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它产生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孔德(Auguste Comte)等提出。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深远,至今仍然对心理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当时的心理学刚脱下传统哲学的外衣,急于成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渗入即将诞生的心理学中,并从方法论层面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研究者曾总结了实证主义的特点:第一,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实证主义的一个主张是将科学的对象限定在可观察的资料范围之内。孔德曾提出人类整体知识演化三阶段规律的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人类的所有思想或精神,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都不可避免地先后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也就是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到了“实证阶段”,“人类智慧便放弃追求绝对知识,而把力量放在从此迅速发展起来的真实观察领域,这是真正能被接受而且切合实际需要的各门学识的唯一可能的基础”。第二,方法中心。实证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等基本方法,它们是心理学的科学性的重要保证。第三,元素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经验或行为可以分为几种简单元素,强调心理现象的分析。其关注社会中的个体现象、个人的心理和价值,认为若离开了对真实的人的生活及其价值的理解和认识,社会实践本身将迷失其真正的价值和目的。第四,还原论。实证主义的主要目的在于把科学的理性主义扩展到人们的行为中去,即让人们看到,把人们过去的行为还原为因果关系,再经过理性的加工,就可以使这种因果关系成为未来行为的准则。第五,描述性。马赫认为实证哲学是一种科学认识论,科学的任务不是去理解和解释,而是仅仅对事实作概要性描述。第六,定量性。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下,托尔曼提出了中介变量这一概念,把行为看做是一种“因变量”,它由环境和内部的“自变量”所决定;赫尔也假设了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可直接观察的理论实体。
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冯特(Wilhelm Wundt)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直接经验,他将心理学视为“直接经验的学科”。实证主义为心理学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力图使心理学成为自然科学,并极力推崇和提倡还原论与元素主义,他说:“既然一切科学始于分析,那么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是将复杂的过程简化为基本感觉要素。”但冯特并不崇拜实证主义,更不把实证主义原则作为教条。他认为实证方法只能用于研究感觉、知觉等低级心理现象,而不能用于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继承了冯特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传统,从马赫的经验实证主义出发,对实验内省法及被试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为获得对意识经验清晰、准确的描述和报告,必须借助实验;同时主张对内省者进行严格训练,使之掌握感知和描述自己意识状态的方法,而非描述刺激或说明刺激的意义。这导致实验内省法脱离了心理生活的实际而更趋近于自然科学。为了更准确地贯彻实证主义的主张,铁钦纳极力主张对意识进行更彻底的元素分析,在他看来,元素分析就是要发现最基本的感觉要素,据称他所发现的感觉要素大约有44 000~50 000种。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相比,铁钦纳的实验内省法重在内省,他对内省的限制比冯特更加严格,而且进一步把实验内省用于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时代对实证科学的推崇发展到了极端。华生接受了孔德的实证主义观点,明确主张心理学是纯粹自然科学的一个客观的实验分支,他抛弃了实验内省法,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与观察法。为更逼真地贯彻实证主义的主张,华生不惜“削足适履”,他认为意识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应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并对个体行为进行预测与控制,以严格控制的实验法和操作策略对行为进行研究,使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更接近自然科学。斯金纳接受了孔德和马赫的实证主义并将其与物理学家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相结合,主张把所有的科学语言还原为通用的物理语言,心理学术语必须还原为行为术语,从而把行为主义推向了极端。这种极端的无“意识”心理学引起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外心理学家的批评,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内部也引起了强烈不满。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历史贡献:第一,实证主义推动了心理学实证方法的完善和发展。第二,实证主义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心理学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来自可观察事实的第一手材料,丰富和充实了心理学知识体系。第三,在当时科学主义兴盛的历史条件下,实证主义客观上有利于心理学科学地位的巩固和发展。实证主义方法论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它不能也不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唯一方法。
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局限:第一,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心理学无视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力图将心理学建设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完全看不到文化历史特征对揭示心理现象的一般机制和普通规律。实证主义在推动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进程中,也给心理学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言:“实证主义不但是真正科学的哲学方法,而且它已经给西方心理学带来了恶果。”第二,受实证主义经验实证原则和客观主义原则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和主观体验,否定了心理的主观属性,使心理学研究脱离了人的实际需要并因此导致了心理学研究中的表面化、低级化现象。构造主义的元素还原论、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的机器还原论均有此表现,即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结果分析,都以自然科学的要求为准。
二、人文主义方法论
在心理学发展史中,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深受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影响,尤以人本心理学为甚。它们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在心理学的研究上开创了一套与科学心理学研究相迥异的体系,表现为以下特点:
在研究对象上,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强调要抓住统摄经验的有意义结构,因而要将作为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为研究对象。格式塔心理学用心理的整体解释取代心理元素主义。人本心理学以作为整体的经验的人及其意义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重点放在人类所特有的一些特性上,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自我实现等,反对根据机械论和还原论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力求体现出一种朝向真正“人之所以为人”的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在理论信念、哲学基础、临床实践和研究态度等方面致力于“不同于说明动物和机械行为的心理学模式的人的心理学”。
在研究方法上,人文取向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提倡人文的研究方法,如个案法、谈话法、临床法、历史法等,认为心理现象只能去理解而不是客观描述,坚持现象学质的分析先于量的分析的解释原则;主张以问题为中心,反对方法中心论。人本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指出:“所谓方法中心,就是用来表示那种认为科学的实质依赖于工具、步骤、设备及其科学的方法,而与科学的问题、疑难、功用或目的无关的倾向。”在马斯洛看来,真正坚实的科学应当首先区分目的和方法,只有科学目的才能赋予方法以意义并使方法有效。尤其心理学直接研究人的经验,它的对象与研究者的兴趣、动机、追求有密切关系,而仅依靠科学手段来研究心理学是不行的。所以,在解释原则上,应当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而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从整体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致力于提供和发展自己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实践技术,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和衡量心理学实践技术,通过心理学实践技术支持和完善心理学理论,最终希望实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想:一种真正的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人文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整体的人,它强调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尊严,认为不应该是把人的存在和心理经验分解为各种成分、特质和元素。这恰恰是实证主义所忽视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反对将人视作物,反对用研究自然物质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主张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人的存在形式与其他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不能对心理过程作机械的、还原的解释,把复杂的、具有意识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简单地还原为物理或生理事件的机械法则。人的存在尽管有生物—生理限制,但人本质上是自律和自由的。
在秉承心理学中人文传统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开始暴露出危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危机与整个心理学自身的危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人本主义运动的危机是心理学自身的主要危机。”(Wertz,1998)“人本主义心理学处于危机的境地……有许多方面表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后续发展,没有实现它起初点燃起的希望和期待。”人本主义心理学缺乏清晰的、彻底的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方法论和真正理解人的经验方面存在明显的不一致,而且其实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并不统一,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使用传统研究方法及量化的色彩。罗杰斯指出,“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没有对主流心理学产生深远或重要的影响……主要原因看来是有价值的人本主义取向研究的缺乏。”(Rogers,1985)
用非自然科学的人文方法研究心理学有其可贵之处,然而也正因如此,它遭到实证主义的强烈反对。在科学心理学看来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似乎在对抗人类的逻辑式公认的关于可能性的标准,它经常被看成是“神秘的或无法考证的”,因此,也就不属于正统的科学范围。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马克思的思想以及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对于把握和分析西方的精神分析心理学、辩证法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流派和苏联心理学,同时对于发展和丰富我国的心理科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心理学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不同心理学流派的马克思主义都有其优点与不足,要克服当代心理学危机,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研究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反思。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不断提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对认识有决定性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和科学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进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观点,是明晰人的本质,了解人、意识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出发点。这一思维方法为当代心理学研究开辟了一种新的视角。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看法,这个“人”是同时受到主观世界、客观存在、个人行为与其交往作用影响的人。
实践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在心理学研究中,“实践”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社会上有一部分人认为心理学和算卦一样,可以什么都不用说就猜测人的心理。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有些朋友得知我们在学习心理学后,第一句话往往是“猜猜我现在在想什么?”这是对心理学知之甚少者的普遍认识。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虽然心理学作为学科发展不到200年的时间,但是心理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有着漫长的过去,也曾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辨过程。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后,也进行过大量的实验性研究,为其更好地成为一门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的心理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要始终坚持实践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大胆地进行科学探索和实验研究来继续发展。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事物之间必然存在某些特定联系,这是所有事物的客观本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间具有普遍地联系并以系统的形态存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首先表现在他们对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的认识上。如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社会复杂现象的背后,其原因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必须要系统地看待社会问题及现象。
在心理学研究中,心理及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心理学研究应当注重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相较于传统的研究方法,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复杂的心理问题有着强大的优越性。我们知道,某一心理现象或行为的产生很少会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因此看待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时,必须要避免绝对化和单一化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一些社会大众心理和社会大众现象的研究,要用系统性的、整体的、联系的眼光看待要研究的问题,详细分析其社会行为产生的种种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使心理学的研究有更高的质量,可以解释更多的社会现象,帮助更多的人。
(三)矛盾分析法
众所周知,通过研究社会矛盾及及其运动特点,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一般结构、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为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提供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运用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使得我们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发展社会科学,并运用社会科学去促进社会发展。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矛盾不仅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心理学研究中也时刻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心理学研究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研究中要善于抓住矛盾,提出问题。可以这样理解,社会生活中若没有心理上的矛盾、没有思维上的疑惑,也就没有心理学上的问题,也就没有心理学研究的今天。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可以上升为研究中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要善于从复杂的矛盾中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学术价值的“问题”。且心理学研究仅有“问题意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问题的“质量意识”。“问题”质量越高,“理论”才越有研究与应用价值。
在心理学研究中,要善于通过矛盾发现问题,在每解决一个问题后,再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形成适合新研究要求的研究方法。这便是矛盾法在心理学中的重要价值与运用。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在研究过程中,矛盾分析法应居于最主要地位,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内容较为广泛且深刻。采取矛盾分析法分析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时,要注意“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住问题关键的方法,把握好对立与统一,处理好批判与继承。
(四)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使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内容、实质和规律,为我们具体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世界是个过程的集合体,把事物和过程、矛盾和过程联系起来,认为整个自然就是“种种自然和种种过程的体系而展现在我们面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第一,要坚持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第二,要坚持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第三,要坚持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一门系统性科学理论,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其价值。在心理学研究的所有步骤中,各个方法论都贯穿其中,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理论,不断地进行实践研究,才能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