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详解与生涯规划指南(人文社科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参与实践,提升职业素养

除了通过“二手经验”积累生涯知识和专业内容以外,生涯规划教育还要求参与者能进行直观的体验,从实践中体会专业要求,查看自身是否能够适应并确实具备一定的兴趣。高中生应该在确立长远目标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生涯实践,不要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去体验职场人士的感觉。比如,有意向在大学学习财务、金融等专业的同学,可以利用高一、高二的空余时间,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参加如全国中学生财经素养大赛之类比较高规格的全国性竞赛。条件允许的,还可以去银行、保险公司等实地考察学习、实践,培养自己相关专业的基本素养。那么,如何获得生涯实践体验的机会就成为值得讨论的议题了。

许多高中生会抱怨:“我就是没有这样的机会!”机会不会从天而降,是需要自己去挖掘争取的,下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寻找方向。

首先,人脉可能是职业规划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很多高中生又说:“我不认识我希望从事的行业中的人,怎么去获得职业体验呢?”其实,很早就有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惊人的理论——全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6次“传递”,也就是通过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这个世界上全部的人。这个理论最早是1967年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当时人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而处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借助各种社交工具,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2014年,Facebook就已经测算出任意两个人之间的间隔已经从5个人下降到了4个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社交网络上的层层人脉来找到需要的人。当然,能不能找到职场推荐人和能不能获得此人的帮助,自己积极主动的姿态非常重要,建议花费一些精力获得来自“生涯支持系统”的帮助。生涯支持系统,指的就是能够为我们提供生涯帮助支持的所有资源,这是一个立体式的资源系统,在中学阶段可以从4个不同的层次上思考和挖掘。

第一,不要小看自己身上没有开发的潜能。在生涯经历提升的过程中,高中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能力技能都是从自己身上展现的。许多高中生在很多事情没有尝试前就直接下结论说自己不能做,其实如果被给予机会,一样也可以做得很好。人们本身的惰性决定了人更喜欢做自己习惯的事情而回避挑战,但是不走出“舒适圈”,就没有办法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

第二,不要拒绝来自亲人们的帮助,而要主动去寻求。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上有一种非常正常的逆反心理,很多时候不喜欢接受长辈的意见。事实上,家人是我们可以获得的最好的信息途径。在高中阶段,建议与自己的父母聊聊自己未来想发展的方向,看看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的家人是否有相关领域的熟人,可以帮助自己去了解那个行业的状况。做一个“生涯人物访谈”,或者跟着人家去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体验一下,在此过程中匹配实际工作状态与预想中的工作环节。若有匹配不上的地方,自己是不是可以接受。在与家长、亲朋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从从业人员的身上看看自己是否具有从事这个职业需要的能力品质,再对照自身特点,查看是否具备共同的特点。

第三,借助校园资源,如班级工作、学生会、社团俱乐部等。有些同学在学校里会担任一些学生工作。会有人认为,这些职务对工作没有意义,既不能给高考加分,还会占用本来要用在学习上的精力。但事实上,往往这些小事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琐碎的事情能磨炼一个人对于各种压力的承受能力。比起素质上的锻炼,有些校园活动更能锻炼一些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比如领导能力是许多岗位都需要的职业素养,若有机会担任班长,自然要带领整个班级的同学去完成各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会去考虑怎么发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怎么协调各种活动需要用到的物资,怎么去协调安排人员,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再比如,公共演说与文字表达能力是新闻、语言类的专业必备的职业素养,如有机会参与学校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对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肯定有所助益。还比如,如果希望在科创方面有所斩获并能够在计算机方面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那么在各类社团活动中参加机器人社团的活动肯定能够得到进步,单片机的制作和编写、机器人编程、人工智能开发、科创大赛或活动等机会都能不断培养逻辑思维、机器语言能力、协作能力。

第四,多参与志愿者行动与社区服务,从中拓展生涯体验经历。除了学校内的资源外,校园外的资源显然更加丰富。在学校里学生都会被要求在寒暑假或者其他时候参加社区的服务工作,团委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工作,如学雷锋日的活动,或者是一些特定的服务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体验基层劳动的机会,毕竟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基层起步。

现在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备了,而且高中学生的素质要求中也把志愿服务纳入其中,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有心的同学可以在整个服务的流程中去观察社会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也可以观察人生百态。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实践以外,本书将在第二部分按照不同专业的实践能力要求、途径点拨、方法说明,从在校大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角度介绍每个专业相应的选拔标准,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