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立法调研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惠州历史文化特征

在双城格局这一根本性特征之外,惠州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惠州历史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枢纽与中心地位,使惠州历史文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山水环绕,流域中心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高度概括了惠州的地理区位特色和自然景观:“府东接长汀,北连赣岭,控潮海之襟要,壮广南之辅扆,大海横前,群山拥后,诚岭南名郡也。”“大海横前,群山拥后”是说惠州南临大亚湾,北接罗浮山—南昆山脉、西侧的白云嶂山脉、东侧的莲花山脉,对惠州城市形成环抱之势。“两江交汇,湖城相依”这体现了东江和西枝江,两江交汇于惠州城,穿城而过的特色。两江既有护城河的作用,又是水运要道,而由丰湖、平湖、菱湖、鳄湖、南湖等五湖组成的惠州西湖,既是古惠州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东江、西枝江一起将惠州府城围合,形成天然屏障。城外还有白鹭湖、金山湖、红花湖等湖泊星罗密布,江湖交汇,勾勒出古惠州城“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丽画卷。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

山水环绕的地理地貌使得惠州成为东江流域联通、交流东部潮汕文化、北部客家文化、西部广府文化的主要交汇地,形成了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惠州府县都在客观条件上优于周边地区中心的发展态势。因此,惠州成为东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享有“岭南雄郡”“粤东门户”之美誉。

惠州自隋唐以来就是东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在隋开皇十年(590年)就设循州总管府于梌山,清初之前也一直是粤东地区仅有的两个府治之一。惠州是岭南陶瓷制造业较发达的地方,遗存有先秦银岗古窑场遗址、宋代广东三大民窑之一的东平窑址、明代白马山窑址等。宋代以来它还是岭南主要的食盐产区之一。北宋时期,广东曾设有两大钱监,其中之一的阜民钱监就在惠州。惠州人文荟萃,崇儒重教,从唐到清末的1000多年间,有430多位中国名人客寓或莅临惠州。其中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贬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和诗文辞赋,使惠州成为现存“苏迹”最多的地方。近年苏东坡论著及苏东坡寓惠文化对惠州的影响,网址:https://www.huizhoumx.com/e/action/ShowInfo.php? classid=33&id=14914,最后访问时间:2020年3月28日。而归善学宫、宾兴馆等历史遗存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也为惠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又一佐证。

同时,山与海的天然屏障,两江交汇的咽喉要道、交通枢纽,使得惠州府县双城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与优势,成为扼控“粤东门户”的海防军事重地。明朝初年,惠州设惠州卫,为广东十卫之一;明万历元年(1573年),两广总督衙门曾移驻惠州;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惠州建造平海古城,抵御外侵。清代,广东陆路总督常驻惠州,拥兵14300余人。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如今,惠州沿海一带仍保留有大星山炮台旧址、练姑山烽火台等多处海防设施遗址。

在近现代中国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中,惠州作为军事重镇,不仅孕育了叶挺、廖仲恺、邓演达等杰出的军事家和革命家,还是近现代民主革命战争和华南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战争中,惠州是由东南沿海向广大内陆地区发展延伸的重要始发区域,特别是国民革命军东征,首次攻克了作为“南中国第一天险”的惠州,统一广东,为北伐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基础。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抗日战争时期,惠州既是日寇侵华首选的海上军事突破口;又是华南抗日战争的主力部队——东江纵队指挥中枢所在地,是中共领导的十五个抗日根据地和三大敌后战场之一,更是坚持华南游击战争的主战场,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记录。历史上一系列重要军事事件,使惠州在中国军事史特别是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因水而生,古迹繁多

截至2020年5月,惠州市共统计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46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根据市住建局网站资料整理,网址:http://zjj.huizhou.gov.cn/lswhmcbh/bh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9日。各类文物保护点10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古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多种类型,内涵丰富,是惠州市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印记。(详见表2-1)

表2-1 惠州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表根据市住建局网站资料整理,网址:http://zjj.huizhou.gov.cn/lswhmcbh/bh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9日。此外,2019年《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已经把原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冲虚古观和鹤湖围村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注

历史建筑认定与挂牌保护方面,惠州市在2013年初核定公布第一批202处市级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又于2018年又认定公布了第二批市级历史建筑29处。其他各县区也纷纷公布了县区级历史建筑名录,比如,龙门县于2017年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共15处,数据来源:龙门县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网址:http://zwgk.longmen.gov.cn/5011/0202/201710/9a6ad043f01648abbb7a51edd7ff75aa.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8日。惠东县于2018年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21处,博罗县于2019年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8处。参见惠州市住建局网站相关历史文化名城资料,网址:http://zjj.huizhou.gov.cn/lswhmcbh/bhml/content/post_2415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0年5月13日。

除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外,已依法公布的古镇古村,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秋长镇,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平海镇,广东省传统村落——岚派村等,以及其他诸多遗迹,如苏屋岗遗址、银岗古窑场遗址、梅花墩遗址、横岭山遗址、曾屋岭遗址、惠州府城、平海古城等,都展现了惠州地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镇古村和其他遗迹遗存都具有沿东江、西枝江流域分布,呈现出“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发展格局。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

(三)传统凸显,层次分明

惠州源远流长的历史决定了惠州现在的遗迹遗存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镇古村数量较多,总共达1000多处。

其中,现有历史城区面积较大,达5.6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核心保护区、桥东片区及桥西片区,其中桥东片区主要为东江、东平大道以西、东湖西路以北及西枝江围合部分,桥西片区主要为惠州大桥、东江、南坛路以及南门路围合部分。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相关资料。历史城区内有孤山、梌山、白鹤峰等山峰分布,城外有西山、螺山、紫薇山等群山环绕。西湖位于惠州古城之西,五湖贯通,湖城相依,东江和西枝江交汇于古城之央。在历史城区内,还分布着丰富的历史环境要素,共142处,其中古塔2座,古寺庙1座,古亭2座,古城门1座,古城墙3处,古码头遗址4处,古井24口,古桥1座,古牌坊3座,古坊门2处,古盐仓1座,古石阶和铺地5处,过街楼2座,纪念碑、纪念柱5处,古树名木86棵。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

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古镇古村数量较多,历史建筑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富。惠州市现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数量较多,面积较大,同时,各街区真实地保存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历史遗存众多,环境要素齐全,街区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历史建筑147处,保留有古桥、古井、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142处,集中展现了历史发展的脉络,具有历史久远性、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续性,传统风貌完整,文化价值突出。相关资料来源于2015年惠州市人民政府编制的《惠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基础数据表》。在建筑方面,也具有类型丰富、风貌独特的特点,其中尤以客家围龙屋最为突出。全市现有客家围龙屋近百栋,其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高雅形式,传承传统文化中严格讲究风水、龙势和坐向的民风民俗,又借鉴了南洋建筑中的碉楼型制,并且紧密结合山区的地理地貌特征,集中体现了具有惠州特色居住形态的变化,被誉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之一。参见惠州市住建局制定的《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说明书)》相关资料。

虽然惠州历史文化遗存遗迹星罗棋布、数量众多、历史久远,但是双城格局与区域中心地位又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多寡、价值是不一样的,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特征。从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以及其他历史文化遗存遗迹的分布来看,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和惠东县(包括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均有分布,而且数量较多。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中,叶挺故居、冲虚古观和龙门鹤湖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于惠城区、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和惠东县。惠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集中在惠城区与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只有1个,其他三县没有纳入认定范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是均匀地分布在两区三县。按照惠州各行政区历史,惠城、惠阳、博罗、龙门、惠东这些县区都是历史比较久远的片区,不乏具备升级条件与实力的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从东江与西枝江两江交汇,以及商贸集散中转,政治、军事、文化交流中心的强度来看,惠城区与惠阳区自隋代以后较稳定的区域划分、治所驻地与城市管理,使其成为惠州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商贸集散中转地,古城营制特征明显,遗迹遗存古迹较多,城市格局、街区布局保存完整,成为彰显惠州历史文化传统的核心区域,简称惠州历史文化核心圈。其中惠城区居于中心地位,惠阳次之。而博罗、龙门、惠东3个县,虽然各有古镇古村,也沿江分布,但从政治、军事和文化以及商贸集散中转来看,是受两江交汇以及惠州商贸集散地的辐射区域,其历史文化特征更多显现为节点而非片状。它们是彰显惠州历史文化的次级区域,简称惠州历史文化次级圈。其中,博罗的历史是最久的,但是博罗行政区域范围变化过大,县治治所历经多次变迁,有时距离还比较大。这就使得博罗现有境内的遗迹遗存古迹分布较为分散。惠东是从博罗分离出来的,曾经是博罗的行政中心,因此情况与博罗相近。龙门与惠州则是分分合合,受惠州影响时大时小,也具有遗迹遗存古迹较为分散的特征。

(四)人文独特,肌理完整

在人文气质独特方面,惠州是富有以苏东坡为代表的独特人文气质的文化名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惠州两年零七个月,以“终老计”建屋和留下的大量文化遗迹与诗文词赋,赋予了惠州独有的人文气质。如今惠州除在白鹤峰、合江楼、嘉祐寺留有三处著名的苏东坡旧居遗址外,与苏东坡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还有东新桥、西新桥、苏堤、永福寺、放生池、朝云墓、六如亭、逍遥堂、东坡钓矶、朱池墨沼、东坡祠、东坡井、林婆卖酒处、翟夫子舍等,其中,西湖孤山王朝云墓及东坡故居留下的“东坡井”,更是拥有史料依据的两处能明确位置且至今仍存的苏东坡遗迹。苏东坡寓惠期间敦厚亲民、重教兴文,由此开启了惠州绵延一千多年的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文化风气。自苏东坡之后,全国无数文人学者、名宦重臣相继踏足惠州,或游历、或兴教、或主政,令惠州“风气人文又一番”。

在街巷肌理保存完整方面,历史上的惠州府城轴线呈典型的十字交叉型,贯通四座城门楼,其中南北向由北门(朝京门)和梌山惠州府衙,经四牌楼、万石坊直通南门。如今的桥西片区(原惠州府城)仍清晰的保留着原府城纵横交错的街巷肌理,其中,中山西路、中山东路、中山北路和中山南路构成的“十字”轴线,以及府前横街、都市巷、文兴街、尔雅巷等保存完整的“九街十八巷”,仍然是桥西片区重要的交通轴线。县城则以归善学宫为中心,保留了以东西向的惠新西街、水东街为主要轴线,辅以鱼骨状的水东街一巷、水东街二巷、和平直街等街巷为支路的典型鱼骨状街巷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