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866年,也就是距今一百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死了哥哥,哥哥死的这一年才十三岁,死于一次滑冰的意外事故。
尽管这个小男孩家里有十个孩子,但他死去的哥哥,作为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地留在了他那悲痛欲绝的母亲的记忆里。许多年以后,这个小男孩长大了,成了一位剧作家。他写过许多剧本,也都曾经上演过,但许多年过去了,只有一部讲述他母亲的记忆里,也是他自己心中的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的作品流传下来。
这部作品就是《彼得·潘》。
这个长大了的小男孩,名叫詹姆斯·巴里。
《彼得·潘》最开始不是一部小说,是一部儿童剧,1905年在纽约尼克博克剧场首演时,就引起了轰动,打破了卖座纪录。以后每上演一次,作者就将剧本修改一次。过了好些年,一直到了1911年,《彼得·潘》才以小说的形式出版。
《彼得·潘》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伦敦一栋门牌号是14的大房子里,住着达林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孩子:温迪、约翰和迈克尔,他们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有一天,这一切都被打破了,温迪他们三个孩子随着一个叫彼得·潘的男孩飞出了窗口。彼得·潘是一个拒绝长大的男孩,他不喜欢大人,一出生就逃出了家门,和公园里的小精灵们住在一起。他说他以前也相信妈妈会永远开着窗户等他,所以他在外面待了好长好长时间才飞回去,可是窗子已经关上了,因为妈妈已经把他忘记了,他的床上躺着另外一个小男孩。彼得·潘带着温迪他们三个一起飞到了虚无岛。虚无岛是一个小小的海岛。在虚无岛,温迪他们不单和印第安人成了好朋友,还和以胡克船长为首的海盗展开了搏斗,开始了一场真正的冒险……
尽管这部作品问世已经一百多年了,可我们今天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陈旧,还是那么新鲜,还是那么让人激动,特别是当彼得·潘领着孩子们飞出窗口,在天空中飞翔的时候。相信每一个读到这个场面的孩子,都会被感染,都会追随着彼得·潘他们,在心底里腾空而起,飞翔在深蓝色的夜空当中了。
有人说,这是第一部主人公在天上飞翔的小说。是不是第一部,我没有办法去考证,但我知道,这绝对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冒险小说。你看,有仙子,有成群的印第安人,有嘀嗒作响的鳄鱼,还有用一只铁钩子代替右手的海盗船长胡克……难怪有评论家说,《彼得·潘》活像是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马戏。
可是,《彼得·潘》真的仅仅是一部带有冒险色彩的幻想小说吗?
答案是否定的。
除了一个长长的热闹的故事,詹姆斯·巴里还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形象——彼得·潘。小说里,当小女孩温迪的妈妈达林太太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彼得·潘就已经存在了,他带她去过虚无岛。但她后来长大了,而彼得·潘却没有长大,还是像她是个少女时一样大。不过,他知道达林太太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不再相信他的存在,所以,他选择在达林太太出门的时候飞进了她的家,把温迪他们几个带到了虚无岛。
没有人强迫彼得·潘不长大,是他自己拒绝长大的。他憎恨大人,甚至到了见到大人就龇牙咧嘴的地步。出生后七天,他就逃出了襁褓,与住在公园一隅的仙子们为伍。他也曾经回过家,可是从紧闭的窗户里看到妈妈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那不是自己,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少年。他树叶裹身,一口乳牙,再也没有长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彼得·潘为什么会拒绝长大呢?
拒绝长大,也就是拒绝成长为一个大人。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知道彼得·潘是自己不愿意长大成人的,因为大人的世界让他觉得害怕、压抑。彼得·潘是一个顽童,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快乐顽童,而那个在“右手第二条路,一直往前走到天亮”的虚无岛,就是他逃避大人的地方。
虚无岛当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地方,但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作是存在于孩子们的心中——这里没有大人讨厌的说教,没有大人的束缚,你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无疑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堂。
有评论家说,《彼得·潘》是一部“童年的独立宣言”。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作者詹姆斯·巴里的时代,人们已经意识到大人对孩子们的压迫了。孩子们被剥夺了自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面对大人,孩子们终于鼓起了勇气开始捍卫自己的权利了。彼得·潘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站了出来,面对大人公开挑战:“放手让我们去玩吧!”这是一种儿童的生活理想,有一位评论家说得一针见血:《彼得·潘》公然以这种儿童的生活理想与成人的根深蒂固的生活理想相抗衡,发出了童年的顽强的呼唤。尽管说到底,彼得·潘的虚无岛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没有一个孩子在读这部作品时会怀疑它的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再简单不过了,因为孩子们没有丧失一颗童心。
据说《彼得·潘》在伦敦上演时,每当演到仙子中毒而死的一幕,彼得·潘就会把脸转向台下的观众,大声说:“你们要是相信仙子,就请拍拍手。仙子就会起死回生!”台下顿时就会响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拍手声。
孩子们相信。
只有我们这些早已丧失了童心的大人,才不相信仙子。要不,彼得·潘怎么会那么讨厌长大,甚至拒绝长大呢?
彭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