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亲子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道德守根固本,德育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占有:越来越发现,孩子的“占有欲”太强了

家长问:最近发现儿子有一个毛病,就是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而且除此之外,还在下意识的想要霸占别人手里的东西。有一次看他和小朋友玩儿,自己的玩具不分享给别人,别人的玩具还要死死的抓在手里,没两下子就把对方搞怒了,于是两个孩子开始对打,扯了半天才扯开。这时候对方的小朋友说:“把玩具还给我。”他还振振有词的说:“我比你玩儿的好,当然是我的,这一切都是我的,怎么了?”听了这话,我都被吓了一跳,这到底是什么逻辑啊!

老师答:内心的占有欲显示出来的是一个人自性中的不饱足,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才去占有,因为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所以才会如此百般的想要占据。但是这样的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不是得到的越来越多,而是拥有的越来越少。想要克制这个坏毛病,就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富足,并让他在分享的过程中,得到好处,当一个人真正做到内心强大的时候,他自性中的欲望就会转化成包容与付出,他会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人分享,因为这样才能让他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充实和成就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从政了呢?”

孔子说:“能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问:“那五种美德指的是什么呢?”

孔子答:“君子给人恩惠自己却无所耗费,让百姓为他劳动而无有怨恨,有欲望却不贪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视频短片: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小客人,爸爸妈妈把他迎到儿子身边说:“来给你介绍个小朋友,今天你有玩伴了。”可是儿子却一脸冷漠不理不睬,转过身就关上了门。过了一会儿父母去看儿子,发现他把自己所有喜欢的玩具都藏了起来,坐在床上一脸的不高兴。这时候不知情的小客人走过来,友好的说:“哇,你的屋子真漂亮。”转过身就想坐在他身边,却没想到引得对方大声的叫嚷说:“别坐,这是我的床,你不许乱动这里的东西,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听了以后,小客人先是一惊,然后知趣地转身离开了。

看着这样的场景,想到现在的孩子,或许这样富有私欲领地感的小家伙儿,就生活在你的臂弯之下,平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到了维护“个人利益”的时候,那种表情俨然就像一个威严的律师,满脸的不可侵犯,看了着实让人摇头。自己的东西不许别人碰,自己的餐具不许别人用,自己的衣服不许别人穿,自己的一切都不容许另外的人拥有,以至于走到哪里都成为了一个不合群的典范,只能抱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独自玩耍,面对别人的接近,所遵循的原则往往都是,你给我可以,但想要我给你,那连门都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孩子的内心,因为内心始终害怕失去,才会在占有欲上拥有如此强大的行动力,而真正问题的核心在于,他们的世界里,始终存在着一种缺失的恐惧,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内在的具足,所以才会紧紧地抓着拥有不放,不愿意将他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倘若这个时候,不加以处理,便会渐渐衍生成为对外界一切的不信任,他们会用一种极端的视角去看待亲近自己的人,总是觉得,一切的接近都抱有着一定的目的性,而最令他们难以容忍的目的,就是要从他这里获取,这种极不情愿的分享会让他们深陷恐惧和不安,总觉得自己拥有的本就不多,再被别人瓜分,很可能会一无所有。尽管这个时候身为父母的我们会宽慰他们说:“好东西就是要大家分享的,分享的越多,得到的越多。”但作为一个孩子,很难在缺失的当下认同其中的真谛,他们的着眼点,就当下的而言,他们体验到的,就是最直观的痛苦,倘若我们不能有效地逆转他们的感受,他们内在的占有欲就会越来越强烈,而这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是相当不利的。

想到这儿,突然想到了我们国家的古典教育,很多质朴的文字,都在弘扬着一种无私的付出精神,比如说老子就曾经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在于它内在的具足和无私,因为从来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所以才能在默默付出中长养万物。而作为一个圣贤的内心,往往是与天地相合的,因为内心中从来没有所谓的占有和私欲,所以反而能够轻松的达成愿望,过上最真实,最安稳,最充实,最令人敬重和羡慕的真实富足。而就这一点来说,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要真正实现定静的付出,不计回报的给予,不要说是一个孩子,即便是向我们这些具备大人身份的父母,也是需要进行一番自我历练的。

前段时间我儿子也出了一个问题,因为过去我生长在农村,尽管现在搬到了城市,在老家还有很多要好的亲戚,这天刚好表弟的孩子来家里玩儿,爱人就把儿子平时爱玩儿的玩具和一部分还有几成新的衣服拿出来要送给他。这时候儿子显然是不高兴了,嘴巴撅着,一脸委屈和苦闷,好像马上要失去一些重要的朋友。我看到他那个样子,心里也猜出了几分,于是随手拿了个玩具对他说:“儿子,这个玩具现在有新的使命了。”

“什么使命?它马上要换主人了,从此以后,这一切都不再跟我有关系,我一下子失去了那么多,你们谁也没有顾及到我的心情。”说着儿子就开始抹起眼泪来。“谁说是这个使命了?”我摇摇头说道:“傻儿子,这些生力军要带你去找朋友,找玩具了。”“怎么会?”儿子低着头依旧哭泣着。“你看,你把玩具送给了这个弟弟,就与这个弟弟成为了好朋友,今后,你去到他家,便可以和他分享更多的玩具,你得到了一个好朋友,又变相地拥有了更多的玩具,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听了这话,孩子还是不情愿地摸着心爱的玩具不愿意放手。这时候我叫来了表弟的儿子说:“现在你们两个人是好朋友了,我就想问,如果有一天哥哥到你家,你会不会奉献上自己所有的玩具跟他玩儿?”表弟的儿子点头,随后我对那孩子说:“告诉哥哥,你家有什么玩具?你们那里有什么好玩儿的东西?”

于是表弟的儿子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他在乡下的玩具和有意思的趣闻,这时候我忽然发现儿子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他开始不由自主的去聆听,看着对方惟妙惟肖的表达,他时不时地流露出一丝笑意。这时候我便拍拍他的肩膀说:“儿子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啊,有一个朋友在家,正准备和你一起玩儿,你自身的拥有更强大了,现在就好好的享受,大家一起拿着玩具去玩儿吧。”于是,两个孩子一瞬间熟识起来,没一会儿的功夫,就玩儿得很嗨了。

事后,我带着孩子来到河边,将他的小手,放到水里,对他说:“儿子,你觉得用你的小手捞水,能捞到多少?”“很少的一部分啊。”儿子说道。“但是倘若这个时候,你将这些小水滴融入河流,所有的水在一起是不是很庞大?”“是啊”儿子看着我说。“我们每个人起初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水滴。想要强大,就首先要学会奉献自己,当我们带着奉献意识去对待别人的时候,就会源源不断的交到朋友,具足友谊,而当你的朋友越来越多,你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最终所有的小水滴汇聚成为一股力量,江海也就变成了我们自己,到那个时候,你的生命就会因此而发生巨变,你拥有的不再是现在手中的一点点,而是拥有了整个世界,儿子,整个地球都是蓝色的,它是由水充斥具足的,爸爸最想看到的,是你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拥有天下的王者,而这个伟大计划的初始,就是从学会分享开始的。”

很多父母看到了孩子的占有欲,却不知道如何引导他们,盲目的批评是达不到效果的,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们意识到与人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当一个人意识到某个行为,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的时候,便会展现出无需鞭策的积极动力,他会很自然的对它心生向往,并在这种向往中,一步步走向强大,最终形成自己的力量,赢得更为富足的人生,拥有更加完美的自己。

赵中华老师语录:

1.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倘若它会分享,其本质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占有的核心,是不够富足的表现,与其抓住本有不放,不如找个机会,让拥有流动起来。

3.成为别人信念中的依靠,往往比满足个人欲求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