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与主要内容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围极广,下面列举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主题:从众、劝说、权力、影响、服从、偏见、歧视、刻板印象、谈判、小群体、社会类别、群际关系、集群行为、社会冲突与和谐、过度拥挤、应激、决策、领导行为、沟通、演讲、印象形成、印象管理、自我呈现、认同、自我、文化、情绪、人际吸引、友谊、家庭、爱、浪漫、性行为、暴力、攻击、利他主义与亲社会行为,等等。
如果仅仅根据研究主题确定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那就太随意了,这并不能让我们知道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比如,“群际关系”不仅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范畴,政治学与社会学也会对其进行研究;“家庭”也是一样,社会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都会去研究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它把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和解释的水平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历史
社会心理学是从哪里来的?迄今为止研究得怎么样了?在此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未来的社会心理学又将往何处去?通过梳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对社会心理学有更加全面和完整的认识。后面将在第二章第一节介绍本部分内容,在此从略。
(二)社会心理学的方法
通过上述的“社会心理学与常识”部分,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社会心理学家”,都对社会心理现象有着自己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并得出一些结论。那么,这些结论中哪些是有道理的?哪些又是错误的呢?怎么去判定这些内容的对与错?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主要是通过其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来体现的。后面也有专门章节介绍本部分内容。
(三)基础社会心理学
所谓基础社会心理学,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即如何解释人们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在此,我们引用杜瓦斯(Doise,1986)的观点,将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概括为以下四种。
1.个体内水平(intra-personal or intra-individual level)
它是最为微观也是最为心理学化的解释水平。个体内水平的分析,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情境中组织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经验的机制,并不直接处理个体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以个体内水平为核心的个体内过程,包含以下基本研究主题:具身性(embodiment)、自我、社会知觉和归因、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等。
在这一解释水平上,社会心理学者投入的精力最多,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最为显著。属于这一层面的经典理论主要有: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双过程模型[如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与启发式加工——系统加工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HSM)]和希金斯的知识启动和激活模型(Higgins,1997)。
2.人际和情景水平(interpersonal and situational level)
它主要关注在给定的情景中所发生的人际过程,而不考虑在这特定的情景之外个体所占据的不同的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s)。具体来说,就是不考虑双方的角色是什么,只研究纯粹的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以人际水平为核心的人际过程,其基本的研究主题有: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亲和与亲密关系、竞争与合作等。其典范理论模型是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论。
3.社会位置水平(social positional level)或群体内水平
它关注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位置中的跨情景差异(inter-situational differences),如社会互动中的参与者特定的群体资格或类别资格(different group or categorical membership)。
以群体水平为核心的群体过程,包含基本研究主题:大众心理、群体形成、多数人的影响和少数人的影响、权威服从、群体绩效,领导—部属关系等。
其典范理论模型是莫斯科维奇有关少数人影响的皈依模型(conversion theory),多数人和少数人影响的双过程模型、社会作用力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和社会表征论(Moscovici,2000)。
4.意识形态水平(ideological level)或群际水平
它是最为宏观也最为社会学化的解释水平。它在实验或其他研究情景中,关注或考虑研究参与者所携带的信念、表征、评价和规范系统。
以群际水平为核心的群际过程,包含以下基本研究主题:群际认知如刻板印象、群际情感如偏见、群际行为歧视及其应对。
在过去的30年中,群际水平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主宰性的理论范式由泰弗尔的社会认同论启动,并深化到文化认同的文化动态建构论(dynamic constructivism)(Chiu and Hong,2006;Hong et al.,2000;Wyer et al.,2009)和偏差地图模型(bias map)(Cuddy et al.,2007;Fiske et al.,2002)中。
(四)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展到现在,不仅获得了崇高的学科地位,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能够与社会实际密切结合,在应用中大放异彩。应用社会心理学,就是把获取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研究。应用社会心理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边缘性的应用社会心理学,它和其他一些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新的体系,比如社会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相互渗透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另一类是专业社会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与具体社会领域结合而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如把社会心理学应用到广告领域产生的广告心理学,应用到司法领域产生的司法心理学等。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边界很广泛,很难轻松获知其全部内容。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也是纷繁复杂,很多人在学习它们时往往也会沉浸在一些细节中,而不能跳出来对其进行整合,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总揽。我们在此概括出社会心理学最核心的三个方面内容,它们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三个动机原则和三个信息加工原则。
(一)社会心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
前面我们在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时,引用了勒温提出的关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公式。从这个公式中,可以分析出社会心理学需要研究的两个主要过程:社会过程(social processes)与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社会过程是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受到周围的人、所属的群体、人际关系、父母的教育及从他人那里体验到的压力的影响;认知过程指的是人们的记忆、知觉、思维、情绪与动机会引导着人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此处采用的是一个宽泛的认知概念,把情绪和动机也当做是与记忆和思维一样的属于认知过程的固有部分。现代社会心理学需要纠正一个源自古希腊的误解,即认为纯粹、“理性”的思维与“非理性”的情绪是水火不相容的对立体。其实,无论是思维还是情绪,它们都是人们对所处世界的反应,都是人们对这个世界进行理解的方式。由此,能够引申出社会心理学的两个最重要的原则,即社会心理学的两个基本原理(two fundamental axioms of social psychology),第一个原理是人们会构建(construct)他们的现实,第二个原理是遍及所有社会生活的社会影响。
1.构建现实(Construction of Reality)
研究社会行为看似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考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人们会认为自己所看见的世界就是它真正的样子。也就是说,有一个对所有人而言都一样的客观现实就在那里存在着。比如,当我们与朋友一起去看球赛,或一起去餐馆就餐,我们会认为大家看到的是同样的比赛,听到的是一样有趣的餐间谈话;当遇到一位新人,我们会迅速地形成同样的印象;或者当看见有人举起拳头、皱眉,我们会自然地知道这些行为的意义。因为假定我们形成的印象是准确、真实的,所以我们通常也期望别人遇到同样的人,开展同样的约会,看见同样的行为。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先看一项研究。
1951年的秋季,主场不败的普林斯顿大学足球队迎来了与达特茅斯学院足球队的一场硬战。这两支球队长期以来旗鼓相当,这场比赛也是火花四溅,双方频繁犯规、冲撞,两边都有不少队员受伤,最后普林斯顿大学足球队险胜。一个月之后,两名社会心理学家(Hastorf and Cantril,1954)让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的大学生观看这场比赛的录像,结果大学生们的反应让人惊奇。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们看完比赛后的报告会让人怀疑他们看的是不同的比赛,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看完比赛后认为达特茅斯队的队员在比赛中有太多的暴力行为,缺乏体育道德,普林斯顿大学的运动员们只是出于自我防卫才偶尔地回应对手一下。而达特茅斯学院的大学生们则认为两队有同样多的侵犯行为,认为面对普林斯顿大学运动员们的野蛮进攻,达特茅斯队队员的反击是情有可原的。甚至有个达特茅斯学院的男生说,他看完录像后发现达特茅斯队的队员们犯规是如此之少,怀疑给他看的是经过剪辑的录像。
可见,面对同样的事件,人们理解到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举起拳头可能有威胁的意思,也可能有胜利的意思;皱眉可能有抑郁的意思,也可能有全神贯注的意思。这取决于是谁的体验。实际上我们会对现实进行构建,构建的结果一部分取决于认知过程(我们心理工作的方式);另一部分则取决于社会过程(他人对我们的影响,这个他人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我们想象的)。
认知过程使人们把搜集到的片段信息拼接在一起,从中推导出一个整体性的结论。人们会听到他人呈现的一系列论据,注意到听众的反应,推论出他人的感受,决定何种信息是有价值的,值得我们进一步考虑。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决定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社会过程则使人们在理解现实的意义时可以影响他人的观点,也可以被他人的观点所影响。比如,群体内的文化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人们对事件进行反应和解释的标准。举例来说,大多数西方社会的成员都认可接吻,不过接吻的含义会因人们吻谁及如何接吻而有所差异。但当南非的聪加人(Thonga)第一次看见欧洲人接吻时,他们会觉得很恶心。他们认为接吻是在吃对方的唾液,脏死了(Hyde,1979)。如果我们是聪加的牧人,或是德国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多多少少会因对方关于接吻的观点而进行一些调整。聪加人也许慢慢地觉得接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德国大学生则会认识到接吻时需要注意卫生。因此,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总会带有一些他人的看法。
2.社会影响的普遍性(pervasiveness of social influence)
他人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人们的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他人的言行。比如,有人在背后支持我们的话,我们就会勇气大增,畅所欲言;当有批评者与我们抗辩,则有可能让我们感到害怕,进而沉默寡言。
前面提到,即使我们是独自一人,他人依然会影响到我们。所谓社会影响的普遍性,是指他人实际上可以影响到我们所有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无论他人在场与否。我们对他人反应的思考,以及我们对社会群体的认同,形塑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知觉、思维、感受、动机,甚至是自我。当你是一名金州勇士队的球迷、一个志愿者协会的会员、一个中国人的时候,你会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我们效忠的群体可能是小范围的,例如一个家庭、团队或委员会;也有可能是大规模的,例如某个种族、宗教、性别,或社会与文化。无论这些群体是大是小,群体成员身份为我们提供了观察社会性事件的框架和过滤器。故前述普林斯顿大学与达特茅斯学院的大学生对同样的比赛过程做出了不同的判断,就不难理解了。
有时我们体验到的社会影响是社会压力,例如当我们面对一位咄咄逼人的售货员、受到了冷暴力,或持有不同于我们的政治观点而受到嘲笑时就是如此。但是,当社会影响不明显时,更能彰显出它的深远意义来。换言之,你实际上受到了他人的影响而不自知,误认为自己所作出的反应只是基于自己内部的认知过程而已,此时的社会影响更是意义重大。普林斯顿和达特茅斯的大学生们之所以判断不同,是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大学,但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吗?可能没有。因为从婴儿时起社会影响就包围了我们,所以我们通常不会意识到社会影响的存在。有时当人们转换了角色,就能够意识到社会影响的作用了,比如当叛逆的青少年自己成为父母后,也会对自己的青少年子女实行宵禁,担心不良的生活习惯或交友不慎会毁了孩子,而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却没有意识到这些,反而嫌父母管得太严。一些外国人在四川或湖南生活久了,等回到自己的国家,却为吃不下原本习惯的面包和薯条而发愁。即使如此,这样的变化还是会让人们觉得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把它归因为是社会影响的作用,而是认为现实就是如此。比如,外国人会觉得川菜或湘菜本身就是好吃,他们已经忘记以前的自己觉得面包和薯条就是人间美味。社会影响具有强大威力,它会形塑人们对现实的构建,它能够改变人们的思维、感受和行为。无论是与他人相处,还是独自一人思考,社会影响都在人们身边。
(二)三个动机原则
那么,人们在构建现实与受到别人影响和影响他人时,会朝着哪个方向行进?换言之,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主要会牵涉到三个方面的动机:掌控感的动机(to strive for mastery)、与他人联系的动机(to seek connectedness with others)、看重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人和物的动机(to value themselves and others connected to them)。
1.掌控感的动机
掌控是指人们需要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进行了解,进而帮助自己在生活中获取想要的结果与奖赏。无论是面对自然性世界还是社会性世界,人们都需要先对其了解、熟悉,才能适应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比如,农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当地四季的变换,土壤、日照、温度与雨水的状况等;求职的时候,必须对单位和岗位的性质进行了解。能否做出正确的决定,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收集到可靠与精确的信息。
2.与他人联系的动机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作为一个物种,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存活、发展下去。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想与自己关心和重视的人建立并维持相互之间的支持、喜爱与接纳。研究表明,当人们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时,这种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原因是人们需要从自己熟悉的人那里寻求支持与安慰。即使是在平和的生活状态下,他人的支持依然很重要,这体现在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性质与意义,都是在与他人联系和比较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
3.看重自己及与自己有关的人和物的动机
这种动机指的是人们会激发起以一种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及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人和物,比如家庭、团队、国家,甚至自己的拥有物。一个人即使病入膏肓了,还会认为自己的这点病并不算什么事,还有比自己病情更重的人。每个人都会高看与自己有关的他人或群体,这就不难解释人们对同样的事件会有不同的解释了。前述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和达特茅斯学院的学生多多少少会偏袒各自学校的球队,指责对方球队队员犯规太多,己方队员是迫不得已才进行防御。这些大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这样判断的,这样的判断会让他们感觉良好。
(三)三个信息加工原则
无论人们是要寻求奖赏、联系他人还是要看重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人们都需要在自己生活的世界中收集、加工相关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人们会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保守主义原则:已有的观点难以改变(Conservatism:Established Views are Slow to Change)
保守主义原则是指个体或群体一旦对这个世界形成了某种观点,这种观点就难以改变,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甚至会永久地保持这种观点。普林斯顿球队的支持者们,坚信他们的球队是最棒的,他们就通过这种信念的过滤来解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符合这种信念的信息就用来证实、加强自己的信念,不符合这种信念的信息则有意无意地视而不见。保守主义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笔者于2016年买了一辆吉利博越的汽车,一些同事表示不解:“怎么买吉利车呢?怎么不买大众、丰田、本田或雪铁龙的车呢?”笔者知道他们对吉利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生产十分粗糙的“豪情”“美人豹”时代,笔者也并不看好那个时代的吉利汽车。但同事们或许不知道,从吉利的博瑞、博越品牌开始,吉利制造已进入了3.0时代,其设计、制造和质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2018年,吉利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仅次于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排在第四位,把一众合资品牌,如奔驰、宝马、丰田、本田、现代、雪铁龙等,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当情况发生变化时,笔者在信息加工时愿意改变过去旧有的观点,不受保守主义原则的制约。你会这么做吗?(有趣的是,吉利博越汽车是笔者的拥有物,笔者对自己的汽车的辩护含有前述的看重自己拥有物动机的意思。)
2.易得性原则:容易获取的信息影响大(Accessibility:Accessible Information has the Most Impact)
从一场足球赛,到一场学术演讲,每一种社会情境都含有大量信息,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法详细地处理其中每一种信息。其结果是,人们很可能只考虑、记忆和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信息来形成判断和做出决策。易得性原则是指哪一种信息更容易被人们获取,那这些信息就会对人们的思想、感受和行为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先进入人们头脑中的就是过去已经思考过的那些东西。因此,前面提及的足球赛,达特茅斯队的拥趸就是在利用“他们的足球队是很棒的”这一信念来做出许多判断。在另一些情景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那些容易被注意和解释的信息来做出判断。比如,你去听一场关于废止死刑的演讲,而你平常对此没有什么思考。那么,如果在演讲的过程中听到较多鼓掌声,你就有可能对废止死刑形成积极的态度;而如果听到比较多的嘘声,你更有可能对废止死刑形成消极的态度。
3.肤浅或深入的原则:人们可以肤浅地加工信息,也可以深入地加工信息(Superficiality Versus Depth:People can Process Superficially or in Depth)
多数时候,人们就好像是一架安装了自动导航仪的飞机,不用费什么劲,就能对现实形成一些粗浅的印象,此时人们在信息加工中非常依赖上述那些唾手可得的信息。但当人们注意到事情发展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或者是想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受到威胁的时候,人们就会愿意花时间精力去深入地处理信息。这就是信息加工的肤浅或深入原则。拿上述那个去听关于废止死刑主题的演讲的例子来说,假如你有亲朋好友犯下了极为严重的罪行,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你就不会太在乎其他观众的掌声或嘘声,而是仔细收集演讲中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并进行仔细的逻辑分析,最终得出有关废止死刑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