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知中医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民间医学,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各国的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慢慢退出了医疗领域。唯独我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加蓬勃发展。我国拥有大量的中医教学、科研及医疗从业人员,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01 为什么中医总是被“神化”与“妖化”
在本书正式开始讲养生之前,我想首先在理念上作个澄清,那就是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地看待中医。
中医备受争议的独特现象
中医绝对称得上医学领域的奇葩。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传统民间医学,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各国的传统医学基本上都慢慢退出了医疗领域。唯独我们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学”,非但没有衰退,反而更加蓬勃发展。我国拥有大量的中医教学、科研及医疗从业人员,几乎每个省都有中医药大学,各市县都有中医院,每家西医院都设有中医科,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但是,这样一门非常有生命力的传统医学却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对它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褒之者称其为“国粹”,贬之者称其为“伪科学”。没有一门学科能像中医这般受到如此激烈的争议。
如果我问:“你相信氢和氧发生反应会产生水吗?你相信化学吗?”我想这几乎不是个问题,只要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可是当有人问:“你相信中医吗?你相信经络针灸吗?”很可能会得到许多不同的答案。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一个原因:个人经历不同
导致人们对中医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个人经历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对中医的理性判断。
我有一次乘坐京沪线火车,在我上铺的乘客是位小伙子,闲聊时他指着自己已经歪了的半边脸,说“要去北京治这个”。我知道这是病毒所致周围性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瘫,过了一定的时间窗口就很难治愈。他一路上不停地埋怨坐在身旁的母亲。这位母亲年轻时也得过这种病,是一位针灸师治好的,所以在她的建议下,儿子刚发病时也采用针灸治疗,未见好转后又找西医治疗,但医生说:“太晚了,治不了了。”因此小伙子认为是中医延误了他的病情,毁了他的容貌。听着这位尚未找对象的小伙子不停地骂“中医是骗子”,看着那位满脸愧疚的母亲,我想可能他这一辈子都会痛恨中医。
而我曾遇到的另一位患有同样疾病的小伙子,经一位民间医生以外敷中药的方法治疗,很快就将病治好了,他见到我时总是夸“中医太神奇”。
不是专门从事中医行业的人,很容易通过自己的有限经历或道听途说来判断中医如何如何。所以,要想真正理性地判断中医,首先必须对中医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了解,然后再下结论。
清朝末年有位非常知名的学者,叫俞樾,应该说他是最早提出废除中医的人,而他之所以提出废除中医其实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在短短几年内,他的妻子、两个儿子、女儿、女婿、孙子全部因病去世,可想而知,他当时的心情可以说已接近崩溃。在这种个人经历下,他认为中医是没有用的,甚至认为医学是没有用的,病不是用药能治好的。因为俞樾是位很有名气的大学者,所以后世很多主张废除中医的人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这些实例说明,个人经历会影响一个人对中医的判断。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二个原因:用现代科学评价中医是不对等的
第二个原因是许多人喜欢用当今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检验中医、评判中医,而这就涉及中医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中医与现代科学并不是对立的,但也不是对等的。说它们不是对立的,是因为中医学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其合理性的,譬如青蒿素治疗疟疾,砒霜、雄黄治疗白血病,针灸镇痛,等等。我们不能说,古人用新鲜的青蒿绞出的汁治好了疟疾是迷信,分离了有效成分后治好了疟疾就是科学。
但中医里的有些概念,确实是很难用科学来论证的,或者至少暂时不能用科学来证明。比方说人参大补元气,这如何证明呢?当然,你说人参里的皂苷有提高免疫功能之类的效果是可以的,但你怎么用科学证明元气呢,哪些指标才算是元气?这恐怕很难。
再比如,如何用科学证明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阴呢?按现代西医通行的做法,要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实验论证才行。人肾虚时有腰酸、耳鸣、脉尺部沉弱等症状,难道我们要问小白鼠:“你耳鸣吗?腰酸不酸?”这可能吗?虽然中医有判断阴虚的客观指标,但要找到用什么现代科学指标来衡量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明确肾阴虚的科学本质是什么了。这六味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成千上万,如何来判断哪些是有效成分并不容易,是否有可能分离鉴定清楚也是个问题。
中医重视人的整体性,重视形态与功能的合一,重视疾病的动态变化与个体差异及自我愈合能力,而现代科技重视的是分子机制和局部定量方法。这种局部定量的方法至少目前还不能恰当、合理地评价中医的整体动态指标。也许将来某一天,科技进步后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被科学证明了的,不见得就是中医的全部或是它的精髓;没被科学证明的,更不一定是错误的或是伪科学。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三个原因:传统医学的丰富与芜杂
第三个原因是传统医学内容本身的丰富与芜杂。传统医学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无数次与病痛抗争的过程中,我国人民在医书中记载了形形色色的治疗方法、方药,记载了解释生理、病理、药理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不同的人看到了传统医学中的不同内容:有的人盯着个别的愚昧荒唐,有的人则发现了超越时空的瑰宝。
清代有位名医叫叶天士,有一年苏州气候不好,又湿又闷热,那一带发生了大规模的传染病,很多人因高热而死亡,这时叶天士用一种叫“金汁”的药来治疗此病,大获成功。起初我以为这药与黄金有关,查后才知,这药是将健康儿童的粪便与泥浆搅拌,装入坛中,埋入地下,若干年后取其上清液用来治病。
中医的说法是,若是天地间腐败不洁之气感染了人体,那么就用土和粪便中的腐气“以腐治腐”。可能很多人觉得这种解释荒唐可笑,但实际上,这可能是用土办法制造出的天然广谱抗生素。近几年,很多国际著名杂志都刊载过通过儿童粪菌移植来治疗难治性细菌感染的事例。
所以,对于先人的种种尝试,我并不觉得可笑,我们反而应该对祖先的那种不懈求索的精神肃然起敬。当面对大疫凶病、痼疾沉疴时,他们不是束手待毙,而是将天地间所有物质都作为治疗的药物来探索,不光是常见的草根树皮,梁上尘、灶中土、草木上的蜜蜂与知了、地下的蛇蝎虫虺,甚至人畜的排泄物,都会被他们拿来尝试治疗疾病。为了与疾病抗争,先人做过无数次真正意义上的人体实验,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客观地讲,这些治疗的经验有重大的价值,但也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或荒唐的内容。当然,这其中夹杂着一些错误的或荒唐的东西也不足为怪。
中医备受争议的第四个原因:中医的哲学理论易被误读
最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阴阳、五行、脏腑等中医核心理论的误解。
有一次,一位朋友跟我说:“中医完全是胡说八道,说肾藏精,精子怎么在肾脏里呢?”殊不知中医的肾脏与西医的肾脏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不明白中医所讲的五脏六腑等概念是如何产生的,这些概念在本书中都会有详细的说明。
还有一次,有个孩子反复感冒发热,同时有食欲差、大便稀的症状,中医大夫在病历上写了用“培土生金”的方法治。孩子的母亲问我:“什么是培土生金?”我说:“这是用五行理论来解释病理和治疗思路,也就是通过调补肠胃达到补肺的目的。”这位母亲就说:“什么生啊克啊,那不是算命才讲的吗?”
其实,五行理论中的相生相克本来是指自然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整体平衡关系,中医用这个理论来帮助解释人体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是用了五行的基本精神。但算命则完全失去了五行的原始意义,将出生日期与金、木、水、火、土相配,来推演人的命运,甚至解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好比一把水果刀,既可以用来削水果,也可以用来杀人,但那不是水果刀的错,而是使用者的问题。
阴阳五行理论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但如果将它无限地放大去解释一切,就会出现理论使用不当的问题。这就分别给了吹捧中医和贬低中医的人依据,吹捧中医的人会说:“你看,中医的理论多高明啊,它可以解释宇宙间的一切,任何治疗成功的案例都要用这些理论来套!”而贬低中医的人呢,可能会说:“中医使用的是算命、风水等迷信工具,这样的医学能靠谱吗?”
在本书第二章“中医基础”中,我会详细讲解上述这些理论的来龙去脉,剥去它们的神秘外衣,还原它们的原始意义。
总之,我们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中医,承认中医有其独特性和生命力,但也要明白它并不玄秘,更不是某些人宣称的超现代的包治百病的完美学科,它也有其明显的缺陷。
02 养生到底养什么
下面我要谈一谈养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养生到底养什么?
我治疗过一位女患者,她的皮肤不太好,肤色又黄又暗。她向我倾诉:“蒋医师啊,我其实很注意保养自己的皮肤的,经常吃一些燕窝、阿胶,他们告诉我这些都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我还经常去美容院做皮肤保养。可是,为什么我的皮肤还是这么差?”其实,她的皮肤黄暗是因为湿气太重,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皮肤组织里的水液潴留太多。很多脸黄的人其实体内都有湿,而燕窝、阿胶又都有滋阴的作用,是增加湿气的,所以服用燕窝、阿胶只会适得其反。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养兰花的经历,她经常喜欢给兰花浇水,没多久,兰花的根烂了,兰花也死了。她不知道其实兰花根部的湿度不宜太大。养兰花,你必须知道兰花的天性,比如光照不能太强烈、湿度不宜过大、土壤宜疏松等。
所谓“养”,是给予被养对象符合它天性的适宜条件。
“性”与“养性”的含义
养人,当然得符合人的天性。所以,古往今来的许多养生专家和中医名家,都提出了一个命题—养生其实就是养性。
这个“性”,就是天性的“性”。我们来看“性”这个字:左半边是竖心旁,古人所说的心主要指神经系统所管理的一些功能;右半边是生命的“生”字,因此左右两边合起来的意思是“生下来就具有的一些功能活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天性。
那么哪些是人的天性呢?古人说“食、色,性也”,吃饭、过性生活就是天性。当然,天性还有很多,譬如人一生下来就会呼吸,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饱了就不想吃了,累了、困了就要休息,睡够了就要起来动动筋骨、蹦蹦跳跳,这些都是人的天性。
经常破坏天性,疾病就会找上你
养生就是养性,就是要保养和遵从这些天性,而不要去破坏这些天性。有人问,那养生不是很简单吗?是的,养生很简单。说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可坚持做到并不容易。
譬如人饱了就不应该吃了,这事做起来难吗?不难,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吃饱了,但由于觉得这东西很好吃,就会再多吃一些。朋友聚餐或节庆聚会,我们一般都会吃得过多,这就开始违背天性了。
再譬如有时我们很困了,应该上床休息了,但是因为还有没完成的任务,所以就得喝杯茶或咖啡,抽支烟,提提神,这又破坏天性了。
还有,性成熟后,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人就需要过正常的性生活。可是有的人觉得这种感官刺激很舒服,便过分地追求这种感觉,以致会有性生活过度的情况;也有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正常的性生活,因而强行压抑正常的欲望—这些都违背和破坏了人的天性。
再比如人的情绪问题。人都有七情六欲,中医学把这些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有人说我们坏话,我们就会不高兴,会生气;亲人故世,我们会悲伤;看到令人害怕的事,我们会恐惧……这些都是天性,即人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情绪上的变化,这是正常的。当这些刺激消失后,大多数人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可是有的人却会沉溺于这种情绪而不能自拔。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恨你一辈子”,就是一种典型。
有的人失恋了就很痛苦,整天萎靡不振,甚至借酒消愁,把白酒往胃里灌—如果小猫、小狗失恋了,才不会用一瓶二锅头来伤害自己呢。
经常破坏或损害天性,健康就会出问题,疾病就会找上你。
人的天性特点之一:自调节能力
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自调节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的身体会作出调整以适应环境,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比如到了热的环境中,假设是40℃,我们就会出汗,这时身体的散热功能便会启动,因此我们的体温还是维持在37℃左右,而不是40℃;而当我们身处0℃的寒冷环境时,身体也不会像杯子中的水一样变成0℃—这个时候表皮会收缩,散热会减少,同时体内产热增加。这就是人体对气温的自调节能力。
人体也能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自行调节。譬如到了高原环境,比如西藏、青海等,高海拔的地方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低,人会有缺氧的高原反应。可是你在那儿待一段时间之后,身体自然就会作出调节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氧气。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我们的藏族同胞,他们的肤色暗紫,其实并不全是阳光晒的,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输送氧气的蛋白质。可见,人在低氧的环境里,血红蛋白会增加。
人体还会对光照作出调节以保护身体。生活在非洲的人皮肤比较黑,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作出了自调节,增加皮下的黑色素以阻挡紫外线对身体深层组织的损害。而在北欧这种光照时间特别短的地方,人们的皮肤通常比较白,且眼睛是蓝色的,这是因为白皮肤可以吸收更多阳光,蓝眼睛则对光更敏感。
实际上,人体不只会对温度、光线、含氧量等变化作出调节,还会对许多其他的外界变化作出自身的调整。
人不可能生活在一成不变的环境中,我们所处的环境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如气温、湿度、光照、风力、食物、社会压力等,一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就不容易得病;适应环境的能力弱,就容易得病。因此,增强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养生的重要内容。
人的天性特点之二:自愈能力
除了自调节能力外,人的天性还有自愈能力。当人患了疾病或身体有损伤时,身体能自己愈合、自我修复。
我们都知道,家里的电视、冰箱坏了,就要请人修,它们不会自己变好,更不会自己长出一台全新的电视、冰箱。但人的身体不一样。譬如你的手被划破了,流血了,但血不会像开着的水龙头一样滴滴答答流个没完,此时人体的凝血机制会被激活,以形成血栓堵住出血点;你的表皮被蹭掉了一块,过几天就会长出新的皮肤来;你感冒了,气管发炎了,过段时间炎症损伤的黏膜就会自行修复;像肝脏这种再生能力强的器官,即使被切掉一大块,只要有足够的营养,还会长出新的、健康的肝脏。
当病毒、有害细菌进入身体时,身体就会产生抗体,有一万种致病菌,身体就会产生一万种抗体,有一百万种致病菌,就会产生一百万种抗体,这非常神奇。
古人虽然没有这些科学知识,但他们同样知道人体有自愈能力,称这种能力为“内药”—身体自己的魔药。古代道家炼的“内丹”,中医学所说的“正气”“元气”等,其实都是指人体的这种能力,虽然语言表述不一样,但内涵是一致的。
人体这种天生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呢?既是人类长期进化形成的,也是在出生后不断发育成熟的。养生就是要保护好这种能力,避免损害这种能力的生活方式。
天性健全且又顺从天性:无意识地养性
一个人如果天性健全,过着顺从天性的生活,就会健康长寿,享受天年。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在偏僻的山野乡村中,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身体很健康,活到九十多岁,甚至一百多岁,他们可能没上过学,也从没听过“养生”两个字,可他们的生活基本遵从了人的天性。
这或许是他们的天性比较健全,按现在的话来说,是遗传素质没有大问题。每天的起居劳作比较规律,经常做些力所能及的田间地头农活或家务活,而不是整天坐着、躺着,啥事也不干。
他们的性格乐观开朗,不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耿耿于怀,有心事或不快时,喜欢表达出来,为人友好,乐于助人,与家人相处也和睦。
他们在饮食上也比较节制,吃的都是随处可见的普通的健康食品。
这样的人,不谈养生自养性,他们也不用去健身馆,不必吃补药,就能颐养天年。
天性不健全的人如何顺从天性:有意识地学习
有些人会说:“蒋医生啊,你说的那些违背天性的事我很少做的,我各方面都蛮注意的,但我的身体还是不好,经常生各种疾病。”
其实,有相当多的人出生时天性已经有些偏差,虽然没有到先天残疾,缺胳膊少腿这种程度,但功能方面有些欠缺,这就是体质。本书第四章中对人的体质有详细的介绍。
天性不健全的人更应有意识地学习如何顺从天性,了解如何通过食物、药物的性能来纠正自己天性的偏差,这样,他们也可以健康长寿。
许多知名中医都有慢性病或年幼时体弱多病,但由于他们懂得保养,懂得如何顺从天性,他们同样可以享受健康。唐朝的孙思邈寿一百多岁,然而他小时候体弱多病,为治病几乎倾家荡产。可是他一辈子修性养身,最终成为言行一致的养生奇迹。他的名著《千金要方》中专门有一篇叫“养性”,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03 五花八门的养生说法,我该听谁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心养生这个话题的人越来越多。养生的方法在日益增多,但各种养生方法往往意见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作为非专业人士常常不知道该听谁的。
有一对夫妻就非常有意思,他们两个人对待养生的态度迥然不同。妻子特别讲究保养,电视里的养生节目她都看得很认真,每位专家的意见她都相信,还会拿笔记本记下来,并且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有人说醋蒜可以软化血管,她就每天吃醋蒜;有专家说敲打阳陵泉穴有利于消化,她就按照书上说的仔细地寻找阳陵泉,一丝不苟地敲打穴位……社会上流行什么养生方法,她就用什么方法。而她的丈夫性格大大咧咧,根本不信养生,认为应该怎么痛快怎么来。这个丈夫还经常挖苦妻子,将一个段子挂在嘴边,说名人甲不抽烟不喝酒,活到六十多岁;名人乙只喝酒不抽烟,活到七十多岁;名人丙又喝酒又抽烟,活到八十多岁;而最后一位什么不良嗜好都有的名人活到九十多岁。
回想一下,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只相信自己喜欢或者愿意相信的意见、观点。比如:某人喜欢吃肉,当有专家根据科学研究列出吃肉对健康的好处时,他会立即相信,并且以此作为自己饮食喜好的强有力证据;而那些吃肉过多导致的坏处,他听都不要听。
这就好像某人坚持认为某个国家很坏,那么他会特别留意有关这个国家的负面新闻,而每一条负面新闻又都加深了他原先的印象;对于这个国家的正面新闻,他要么视而不见,要么认为是别人炮制的虚假消息。这样的人,不是相信某位专家或权威人士,他只是相信自己,在为自己的观点不断地寻找证据。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人性弱点。
要做好养生与保健,就必须放弃自我的成见,理性地分析。
一是不可轻信。
那些所谓包治百病、适合所有人的养生方法,大多不可信,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互相矛盾的养生说法。比如:有人说吃肉不好,尤其是肥肉,容易引发高脂血症、血管硬化、脂肪肝、乳腺癌、肠炎等,还举出很多真实的例子来,吓得人不敢吃肉;而另一种意见会说,很多长寿老人天天吃肉,人体的激素就是脂肪合成的,不吃脂肪不利于身体健康。其实,在中医看来,应不应该吃肉要因人而异,那些壮实肥胖的人应避免过多摄入肉类,比如热积体质、湿热体质、痰浊体质之人,就应该避免过量的高脂饮食;而气营虚体质、阴虚体质等虚弱体质之人,饮食不宜过分清淡。同样一种体质,体力消耗大的人,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肉类;而运动量少的人,就应避免摄入高脂肪的肉类。
再比如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我可以列出一大堆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如增加骨密度、增强心肺功能、降血脂、降血糖、调节情绪、有利于排便等。可是另有专家说生命在于静止,很多高僧或修道者都是静坐修炼,乌龟、鳖这类喜静的动物都长寿,新陈代谢低的人也长寿,这似乎也很在理。
在中医的养生理论中,运动是否有益健康,同样因人而异。对于那些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得比较多或者气血不通畅的人,比如湿热体质、热积体质、郁滞体质之人,建议适当加大运动量,这样有利于积滞的排泄;而对于虚弱的、营养不足的气血虚体质之人,或消耗较大的阴虚体质之人,则不适合剧烈运动,宜低强度运动,身体适应后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总之,过度运动对这类人来说反而会伤害身体。若一个人本身的体质就是分解代谢水平较高,那么再加上高强度的运动消耗,显然不利于健康。当然,适度运动有利于各类人。
二是不可盲目。
不要以为凡是长寿老人的做法就是可取的。对于长寿老人的经验,同样必须学会分析,要理性对待。许多人喜欢学一些长寿老人的做法,听一些知名中医的意见,或看看身边健康的人有什么保养方法。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得到相当多有价值的经验,比如像长寿老人一般乐观、乐于助人、勤于活动等。
我曾经有一位患者,他听说有一位长寿老人经常喝一种自酿酒,便认为这种酒可以延缓老化,于是就学着酿这种酒,并且依样画葫芦,每天都喝这种酒。但不久,他就因为肝脏问题住院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长寿老人的很多日常生活习惯不见得就是使他长寿的决定性因素,即便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比如例子中的这位老人,可能因为他的肝脏功能比较好,这种酒对他伤害不大,但如果他不喝这种酒,可能身体会更好。
一些长寿老人由于身体素质比较好,年纪很大还会有性生活,但你不能认为性生活可以延长寿命,将因果颠倒;或者一些长寿老人有不良嗜好,比如抽烟,我们切不可东施效颦,认为抽烟有助于长寿;还有一些女性天生皮肤很好,身材很匀称,她的小姐妹会向她“取经”,问她是用了什么好的化妆品或吃了什么营养品,殊不知遗传因素才是主要原因。
三是不可教条。
还有的人只相信有科学根据的理念,其他什么都不信。举个例子:我有位朋友天天吃蓝莓,问她为什么?她说:“科学家研究了,人体老化的元凶是氧化产生的自由基。而蓝莓中有丰富的抗氧化的花青素,所以蓝莓有抗衰老的作用。”她还说自己身边谁谁谁都在吃,吃了以后感觉很好,如此云云。实际上中医一般从整体上评价一种食物或药物,而不是根据某一种或两种成分。辣椒中有维生素C,维生素C当然对人体很有益,有抗氧化作用,那是否我们每天都要吃大量辣椒呢?显然不是。因为中医是从整体来评价辣椒的:它是辛温暖胃的,对胃寒、食欲差的人有散寒开胃的作用,这类人可以适当吃一些辣椒;而辣椒对胃火旺的人就会造成伤害,成为“有毒”的食物。辣椒本无毒,人们在食用后,却会产生“有毒”与“无毒”两种效果。虽然传统中药中没有蓝莓,但据它的味道,我判断其应该是甘寒滋阴的,对于舌苔厚的湿重患者并不合适,而我那位朋友恰恰是湿热体质,吃蓝莓对她未见得有什么好处。任何科学知识都有一定的应用条件,不可机械教条。
四是不可为养生而养生。
那些脱离日常生活的极端养生方法,是为养生而养生,人们通常无法长久坚持,不可取。养生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享受美好的、有质量的生活。有很多人问我辟谷(不吃五谷杂粮)是否可以养生。我说这个不可能长期坚持,是不可取的。如果要辟谷,只需一日三餐少吃一些或者晚餐减少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即可,为何要走极端呢?有一位中年女性,天天打坐,迷恋辟谷,也不给家里人做饭,最后闹得以离婚收场。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养生吗?任何走火入魔式的极端养生方法,我都是反对的。所谓大隐隐于市,好的养生方法,应该是结合个人的日常生活,可以方便地做到的。你不需要躲进深山的寺庙里去修行,每天的工作、生活,其实都是修行、养性。
五是不可步入误区。
还有一种常见的养生误区,是认为名贵的滋补品就是好的保健品。保健品、补药作为商品,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这种滋补品比较稀少,想服用的人又比较多,价格就会被抬高。但价格高并不表示其作用强或疗效好,不可替代。比如野山参、冬虫夏草、西红花、燕窝等,都是价格很高的,主要是因为其量的稀少。
曾有一位尿毒症患者,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好,全家人节衣缩食买冬虫夏草给他服用,希望对其肾脏有利。实际上,冬虫夏草作为药用,每天吃一两根对患者的作用非常有限,临床上起码每天要用5~10克,一年的花费起码几十万,比换肾还贵,还不一定真能治好他的病。
因此,除非你的病或体质确实适合且需要这类药,否则不要盲目服用名贵滋补品。我在第十章“中药养生”会对常见补药作详细说明。
总之,我不能告诉你应该相信谁的说法,但我可以告诉你不能相信谁的。不能相信所谓包治百病的、适合任何人的养生法,不要不加分析地盲目迷信长寿老人或别人的经验,不要食“科学”而不化,更不要走极端。反之,你要相信,你身体中有最强大的自调节能力和自愈能力,学会理性分析,找到适合自己体质的养生方法才是养生的核心。
04 中医治人,西医治病:治人与治病有何不同
本节我们要谈的主题是,中医与西医相比,究竟有什么异同。
先来分析一则案例。非典那年,很多人出现严重的发热、咳嗽症状,一开始没有找出病因,不知道是什么病毒或细菌所致,医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但是一些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很快就康复了。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中医是如何把病治好的?有人说,中药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其实古人还真没有免疫功能这一概念。那么,中医的诊断思路是什么呢?弄明白这个问题,就可以基本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原理了。
下面让我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说起。前文讲过,人体有很强的自我愈合能力,不管什么有害病菌进入体内,人体都会识别,并通过免疫细胞把它们杀灭,这时身体不会得病,即使得病,也能很快康复。所以,临床上百分之七八十的炎症,不需要任何治疗,也会自行康复。许多动物都会感染细菌、病毒,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不经任何治疗就可以康复。譬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国调查发现,感染病毒后产生抗体、没有任何症状就康复的人,远远多于发病的人;发病的人中,轻症自行康复的人,也远远多于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人。这说明了人的自愈能力的重要性。
有些情况下,病毒、细菌不能被杀灭,反而会不断增加,这时就会激发身体更多的免疫细胞从血管中迁移出来,血液循环便会随之加快,同时需要更多的氧,呼吸也会加快,而抗炎也需要神经激素共同参与,实际上便是人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参与进来。整个人会在与病毒、细菌对抗的过程中呈现出兴奋与消耗增加的状态,因此绝大多数较重的炎症反应都会伴有发热。可以看出,发热是人体自我保护反应的信号。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个临床试验,给小儿接种流感病毒后,针对发热症状,一组小儿服用药物,一组小儿不服用,结果服用了药物的那一组,虽然人舒服一些,但抗体水平低于不服用的那组,且病程延长。
发热是炎症反应的标志,那么是否发热越高、时间越长越好呢?不是的,因为发热是人体在燃烧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出汗也会消耗体液、电解质,抗炎的过程中又会消耗维生素、激素等。也就是说,在与病毒或细菌斗争的过程中,人体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虽然古代中医不具备这些现代科学知识,但其所表达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它把外来的微生物称为“邪气”;把人体与邪气斗争所产生的发热称为“阳气奋起抗争”;把发热过程中消耗的物质、体液等,称为“伤阴”或“耗了气”。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和西医的诊断思路有何不同。
西医首先要明确病人感染的是什么种类的病毒或细菌,然后使用相应的抗病毒或抗菌药;而中医诊断的是人体的整体状态。当人体过于兴奋,出现发热、面红、口渴、烦躁、脉跳得有力等症状时,中医说这是阳盛的热症,要用清热药。另外一位同样是发热的患者,却是怕冷、面色白或青、舌淡、脉不是那么有力,这说明人体的阳气比较弱,不能有效奋起抗争,中医诊断为寒症,会开一些温阳的热药,如麻黄、干姜、肉桂、附子等,让人体的阳气生发,有利于抗邪。而那些发热太盛、发病较久、身体消耗较大的患者,中医则会诊断为阴虚或阴亏,会用一些滋养阴液的中药。还有的患者虽然有炎症,但他是痰湿阻滞或者血脉不畅所致,中医叫“血瘀”。血瘀者不利于免疫细胞的到达及代谢垃圾的排泄,中医会诊断为痰湿或瘀血,并开一些化痰或活血的药。
下面有三个案例,都是儿童感染发热后,继而昏迷的重病。
第一个案例的孩子只有两个月大,一开始是着凉,接着发热、咳嗽、不吃奶、哭闹,医生给孩子用了清热解毒药,结果当然是误治了。之后孩子的症状加重,虽然高热,但四肢冰冷、抽搐、面色及嘴唇发青、舌苔白、咳喘加重。孩子的父母当即找了云南的名医吴佩衡来治疗,诊断为阳气虚脱,用了大剂量的热药,有附子、干姜、麻黄等,这些药都是兴奋阳气的。孩子服用了一剂,出汗后热退了大半,也不抽搐了,开始吃奶了。治疗七八天后,孩子的病就基本好了。
第二个案例是一位九岁的男孩,是1956年夏季的病例。当时石家庄地区爆发了流行性乙型脑炎,这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死亡率很高,达50%,也就是说有一半患者会死亡。当时中央派了著名中医蒲辅周等人过去,这个案例就是其中治愈的一个。这个孩子一开始出现高热、头痛、嗜睡等症状,第二天就神志不清了。住院时已是第四天,孩子已经昏迷,体温39.6℃,眼睛通红、不排大便、小便黄、脉有力。蒲辅周医生诊断此为阳气太盛的热症,用了中医名方白虎汤加上金银花等药材,白虎汤的主要成分是生石膏,有清热作用。第二天,孩子的体温降到38℃。再治一日,汗出热退,体温正常,孩子神志清楚,随后就出院了。
第三个案例发生在清朝末年,是江苏孟河(现在常州一带)的名医费绳甫治疗的一个十三岁少年。少年发热、头痛、腹泻八九天不止,后来出现神志不清、说胡话的症状。费绳甫医生检查时还发现这个孩子的舌苔很白很厚,满布于舌,舌头也不红,他认为这是湿阻,就开了苏叶、陈皮、半夏、厚朴、茯苓、葱白等理气化湿的药。这些药可能按当时的物价来讲就几文钱,但少年服用两天后腹泻就止住了,其他症状也减轻了,调理了几天后就康复了。
上述三个案例,一个用补阳散寒的热药,一个用清热的凉药,一个用理气化湿的药,都把危重患者的高热昏迷治好了。这些医生的治疗目的并不是消灭细菌或病毒,而是调整人的整体状态。有科学家将第二个案例的白虎汤拿回来做实验,发现其并没有杀灭乙脑病毒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西医诊断的是人体感染的病毒或细菌的种类,治疗的手段是使用可对抗病毒、病菌的抗生素;而中医诊断的是人体对这种病毒或细菌刺激引起的反应状态,诊断的是全身的状态,而不是某个点或某个指标。可以说,西医诊治的对象是人的病,中医诊治的对象是病的人。
中医治疗更关注人的自愈能力,着重修复在生病过程中被损伤的自愈力。若受感染的人本身在自愈能力方面有欠缺,那么药物就可以辅助或修复身体的这种能力。
总结一下致病微生物侵害身体的类型,大致有这么几种:一是身体会消耗许多营养物质、水、激素、神经递质;二是身体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的堆积,如炎性分泌物、血瘀或出血等;三是身体代谢功能低下,不能有效地控制致病微生物或清除代谢废物。
可以看到,在人体有炎症反应时,虽然免疫系统是冲锋陷阵的主将,但辅助免疫系统打胜仗的则是全身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因此,导致人体抗疫失败的,有可能不是免疫的失败,而是其他系统的配合失败。说到底,人体可以对任何致病微生物产生抗体。换句话说,杀死人体的初始诱因虽然是致病微生物,但患者并不是直接死于致病微生物的。配合免疫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败,都可能导致人死亡。
比如新冠肺炎患者绝大多数是因为肺部发生炎症时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即痰液堵塞了气道,导致缺氧而死亡。这个时候就算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只有化痰、消痰或阻止大量痰液的产生,才可以救人,在中医的清肺排毒汤中就有这类药物。
就像我在前面说的,中医对待疾病,评估的主要是患病时人体的整体状态,而一种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这种整体状态会发生变化,那么,中医的诊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以前文讲的肺部炎症为例。疾病发生初期,可能是因为着凉,患者会出现怕冷、流清涕、轻微发热、咳嗽等症状,这个时候患者的整体状态为寒症,而且只在肌表,没有侵犯内脏;如果患者没有接受治疗或治疗失当,过几天,就会出现高热、出汗、口渴、咳大量黄脓痰等症状,这个时候整体状态是阳气盛的热症,此时的诊断、治疗就要与初期不一样了;等拖了二十多天,患者身体的消耗比较大,出现消瘦、乏力、口渴等症状,可能舌苔也没有了,此时患者的整体状态是气阴两虚。
可以看到,这个患者从开始发病到中期、后期,西医的诊断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肺炎,治疗的主要手段就是抗菌,基本是不变的。但由于中医诊断的是人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是始终在变的,那么诊断与治疗方法也要变。
可以看出,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视疾病的动态变化。在治疗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其他疾病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中医的治疗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医治病与西医治病还有一个重要区别是,不同的人得了同一种疾病,由于个体体质的差异,中医可能有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被同一种流感病毒感染,有人是咽痛、发热、口渴、出汗,舌头颜色是很红的,整体表现出热的状态,治疗当然要用清热解毒的方法;而另一个人出现怕冷、流清涕、浑身酸痛等症状,整体表现出寒的状态。
为什么同一种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内,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呢?这是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即人体的整体代谢功能及反应不同。其实不光是致病微生物,外界对人体的各种刺激,人的反应不同是非常常见的。同样是喝酒,有的人喝一瓶都不醉,有的人喝一小杯就不行了;同样是吃肉,有的人吃一碗消化吸收也很好,有的人吃一块就拉肚子。这些都涉及人的体质差异。本书第四章“体质养生”会对人的不同体质进行详细讲解,会谈到各种体质的判断与保养方法。
可以看出,中医更关注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整体状态。由于这种整体状态会因疾病的发展阶段和人的个体反应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会随之变化,这与西医着眼点在某单一指标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有人会问,中药有没有直接针对病毒或细菌的成分呢?肯定是有的,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就存在着抗病毒或抗菌成分。但请不要忘了,中医的着眼点如果仅是围绕着抗病毒或抗菌转,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可惜,现在有些中医忘了中医重视整体、重视人体的自调节能力这个最为有效的法宝,过于追求对抗疗法,可以说是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