到:这种悲惨的结局出现之后,再为此事去写文章是无用的。鲁迅面对“非人间”,说出来的结果“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他对学生的爱,对段政府和流言家的恨,对大众庸人的失望交织在一起,不知从何说起,说出来的话不能表达心情的万分之一,因此他觉得“无话可说”。“言”是因为作者不想回避黑暗现实,不甘忍受压迫与痛苦。在表明自己“无话可说”后,又说“我也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责任感,正义感充塞胸中,所以即使矛盾也要将自己的心绪一吐为快。作者的写作就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得以实现了。猛士和苟活者的身份矛盾
文中第二部分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文章最后写道“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表面上看因请愿而牺牲的学生应该是“真的猛士”,但学生已牺牲,既不能“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又不能“奋然前行”,因此把学生等同于猛士是不合适的。而鲁迅说自己也只是“暂得偷生”、“维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一员,这就说明文中的“猛士”也不是指自己,那么“猛士”在文中到底又是指谁呢?
鲁迅认为自己是在请愿运动中无所作为的“茍活者”,但惨案发生之后,鲁迅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正义感的猛士,要直面和正视惨淡的人生与淋漓的鲜血,于是将这篇文章写了出来。这样似乎就模糊了“猛士”和“苟活者”的身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鲁迅并没有对自身的矛盾加以否定,而是对这种矛盾有着深刻的内省与自知:自己要做“真的猛士”,做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要能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努力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鲁迅:开始情感压抑,悲愤至无以言说,认为在请愿这件事上,自己是“苟活者”“偷生者”,用自己沉痛的愧疚代替对烈士的赞颂。于是渴望“忘却”成为“救世主”,但想忘却又不能忘却,于是作文记念。告诫自己与他人:不忘却就要做猛士,正视现实淋漓的鲜血,这是哀痛的,也是幸福的。他对战斗者和对中国现实进行了深沉的思考。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孔庆东说鲁迅“纵横十八年,天下无敌手,战士多智慧,独孤求败苦”,“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说他“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走进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了解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遇难经过的同时,还原一个真实复杂的鲁迅,理解他因爱之深而恨之切的强烈情感。
二、背景介绍,知人论世
(略)
三、教师范读,把握文脉
提问:
1. 课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内容是写刘和珍的,并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
要求:
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手法写,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可适当插入议论,200 字左右。(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就容易把文章中的信息重新组合,把有关人物的点点滴滴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明确:
小传例文:
刘和珍(1904— 1926),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态度温和,办事干练坚决。1924 年11 月发生“女师大风潮”,刘和珍君是女师大学生自治会成员,不为势利所屈,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1926 年3 月18 日,刘和珍欣然参加前往段祺瑞执政府的请愿活动,反对日本政府侵犯中国主权,段祺瑞执政府命令卫队开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君不避卫队枪弹攒射,不幸遇难,时年22 岁,为时人扼腕,其精神永存。
2.“始终微笑”的这样优秀的学生却遇害了,同学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明确:
悲!这种情感贯穿全文。
3. 这样优秀的学生是谁杀害的?
明确:是反动政府。刘和珍被害之后,反动文人还进行毒辣的“污蔑”。对于这些,我们内心的感情是什么?
愤!
4. 通览全文,作者的“悲”和“愤”两种情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这种悲愤的情感来记述刘和珍君,是在课文的哪几个部分?
明确:一至五部分。
5. 那么六、七两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四、学生自读,分组探讨
仔细品读下面的例句: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淋漓的鲜血”就是“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从“艰于呼吸视听”到“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的一次飞跃。上文已经写了这种感情的发展变化:追悼会时独在礼堂外徘徊,心头是超乎寻常的悲愤;欲写不能,还是“艰于呼吸视听”,几乎被悲愤压倒;而“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愤懑达于极点。“出离愤怒”,便是一个飞跃。“出离愤怒”之后怎样呢?做真的猛士!“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猛士”性格正是鲁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真的猛士”,又是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鲁迅是要人们不做庸人,而做真的猛士。真的猛士站起来,“将更奋然而前行”,中国才有得救的希望。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明确:
“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民族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这个“伟大”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概括的是上文中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等人,“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 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1926 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
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说“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苟活”,苟且偷生的意思,贬义。“苟活”是自我贬抑,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到了无情的地步,他不惜贬抑自己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其实鲁迅是大智大勇的猛士,当然他的智与勇也是在不断地从奋斗者身上汲取养料形成的。所以“苟活者”首先说的是自己,而“真的猛士”是作者的自我鞭策。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奋然前行,所以这又是战斗的号召。这世上固然一片“浓黑”,路正长,难见“尽头”,希望也只是微茫的一点,但是毕竟还有希望,真的猛士为希望所鼓舞,必“将更奋然而前行”。
五、指导诵读,体会悲情
明确:
1. 第一节,叙述写作缘起和内心感慨。是缓缓地开始,默默地进入,如置身肃穆灵堂,语调沉静忧伤。读时非“静”而“沉”,是沉入悲痛的回忆和欲说无语之间的一种心境。接下来的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波澜:“我也早觉得……”(一转)“这虽然……”(二转)“但是生者……”(三转)“倘使……”“自然可以……”(四转)。接下来的文字迸发出了抑制不住的悲愤——“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尤使我觉得悲哀”。最后一句“就将这作为后死者微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又将语速放慢,与开头追悼的肃穆氛围协调了。
2. 第二节不需用过于强烈的语气读“愤慨”之情,主要内容是在揭示一种社会现象。语调是沉重忧郁的,像是自言自语,自问自述。但最后一句“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需要读得斩钉截铁,有力度,显示鲁迅抗争到底的决心。
3. 第三节叙述和刘和珍的相识过程,诵读语气平和即可。
4. 第四节开始进入惨案的场景,情绪急剧走向高昂。第一段中出现“然而”,诵读时情绪升高一层;第二段开头又一“然而”,情绪再升,读到“但事实杀害,简直就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一句时,如历史重现,读出切齿痛恨之声,目眦尽裂之情;接下来的两段,虽是短短的两句,但开头都有“但”字,要“转”的一句比一句有力。似乎能感受到鲁迅于冷嘲中流露的悲凉之情。愤怒已达到极点,悲哀至于无尽,于是读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由“惨象”“流言”扩展到整个国家和民族,于是读出“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一种被压抑下的深痛。最后一段中的两个“沉默”,前一个读时低而宏,第二个高起。最后的“灭亡”,短促收束,语气抑郁而沉重。
5. 第五节开头就一句“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但是”要读得急促用力,有紧张感。第二段文字多是短句,要读得字字分明,仿佛在向法庭提供铁的证据。最后一句“于是死掉了”感情悲痛沉重,语气需缓而沉。
6. 第六节全段文字应平静地诵读,语速应当缓慢,表现的是鲁迅冷静的剖析和理性的思索,以及不知如何的哀伤。
7. 第七节是总结惨案的现实意义和死伤者对将来的意义。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时,要读出做结论一般的坚定语气。后面几句要读出清晰的层次感。“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勇前行”这个分句应读出宣言的语气和语言的魄力。“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声长叹后,仍无话可说,用清淡的语气寄沉痛的哀思。注:“指导诵读”部分借鉴了《陈日亮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诵读》一文的部分内容。
小结:
在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借助反复地诵读,同学们就会从感知鲁迅、接受鲁迅到走进鲁迅、亲近鲁迅。
六、布置作业
上网查阅资料,结合当时的形势和你的认识,写一篇“后记”或感悟。
(教后反思)
鲁迅的文章如果只看不读,很是艰深难懂,可一旦诵读下去,结果就大不相同。
诵读易于贯穿文意、通连语脉,通过感受文章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因声求气”。备课时,自己深切诵读多遍。第一课时,教师声情并茂地诵读,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把握文章的“文气”,这样接下来的几节课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名师点评)
“读”占鳌头,洋溢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提炼和理解。诵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它可以进行熏陶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体验,避免对文本抽丝剥茧式地解剖。
周老师设计三读(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老师指导读)层层推进,且每一环节内容皆有变化:老师范读后,要求学生为刘和珍写一篇小传,重在写的训练;二读时,要求理解关键词句,重在思考的训练;三读时,重在体悟情感、丰富心灵、涵养人格。故而整个设计紧紧围绕语文本体内容展开教学,规避了带学生走进政治课、历史课的教学误区。
(吴春来点评)
(作者简介)
周翠霞,任教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市级优秀教师,曾获全国高中语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正参加教育部“十三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的课题研究。致力于做一名热爱阅读,传承文化,敬畏生命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