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30 1781年 康德:心理学是科学吗?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
伊曼努尔·康德的雕像,位于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
最小可觉差(1834年),感觉生理学(1867年), 心理时间测量(1879年)
尽管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德国的小城市哥尼斯堡,伊曼努尔·康德通常被世人尊为西方学术传统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对于心理学科,康德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他坚持认为,心灵不能以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
康德的论点,对那些对心灵感兴趣且试图进行实验探索的科学家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不得不面对康德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理论。在1781年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有两种独立的现实:本体世界与现象世界。前者是外在的由纯粹的物体(或称物自体)组成,其存在独立于人类经验;当我们的感性试图去感知它们时,它们就自动转化为感性能直观到的现象。
这反映了康德挑战的本质,他的立场暗示着一个主动而非被动的心灵。他的理论表明,心灵在建构我们的经验时,使用了确定的法则(12个先验范畴)来组织现象。不是因为世界本身是如此组织的,而是因为心灵以某种方式建构了关于世界的经验。
为什么这种争论没有开启创建心理科学的大门呢?这是因为,康德认为心理过程存在于时间之中,但没有空间的维度。他推论,人类心理运作的方式不能以数学的方式来表达。由于数学才是真正自然科学的标志,那么心理学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它仅仅只能成为一门历史的、描述性的学科。到19世纪末期,康德的这一挑战,得到了一群自以为找到了方法来测量心理与行为的科学家们的回应。他们找到的方法就是:实验法。(杨文登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