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解决大问题:流程改进和问题解决能手的10个习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化大为小、快速循环

流程改进需要迅速,要每天都有进展、每天都有PDCA循环和收获,需要在两三周内就能完成从计划到实施的循环。

禁忌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个大的!

索性让问题牵扯更多的部门和流程,期望要么不改,要么一下子全改。这么做,很可能让问题解决得更缓慢,效果也更差。

有人想借东风,一道解决相关问题;有人觉得反正自己也不需要出力,索性把范围扩大些、让问题复杂些。这会让风险变得更大。

立意可大,但落脚点要小。大的流程改进,要能细分成阶段性的小流程改进,把期望成果分解成小成果,才可以迅速完成流程改进看见最终成果

接受慢节奏

一个流程改进讨论了几周,还没有实施!

这会提供一个非常负面的参考:节奏可以是拖沓的,速度可以是缓慢的。

不但传递错误的信息,还打击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消耗了他们的热情,使流程改进变得冗长乏味。

要快速看到成果!

日日都要有进展!

即便是在计划阶段,没有开始实施,也一样需要快速的进展。知道了哪些原本不清楚的事实,分析得到了什么结论,验证的结果是什么,这些都是成果和进展,非常重要!

建议

把大问题分解

把复杂问题、大问题,分解为数个难度低的问题、小问题,这样就可以一步步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不会长久缺乏进展。

每个小问题,都应该有可交付的成果,能切实地看到对整个问题解决的帮助,而不是简单地把大问题划分成几个时间节点。这样流程改进的循环才够快。

绝不能接受的是,等到整个问题解决完才能开始验证成果,这就太慢、太迟了!

有七成把握就做,不要过度分析

对于流程改进的分析内容和应对措施,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总会想再做进一步分析,这很容易导致过度分析,做这些不是很必要的事情,只会延误进展,降低士气。

如果有七成的把握,就可以动手去做了,然后再验证其有效性。

更多的分析,未必有更多的收获;而验证中实际发生的困难,大多不是自己能预料到的。所以,动手做起来很重要。

但这不意味着含糊不清的分析内容和应对措施,也可以先做起来再说。如果是个很简单的流程改进,就更应该很容易地说清楚为什么做、如何分析问题、障碍是什么、应该做成什么样子、如何验证成果。

每天看进展

在两三周之内完成一个流程改进活动。

要做到这点,每天都需要有进展。即便是在计划阶段,也要每天看到进展,当然不是实施的成果,而是分析或方案制订的进展。通常这需要每天至少花1个小时来做相关工作。

每天都应设定明确的预期成果,并与实际成果进行比较。不能连续几天都没有成果更新,或者只是含糊地给几天的工作都设定同样的预期成果。这么粗糙,怎么能确定有没有进展?

本周、今天到底期望得到什么成果?这应该是很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

“今天的任务是分析。”

分析到何种程度能满足期望?分析要包括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标准?

要完成它,需要哪些数据,应该怎样处理这些数据?

如果只有含糊的任务,没有想清楚,就会浪费时间,做了之后又要重复工作,或者因为不清楚该怎么做而停滞。当然,这些问题可以逐步清晰化,但也应适时地澄清。停滞最直接的原因是怎么做、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不清晰,大家对任务的理解处于混沌状态,又没有人不留情面地揭穿这个事实。

两三周完成流程改进活动是快速循环,每天都有进展也是快速循环。实现快速循环,才能使流程改进活动迅速开展,避免节奏拖沓,提升士气。

追求快、不图大

也许有人会质疑:“有更大、更重要的问题要先去解决怎么办?”

你会发现,喜欢谈难题、大问题,很容易导致一种倾向:没有变化,一直空谈,即便眼前就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动作要快,即便目前正在解决的不是首要问题,也不用担心,只要速度快,很快就会面对它。

快也能训练团队,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难处理的问题时。不是回避难题,如果难题总没进展,也许是因为团队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它,拦路的障碍太大、太多。不少团队每年都在讨论同一个问题,说明它每年都缺乏进展。骨头太大、太难啃,而管理者没有能力把大骨头分成几小段来啃。

与缓慢的进展相比,快速循环,是更高层次的行为习惯。这既是个人的优势,也是团队的优势。

快速循环,每次都会比较预期和实际成果,若有差异就有所收获。多个快速的小循环,比单一的大循环有更多试验和学习的机会,收获也更多、更及时。快速的循环,允许有更多的尝试、犯更多的小错误,所以更灵活。犯了错,可以迅速调整,自我纠偏,这就是团队的适应力。

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地投入资源,去做优先度低、预期效果差的事情。对于关注的问题和改进点的选择,一样要严格,不能随意。

每次只改进一处

同时改进多处时,到底是哪处起了作用,哪处没有起作用?会不会几处的改进相互影响?

这恐怕很难说清楚。

即便起作用了,在这个改进活动中能提高认识吗?

估计很难!

这种行为,有点“出乱拳”的味道,不管是哪招,起作用就行。这就是随意性行为,只在乎结果,不在乎学习的收获。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每次只改进一处,通过这种方式来确认效果。每次改进活动结束后都去验证行动和成效的关联性。

对因果关联进行探究,要比结果好更重要。许多时候,所谓的流程改进结果,只是大家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带来的临时效果,很快就会再出现问题。这样的流程改进,都是假改进。

当然,有的时候,单因素实验未必现实,流程是受多个因素影响的,就是需要各个因素一同协调来改进。

及时处理小问题

如果认为只要结果好就行,就会忽视日常流程中出现的小问题,等问题大了才想到去处理。

忽视和掩盖小问题,会让我们无法在问题简单、容易理解的时候做出反应,小步调整。等问题大了再做出反应,很可能问题就变得复杂、困难、难以理解了。

不及时处理小问题,会让相关人员不得不采用“变通”的方式来继续工作,这样流程的稳定和改进就无从谈起了。

小问题,实际上是在帮助我们认清障碍,处理完一个问题之后,新的问题就会让我们看清楚下一个障碍。

集中力量去完成任务

一个疑问或任务,几天后才回复,经过几个往返,一周就过去了,工作难免缺乏进展。

与其力量太分散,多个任务在手,每个都进展缓慢,不如集中于一个问题,快速完成。关注并解决好一个问题,再集中解决下一个,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问题的迅速解决。这样效率更高。

集中力量,减少其他任务的干扰,可以加快进程。组织成员集中时间一起工作,也可以提高效率。

有的组织采用“周五改进日”的形式,每周固定一天来开展流程改进活动。

有的组织采用“改进周”的形式,组织相关人员全程参与一整周的流程改进活动,现场观察、实施、验证,有问题马上处理,不等待。

追求简单的形式,但内容要清晰

速度要快,形式可以简化,但内容要清晰。

不需要费力去用电脑写报告,能用钉板、纸卡展示清楚就行。不需要用电脑制作表格,随手画一下就可以。不用着急去购买工具,速度又慢又要花钱,是否有效果还没验证呢!自己动手做个样品先运行起来看看。

新的作业指导,可以是临时手写的,只要清楚、明白就好,先培训和验证起来。

答疑

我知道要快,这谁都懂

谁都期望快,但落实后都变成了慢,“需要再分析一下!”“需要再讨论一下!”时间越拖越长。自由度太高,组织得不严格,速度自然就会变慢。流程改进活动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困难而陷于停滞状态。

期望快和按快的方式做,是不同的。不只是结果的不同,而是行为习惯上就不同。

期望快,做法却和以前一样,没什么改变,最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进展缓慢。

怎么才能真的变快?

为了避免慢节奏,必须做好预防措施:安排好组织成员的时间,设定好节点,保持透明化状态,向管理者及时汇报等。这样就可以把进展状态、困难障碍和所需支持都透明化,让管理者及时知晓并适时调整以避免拖延。

集中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工作;

集中听取相关方意见,确定下一步行动;

集中一段时间大家一起工作;

集中听取相关方意见,确定下一步行动;

……

如此循环

这样做,实际的工作量未必增加,但集中工作的效率高,集中听取相关方意见又减少了中间的等待和协调环节,循环快速,并且状态透明、质量高、风险低。

自评

对于一个任务,我会促使团队成员不断地展示阶段性小成果。我不接受一两周无明确进展的情况。

A 这就是我

B 有一点像

C 这不是我

D 我排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