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争议
一般而言,在新接触一门学科时,学习者会想要知道这门学科的定义是什么。也许对于其他的学科而言,这不是一件难事,但对社会心理学来说,恐怕没有哪位学者敢说自己可以下一个人人都认同的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对此,墨顿·亨特(Morton Hunt)在他所著的《心理学的故事》中论及社会心理学部分时,开篇就是下列的对话,由此可见一斑:
问:现代心理学中什么领域极为忙碌和高产而又没有明确的身份,甚至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
答:社会心理学。(1)
类似的,阿伦森在谈到什么是社会心理学时说:“几乎有多少位社会心理学家,就有多少种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2)
为什么给社会心理学下个定义如此之难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社会心理学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无论是从有记载的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特里普利特,1897),还是从第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的出版发行(麦独孤和罗斯,1908)来看,社会心理学才经历了100余年的时间,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很大的不足,何况它研究的是人的心理现象,恐怕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深奥的现象。因此,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就难免众说纷纭。
第二,社会心理学在西方成立之初,就深受它的两门母体学科——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影响,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会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来进行诠释。对此,墨顿·亨特说:“自从社会心理学诞生之后,它的实践者们就开始对‘它究竟是什么’产生意见分歧。心理学家以一种方式给它定义,社会学家以另一种方式给它定义,而大多数教科书编者都提出一些模糊的定义,他们什么都说,什么也没说,希望把两种意见都综合进来,并覆盖这个领域整个的杂凑课题。举个例子,‘(社会心理学是)对影响一个人的社会行为的个人和情境因素进行的科学研究。’”(3)
对比中国与西方(主要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在谈到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时,中国的教材基本都是尽量详细地去对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定义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个尽量完美的定义。而西方教材的作者一般不去分析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提出自己认可的定义。艾略特·阿伦森最近表达了大部分社会心理学家对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看法:
“(这)是我的想法,即社会心理学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可以让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的确,我更夸张一些的时候,还在心里暗想,社会心理学家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刻而有益的影响,他们可以为理解像顺从、说服、偏见、爱和进攻性这类的重要现象提供更多的解释。
如果说它没有合适的界限,没有一致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理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这里,我们也不试图给社会心理学下一个完整、全面、人人满意的定义,不过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心理学定义的主要争议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在此,我们根据大致时间的先后,对早期和近期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分析。而且,我们只对西方学者下的社会心理学定义进行分析,原因是国学者对社会心理学下的定义,基本上都是从这些西方的学者的定义出发,提出一个自己对社会心理学定义的看法。
(一)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这里所指早期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个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定义带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母体学科的色彩,即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看法差异较大。
首先我们看看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看法。相对于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更喜欢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心理学,其在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中的体现,就是把个体当作是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单元。在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界,被引用得最多、影响最大的定义是奥尔波特(G.W.Allport,1968)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包括实际存在、想象中的存在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的一门科学。就连2015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词典》(第二版)在解释社会心理学时,还是用的这个定义。
即使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左右,大部分心理学家依然持有这样的观点,如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社会中的个体的心理活动。”(4)
但是,社会学家却更喜欢从宏观的角度,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社会互动(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第一本社会心理学著作的作者,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1908)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因人们交往而产生的,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心理面和心理流”。所谓“心理面”,就是人们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现象,如语言、信仰、文化中所包含的共同心理;而“心理流”则指人与人之间动态的心理现象,如军队溃败时的恐慌、工潮中的愤慨,以及宗教信仰狂热时的心理表现等。早期的社会学家埃尔伍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这就明显带有社会学的学科色彩,只见群体不见个体。
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学家虽然不会极端地认为社会心理学只研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现象,但是对社会互动依然重视。例如,巴克(Kurt W. Back)认为:“社会心理学家却要进行一种更精确的研究,他要考察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知觉。对某一个人,其他人会做出一定反应,此人对这些反应一定会有所知觉,这种知觉最终会影响到知觉者看待自己的方式。因此,社会心理学家必须研究这种知觉影响知觉者看待自己的方式的过程。总而言之,社会心理学家要研究一个并非单一和自由的个体被他周围的人塑造和影响的方式。”(5)
(二)近期的社会心理学定义
20世纪8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90年代,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教材越来越难以见到,现在几乎是清一色的心理学家写的社会心理学教材。我们先就心理学内部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作一分析。
许多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如艾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迈克尔·霍格(Michael A. Hogg)等直接在教材中就引用了上述G.奥尔波特的定义,可见G.奥尔波特给社会心理学下的定义影响之大。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影响力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6)
在这个定义里,戴维·迈尔斯强调了社会心理学应该重点研究社会情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而不是放在人与人不同的个性差异上,即使人的内在态度与性格也能够影响行为;其次,社会心理学要研究人们是如何对社会情境进行认识理解的,戴维·迈尔斯尤其看重社会认知在人的心理与行为中起到的作用。持有类似观点的学者还有美国的肯里克、纽伯格和西奥迪尼,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是如何受到他人影响的一门学科。”(7)
索尔·卡辛(Saul Kassin)、斯蒂文·费恩(Steven Fein)和哈泽尔·罗丝·马库斯(Hazel Rose Markus)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思维、情感和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问。(8)这个定义依然强调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主体是个体(individuals),另外就是很广泛地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托马斯·吉洛维奇等也完全是持这个观点的,他们认为:“社会心理学可被定义为是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进行的科学研究”。(9)类似的还有凯瑟琳·桑德森(Catherine A. Sanderson),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人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如何被社会性世界的因素影响的科学研究”。(10)这个定义与之前的定义稍微不同的是,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们(people),而不是个体。
德拉玛特(John D. DeLamater)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和成因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并对这个定义做出了解释:第一,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的社会行为,这有许多内容,比如因他人存在而引发的个体的活动,两人或多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个体和他们所属群体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社会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本质,还要研究引起此种社会行为的原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对于构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十分重要,而理论又是预测和控制社会行为的关键;第三,社会心理学家是以系统化的方式来研究社会行为的,他们依靠严谨的研究方法论来进行,其中包括实验法、结构性观察法和样本调查法等。(11)
那么,当代的社会学到底是如何看待、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呢?为此,笔者查阅了2000年出版的《社会学百科全书》与2007年出版的《布莱克威尔社会学百科全书》有关社会心理学的条目,前者中由霍华德·卡普兰(Howard B. Kaplan)撰写的条目是这样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行为与心理结构,以及人际关系的结果和影响的过程,群体和其他集体形式的运行,以及文化层面上的宏观社会结构及其过程。”(12)后者中由安妮·艾森贝格(Anne F. Eisenberg)撰写的条目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一种了解人社会关系的途径,它关注的是个体如何与社会组织、社会体系的互动。”(13)可见,这两个现代社会学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都关注了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但依然强调社会的宏观面及社会互动本身及其影响。
罗霍尔等(David E. Rohall et al.,2011)在2011年出版了一本教材——《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视角》(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他们给出的社会心理学定义是: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从表面上看,这个定义与心理学家下的定义非常接近了。但他们对这个定义进行解释时是这样说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聚焦于即时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即便是这些即时的社会环境也受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条件影响。”因此,社会学家始终把宏观的社会层面当作是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分析
根据前面我们对社会心理学定义争议的分析,我们在此也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互动的观点出发,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
(一)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心理与行为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即刺激)进行的反应,只是心理是内隐的反应,而行为是外显的反应。内隐反应是指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反应,外显反应是指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反应。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指人对社会性刺激进行的反应。
那么,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怎么产生的,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此,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936)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公式加以说明:
B=f(P,E)
公式中的B是人的行为(behavior),具体指的是人的社会行为;f是函数(function);P指的是人(person),其具体的含义是人的个性特征(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而E是环境(environment),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social situation)两个部分,一般指的是社会情境。这个公式的意思是,人每天的社会行为,如果分开单独来看,第一,主要是由人自身决定的;第二,主要是人们身处的环境决定的。如果全面地看,从理论上讲,人的社会行为是由人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
1.环境因素
这里的环境,是指存在于个体自身之外的那些能对其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如前文所述,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社会情境。
首先是自然环境,它可能是吵闹的或是安静的,温暖的或是寒冷的,狭小的或是宽敞的,丑陋的或是美观的。这些特征会影响到人们的感受。比如,噪声会给人压力感。长期处于噪声之下(这些噪声可能来自机动车辆、飞过头顶的飞机及设计不科学的建筑等)会损害人的健康,抑制人的阅读能力,使人无法在困难任务上持之以恒。
以前的社会心理学很少研究自然环境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认为社会心理学只研究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心理与行为。但是,现代学者越来越意识到这一部分不可或缺,进化社会心理学和具身认知对此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例如,威廉姆斯和巴格(2008)安排实验辅助人员与被试在电梯里见面,途中要求被试暂时帮忙端着咖啡(热咖啡或冰咖啡),之后实验者让被试就那名辅助人员的热情等特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端热咖啡的被试把辅助者评价为热情的、友好的、亲切的、善意的,而端冷咖啡被试的评价相对来说比较消极或中性。塞米(2009)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同时,他还发现适当提高室内温度会增加人际亲密度。换言之,周围环境温度高时,个体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热情的、友善的、和睦的,并且与他人心理距离小。可见,物理性的冷热尽管是自然刺激,却能对人的社会判断产生影响。
其次,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性世界,即社会情境更能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很多时候人们的行为并非出自于他们自身的心愿,而是由于受到了周围的人的影响,正所谓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当然,不同的个体会对同样的社会情境有着不同的反应。
有时候情境的因素会以一种相当微妙的方式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人并没有施加压力,人们也会修正自己的行为。因为人们会想象或者相信在那样的情境中,他人期望我们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去行动,而这种信念会与情境一样强有力。例如,你是大学生,和几位关系好的同学一起去餐馆里吃盖饭,你在决定吃哪一种盖饭,看了菜单后你觉得香干回锅肉的盖饭最合自己的胃口,酸辣鱿鱼的盖饭也不错。当服务员过来时,你准备点香干回锅肉的盖饭。然而,当前面的几位同学点的都是酸辣鱿鱼的盖饭时,最后你也点了酸辣鱿鱼的盖饭。此时,你根据同学们的行为修改了自己的行为,因为你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异类。在吃什么的问题上,你的同学们没必要强迫你,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强迫你的意思,如果说你感觉到了什么压力,并且由于这个压力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那也是你自己造成的压力。
情境因素或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会同时有若干个层面。有时社会环境会促使人们的行为暂时发生改变,就像上面所述情形,当时你点了酸辣鱿鱼的盖饭,以后你也许再没有点过酸辣鱿鱼盖饭了。在其他的情况下,社会情境则是一个更具有普遍性的影响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发挥着持久的作用。文化就是这样,它非常深刻、广泛而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例如,文化影响人们对饮食的偏好,湖南人无辣不欢,而上海人就喜欢偏甜的食物;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同异性的关系,很多国家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而中东等一些国家的一个男人却可以娶几个女人;文化还会影响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需要的空间距离,阿拉伯人倾向于在交往中紧贴对方,而欧美人在交往中则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所以,假如一位阿拉伯人与一位欧美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则会出现这样戏剧性的一幕:阿拉伯人步步紧逼,欧美人则不断后退,等他们把事情谈好,会发现他们已经远离最初的地方了!此外,文化还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目标及其他许多行为。
2.个性特征因素
个性特征包含了对个体的社会行为有影响的各种内部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人格特征、态度、自我概念、思维方式等。在各种个性特征中,其中的生理特征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比较持久且明显的。人格特征对人的社会行为影响也比较持久,但却不那么明显,即不容易让人觉察得到。其他的内部特征,比如态度、观念、自我概念等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影响,相对而言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
开篇案例中那名来自山东的小伙子,大学学的是舞蹈专业,本来是去某地解救搞传销的父亲的,但结果自己留下了。原来他跟朋友在北京合伙开舞蹈培训班,生意还不错,但他现在不想回去了。当然还有相反的情况,比如某人不幸被骗到传销窝点后,无论传销者以何种方法来劝说自己,始终不为所动,想方设法地找机会脱离传销窝点,最后采取把求救信号写在纸上,用百元大钞将其包裹掷于楼下的方法成功报警,得以逃脱。两人面临的社会情境是一样的,但最后采取的行为方式是相反的,这与两人的人格特质有很大差异有关。
个性特征,是每个人对自己身处社会性世界的特定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是指对社会性事件进行了解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关心的主要不是客观的社会环境,而是人们如何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解读或构建的影响。换句话说,对于了解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人们本身,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了解人们如何知觉、理解或解释社会环境,比了解客观的社会环境更为重要(Lewin,1943)。例如,看到一些屡教不改、痴迷于传销的人,人们可能会对这件事有自己的解释,试图给这些传销人员的行为一个合理化的理由。也许会认为这些人囿于自己知识经验的限制,没有认清传销的本质而上当受骗了,可怜可悲!或者是认为这些人明明知道传销就是一场骗局,然后抱着暴富、捞一把就走的心理而卷入其中,可鄙可恨!
社会认知非常重要,当身处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时,人们会如何反应取决于自身对这个情境的解释,解读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想象李磊是个害羞的大学生,他已经偷偷爱慕韩梅很久了,你现在的任务是预测李磊会不会邀请韩梅参加周末舞会。一种做法是从李磊的角度来看韩梅的行为,即李磊会如何理解韩梅的行为。如果韩梅对李磊微笑,李磊是把她的微笑理解成一种礼貌,即那种她也会对班中任何讨厌的人和失败者给予的微笑,还是一种鼓励的信号,激励他鼓足勇气约她出来?另一方面,如果她忽视了他,李磊会认为她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游戏,还是对和他约会不感兴趣?想要预测李磊的行为,仅仅知道韩梅的行为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李磊如何理解韩梅的行为。每个人对同样社会情境的解释都会有些许或者很大的不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质和生活经历,而每个人会主动、主观地解释社会性信息,最后形成对社会性世界的认知结果。
3.拓展勒温公式的模型
勒温的公式告诉我们,社会情境(物理环境、他人存在,包括实际的或想象的)和个性特征(生理特质、人格特质、态度、习惯性思维方式、认知过程、需要和工作任务等)这两者都会影响人的社会行为。但是勒温的公式并没有详细地说明这两者是如何共同对社会行为发生影响的,我们需要对勒温的公式进行拓展,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形塑社会行为的力量,如图1-1所示。
图1-1 对勒温公式进行拓展的一个模型
如图1-1所示,社会情境和个性特征并没有直接影响社会行为,而是先一起决定了人们是如何通过社会认知的机制来加工社会性信息的,而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方式导致了对社会情境的特定评价。例如,面对街头流浪者或乞讨者,有人(个性特征)认为流浪者或乞讨者好吃懒做(社会认知),他们沦为此种境地是活该,不值得同情(评价);而另一个人却觉得流浪者或乞讨者有自己的难处,对他们的处境深表同情。
我们对社会情境的评价并不会马上转化为外显的社会行为,而是基于这个评价形成行为意向。同样是觉得流浪者可怜的人,在寒流即将来袭时,有的会将其遇见的流浪者的位置报告给民政部门,请民政部门收容流浪者;也有的会回家后把家里的棉衣或棉被带过来,送给流浪者御寒。可见,同样的事件却产生了不同的行为意向。行为意向可谓是导致社会行为的最密切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有了行为意向并不意味着人们必定会按照意向去行动。比如,你已经打算送流浪者棉被了,但最终还是没有去送。也许你觉得送棉被给流浪者会有损于他的自尊;还有可能是等你回到家,已经大雪纷飞,这阻止了你的行为。
这个关于社会行为的观点表明了人的心理与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对社会情境的监控并不会随着自己有了对情境的评价,或形成了行为意向,或做出了社会行为而终止。相反,人们会不断地监控着社会情境(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及时修正自己对社会情境的评估,微调自己的行为意向。因此,虽然图1-1中的一系列分离的组块呈现了导致社会行为的过程,但是这些组块并不是必然和固定的,而是随着人们对情境的评价不断更新的。
对这个拓展的模型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社会行为和社会情境间有一条虚线连接着,意思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虽然会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但是一旦人们做出了社会行为,就会对其身处的社会情境有一个反作用,社会情境会由于人们的行为出现了新的变化,继而会引起他人行为的改变。例如,想象一下你在与新认识的人交谈,刚听她说了几句,你就认为她不好惹,因此,你就会作出防御的态势(你双臂交叉抱在胸前,斜身对着她),冷淡地敷衍着她。她感受到了你的冷淡,结果她变得更加冷淡了。这样耗了几个来回,终于你们其中之一设法结束了交谈。如果你将她最初的行为解释成她并没有什么恶意,然后用积极的方式对待她,情况又会怎样呢?你很可能结交了一位新朋友。因此,你自己的解释和行为将会对情境产生意义深刻的作用。
(二)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的F.H.奥尔波特在其极具影响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中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奥尔波特对任何形式的群体或集体意识都严加指责,认为根本不存在任何群体精神,说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体面临灭顶之灾,群体意识也将烟消云散。因此,在他的结论性分析中,群体和社会心理就被缩简为个体心理,群体成了芸芸个体的次现象。受奥尔波特的影响,现代社会心理学界,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界,自此之后长期秉持这个传统,几乎只对个体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加以研究。
个体具有心理与行为是容易理解的,那么,到底有没有属于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呢?如果在过去这是一个问题的话,现在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了。可以明确地说,群体具有不同于个体时态的心理与行为。
其实,在比F.H.奥尔波特更早的年代里,具体来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法学者为代表的早期欧洲大陆的社会心理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关注民族、阶级、群众这样的大群体研究的特点,尤其是以法国社会学家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更是如此,此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群体心理是司空见惯的。
1807年,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就曾论及了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是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立存在着的,而作为个体的人们只是它的代理人。黑格尔认为,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单个的个人只有作为某种普遍物的成员才能表现自己”。1859年,德国哲学家拉扎勒斯和语言学家斯泰因塔尔合创《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在德国出现的民族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种早期形态,其所要研究的是一种与社会群体中个人所有的社会心理不同的、作为民族成员的心理共有物的社会心理。随后冯特历时20年(1900—1920年)写出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冯特认为,民族心理学的较为合适的研究领域涉及“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因此,仅凭个体意识是无法对它加以说明的”。民族心理学处理的合适对象是民族精神,以及作为民族精神之体现的语言、习俗和神话。因此,他进一步提出,新的心理科学应分为实验的和社会的两个部分:前者是研究个人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后者是以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
法国是社会学的发端之地,法国社会学家塔德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是个人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受以信念和愿望为基本因素的心理活动所支配。因此,社会学只有以社会的心理分析为前提,才能对社会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塔德的推理是:“社会学就是单纯的群体心理学。”但是,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他主要是通过模仿去说明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这实际上是将群体的心理与行为还原到了个体的水平去了。
埃米尔·迪尔凯姆也是法国的社会学家,他认为有两类表象:个体表象和集体表象,个体表象以个体的感觉为基础,而集体表象(集体意识和社会心理)以个体表象为基础,但是每一种新的、更高一级的综合从个体生活或个体表象(高一级的综合来源于此)的角度是无法解释清楚的。集体表象这种新的现象产生于联合之中,联合创造了一个具有新质的整体,而这一整体并不等同于各部分之和。这不仅明确了群体心理的存在,而且迪尔凯姆认为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深受群体、社会的影响。他在《自杀论》一书中把个体自杀行为的原因归咎于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的原因。
法国的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更进了一步,他在其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说,“群体”一词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民族、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一词却有着完全不同的重要含义。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条件下,一群人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它非常不同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人所具有的特点。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它无疑是暂时的,然而它确实表现出了一些非常明确的特点。这些聚集成群的人进入一种状态,因为没有更好的说法,我姑且把它称为一个组织化的群体,或换个也许更为可取的说法,一个心理群体。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14)
在神秘力量的指引下,群众表现出某种十分低劣的心理,并对某些不可预测的催眠力量作出无意识的反应。一旦个体聚集成众,新的心理特征便会显露出来。只要群众心理统一律发挥作用,那么“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若不是形成了一个群体,有些闪念或感情在个人身上根本就不会产生,或不可能变成行动。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就像因为结合成一种新的存在而构成一个生命体的细胞一样,会表现出一些特点,它们与单个细胞所具有的特点大不相同”(15)。
总之,勒庞认为不同于个体心理的群体心理肯定是存在的,而且群体心理一旦形成,其主要的特点是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和失去个人责任感。奥尔波特(Gordon W. Allport)对勒庞有着极高的评价,这位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泰斗说:“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已有的著作当中,最有影响者,也许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无论如何,勒庞对群体心理特征的总结,我们从现在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中关于群体心理的部分中仍然可以直接看到。
可是,过了这个时段,如前所述,随着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研究的重心由欧洲转向美国,特别是F.H.奥尔波特的倡导,社会心理学中个体主义盛行,群体心理的研究难觅踪迹,此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地,自20世纪60年代起,主要在欧洲当时一些“非主流”学者如泰弗尔(Henri Taifel)和莫斯科维奇(Serge Moscowici)的努力下,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又得以重燃,泰弗尔基于群际过程的研究所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以及莫斯科维奇别出心裁的对群体内“少数派影响(Minority Influence)”的研究,影响日盛。泰弗尔原来在牛津大学当讲师,之后去了布里斯托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UK)当社会心理学的讲席教授,一时间布里斯托大学成了社会认同研究的“重镇”。随着泰弗尔的部分学生(Hogg,Turner,伍锡雄等)移居澳洲,社会认同研究在澳洲也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研究人才的交流(Giles及Hogg等社会认同论大师先后赴美,其中介绍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著作《社会认同过程》排名第一的作者米歇尔·A.霍格,目前就任教于美国的克莱蒙研究大学),社会认同研究在美国本土生根,并迅速发展。短短十几年间,美国成为了社会认同研究的重要国家,而社会认同论也成为美国社会心理学主流理论之一。如果说在如今的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个体心理最具影响的中型理论是认知失调理论的话,那研究群体心理最具影响的中型理论,就是社会认同理论了。
因此,在过去考虑社会心理学到底要不要研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是情有可原的话,现在还纠结这个问题显然是过时了。总之,社会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也要研究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三)社会互动
在前述勒温的公式中,提到了人的社会行为是由个人与情境决定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和情境本身都不足以决定社会行为。实际上,个人与情境的特征会结合在一起,以生动复杂的方式影响人们对所处的社会性世界的反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不同的人会对相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生活精彩纷呈,另一些学生却认为大学生活沉闷而单调。这是因为,其一,如前所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使面对的情境完全一样,所作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其二,情境是复杂、多面的,而个人的心理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顾及情境中的所有方面,这就意味着个体其实是对情境中的不同侧面进行反应。也就是说,大家貌似是身处相同的情境中,实际上却是对不同的刺激进行反应。比如两个人同样在看新闻联播,一个人在看新闻内容时,却评论道:“××夫人的包包是紫色的,好漂亮啊!”“这人长得真有福气!”没有这样的提醒,可能另一个人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要么注意到了,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反应。
这就引申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个人与情境的匹配性问题。既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情境又是复杂多样的,这两者匹配得适当,才能使人产生良好的反应。例如,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人机现在世界闻名,其创始人汪滔从小就对飞行器,尤其是直升机极感兴趣。他在杭州读完高中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系,尽管学校尽力帮助他,但他觉得这里并不适合自己追寻梦想,读到大三时转到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电子专业。2005年,汪滔开始准备毕业课题,说服老师同意他自己决定毕业课题的方向——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研究的核心在于使航模能够自动悬停。这一研究,便确定了汪滔今后的事业道路。2006年,汪滔继续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与此同时,他和一起做毕业课题的两位同学正式创立大疆公司,汪滔将他在大学获得的奖学金的剩余部分全部拿出来研发生产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2008年他研发的第一款较为成熟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XP3.1面市。2010年,大疆每月的销售额达到几十万元,也正是在这一年,香港科技大学方面向汪滔团队投资了200万元。原来汪滔只希望能养活一个10~20人的团队,渐渐地他发现这个行业市场前景很宽阔……目前,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中,大疆独领风骚,一举夺得近70%的市场份额,大疆已成为无人机领域的领军者。虽然大疆的成功还得益于其他因素,但是汪滔求学的这段经历,还是能够说明个人与情境匹配的作用。
2.情境选择个人
具体而言,情境是由一些个人与群体组成的,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凡事都有各自的规范或标准,都会有一个进入的最低门槛,只接受达到标准的人和事。所以,对个体来说,在社会互动的过程当中,你想与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打交道,但是没有达到他们的进入门槛,你是不会如愿的。例如,股神巴菲特有着很多成功的投资诀窍和极强的个人魅力,想当面向他讨教的人成千上万,巴菲特不可能一一满足。但是,自2000年开始,对那些仰慕巴菲特的人来说,有了一个平等的机会。巴菲特每年拍卖一次与他共进午餐的机会,把拍卖收入捐给位于旧金山的慈善机构葛莱德基金会,用于帮助当地的穷人和无家可归者。拍卖规则自然是价高者得,那么,想与巴菲特共进午餐需要多少钱呢?以2015年为例,2015年6月,中国大连天神娱乐公司董事长朱晔花了234.567 8万美元在巴菲特午餐竞拍中胜出,这个价格对于一般人而言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及。
个人会设立门槛,群体也不例外。例如,对莘莘学子来说,清华、北大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高校,不过如果考分不够,也不能如愿以偿。
3.个人选择情境
个人也会选择情境。每个人的能力、需要、兴趣、目标等都各不一样,在一定范围内,个人会选择不同的、他们想要的情境。接着上述的例子,清华、北大会挑选学生,但是对那些能力强、成绩极其优秀,考了高分的学生来说,却有着幸福的烦恼。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于清华、北大招生老师反复地登门游说,还得考虑来自英国、美国等海外的著名高校。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挑选情境的情形就更普遍了。例如,大学生到了周末,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有的看电影,有的继续泡图书馆,有的好好地聚一次餐,有的去唱歌。
4.不同的情境会启动个人的不同方面
人有不同的侧面,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按照角色理论,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人能以不同的角色去应对,在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很多大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是彬彬有礼的,具体表现为耐心说话、谦虚、讲理、容忍等,可是一回到家中就变得粗暴了,表现为任性、苛刻、不耐烦、说话粗声粗气。
其实不同情境对人的影响十分微妙,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人的反应起作用。“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s)”指的就是仅仅暴露在情境中的某个线索,就能促使、触发或启动人的某种印象、判断、行为目标或行动,而且经常是超出了人的意图或意识之外的。比如,用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去启动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会觉得自己更老,继而会行走更缓慢,记忆力也变差了(Wyer,Neilens,Perfect and Mazzoni,2011)。
现实中的社会情境要远比实验室的刺激丰富得多,佩皮斯和他的同事(Papies,E. K.et al.,2013)就做了一个现场实验。在一家食品商店里,研究者塞给一组体重超重的顾客每人一份健康节食的食谱传单,而给另一组体重超重的顾客每人一份普通的广告传单。结账后发现,第一组顾客比第二组顾客购买的零食少了75%。当顾客离开商店后,研究者上前对他们进行了询问,当问到他们在购物过程中是否考虑到食谱传单时,绝大部分顾客回答在购物时并没怎么想到那份食谱传单,只有极少数顾客能够回忆起那份传单含有低卡路里或节食的字样,而且没有顾客意识到研究者的研究假设。于是,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健康启动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与顾客在购物时是否意识到这个启动无关”。由此可见,我们所处情境中的微小特征都会启动我们的目标、信念、情感及行为,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因此,我们可能在一种情境下是一个样子,而在另一种情境下却是另一副模样。
5.个人改变情境
社会情境是由人构成的,具体来讲是由人的行为造成的。所以,身处情境中的每一个人做出的行为,都会使情境发生改变。当然,影响力大的人,能更有效地改变情境。比如,一个精力旺盛、博学多才的老师能将安静、被动的课堂转变成一个活跃、投入的课堂。
人们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改变自己所处的情境。在家里受了气的领导到了单位,他并不想责骂下属,但他无意中这样做了,员工们就会对他敬而远之,噤若寒蝉。“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很普遍,如果先到者遇到红灯坚定地站在斑马线外,后来者也不会随意地横穿马路了。
6.情境改变个人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情境的力量极为强大。进化论告诉我们,人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包括人们的生理结构和心理与行为的反应倾向,从根本上说,就是适应环境的结果,是身处的环境改造了人类。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情境影响、改变个人的情况也是无处不在的。比如,一个青少年经常看暴力视频或玩暴力游戏,那么他的攻击性就会增强;如果一个大学生进入了国防班,与之相似的一个朋友进入了普通班,四年后他们的相似性应该会减少。
三、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朴素的社会心理学家。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却可以不去琢磨自己和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如果你说的是“量子力学”“黑洞”“转基因”“哥德巴赫猜想”之类的概念,别人会觉得这确实是在研究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如果你说自己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别人都觉得自己至少是半个专家,其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别人在看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发现后可能会想,这些东西了无新意,社会心理学家只不过是对常识炒炒冷饭而已。比如,你说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相似性会导致人际吸引,别人的反应是:“这有什么奇怪的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
但是且慢!如果你继续陈述下去,比如:
如果一个人在做了1个小时枯燥单调的事情之后获得了20美元的报酬,要比只获得1美元报酬的人更有可能撒谎说这工作是有趣的。
常言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美貌与智慧不可兼得,貌美的人不如貌丑的人聪明。
当你遇到困境需要别人帮忙时,你周围的人越多,你就越有可能获得帮助。
观看暴力视频或玩暴力游戏会让人发泄掉很多攻击性能量,从而使他们在生活中的攻击性变小。
很多人会觉得以上陈述是有道理的,并且还能够联想到自己身边不少人就是这样的。然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上的说法全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常识毕竟是常识,常识不是科学,常识不一定正确。如果我们进一步梳理这些常识,就会发现很多常识相互之间在打架,彼此是矛盾的,比如:“血浓于水”与“亲兄弟,明算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与“三思而后行”,“有备无患”与“船到桥头自然直”,等等。那么,面对这些相互矛盾的常识,我们应该相信哪一边呢?
与常识不一样,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会通过科学的方法对理论进行验证,这些科学方法后面有专门的章节介绍。因此,社会心理学一方面会确认我们生活当中的某些常识;另一方面却对这些常识发起了挑战,进而告诉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