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我想吃遍中国的面?
中国没有好吃的面?
1984年9月,我在南京的金陵饭店中餐厅点了当地名吃南京牛肉面。我特意叮嘱服务员:“少要面,多要汤,要热乎的。”经过漫长的等待,端上桌的却是完全无视我的意愿的一碗面——满满一大碗,汤存在与否暂且不论,更有甚者,还是温暾的。
从我1974年第一次来到中国,至今已来过50多次。经常出席各种宴会,每次宴会无一例外地有虾、蟹、海参、鱼、贝类菜肴,令我很吃不消,所以我每次都会额外点一份当地的面食充饥。因此,我对中国各地的面上桌的路数大致了然于心,为了能吃到好吃的面,点餐时会额外提出些小要求,可结果往往完全无效。总之,到那天为止,我在中国没有吃到过好吃的面(特别是带汤的那种)。
于是我再度申明我的要求,要他们重新做一碗给我,可我脑中却在盘算:“恐怕就是把面再回锅煮一遍吧,那样的话,面不就变得黏黏糊糊的了吗?”果不其然,再次端上来的面和我想象的一模一样。这回我请求道:“请给我重新做一碗,我另外付钱!”事已至此,毫无疑问那家餐厅的服务员和厨师恐怕都在心中暗想:“真是个奇怪的客人。”
我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儿呢?
因为我很气愤,明明具备做好一碗面的条件,无论是食材、调料还是技术,可偏偏就是不好好做!金陵饭店中餐厅别的大菜,包括汤类,不是都做得很棒吗?!
接着,第三次端上来的那碗面倒是终于热乎了,可面仍是一大坨,软塌塌的,汤仍然无滋无味。我只吃了一口,就离席了,对他们无法满足我的要求表示抗议。
中国的面难吃,这个问题在吃团体餐时尤为显著。通常8~10人围着一个圆桌坐,面盛在一个大盆里被端上来。面从大盆里捞出,被分到每个人的小碗里,如此一来,分面期间,面充分地吸收了汤汁,膨胀起来,变得更不好吃了。
那次我来南京的目的是出席金陵饭店一周年店庆的纪念活动。南京之后,我计划去成都出席旅游展示会和座谈会,接着绕道兰州进行有关敦煌旅行的磋商。
那时候,成都到兰州还没有开通直航,必须在西安转机。此外,当时的兰州是个还没有对外国人正式开放的地区,想到兰州,除了一般签证,还必须持有另一种特殊签证(正式名称是“外国人旅行证”)。结果,稀里糊涂的我竟然忘了办相关手续。我和来成都参会的西安旅行社的老朋友商议此事,被告知可以利用在西安转机的工夫去公安局办手续,并且他会事先和西安那边联系好,请我不用担心。那个年代,买中国国内机票必须提供护照原件,我想着反正到了西安总要进城去民航售票处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办旅行证。如此这般,我便向着成都机场出发了。然而,当时航班延误就像家常便饭一般,虽然已经预料到,但是这一天整整晚了4个小时才到西安,根本没有时间去公安局。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没有外国人旅行证,但是我买到了去往兰州的机票,而且机场并不检查许可证,我竟顺利地登上了去兰州的航班。好像预感到要发生些什么,我一再叮嘱西安旅行社的人,一定要事先把我搭乘的航班号告知兰州的旅行社。然而,当我抵达兰州机场时,并没有人来接我,和我同机抵达的人纷纷走光了。
当时的兰州机场距离市区约100公里,机场边只有一家招待所,而且也看不出营业还是不营业。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无比冷清。没有出租车,而且已过晚上9点。这可怎么办好呢?正琢磨着,我发现机场门口停着民航班车,说是可以到市内的民航分公司。先到那儿再说吧!我飞身跳上班车(那时民航班车是免费的)。如果那天我有托运行李的话,恐怕就赶不上班车了。自那以后,我乘坐中国国内航班再也没托运过行李。
之前我到过兰州两次,凭着记忆知道,班车会经过友谊饭店,虽然不是我的终点站,但我还是请求司机把我放在那里。进了饭店,我赶紧询问住宿问题,可是没有房间。看起来也并不像客满的样子,我就又问了一遍,回答还是“没有”。没办法,只得给他们看我的护照,说:“真的没有房间了吗?”看了我的护照,前台服务员说:“6块钱的房间还有,只是一间房里6张床,要和别人拼住,而且淋浴也在外面。”“可以呀!”正说着,对方问道:“旅行许可证呢?”啊,糟了!我正琢磨该怎么办,对方好像早已司空见惯,说:“明天去公安局办一下,拿过来!”我说:“可明天是周日……”“没事,公安局周日也上班的。”就这样,我平安无事地住了下来,这时才突然察觉,我还没吃饭呢!
在兰州邂逅美味的面
饭店的餐厅已经打烊了,只得出门找吃的。这家饭店的位置在兰州西站附近,车站边上也许能有收获,于是,我凭记忆寻过去。嚯!私人经营的小铺一家挨着一家。
自1978年开始,中国在经济方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我实在没有想到,城市里私人经营的小店能如此兴盛。但是,所有店铺几乎只卖兰州牛肉拉面。饥不择食的我进了一家看上去相对比较干净、食客比较多的店,暗暗观察当地人是怎么点餐的。
看了一会儿我发现,要先买餐票,然后交给后厨,最后自己把面碗端到桌上。买餐票时,除了钱,还需要一种小票——粮票。那个年代,中国的生活必需品实行配给制,买猪肉、食用油、米、面等需要各种粮票。店里的标价都是面向粮票持有者的价格。再仔细看,买餐票时,要告知想要的面量,1两(50克)、2两、3两。当地人大多要3两,我想要日本面店里一客拉面的量(80~100克),所以要了2两。“粮票呢?”对方问。“没有。”我答。于是被多收了两成的钱,餐票到手了。据说在以前,如果没有粮票,这碗面是绝对不可能卖给我的。可见,这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重大变革。去后厨窗口取面,面是刚刚出锅的,烫手。我强忍着,好不容易把面“运”到桌上。汤真多!挑了双看起来还算干净的筷子(那时还没有一次性筷子),挑起一大口,太好吃了!汤味足,面筋道!和在南京吃的面完全不一样啊!那时我误以为这面里用了碱水,如果是这样,那说明“只有中国南方的面才会用到碱水”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后来得知,这里用到的是和碱水有同样作用的蓬灰)。
第二天是个周日,我再次去了车站那边,又吃了一碗牛肉拉面当早餐,然后去公安局办外国人旅行证。我边找路边在兰州城里转悠,午餐还是牛肉拉面。那次在兰州各个不同店家吃到的牛肉拉面,没有一家是不好吃的。我这才真切地感受到,原来中国有好吃的面。但是,牛肉拉面上撒的香菜味道很冲,直到现在我都无法适应。我由此断定,中国其他地方一定也会有好吃的面存在!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幸亏在兰州机场没有等到来接我的人,我才会在这里与美味的面邂逅。
经济发展的好时机
1980年,中国设立经济特区,经济路线发生转变。1981年开始更是加速推进改革开放政策,私人经营渐渐得到认可,私营的服装店、餐厅得以复活。1984年对于私营来说正是好年代。因此,好吃的面的出现和这些私营餐馆的复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5年,我在南京钟楼附近的帐篷小摊儿上吃到了南京牛肉面正吃到半截儿,顶棚的灰十掉落碗里,太可惜了,只得扔了剩下的一半,但那个面,太好吃了!1986年,我在上海郊外吴淞的私营小店里吃到了雪菜肉丝面,店铺太脏,同行的上海旅行社的精英们坚决不动筷子,但对于我来说,那是绝世美味。
从那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各地的私营餐馆越来越多,每去各地出差,都会遇到众多各异的面。那个时候我光想着吃了,却从没想过把它们记录下来,想来有些后悔。后来,我奉命担任近畿日本旅行社北京事务所所长一职。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利用这段闲暇,我一边考察新的旅游目的地,开发新的旅游路线,一边开启我原本就心心念念的食面旅程,并开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