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来源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依赖标准化和既定主题不是生成研究构想的唯一方式。达纳·S.邓恩(Dana S. Dunn)曾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Psychology)中提出了选题的方法:进行自我反思,探索并证实人类的事后偏差,聚焦于校园中的热点问题,关注人类的社区生活,关注现行的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媒介),关注大众生活,寻求相应研究领域中专家的建议,浏览全球资讯网(万维网),尝试观察身边的人,选题的其他来源(查看相关领域书籍中的索引、目录、关键词等,阅览相关领域中新出版书籍的书评,参加社会心理学领域的讲座,查阅社会心理学文章或书籍中的参考文献,与其他研究人员共同进行头脑风暴)。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的问题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悟。

一、过去的研究

从前人研究中汲取经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之一。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发展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临着诸多的质疑、争论与否定,而这也恰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一个理论能够被大众所承认无非基于两点:一点是不可证伪,采用实验无法将该理论推翻;另一点是该理论的预测功能,依据该理论可以预测某种现象。心理学的众多理论都是深受前人研究影响,如关于学习,不同理论学派的观点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通过“饿猫谜笼”实验得出学习就是动物(包括人)通过不断的尝试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从而不断减少错误的过程。他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格式塔学派心理学家苛勒(Wolfgang Kohle)与桑代克的观点完全不同,他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当时盛行的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顿悟”说。苛勒指出:“真正的解决行为,通常采取畅快、一下子解决的过程,具有与前面发生的行为截然分开来而突然出现的特征。”(1)这就是所谓的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现在我们知道,试误与顿悟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是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

再例如“挫折—攻击”假设的理论发展也可印证这点。最初是J.多拉德、N.E.米勒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由于批评者质疑该理论比较武断,后来米勒对此进行修正,认为挫折可以转为攻击。再后来,伯克维茨认为个体受到挫折并不直接导致侵犯,于是进一步修正了“挫折—攻击”理论。详细内容可以见第八章第二节。

二、个人的观察体悟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来源是个人的观察感悟,这类问题来源于个人对生活的观察或实践中所遭遇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个人息息相关。问题来源于生活,其研究结果也将服务于生活。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题多与某种社会现象息息相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多为某种社会问题,并旨在通过此研究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之道。这就要求研究者善于发现生活当中的问题及保持对社会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大部分研究来源于此方式,个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是社会心理学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的原因。一个著名的案例是达利(J.M.Darley)与拉特内(B.Latane)的“责任分散”理论的建立,该理论的设想及其实验验证便是受到“吉诺维斯悲剧”的启发。“吉诺维斯悲剧”是1964年美国纽约发生的著名的吉诺维斯案件,一个典型的见死不救事件。有人把它当作一个可以闲谈的社会事件,有人则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进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