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化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组织管理中员工的娱乐性需求

实际上,娱乐化思维不仅可以运用在产品打造和营销环节,在管理上也有一些娱乐化思维的方法可以借鉴及运用。

管理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需求,员工不好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个需求未被满足的问题。因此企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也可以用娱乐化思维从需求的角度加以解读。

此外,娱乐业的管理模式也有值得其他企业管理和项目管理借鉴的地方。比如,影视行业中常见的剧组式管理,就是一种非常高效协同的管理方式。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未来企业或组织的团队结构会越来越像交响乐团的模式。”为此,德国人里查德·德霍普(Richard de Hoop)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顶尖团队:交响乐团式合作模式》。

但是,我认为娱乐业内最好的管理模式是剧组式管理,而非交响乐团式管理。剧组是一个看似松散的组织,几乎全部由一群临时工组成。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美术、服装、道具等,几乎都是临时工。但就是这样一群临时工,却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无论是多大牌的演员,基本上也都会服从管理,按照角色的设定去说话、去做事。

我们常说90后的员工难管,相信很快00后的员工更难管;总说员工的想法和组织的想法不一致;总说组织的部门之间有壁垒,跨部门很难沟通协调。但是想想剧组的管理,你的员工有大牌明星难管吗?你的项目比拍电影还复杂吗?你的跨部门协同难道比剧组这个草台班子还困难吗?

剧组之所以高效,是因为剧组有一套自己的管人和管事的方法,有一套价值共创和共享的机制,这些也是剧组高效协同的秘密所在。

管理的很多问题也是需求问题

娱乐化思维的核心观点是人有娱乐性需求,而这个需求被商家长期忽视,所以会产生很多营销效果不好、产品不受市场欢迎等问题。这个娱乐性需求除了体现在买卖关系的商品交换中之外,还会体现在其他很多情景中。管理中的很多问题,也是需求问题,最主要是娱乐性需求的满足问题。

在正式进入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工作?

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就是:人对工作有需求!

人对工作到底有哪些需求呢?这又是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

用娱乐化思维的观点看,人对于工作同样有两种需求,一个是实用性需求,一个是娱乐性需求。

人对工作的实用性需求是什么?挣钱!

这就是人对工作的物质需求,也是人趋利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没钱,在社会上就无法生存。

下面一个问题相对复杂一点,人对工作的娱乐性需求是什么?

虽然不能照搬人对于产品的娱乐性需求,但是人对工作的娱乐性需求大体上都是一样。

人对于工作有兴趣爱好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获得意义的需求,这些都是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

举一个现实的案例。稻盛和夫被誉为经营之神,他著名的《京瓷哲学》在中国的企业家中很有市场。在《京瓷哲学》一书中,稻盛和夫明确提出京瓷的经营理念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很明显,京瓷的经营哲学就是关注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用娱乐化思维来理解就是关注员工实用性需求和娱乐性需求的双重满足。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员工的实用性需求和娱乐性需求的关系是管理者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员工对于工作的实用性需求和娱乐性需求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当娱乐性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实用性需求就更为强烈。

简单来说就是:当员工的兴趣、社交、尊重等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要求涨工资。

当娱乐性需求得到强烈满足时,实用性需求可以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能从事感兴趣的工作,并能够在工作中得到尊重、社交、意义时,工资低点也可以接受。

讲到这里你就能够知道组织管理的要义是什么了。

尽量去满足员工的娱乐性需求!

这就是我们说为什么组织需要有文化,因为文化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娱乐性需求。因为员工对兴趣爱好、尊重、社交的追寻,是无法仅仅通过刻板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不仅不能实现,还很有可能让他们更加觉得自己的娱乐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所以,除了涨工资、发奖金这种仅仅满足员工实用性需求的管理方式之外。企业可借鉴一下剧组式管理,给每个人一个更合适的角色,变岗位为角色,变公司为舞台,给管理赋予主题,引入一些管理道具,打造戏剧化的企业文化,这才是能够满足员工娱乐性需求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