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很多学者认同1908年是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份,原因是在这一年,世界上终于有冠以“社会心理学”名称的教科书出版了,而且还是两本,分别是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可是,这两本书除了书名都写有“社会心理学”之外,内容却相去甚远。“罗斯的著作表明他是集群行为研究的先驱,而且他并不强调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相反,麦独孤则强调个人行为,他研究了行为的机制和先天倾向。”(16)可以说,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分化是同时进行的。它不是诞生于同一门学科,只有一个母体,而是诞生于两门学科,有着两个母体。社会心理学与其母体学科的亲缘关系,决定了它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我们将不同学科的学者发展出的具有本学科特点的社会心理学称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即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PSP)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SSP),而且学者们广泛认为这两种社会心理学在各自的核心问题、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相对的差异(House,1977)。
后来,随着不断有其他的学科对人的行为感兴趣,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也随之扩增。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四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一、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研究取向,顾名思义是心理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它带有心理学的学科色彩。心理学家在研究社会心理学时,喜欢从具体微观的角度入手,关注的核心是个体,以及个体如何对社会刺激进行反应,强调的是发生在个体内部的那些过程。行为的变异被认为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人格和气质对社会刺激或差异的解释。尽管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也研究群体动力,但他们倾向于在个体的层次上对这些过程进行解释。由于其研究主要强调的是内部的心理过程,可以称之为认知与内心社会心理学(cognitive and intrapersonal social psychology),它源起于19世纪中叶德国的实验心理学家如冯特(Wilhelm Wundt)等的工作,这些工作致力于了解人的内部过程是如何影响人与他人互动的能力的,这些内部过程包括认知(记忆、知觉、决策)与生理(化学与神经活动)方面。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这一理论强调个体在各种社会情境中是如何学到适当的反应的,认为社会学习的主要过程包括强化,即个体特定行为的产生是与某种奖赏或惩罚联系在一起的;还有模仿,即个体通过观察另一个人行为而产生的强化过程。
此外,认知与内心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具体根基是个体如何在头脑中以图式(schemas)的形式储存信息。图式是指人们对环境中的客体进行标定的方式,对客体进行分类。使用了图式,就能够让个体加工环境中数十亿比特的信息,进而轻松地参与社会互动。
认知与内心社会心理学努力探索图式对社会互动影响的不同侧面。
首先,在认知方面,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大脑活动是如何特定地与记忆、知觉与决策过程联系在一起,这些过程影响了个体成功地进行社会互动了解信息的能力。此外,心理学家还探索认知过程的变量是如何造成了个体互动能力的差异的。其中记忆的研究审查了人们是如何对先前遇到的事件、情景与他人进行分类的,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图式结构的类型,并运用到特定的群体、文化和情景中去。对记忆的研究使得研究者可以直接探索人们的互动及对其进行标签之间的联系。例如,一位女士进入一个房间,观察到了一男一女之间的互动。如果她把这两人的互动标签,归类为是情人之间的浪漫插曲,而不是同事间的交谈,她就不太可能去打断他们。如果她进入房间后认出并认为其中一人是她的亲密朋友,其与这两人的互动就和认为这两人仅是普通同事时的互动不一样。与了解图式和记忆有关的理论概念还有刻板印象(stereotypes)、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 fulfilling prophecy)等。
在研究知觉时,研究者对人们是如何解读环境中的信息,而这解读又是如何影响人们与他人的互动深感兴趣。对知觉的研究考查了个体与事件、情境及人的类别相联系的意义。从认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一领域关键的理论概念有归因及归因偏向。归因是指个体如何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归结。归因偏向的研究发现,人们进行归因时,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全面与准确,而是会进行有倾向性的归因。
对决策的研究揭示了记忆、图式与知觉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诸多行为,从早上要穿什么衣服,到在某一环境中人们愿意冒风险的程度等。而人们作出的决策直接影响到了个体与他人的互动的意愿,以及互动的质量。
其次,对内部过程的生理方面的研究,则探索了特定的生物与化学过程影响个体创建适当与有用图式、使用记忆及精确知觉事物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体作出相关的决策。初看上去这一块似乎并不与人们的社会互动直接相关,但是新近的发展表明人的生化过程是和人的认知紧密联系的。认知和行为心理学家,与神经科学家一道,精确地揭示了特定的生化过程是如何直接影响了人的认知功能的,现在发展出来的技术可以使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者在心理学、神经科学及社会学去测量、检查这些生化过程与人们相应的行为及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包括有脑电波记录技术(EEG)、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等,它们可以使研究者研究对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的神经与化学反应,这就意味着社会心理学家可以更精确、更直接地去测量人的社会互动过程。
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虽然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家是在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心理学家,但也不能忽视另一小部分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是在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社会学家。这两组学者对同样的研究问题感兴趣,但他们的取向却不相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关注个体,重点放在个体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是如何影响了他在那种社会情境中的思考、情感和行为的。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却倾向于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及其关系,以及较大的群体或社会变量在决定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这些社会群体包括家庭、组织、社区和社会机构等。可以说,他们的研究并不逊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主要的理论有符号互动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参照群体理论、社会角色理论等,下面我们通过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了解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内容。
(一)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1980年,当代认同理论的大家谢尔顿·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er)提出,社会心理学具有三个面(three faces):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是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学的产物,其核心人物是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米德一直执迷于自我—社会之间的关系,米德理论的要点是社会产生、发展出了人的自我,人的自我继而影响了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反过来维持了社会的形成。
20世纪中期,符号互动理论分裂成了两支:芝加哥学派和爱荷华学派。虽然这两派都声称自己是源于米德的自我与社会的理论,但是在关于人的本质、互动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假设上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先看看芝加哥学派。米德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他1931年去世后,他的学生布鲁默(Herbert Blumer)把米德讲课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出版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符号互动理论圣经”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在这本书里,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这一术语才正式出现。布鲁默的互动论强调人自我的本质是变动不定的,犹如变色龙一般在社会互动中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布鲁默认为社会互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预知的,社会是摇摆不定的,充满了变化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布鲁默主张用探索性的方法论和归纳法去了解社会生活。
再看看爱荷华学派。曼福德·库恩(Manford Kuhn)从1946年开始,一直到他1963年去世,都在爱荷华州立大学任教,爱荷华学派由此得名。库恩就米德的互动论发展出了另一种观点。与布鲁默关于自我变动不居的观点相比,库恩认为自我其实稳定得多,他主张人有一个核心的自我,它源于人们的社会角色。按照库恩的观点,核心自我对人是有限制的:每个人经历了社会现实之后所选择的行为要和其核心自我保持一致,而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情境中。库恩认为社会互动是高度模式化、可预测的,社会则是相对稳定的。库恩主张用演绎的理论方法去预测和测量人的行为。1950年,库恩发展出了著名的“自我概念20问”的方法,用以评估人的核心自我。这个测试要求受试者用20个陈述句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最后来了解一下符号互动理论的新进展。现代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发展体现在将米德的开创性的但却相当模糊的关于自我与社会的学说转译成更具实验性的主张,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认同(identity)的研究。认同是指自我成分中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给个体带来的特别的意义。当代认同理论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是由谢尔顿·斯特赖克及其同事提出的结构的观点,他们主要关注社会结构是如何形塑人的认同,继而影响其社会行为的。
第二种是认知的观点,代表性的研究是彼得·伯克(Peter Burke)的认同控制理论(identity control theory)和戴维·海斯(David Heise)的情感控制理论(affect control theory),他们关注的是影响个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如何表达其认同的心理机制。伯克和海斯理论的一个共同之处是他们都提到了在认同与行为的关系中“控制系统”的观点,意思是认同的意义就像是恒温器那样进行工作,当房间的温度偏冷,恒温器就要打开火炉,把房间的温度加热到设定的度数。类似地,如果一个人从环境当中得到了与其自我认同意义不一致的反馈,那么此人将会改变其行为以求与认同相一致。伯克和海斯理论的重要区别,是关于“人们努力控制的到底是什么”的假设不同。伯克的观点是偏向个人主义的:人们是以想要证明其自我意义的方式去行动的。例如,一位学生认为自己是积极的,那么其行为就会以积极的方式去进行,比如努力学习,争取优秀的学习成绩,经常参加活动等,以从他人(父母、老师、同学)那里获取证实其自我观点的社会反馈。相反,海斯主张人们是以创建情境的方式去行动的,既要证明自身的自我意义,还要力证情境中其他客体,包括他人的意义。当一位积极的学生与一位努力工作的老师在教室里进行互动的话,他们之间会相互激励,彼此认同,并希望以如此适宜的社会情境的方式去行动。在这一点上,海斯的理论与布鲁默的自我仅是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客体的观点相一致,与布鲁默不一样的是,海斯认为即使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情境中,人的行为也是可以预测的。
(二)社会结构与人格
社会结构与人格(social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和符号互动理论的总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强调社会特征是如何影响个体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这个角度上看,个体在社会中占据着不同的位置,个体在社会位置中的关系则体现了系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位置将个体置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包括家庭、友谊、同事网络等),个体在这些网络中承载着行为的特别的期望,表达出权力和声望的不同层次,继而这些社会结构的特征以众多的方式影响人们,豪斯(James S. House)曾将这方面的研究称之为“心理社会学(psychological sociology)”。社会结构与人格的研究显示,这些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例如身份、性别、种族、地位等)是如何决定了人们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包括生理与心理健康、与犯罪行为的牵连、个人的价值观、所获取的成就。得克萨斯大学人口中心的马克·海沃德(Mark Hayward)的研究显示,童年时期的社会条件(例如社会经济地位,这些儿童是与亲生父母生活还是在别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母亲是否在外地工作等)会影响到其在成人时死亡的年龄。近些年来,社会结构与人格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个人是如何影响社会的模式与趋势方面,弱势群体成员的行动有时也能促使权力、声望、特权等社会标准发生变革,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非裔美国人罗莎·帕克斯(Rosa Louise McCauley Parks)的故事:
罗莎·帕克斯是蒙哥马利的女裁缝。自20世纪30年代至1955年,她一直从事缝纫工作。后来,她成为数百万计非裔美国人争取自由的代表人物。
在1950年代美国南部的许多地方,法律明确规定黑人与白人在公车、餐馆等公共场所内需分隔,且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巴士前部的座位仅限于白种人使用,黑人只能?坐在车的后部,中间的区域两类人都可以使用。然而,如果某个白人想要坐上某个黑人的座位,那个黑人只能离开。在北方,法律认可的种族歧视也使黑人被许多行业和社区拒之门外。
1955年12月1日,时年42岁的罗莎·帕克斯和其他三位黑人坐在一辆巴士的中间区域,一位白人上了巴士,并示意想要座位时,开车司机要求这四位黑人离开自己的座位,这样子这位白人就不会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邻座了。其他三个黑人起身让座,但罗莎拒绝了司机的要求。当年早些时候,蒙哥马利就有两名黑人妇女因拒绝让座而被捕。这次也不例外,罗莎遭到监禁,并被罚款10美元。
她的被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1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组织者是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一名浸礼教牧师——马丁·路德·金,后来马丁·路德·金获得反种族隔离斗士的称号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荣誉。这场运动的结果,是1956年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车上的“黑白隔离”;1964年出台的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政策。30年后,罗莎·帕克斯追忆道:“我被捕的时候没想到会变成这样。那只是很平常的一天,只是由于广大民众的加入,才使它意义非凡。”
罗莎·帕克斯因她为公民权利积极实践而获得两项国家级最高荣誉。1996年,克?林顿总统授予她总统自由勋章;1999年,她得到国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并被美国国会命名为“民权之母”。
罗莎·帕克斯于2005年10月24日去世,享年92岁,她的遗体荣誉地安放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她是美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3万人静默地走过了她的遗体,向她表示他们的尊敬。
众议员科尼尔斯提到这位以沉默和力量著称的女士对国家而言的重要性,他说:“有极少数人可以说他们的行动和品行改变了国家的面貌,罗莎·帕克斯就是其中一位。”
早些时候,在华盛顿的追思会上,美国参议院的宗教官员谈起罗莎·帕克斯时说,她的勇敢担当是小行动引发大力量的示例。杰西·杰克逊牧师在一个声明评论说,罗莎·帕克斯小小的勇敢举动,对于非裔美国人意义重大。他说在1955年的巴士上,“她照旧坐着,但我们可能会站起来,是她打开了通向自由之旅的大门。”
(三)群体过程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群体过程,研究在群体情境中基本的社会过程是如何进行的。群体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区域。因为只要有三个人就能组成群体了,也因为人们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所以人们会花大量的时间生活在群体情境里,包括家庭、朋友和同事等,群体过程研究在群体中人们的互动情况及在群体中的位置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
例如,马克思就认为社会结构中的经济系统会影响我们的社会关系与个人的思维过程(冲突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系统会使个体产生与他们的工作或与其他工人异化或隔离的感觉。现在有句网络热语:“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这是有道理的。社会心理学家布鲁纳做了一个实验,让孩子们看一个50美分的硬币,然后让他们在纸上画出来。结果发现,富裕家庭的孩子画出来的硬币比贫穷家庭的孩子画出来的硬币小一些。
研究群体过程的学者特别对群体形成时出现的一些过程和现象感兴趣,比如地位。当你新进入一个班级,你会注意到有些人更善于言辞,他们的意见要比别人的意见更容易贯彻下去。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再比如权力。当你与卖方讨价还价时,当时情景的一些特定特征会给予你或对方更多权力来确定最终的价格。那么,是什么样的情景特征会赋予一个人更多的权力?再比如说公平公正。当你考虑自己的工资是否合适时,你会与别人的工资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会影响你在职场中的行为,比如是否会跳槽,或就是为了泄愤而辞职等。那么,我们会与哪个群体的人进行比较呢?我们是如何判断事情的公平与否呢?简而言之,这些学者是通过研究如地位、权力及公正等形成的过程来回答这些问题的。
总之,社会学取向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社会结构层面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和访谈法。
三、文化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成为了全世界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绝大多数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知识,都来源于美国的研究者。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学者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差异对人们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比如,有很多学者发出了这样的抱怨,“文化……被认为是同质性的,也就是说,主要是基于白人中产阶层的那套价值观和期望来进行研究的……例如,在发展心理学中,所谓的儿童实际上是白人儿童(McLoyd,1990);在女性心理学中,女性通常指的是白人女性(Reid,1988)”。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马库斯和北山志乃(Markus and Kitayama,2003)认为:“我们所知的心理学还不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学;它像是美国本土心理学,或更确切地说,是世俗的、中产阶级盎格鲁美国人的心理学。”
意识到问题后,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跨文化心理学,试图证明文化在一个民族的人格与社会行为形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能动的人格与社会行为又是在何种程度上建构文化的。
其实心理学家对文化因素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探索由来已久,实验心理学的创建者冯特,在其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学》中就主张文化民族的研究;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勒温则对德国和美国的国民性进行过重要的研究;一些俄罗斯学派的学者,如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和亚历山大·鲁利亚(Alexander Luria),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们,从社会文化出发进行研究。不过,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正式建立,是由美国夏威夷东西文化研究中心的特里安迪斯(Trandis)和朗伯特主编的《跨文化心理学大全》中的第五卷《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宣告的。
在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进展方面,最具影响力的单项研究首推荷兰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施泰德(Hofstede)开展的一项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晚期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霍夫施泰德是美国IBM公司研究团队中的一员。该团队在其公司70多个国家的雇员中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的士气调查,最终累积成拥有116 000名被试的巨大的数据库。霍夫施泰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于1980年出版了他的经典著作——《文化的结果》(Culture's Consequences)。霍夫施泰德在研究中通过对特定项目得分进行比较,以及对问卷项目中一些经标准化的国家均值进行因素分析,成功地找出了国家差异的四个维度,并把它们分别命名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男性气质对女性气质。研究发现,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强调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IC),Hofstede,1980;Triandis,1972,1980,1988]的不同价值观,可以用来预测不同文化中的人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和领导行为等具体行为。由此,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成了最重要的文化维度。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自我的定义。个人主义把自我视为是独立的,集体主义则把自我视为是相互依赖的。②目标的结构。个人主义把个人的目标置于优先的地位,而集体主义则会把内群体的目标置于优先地位。③内群体规范的重要性,社会行为被内群体规范决定的程度。集体主义把内群体的规范和对内群体的态度都当作是社会行为重要的决定因素,而个人主义则把对自身的态度当作是其行为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把内群体的规范当作是行为次要的决定因素。④对关系和理性的强调。集体主义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对奖赏和成本的计算会把内群体置于优先的地位,个人主义在作相应考虑时,则主要根据与自己的关系来进行计算。假如成本太高的话,个体会降温甚至结束这段关系,哪怕这段关系对内群体的相关成员十分重要(比如婚姻)。
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美、德、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集体主义的典型代表是中、日、韩等亚洲地区的人们。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具体差异,著名的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E. Nisbett)认为:“东亚人群体与欧洲人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社会心理差异。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东方人重视成功和成就,原因是这会给他们所属的群体带来益处;西方人重视这些东西,原因是这些是个人价值的勋章。东方人重视和睦相处,并进行自我批评以确保做到这一点;西方人重视个性,他们力求自我完美。东方人十分在意他人的情感,他们力求人际间的和谐;西方人更在意了解自己,他们牺牲和谐来换得公平。东方人可以接受等级制度和群体控制;西方人则喜欢平等和个人行动的空间。亚洲人回避争议和辩论;西方人则对从法律到政治到科学各个领域的论辩修辞充满了信心。”(17)
文化议题真正被社会心理学认真看待,始自琼·米勒(Joan Miller,1984)的归因研究。社会心理学此前的归因研究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结论,叫做“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意思是人们在归因过程中,会自发地把他人行为的原因归结为行为者的内部特征而不是外部情境因素的强烈倾向,并且认为此种倾向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有跨文化性。然而米勒却发现,不同文化中的人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印度人的情境归因比美国人多两倍,而美国人的个性归因比印度人多两倍。他认为归因中的这种文化差异取向是通过社会化过程渐渐发展起来的。
自此之后,有关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实证研究层出不穷,对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进行文化解释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视角。
四、进化视角的社会心理学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生活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古今中外的任何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与行为上,人们的相似性都远超他们的差异性。例如,人都要睡眠,都会感到饥渴,并能够通过相同的机制习得语言。人们都偏爱甜味而不是酸苦,对颜色的分辨也很类似。人们都可以理解他人的皱眉和微笑。所有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人们会加入团体组织,服从并认可社会地位的差异。人们知恩图报,惩罚冒犯行为,并且会因为孩子的夭亡而悲伤。婴幼儿在8个月左右就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而长大后,他们会偏爱自己所属团体的成员。他们会以戒备或消极的态度对待那些持有不同态度和特性的个体,等等。强调人类共同属性的观点就是进化论,自20世纪90年代起,从进化论观点去研究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取向就是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强调用进化理论来预测在假定的祖先生存环境中,哪些行为会被选择出来。
进化(evolution)是指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过程。进化论中最为人知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自然选择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1)生物体有许多不同的后代。
(2)这些后代在环境中互相竞争以求生存。
(3)某些特定的生理和行为变异会提高他们在相应环境中繁殖和存活的概率。
(4)存活下来的后代更有可能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5)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
最适应环境的物种或个体能够生存下来,也就是适者生存。另外一个有关的概念是适应性(adaptive),能适应环境的动植物才能存留下来。例如,长颈鹿为什么会有那么长的脖子。在一个食物稀缺的环境中,碰巧拥有稍长一点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吃到别的动物够不到的叶子,这些长颈鹿就比别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下来并留下后代。这样的状况屡次发生,“长脖子基因”因此成了长颈鹿后代的普遍拥有的基因。
进化论进一步认为,自然选择不仅是动物和人类形态与生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动物和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的生理和心理机制都受进化规律制约。进化心理学认为,在进化历史的指导下可以更好地研究人类的认知和行为。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的心理包括成千上万个进化的模块,这些模块是心理适应,它们是在自然选择中被设计出来满足特殊的信息—加工的功能,它们要解决更新世(Pleistocene)狩猎—采集(hunter-gatherer)的祖先面对的生存和繁衍问题。自然选择通常在物种中产生了复杂的适应,人类心理也是进化形成的,这是人性。进化心理学试图用符合自然选择规律的基因来解释社会行为,其核心思想是进化总是发生得非常缓慢。在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社会行为至少部分源于对远古环境的适应。换言之,现代人的头骨里装着一副石器时代的大脑。这是因为,人类祖先在采集和游猎状态下已经生活了数百万年;而我们的农业文明,才不过10 000年;而工业文明,才仅仅500年。人类的进化速度远远没赶上文明的发展速度。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的一个著名例子是:当我们看见一辆汽车和一条蛇时,我们会害怕哪一个?相信绝大多数人害怕的是蛇,而不是汽车。请注意一下,现在汽车的危险性毫无疑问要大于蛇的危险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者超过125万人,每年被蛇咬死的人数是1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全球死于车祸的人数大约是死于被蛇咬人数的13倍之多!按道理说,我们应该害怕更具危险性的东西(汽车)才对呀,但是为什么我们看见蛇会不由自主地害怕,而看见汽车却不害怕,甚至绝大多数人还很欣赏汽车呢?这是因为数百万年前的地球上到处都是蛇,蛇是会咬死人的,人如果不进化出对蛇防御机制,人是不可能存活到现在的。而汽车的出现仅仅才100多年的时间,100多年的时间对进化来说太短,远远不足以让人产生对汽车害怕的适应性。因此,通常我们所害怕的恰是远古祖先所面临的危险。我们害怕敌人、陌生面孔和极高的位置,可能的恐怖主义者、其他种族的人和飞行都会让我们感到害怕。我们更害怕突然出现的直接威胁,而容易忽视诸如吸烟和气候变化等一些新出现的威胁,后者的危害较缓慢但更严重。同样,我们对现代其他那些杀伤力、危险性大的东西都是这样反应的,如对枪支、插线板等总是害怕不起来,而对很多远古就存在且具危险性的东西如黑暗的环境、蜘蛛等会下意识地、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害怕。
再看看进化心理学在人类行为其他方面的解释。巴斯(David Buss)是当代进化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发现配偶选择过程中男女有不同的偏好,男性偏爱漂亮、温柔的女性,而女性偏爱拥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这种心理机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人类进化的远古环境中,漂亮是女性健康的标志,更具生殖力,而拥有财富和权力的男性能保证女性在怀孕和养育后代过程中所需的投入,具有这些机制的人比没有这些机制的人更容易取得生存和生殖方面的成功。
尽管目前对进化心理学还存在诸多的争议,但进化心理学还是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取向。在本书中,只要有相应的研究,我们会尽量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进化心理学的介绍与解释。
那么,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呢?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社会心理学还很幼稚,不够科学甚至于不太让人信服?关于这个问题,谢尔顿·斯特赖克(Sheldon Stryker)说道:“我的意思很简单,有两种社会心理学并不必然是件坏事。”他进一步分析道:“第一,确实存在两种社会心理学,虽然这两种社会心理学并非完全不一样,但确实有着重要的区别;第二,人们普遍对社会心理学的这种状态有着负面的评价,认为两种不同社会心理学的存在是有害的,因为造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分离,所以不能使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理想的单一学科;第三,这种对社会心理学的典型评价忽略了伴随着两种社会心理学鸿沟导致的消极后果而来的真实可能性,而且忽略了这个鸿沟其实也有许多积极的东西,这些积极的结果不仅对统一的还是分离的社会心理学都同样适用;第四,要取得这样的积极结果,需要在把两种社会心理学联结起来和分开之间的体制机制上持续不断的创新努力。”(18)我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周晓虹也认为,从社会心理学以往的发展和现状来看,现在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消除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不同取向相互并存的现象,以求得纯粹的统一或综合。他还生动地比喻道,人的大脑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左右两半球构成的,人的视觉器官也不是一个而是一双。大脑的左右两半球不仅大大增加了据说是由脑细胞构成的皮质的面积,而且保证了对左右肢体相对独立的支配;而一双眼睛则是立体视觉形成的前提。我们可以认为,正是社会心理学内部两种或两种以上取向的同时存在,才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个人、对社会及对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