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传主简介
董玉琛(1926—2011),著名作物种质资源学家,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高阳县人,1926年6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邢家南镇季朗村。1939年3月,进入北京志成女子中学上初中。1941年9月,初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附属女中读高中。1944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2]医学院药学系。1945年9月,应革命需要,转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1945年12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不畏艰险奔赴晋察冀边区(张家口)城工部学习。9月,根据组织安排,回到北京家中,由于没有参加期末考试,不能再回北京大学读书。1946年11月,经组织安排,考入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继续学习并开展革命工作。1949年3月,担任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1950年6月30日,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同年8月1日,进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7年改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1954年8月,因工作突出,被选派赴苏联哈尔科夫农学院(今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农业大学)留学。1959年1月,完成论文答辩,获农学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受工作单位委派,赴瓦维洛夫全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所自费进修3个月。1959年5月,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此后,董玉琛一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历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荣誉理事长,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等。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玉琛在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领域辛勤工作60余年,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董玉琛以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为事业,参加推动成立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第一个专门研究机构—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并参与创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主持建设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改进和完善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的工作体系,编制了作物种质资源的技术规程,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及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董玉琛在小麦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就。她带领课题组成员发现能使属间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的小麦种质,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小麦与冰草属、小麦与新麦草属以及小麦与旱麦草属的远缘杂交,率先构建了中国小麦核心种质,并明确了中国小麦遗传多样性中心在河南西部和四川盆地。
董玉琛不畏劳苦和艰险,年过半百还多次带队进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野外考察。1979—1980年,她先后3次带队赴云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18个县考察收集麦类种质资源。1982—1983年,她又带队3次去新疆开展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收集。1986—1990年,她带领考察队连续5年,行程3万多公里,历经北方12省(市、自治区)的92个县(市、旗),对我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进行了考察收集。通过这些考察,收集了一大批小麦种质资源,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董玉琛著述颇丰,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参与编写了《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与同事合作翻译了《小麦的现代品种及其系谱》、《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和《世界小麦》三部俄文著作;主编《中国小麦遗传资源》、《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要略》、《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共11卷)等著作。董玉琛主持或参与的多项课题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奖励。1980年,董玉琛参与编纂的《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获得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1982年,“‘云南小麦’考察与研究”获得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一等奖;1992年,“小麦属间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种质的发现和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疆杂草型黑麦种质资源收集与研究”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小麦远缘杂交中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鉴定”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遗传资源的考察收集和研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小麦多枝赖草属间杂交创造优异种质的途径及技术体系”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09年,“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采集过程
“董玉琛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由董玉琛院士生前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承担。中国农业科学院非常重视该项目,组成了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为组长,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书记张保明任副组长的项目组,负责组织采集工程的实施。项目日常行政事务由作物科学研究所人事处处长杨建仓具体负责,为采集活动提供了行政保障。项目组成员中有熟悉董玉琛院士生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同事、学生和家属,其中大部分人员曾参与编写《华美人生—董玉琛》、《董玉琛论文选集》,为开展采集工程奠定了基础。董玉琛院士的女儿胡源,长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作物种质库工作,为收集董玉琛院士的手稿、照片等资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无偿向采集小组捐献了大量董玉琛院士珍贵的笔记、书信和证书等资料。董玉琛院士的丈夫胡含先生,也是列入采集工程的老科学家,对采集工程非常支持。董玉琛院士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是采集工程得以圆满完成的重要保障。在项目负责人的总体设计和协调下,项目成员分工明确,严格按照《采集工程采集工作流程》和《采集工程采集工作规范》有关规定,协同开展资料采集工作。
访谈
由于董玉琛院士已经去世,访谈工作只能以间接访谈的形式开展。从2013年7月开始,项目组成员多次开会讨论访谈对象,最终确定了包括董玉琛院士的家属、同事、同学、朋友、学生在内的被访谈人员,并且根据访谈对象建立由联系员、访谈员、记录员、摄影员构成的访谈小组。在每次访谈前,访谈小组制定访谈提纲,并将提纲提前送达被访谈人,在被访谈人做好准备后再开展访谈。为保障访谈质量,访谈小组对重点的被访谈人,至少进行2次访谈,第1次进行音频采集,第2次进行视频采集。截至2014年12月,项目组成员共计访谈40人,58次,采集音频37小时,视频11.5小时。通过访谈,我们获得了一些关于董玉琛学术成长的重要信息。我们多次对董玉琛丈夫胡含先生进行访谈,才首次了解到他和董玉琛是相识在“米丘林农业植物选种及良种繁育讲习班”,发掘到董玉琛在留学苏联时期做小麦越冬性实验中遇到挫折后坚持做完的事迹,明确了董玉琛在苏联留学毕业后,是由于收到原工作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领导的来信,要求她就近学习苏联的作物种质资源工作,她自费去全苏植物栽培学研究所(今瓦维洛夫全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所)进修。这些在后来发现的董玉琛留苏回忆手稿和《院士自述》中都得到证实。胡含先生的回忆为我们了解和发掘董玉琛留苏期间的学习情况及对其学术生涯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线索。我们重点访谈了董玉琛的高中和大学同学、入党介绍人何钊(原名顾静姝)女士。何钊女士为我们讲述了董玉琛在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她们一起考入北京大学药学系,从药学系转入农学系,一起奔赴解放区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董玉琛鲜为人知的革命事迹。董玉琛完整的四年大学是在河北农业大学度过的,我们很幸运地访谈到了年已百岁的董玉琛大学老师毕桓武教授,他为我们讲述了董玉琛在河北农业大学的事迹。访谈小组分别赴河北保定和江苏南京访谈了董玉琛的表弟刘炳林和表姐林野,对董玉琛的童年及成长的家庭环境有更详细的了解。为了全面了解董玉琛在培养学生方面的特点和典型事迹,我们对董玉琛院士的大部分学生进行了音视频的采访,并采用了邮件访谈的方式,访谈了现居国外的学生。
资料采集
从董玉琛办公室采集的资料。从2013年7月开始,采集小组从董玉琛生前所用的办公室中采集了诸多重要的资料。其中包括论文手稿、工作笔记、照片、著作、书信、奖杯等。我们按照《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分类及档案档号编制细则》、《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整理及著录规则》等文件要求,对所采集的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整理。
从董玉琛家中采集的资料。董玉琛院士的女儿胡源女士是采集小组的成员,她为我们采集资料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胡源女士从家中采集的资料有证书、书信、照片、手稿、报纸等。其中包括董玉琛在苏联留学的照片、在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野外考察的照片、工程院院士证书、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获奖证书、工作笔记、读书笔记、与国内外学者的往来书信等珍贵资料。在充分尊重家属意愿的前提下,我们将胡源女士捐献的资料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她保留的资料,我们通过扫描的方式,进行了采集。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档案室和人事处采集的资料。从2013年9月开始,采集小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档案室所藏科研档案进行了普查,阅读并摘抄了董玉琛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学术会议资料。从中我们搜集到了董玉琛从苏联留学回国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科研课题的相关资料,填补了以往对这一时期董玉琛科研情况了解的空白。我们还发现了1978年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立时的相关文件资料以及1979年“全国农作物品种资源科研工作会议”资料,这些资料对分析董玉琛在促进我国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机构和学科建设上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关键证据。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人事处,我们从董玉琛的人事档案中获得许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找到了董玉琛在河北农业大学的毕业证书。我们对其进行了扫描保存。我们还获得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志1978—1998》、《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志1957—2002》等材料,为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依据。
从河北农业大学采集的资料。2013年10月14日—10月16日,在刘旭院士的带领下,采集小组成员赴河北农业大学采集资料。在河北农业大学档案馆,我们采集到董玉琛的毕业照、河北农业大学老建筑照片、《河北农业大学校志(1902—2002)》等资料。
从中国农业大学采集的资料。2013年12月4日,采集小组在董玉琛曾经学习过的北京大学农学院(今中国农业大学)档案馆采集资料,我们翻阅了可能有董玉琛记录的学生名册和通讯录,但均未有所收获。不过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从《战斗在北大的共产党人(1920.10—1949.2北大地下党概况)》一书中找到了关于董玉琛的记载,在第408页“农学院党员名录1944—1948.11”中查到董玉琛;在第554页关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党员介绍中,查到关于董玉琛的条目,其中记录:“1945年9月—1946年6月,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1945年12月,在北大农学院入党,介绍人何钊。1946年6月—9月,在张家口解放区学习。”这印证了何钊口述与董玉琛一起转入农学院农艺系,介绍董玉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同赴解放区的事迹。
从董玉琛就读过的初、高中学校采集的资料。董玉琛曾就读于志成中学女生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这两所中学发展为现在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4年1月16日,采集小组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史整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采集到了志成中学女生部的校门、志成中学校门、志成中学图书馆、志成中学校景模型等老照片。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我们得知志成中学女生部的学生名册等资料现存于北京教育研修院附属中学档案室。1月17日,采集小组便联系到北京教育研修院附属中学档案室进行采集,在“1940—1941年初中毕业生名册”中,查到了董玉琛的各科毕业成绩,我们进行了拍照存档。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档案室,采集小组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相关年份档案损毁丢失严重,我们并没有找到与董玉琛直接相关的档案资料。不过,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赠送了《90年辉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史(1917—2007)》和《90年辉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90年图志(1917—2007)》,为了解董玉琛当时的学习环境提供了资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董玉琛同事提供的资料。项目组成员在访谈董玉琛同事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资料,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资料。如通过访谈钱曼懋女士,我们了解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曾于1943年建有麦类资源库。董玉琛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带领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人员对保存在该库中的小麦种质资源进行繁育保种,使得小麦种质资源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后没有丧失活力和丢失。然而,原麦类资源库早被拆除,难以得窥其貌。钱曼懋女士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原麦类资源库的情况,并提供了原麦类资源库的内部照片,让我们对该库的情况有了更全面和直观的了解。
采集工作不足。由于董玉琛院士已经去世,关于其学术成长的资料较多,本次采集难以做到竭泽而渔,还需要持续的进行搜集。其一,董玉琛留学苏联的同学大多已经过世,或由于身体原因无法接受访谈,对董玉琛留学苏联时期所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了解的还不够详细,相关资料收集不够。暂时也没有条件赴乌克兰哈尔科夫农业大学和俄罗斯瓦维洛夫全俄植物栽培科学研究所进行资料采集。其二,董玉琛参加了云南、新疆和我国北方小麦种质资源三次大型的野外考察,目前与董玉琛一起考察的当地科研人员的访谈较少,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地调研,充实有关资料。
采集成果
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相关单位的帮助下,至2014年12月,采集小组共获得了288件实物原件资料和750件数字化资料。现将重要的采集成果简介如下。
论文及著作
董玉琛院士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是研究其学术思想和成就的重要依据。董玉琛院士在生前曾选择99篇论文编辑成《董玉琛论文选集》出版。本次不仅采集到了《董玉琛论文选集》,还通过期刊数据库采集了从1959年至2009年董玉琛发表的论文134篇,均为电子版(PDF格式)。董玉琛主编(译)的著作共8部,本次不仅将其全部采集,而且还获得了多部董玉琛参与编写的著作。本次采集到的著作实物原件包括《全国小麦品种资源目录》、《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植物遗传育种学》、《中国农业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小麦学》、《国家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要略》、《中国小麦遗传资源》。此外还有电子版的《中国小麦品种志》、《小麦的现代品种及其系谱》、《作物品种资源》、《世界小麦》、《中国小麦品种志(1983—1993)》。
手稿
手稿资料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展览价值,是采集小组的重点采集对象。我们在董玉琛办公室和家中采集到较为丰富的手稿资料。本次共采集了80件手稿类资料,包括文章草稿、实验记录、考察日记、读书笔记、会议记录、工作日记等。重要的文章草稿有“回忆莫斯科学习经历”、“植物遗传育种学第十一章”、“序言(《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系谱手册》)”、“大百科瓦维洛夫”、“黄土高原小麦近缘植物考察报告”、“赴美参加小麦族学术讨论汇报”、“谈谈农业现代化问题”、“美国苏联品种资源工作体系”等;实验记录有“苏联留学实验记录(1954—1956)”、“民乐县民联公社雷台大队春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考察日记有“法国考察(1981.9.15—10.8)”等;读书笔记有三大本,此外还有单篇的如“小麦雄性不育资料摘抄”、“1962年我国小麦面积和单产分类统计表”、“小麦育种国外动态”等。会议记录有“1966年1月7日春小麦会议记录”等;工作日记有“1970年工作日记”、“1993—1997课题工作日记”、“1995工作日记”、“1996年工作日记”等。
信件
信件可以体现传主与其他学者的学术交往与联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采集小组以工作信件为采集重点,从董玉琛院士家中、办公室等地共采集80余封董玉琛院士生前与人来往的信件。这些信件的时间在1981—2003年之间,内容包括书稿修改意见、会议通知与总结、国外专家来华考察、小麦近缘植物的野外考察计划、推荐学生出国留学、询问学生论文发表以及在国外生活的情况等,从中可以看出董玉琛院士与其他学者间的友好学术联系、对学生的深切关怀。现将其中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者,简介如下。
在采集到的信件中最早的一封是1981年4月6日,张兴瓒写给董玉琛的信,在这封信里面,张兴瓒告诉董玉琛,瓦维洛夫编著的《育种的植物地理学基础》一稿同意列入选题计划,并提出三个问题商量。在董玉琛的回信草稿中,她回复了相关问题、并将内容简介、译者的话写好寄给张兴瓒。这让我们了解到董玉琛在翻译介绍瓦维诺夫著作到中国所发挥的作用。
采集小组采集到较为完整的科研项目交流信件,是有关1986—1990年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的信件。1986年,董玉琛负责的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项目启动。董玉琛与项目资助方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的Williams博士,以及在中国考察的另一负责人四川农业大学的颜济教授有很多关于该项目的来往信件。重要的信件如,1986年3月27日,董玉琛写给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Williams的信,在信中董玉琛向Williams询问1985年底颜济教授寄去的在中国收集小麦族植物种质资源项目计划是否获得批准。1986年5月13日,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的Williams博士,发来电报,并请董玉琛将电文内容转给四川农业大学的颜济教授。1986年2月25日—9月8日,董玉琛与颜济来往的多封信件(或电报),在这些信件中,他们沟通协商有关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项目的计划、具体安排,以及邀请外国专家来华参加中国北方小麦族植物资源考察等事宜。1987-1990年,围绕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项目开展与执行情况,董玉琛与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Williams博士、四川农业大学的颜济教授、参加考察的法国学者Yvonne Cauderon、中国科学院的汤彦承教授等进行了多封信件的交流。在1991年,董玉琛与颜济教授、国际遗传资源委员会关于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项目结题报告等事宜有多篇来往信件。这些信件为全面了解董玉琛在中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项目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发挥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除了关于这一项目之外,采集小组还采集到多封董玉琛与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信件。
本次还采集到董玉琛推荐学生出国以及与学生联系的信件。如1986年10月,董玉琛与法国学者Yvonne Cauderon的来往信件中,董玉琛推荐学生陈勤赴法国进行学习。1991年10月5日,从许树军的回信中,我们得知许树军在抵达美国后,便收到董玉琛问候近况的来信。许树军在回信中向董玉琛汇报了在北达科他州立大学(NDSU)的情况,以及投给Genome的文章进展。2001年2月26日,在董玉琛与Dr.John A.Pino的来往信件中,Dr.John A.Pino希望董玉琛为Diversity期刊写一篇关于中国种质资源库的文章。董玉琛便将她与学生刘旭合作所写的“世纪之交中国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英文)”寄给John A.Pino。董玉琛又在2001年4月1日,将这篇文章推荐并寄给Diversity期刊编辑Ms.Ruth Batik。此外还有一封魏景芳寄给董玉琛请她修改论文的信件。这些信件对分析董玉琛在学生培养上的特点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照片
在董玉琛院士家属的大力协助下,采集小组通过扫描的方式采集了五百余张有关董玉琛学术成长的照片。在这些照片中,不乏珍贵者。如1966年5月董玉琛师大女附中的高中毕业照、1948年与同学在河北保定音剧社前合影、1948年10月在河北农业大学学习期间跟同学的合影、1950年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照、1950—1953年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与同事合影、1954年北京俄文专修学校俄语班同学合影、1954年留学苏联期间在教研室学习照、1954年留学苏联期间与谭蕴芝在教研室学习照、1954年在苏联留学时与谭蕴芝和白瑛的合影、1956年在苏联留学期间与朱德的合影、1979年美国作物品种资源代表团访问我国合影、1979年在滇西北考察、1980年麦类室全体成员在农业科学院旧大楼前合影、1980年参加“山西省作物品种资源补充征集工作会议”和“山西省玉米育种协作会议”照片、1982年新疆(北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照片、1983年新疆(南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考察照片、1984年中国国家作物种质库奠基典礼、1986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考察照片、1987年访问美国俄勒冈州国家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圃、1989年在甘肃省甘甲草原考察收集小麦野生近缘植物、1992年指导博士生赵茂林等人观察小麦染色体形态、1995年参加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第三届理事会议、1999年学生李立会获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合影、2004年作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代表出席全国科技大会合影、200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和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与会全体院士合影留念、2004年参加中国农学会小杂粮分会、2005年参观河北省杂粮中心、2005年参加选举院士大会、2006年获得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颁发的“作物种质资源突出贡献奖”、2007年参加“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及农业部保种专项麦类专题”工作会议、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50周年国家领导人回良玉、乌云其木格、李赵卓接见农业科技院士代表、2007年参加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研究进展暨学术研讨会、2007年参加“973”项目“主要农作物骨干亲本遗传构成和利用效应的基础研究”年度暨中期总结工作会议、2008年参加第三届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研讨会暨引智成果示范推广会、2008年参加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现场展示会、2008年参加全国粳稻优异种质资源现场观摩及学术研讨会、2011年与学生刘旭院士在办公室讨论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等。
证书
董玉琛院士一生所获奖励和荣誉颇多,采集小组在家属的协助下共采集到证书六十余件,其中大部分为证书原件。这些证书中包括董玉琛的个人证件、聘书、获奖证书、荣誉证书等。在所采集到的证件中,最早者是1950年董玉琛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的毕业证书,这是我们从董玉琛人事档案中获得,我们对其进行了扫描采集。采集到的重要证书如:1982年11月,主持的“云南麦类品种资源考察与收集”项目获得1981年农牧渔业改进一等奖证书。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任命书,其中载明了1983年3月16日,任命董玉琛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1984年12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颁发的聘请董玉琛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聘书。1985年1月15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聘请董玉琛为兼职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6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聘请董玉琛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91年2月6日,董玉琛被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会评为1990年度“三八”红旗手的荣誉证书。1991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1992年11月,“小麦属间杂种染色体自然加倍种质的发现和利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电子版)。1993年9月,“我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遗传资源的考察收集和研究”获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4年3月,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组织部、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群工部、中央国家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标兵荣誉证书。1996年12月1日,“小麦远缘杂交中外源染色体的分子标记鉴定”获得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证书(电子版)。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完成“我国北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遗传资源的考察收集和研究”成果证书。1999年10月,中国工程院颁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誉证书以及院士证件。199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杯。2001年6月,董玉琛、郑殿升等7人编著的《中国小麦遗传资源》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奖状。2004年1月20日,“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利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电子版)。2006年11月,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颁发的作物种质资源突出贡献奖证书。2006年1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专家聘书。2007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颁发为我国农业科技辛勤工作五十年荣誉证书,以及为中国农业科学院50年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2008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出席证。2008年7月被聘为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的聘书。2009年1月24日,由董玉琛主持的“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证书。200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证书。2009年12月23日,董玉琛主持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证书。2009年,科技部表彰董玉琛在野外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奖牌。2010年3月,被聘请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研究”项目专家组成员的聘书。此外,还有诸多高校、企业、政府和学术期刊颁发的聘书。这些证书为研究董玉琛的学术成就提供了证据。
视频
由于董玉琛院士已经过世,对她的视频资料采集只能搜集她生前的音像资料。通过采集小组的努力,我们很幸运的采集到4份董玉琛院士的视频资料。2003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走近科学”栏目《寻找失落的基因》中采访了董玉琛院士,董玉琛院士在采访中介绍了国家作物种质库及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持的基本情况。在2003年5月9日制作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专题片中,董玉琛接受了采访,说明种质资源是基因的载体,对作物育种有重要价值。在专题纪录片《我们共同走过: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董院士讲述了保护野生近缘植物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采集了重要访谈对象的视频。视频访谈17人,采集视频时长12小时。其中包括丈夫胡含院士;表弟刘炳林教授;同事庄巧生院士、李振声院士、娄希祉、黄佩民、钱曼懋、江朝余、郑殿升、周荣华、孙雨珍等;学生刘旭院士、贾继增、李立会、景蕊莲、张学勇、孔秀英等。
图纸
董玉琛院士参加多次作物种质资源的野外考察,在野外考察中,采集路线的选择对采集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通过多方搜集,采集到部分董玉琛院士参与的考察路线图。如1979年云南麦类资源考察路线、1982—1983年新疆考察路线、1989年宁夏、内蒙古考察路线图、1989年河北、山东考察路线图、1986—1990年中国小麦族植物考察路线图等。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董玉琛院士是我国近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为新中国成立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见证者;作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创建和发展的亲历者。研究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脱离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从事学科的发展情况。本传记是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以史料为基础,重点对董玉琛的学术成长经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发掘董玉琛院士学术成长的规律和她身上所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进一步研究近现代科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已有关于董玉琛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传记。本次采集到董玉琛传记资料20份,除画册1部外,其他均为文章。已有的传记资料偏重于对董玉琛学习、工作经历及学术成就和贡献的记叙,缺乏从总体上对董玉琛学术成长历程进行翔实而深入的研究。在已有传记资料的基础上,本次采集了总计一千余件的资料,综合运用这些资料,可以对董玉琛的学术成长经历进行更为翔实的论述。本次采集到的资料包括口述文字、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论文、报道、视频、音频、照片、图纸等十余类。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采用高质量的史料是获得高水平历史研究成果的前提。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着重采用史料价值高、能真实体现董玉琛学术成长的资料,如论文、著作、手稿(工作笔记、读书笔记、考察日记、报告文章)、学术交流信件、考察照片和图纸等。
本传记以时间为主轴,根据董玉琛学术成长的关键节点来分阶段进行研究。董玉琛在学术研究方向确定后就没有改变,因此,总体而言,可以将董玉琛学术成长的历程划分两个大的阶段:学术方向确定前和学术方向确定后。然后,再根据董玉琛学术成长的节点和学术研究的内容进行细分,形成各章。研究报告一共十章,从第一章至第四章是论述董玉琛在学术方向确定前的学习、成长经历,其中包括董玉琛的少年学习时期,大学时期、参加工作之初和留学苏联确立学术方向的经历。第五章至第十章是论述董玉琛在学术方向确立后,从事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董玉琛在“文革”期间坚持科研工作、致力于创建我国作为种质资源学科及工作体系、带队赴野外考察小麦种质资源、开展普通小麦及小麦稀有种的研究、对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的研究与利用和培养学科人才等内容。每章又依据主题和时间脉络分为3—5节。各章节相合,使得研究报告形成一部完整的研究科学家学术成长的科技史著作。
传记以科学家的学术成长为主要内容,关于其个人生活等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涉及较少。传记中所有的研究主题都以史料为基础,做到“论从史出”,有关学术专业性问题、学术贡献和评价,我们都请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审阅和提出修改意见。
[1] 1937年7月29日,北平陷落,北平教育界陆续南迁。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并入西北联合大学至1946年6月。北京大学迁往昆明,并入西南联合大学,至1945年8月。在此期间,日伪治下的伪校本文加引号以示区分。后同。
[2] 1937年7月29日,北平陷落,北平教育界陆续南迁。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并入西北联合大学至1946年6月。北京大学迁往昆明,并入西南联合大学,至1945年8月。在此期间,日伪治下的伪校本文加引号以示区分。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