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宋版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雕镂之精未足喜,人性太恶心太贪

朱熹撸去乌纱帽时,也未必悟到《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况的著述,但在朱熹手中的这部,看着雕印精良,其实在背后隐藏着一颗贪残的心。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件事中不仅有一颗贪残的心,更有一张令人极端愤恨的官宦关系网,以及一个令人极端灰心的朝局,最终叫你自撸乌纱帽,在官场博弈“中盘”认输。

而这一切,却缘于《荀子》雕版上一个并不起眼的刻工姓名——蒋辉。这个名字就留在书上两页拼合之间版心的下方,一般人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刻字匠。

这蒋辉是明州(今浙江宁波)人,同辈族人中排行廿七,故又名蒋念七,使得一手雕版绝活。版本学家张秀民断言,蒋辉主刻的这部《荀子》属于“宋椠上驷”。但这蒋念七偏偏不走正道。孝宗淳熙四年(1177)六月,他伙同一个叫方百二的家伙,利用自己精绝的镂板手艺,干起了伪造国家纸币的勾当。

南宋时因为西北陆上丝路被切断,故而东部海上丝路取而代之,而船运载重远超驼马,是以市面上大量铜钱被外商运走,加上当时军费开支庞大,铜材原本又缺,所以时不时地闹“钱荒”,绍兴末年便出现了纸币会子。因是户部印造发行,又叫“官会”。这种纸币问世时就在防伪上作了很多考虑,需在特种纸张上多色套版印刷复杂图案,并加盖职能部门的专用钤印。但这根本挡不住不法分子的贪婪欲望,比如蒋辉之流。不过,蒋辉并不走运,他和方百二等人在广德军(今安徽广德)伪造会子四百五十贯,结果东窗事发,被官府人赃俱获。临安府府院判决蒋辉断配台州(今属浙江)牢城。到了台州,蒋辉被押在官府的都酒务服劳役。地方官瞧他有一手雕版刻字的手艺,正好公使库出钱由州府书院刻书,便派他干刻字的活儿,然后将他每月劳动折算成工钱,拿来雇用本地人周立,替他在都酒务顶差。

南宋淳熙八年(1181)台州刻本《荀子》卷一书影,中缝下有刻工名字“蒋辉”

这公使库就好比是地方官府的“小金库”,一切迎来送往、车马歇宿、请客送礼等官场上的开销,都从公使库里开支。但上级部门对公使库并无一文拨款,所有银两需地方自行解决。于是,地方长官总是想方设法为公使库搞创收,比如利用当时的“榷酤”制度,在酒水的酿造和售卖上拢钱。再有,就是刻书,因为南宋初年全国闹“书荒”,而地方官府有书院藏书的资源,刻书售书的利润又非常高,所以公使库竞相雕版付梓,在当时司空见惯,合理合法。相比坊间刻书,公使库财力雄厚,刊书多请良工,纸墨又佳,是以往往刊印精美,成为宋版书的典范。蒋辉名义上挂在都酒务,人却在州府书院刻版。

可这蒋辉偏生狗改不了吃屎,淳熙七年(1180)十二月十四日,他跟一个叫黄念五的人,一起跑去婺州(今浙江金华)义乌酥溪,打的幌子是去一家蒋姓老板开的“崇知斋”书坊帮忙刻书,暗中却在楼大郎家又干起了雕刻伪造官会的勾当。其中,蒋辉伪造了会子上的六颗官印,以及花押文字和人物图案等。及至来年二月初,蒋辉与黄念五合计伪造会子九百贯,两人平分之后,蒋辉这才重回台州。那么,蒋辉作为一名服役犯人,居然能离开台州官府的视线长达一个半月,他的婺州之行到底有无得到官方许可,很是蹊跷。

事实上,淳熙七年时台州地方官长已经换人了,新来知州叫唐仲友(字与政,号悦斋先生,1136—1188),婺州人。唐家人非常了得,唐仲友的父亲唐尧封,绍兴年间进士出身,累官侍御史、吏部侍郎、国子监祭酒、直龙图阁、朝散大夫。唐仲友两个兄长中的唐仲温,绍兴二十四年(1154)中进士,出任饶州教授;另一位唐仲义,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通判一职。仲友比他兄长们更为出挑,绍兴二十四年他才十九岁,就和兄长唐仲温一起中了进士,绍兴三十年,再中“博学宏词科”,学识文采都很出色。之后唐仲友出任过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著作佐郎等职,知信州(今江西上饶)时“以善政闻”。唐家父子四人进士,均仕途通达,满门荣耀,在婺州是备受景仰的名门。

但是,这唐仲友却在台州任上干尽了伤天害理之事,以至于在历史上留下了恶名。

唐仲友到任台州后,似乎对刻版印书的事儿非常“执着”。淳熙八年(1181)三月的一天,唐仲友亲自点名蒋辉,还有王定等刻工一共十八人集中在州衙官厅一侧的厢房里,命令他们雕镂《荀子》,以及东汉扬雄《扬子法言》、隋代王通《文中子》和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等四部书。刻印这些书所需费用,自然全部由台州公使库“埋单”。

唐仲友为何要刻这些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南宋初年“书荒”造成到处缺书的现状,另一方面还有他自己的想法,就是“荀卿有‘性恶’之说,扬雄有‘善恶相混’之说,韩愈有‘上中下’之说。‘性恶’之说,为害尤大”。他想对荀子的“性恶论”作系统研究。

这年十一月刻印告竣,四种一套总共刷印了六百零六套(每套十五册)。到次年二月份,有二百多套书陆陆续续馈赠给了现任台州的大小官员,少量存放于书院和书表司,或抵换给了印书时的供纸人。而剩下的三百七十五套书,唐仲友于淳熙九年(1182)二月十三日,命差役董显和印书匠陈先两人,捆装了一百套书放入竹笼,分成七担挑,由任俊等一拨儿军士挑着直奔唐仲友婺州老宅去了。接着又在六月初九和七月十四日,分别有七担一百套和二十担一百七十五套书被挑运到了唐家书籍铺。这三百七十五套书,全成为他唐家书籍铺的卖品。

南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卷一版心中的“蒋”姓刻工题记,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卷一末尾的牌记,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宋淳熙八年(1181)台州刻本《荀子》卷三书影,版心下方有刻工“王定”题记

南宋淳熙八年(1181)台州刻本《扬子法言》卷十三书影,中缝下有刻工“蒋辉”题记

前面说了,在婺州,唐家是名门。而事实上,唐家还开书籍铺、彩帛铺和鱼鲞铺,在当地都很有名。唐家老宅位于市门巷,书籍铺就开在家里,自己也刻书售卖。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宋刻《周礼》郑注十二卷,其中卷三后有“婺州市门巷唐宅刊”刻书牌记,卷四和卷十二后又有“婺州唐奉议宅”(奉议即奉议郎,或指代唐仲友曾在馆阁任职)等牌记。

这台州公款刊印的三百七十五套书就这样跑到唐家书籍铺上市了,卖书所得则全都进了唐家腰包。这不明摆着是假公济私、贪赃枉法吗?但唐仲友却毫无顾忌。

南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周礼》卷三末牌记,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南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周礼》卷四末牌记“婺州唐奉议宅”,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我们来给唐家算一下这批书的收益。南宋舒州公使库刻有曾穜《大易粹言》二十册,沅州公使库刻有孔平仲《续世说》六册,今人版本学家李致忠参照这两部书中刻印的广告牌记,大略计算出印造一部《大易粹言》,共计成本三贯又二百九十文,不到四贯钱,但每部售价却达八贯钱,利润在一倍以上(“贯”是宋朝的大额货币单位,一贯等于一千文)。我们对照《大易粹言》售价,每五册书大致可定价两贯,则唐家销售的“四子”一套十五册书,定价当在六贯左右。由于这三百七十五套书唐家是无本销售,所以最终全部所得当为两千两百五十贯。(淳熙前期购买力在收成较好的年份,一升米即1.5市斤约二十文)。这两千多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实,唐仲友自到任以来,便集中州衙刻字匠雕镂他自己编写的《后典丽赋》书版(《典丽赋》为古今律赋选集,宋人先有杨翱辑本六十四卷、王咸辑本九十三卷,唐仲友又辑四十卷,故名《后典丽赋》),雕版完成后就直接运回婺州本家书坊,刷印成书后售卖。他家不是还有彩帛铺吗?于是又叫工匠雕造印花板,前后凡数十片,全部运到唐家彩帛铺,染帛时就派上了用场。所有涉及雕版的人力、财物,自然又是官钱开支。但是,如果您以为唐仲友不过就“揩油”了这些,那也太低估了他的“胃口”。把蒋辉等人关在台州府里刻书,这是上得了台面的事,而蒋辉还有更重要的一手“绝活”,唐仲友正神不知鬼不觉地利用着呢。

淳熙八年(1191)八月,婺州官府破了义乌黄念五伪造会子的案子,于是同犯蒋辉被供出。十三日,忽有婺州义乌的三名弓手(兵役的一种,主要在地方上负责缉捕盗贼)来到台州,径直跑到州衙厢房,要蒋辉去婺州与黄念五对证,当场就把他捉下押走了。唐仲友闻讯后急忙叫差役董显率人追上去,将婺州三弓手连同蒋辉一并抢回。他一口咬定蒋辉是台州兵士,一口咬定三弓手捉人却连个公文照会都没有,还一口咬定他们把蒋辉打伤了。接着当场叫人拿来长枷,把婺州这三个公人拷上拖进大牢,关押数日后才将其放回。

到了十月,上级负责司法审判的浙东提刑司果然下达了捉拿蒋辉的正式公文,并派人再次前来追捕蒋辉。唐仲友见这次不好来硬的了,便命自己的侄子唐三六去叫蒋辉赶紧收拾刻刀等吃饭家伙,转移到州衙后院自己的宅第,安置在后堂“清嘱堂”食宿,并指定一个叫金婆婆的老太专门给蒋辉送饭。

三天过后,唐仲友出现在“清嘱堂”。他直截了当对蒋辉说,是我救得你在此,我有些事要问你,你肯答应我不?蒋辉不明所以,也不好拒绝,就说,大人您说我做就是了。唐仲友盯着对方的眼睛,突然说道,我要做些会子。你若不依我说,便送你下狱。蒋辉惧怕不允不得好死,只得依从。

过了几日,送饭的金婆婆进来将一份描摹“壹贯文省”会子的样本交予蒋辉,上面画着接履先生(即商朝成汤的相国伊尹)的模样。这图样是住在大营前的贺选在书院里描摹的,此人是唐的耳目亲信。接着,金婆婆又将一块梨木板交给他。官会印版原是铜板雕造,伪造会子则用板材更省事,况且这蒋辉就擅长木刻雕版。

十天以后,蒋辉刻好了梨木印版。金婆婆用一只藤箱子妥妥地放好了,送进了唐仲友的住房。

南宋关子钞版部分套版拓图(拼图未及比例关系)。该钞版雕造于理宗景定年间(1260—1265),用材为铅质,也属伪造货币。(引自陈仁华主编《东至关子钞版暨两宋纸币》,黄山书社2005年出版)

又过了两天,金婆婆带着唐三六进来了,交给蒋辉十块梨木板,每块板子双面有字,乃是唐仲友撰著的《后典丽赋》第一卷上的二十页版样。唐三六见蒋辉有些纳闷,便说,恐你闲了手生,所以带这几块雕版给你练手,就等着会子用纸送来。

于是蒋辉刊刻《后典丽赋》又干了一个月。到十二月中旬时,金婆婆将藏在藤箱子里的会子纸二百份,和已雕下的会子版,以及土朱、靛青、椶墨等印刷颜料,交给蒋辉。利用这些材料,蒋辉套色印制了二百份会子(每份皆为“壹贯文省”,即一贯纸币),但还缺一些套色印版。收工后,这批半成品再藏于藤箱内,由金婆婆带回唐仲友宅中。次日,金婆婆又带来由唐三六转来的三块套色版,分别为篆书“壹贯文省”、会子专典官的三个花押字、青花图案上两个会子发行字号,叫蒋辉在昨天初印的会子纸面上继续套版印色。十二月下旬,蒋辉又印制了一百五十贯会子。淳熙九年(1182)正月至六月间,蒋辉陆续又印制会子约二十次,每次印一百贯、一百五十贯或二百贯不等,前后共印了两千六百多贯。

这年七月二十六日,蒋辉忽见金婆婆急慌慌跑来,说上峰派人封了州府诸库,正到处搜人呢,你赶紧出去,恐在这里搜见你。这显然是有人冲唐仲友和蒋辉伪造会子一事而来的,蒋辉见势不妙转身就跑,慌乱间找到一梯子,架上宅院后墙,翻墙而出。但他实在不走运,才跑到宅院后门外的一座亭子,就被一个赵监押带着一拨兵士给捉住了。

前来捉拿蒋辉的,正是朱熹。

朱熹这会儿是以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的官衔,来台州巡察的。宋朝对茶盐以及酒醋等商品实行官方专卖制,这提举茶盐公事的官职主要是巡察地方官有无经济上的问题。但朱熹这次却是在浙东地区遭受大旱的情况下,来各州县巡历察看赈灾情况,非同一般。

孝宗皇帝怎么会将这差事派给朱熹?其实这是当朝丞相王淮的举荐。朱熹与王淮初识于乾道四年(1168),那年建宁府(今福建北部)遭遇大旱,百姓大饥,正在崇安县的朱熹提出救荒之策,得到了当时建宁府知府王淮的采纳。淳熙七年(1180),朱熹又在南康军(军治在今江西星子县)大修荒政,颇得朝野赞誉。淳熙八年(1181)九月,因为浙东地区也大闹旱灾,所以对朱熹颇为赏识的王淮就向孝宗作了推荐。

虽然,孝宗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理论甚为反感,但王淮认为朱熹对荒政很有研究,派朱熹去巡察是让他学以致用,百姓必得实惠。孝宗只好点头同意。

这年十二月初,朱熹开赴浙东一路七州,沿途赈灾巡察,论劾贪赃官吏。次年淳熙九年(1182)七月十九日,朱熹还没到台州地界,便看到沿途大量台州而来的逃荒灾民。此时,对唐仲友的举报信也纷至沓来,比如说他促限催税,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朱熹觉得问题严重,便如实向孝宗弹劾唐仲友。七月二十一日,朱熹抵达台州。朱、唐初次相见,唐仲友便送上一套《荀子》等“四子”著作作为见面礼,朱熹见这书品如此精雅,很是喜欢,就收下了。

但接着,前来举报唐仲友的人是越来越多,朱熹经深入调查,发现这唐仲友实在罪恶深重,违法扰民、偷盗官钱、蓄养亡命、嫖娼宿妓、伪造官会,等等。关键是七月二十六日,他的手下一举擒获了伪造会子的重要嫌犯蒋辉,这等于是把唐仲友最后一块遮羞布扒了下来。从七月十九日到二十七日,朱熹连着向孝宗发出了三道奏折,弹劾唐仲友,毫不留情地历数了唐的种种不法行为。按理说,朱熹陈述的这些罪状,哪一件都足以置唐仲友于死地。然而,这三道弹劾状居然连个回音都没有。

宋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卷十九劾唐第四状书影,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宋刻本《晦庵先生文集》卷十九劾唐第五状中的“蒋辉供词”书影,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朱熹的弹劾状如泥牛入海,十多天后却等到了一则令他瞠目结舌的消息:唐仲友被举荐升任江西提刑。朱熹看着桌上那一大摞“四子”著作,顿时气得浑身发抖。公款刻书中饱私囊,这还是小事?伪造官会,扰乱大宋金融秩序,这样无以复加的重罪,居然能毫发无伤,加官晋爵?还有天理王法不?卡着这数道弹劾状的,正是极力举荐朱熹出任巡查的宰相王淮。这王淮也是婺州人,且与唐仲友有姻亲关系,唐仲友的弟媳妇王氏便是王淮的亲妹。王淮不仅死死卡住朱熹的弹劾,还命人向台州的唐仲友通风报信。八月八日,朱熹抑制不住心中怒火,第四次向孝宗上奏。这是一道火力更猛的弹劾状,几乎是把蒋辉等嫌犯的“口供”直接“粘贴”在了奏章里,而且还点出唐仲友朝中“有人”,宰相、侍从、台谏等权臣都脱不了包庇的嫌疑。

王淮见朱熹不依不饶,也怕纸包不住火,便压下朱熹言之凿凿的第二、三、四状,却把寥寥二三百字的第一状,连同唐仲友自辩状一起呈交孝宗。并向孝宗进言,这不过是两个秀才“争闲气”罢了。一个“斗气”之说,便轻描淡写地将本案中的种种贪残、不法行径轻轻掩过。随后,王淮为唐仲友的全身而退留出“后路”:以朝廷名义宣布台州一案由浙西提刑查究;命朱熹即刻离开台州,继续前行巡察;罢去唐仲友江西提刑的新任,改由朱熹履任。如此釜底抽薪,叫朱熹不得不住手,而且还造成了一个假象,让人觉得朱熹劾唐原来是为了抢江西提刑这顶乌纱帽。

在此期间,朱熹虽然又有劾唐第五状,并抢在江西提刑正式任命下达前上了第六状,但其实他已无权干涉本案了,所有状纸不过废纸一张。九月十二日,他巡历到衢州常山,收到了新任江西提刑的朝命,并要求他直接赴任。与此同时,唐仲友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婺州老家,那蒋辉也被无罪释放。

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而王、唐的做派简直就是往他心里捅刀子,最后,竟然还被人看作是与唐仲友争抢江西提刑这顶乌纱帽。内心愤懑却又无可奈何的朱熹终于灰心了,他连着写了两份辞呈,自行摘下乌纱帽,南下去了武夷山。他给好友陆游写信说,从今往后决计闭门读书了。

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缘于他对孟子“性善论”的尊崇。只是,“性善论”将人类希望寄托于人性都能归于其善良的本真,而朱熹显然对“性恶论”将希望寄托于遏制人性恶欲的法治认识不足。人欲横流、天理难昭,这哪能是一个“存天理、灭人欲”就能解决的事?

南宋淳熙八年(1181)台州刻本《荀子》卷首唐仲友手书后序书影

南宋淳熙八年(1181)台州刻本《扬子法言》卷一书影,中缝下有刻工名字“蒋辉”题记

南宋嘉泰元年(1201)金式、赵善鐻刻本《帝王经世图谱》书影,此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

至于这唐仲友,也是个“奇人”。在台州他能干出如此令人不齿之事,却在学问上颇多建树。他创立的“经制之学”,讲究务实治国,得到了相当层面的认可,本朝宰相周必大曾在宁宗嘉泰元年(1201)为他的《帝王经世图谱》题辞。他刻的“四子”之书,当年刷印六百零六部,八百年后仅存一二,珍若星凤。台州本《荀子》在中国久已不存,道光年间日本人狩谷望之“求古楼”藏有此书,晚清杨守敬在日本发现该书的影摹本,虽非真身,也极近似,便影印收入了他主持的《古逸丛书》中,使得我们今天仍能窥其概貌。其版心下方刊工以蒋辉为首,并有王定等刻工十八人,与朱熹劾案所提相合。辽宁省图书馆现藏台州本《扬子法言》一部,行款刻工等与《荀子》也完全相同。

唐仲友刻书之精审在南宋时即已得到承认,国子监刻《荀子》依据的便是他的刻本。而纯粹从雕版技艺和美观来看,现存宋版朱熹著作与唐刻书相较,也还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