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行次昭陵 〔一〕

舊俗疲庸主,羣雄問獨夫 〔二〕 。讖歸龍鳳質,威定虎狼都 〔三〕 。天屬尊《堯典》,神功協《禹謨》 〔四〕 。風雲隨絶足,日月繼高衢 〔五〕 。文物多師古,朝廷半老儒 〔六〕 。直辭寧戮辱?賢路不崎嶇 〔七〕 。往者災猶降,蒼生喘未蘇 〔八〕 。指麾安率土,蕩滌撫洪爐 〔九〕 。壯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 〔一〇〕 。玉衣晨自舉,石馬汗常趨 〔一一〕 。松柏瞻虚殿,塵沙立暝途 〔一二〕 。寂寥開國日,流恨滿山隅 〔一三〕

〔一〕 此詩爲至德二載自鳳翔回鄜州路過昭陵時作。昭陵:唐太宗墓園。《元和郡縣志》:“關内道京兆府醴泉縣:太宗昭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九嵕山。”即今陝西省禮泉縣東北之九嵕山。行次:行道所止。此篇追頌唐太宗的文治武功,暗寓對當前動亂現象的慨嘆!

〔二〕 舊俗:指奢靡頽廢之風。疲:使動詞,使之疲困。庸主:指六朝昏庸無能之主。羣雄:指李密、竇建德、王世充等隋末起義羣雄。問:問罪。獨夫:指隋煬帝。朱鶴齡注引《隋書》:“楊玄感謂游元曰:‘獨夫肆虐,陷身絶域,此天亡之時也。’”兩句槪括六朝至隋末形勢。

〔三〕 讖:圖讖。帝王受命的徵兆。實係封建統治者用以神化自己的政權天授說。龍鳳質:喻貴相。温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李淵“自以姓名著於圖籙”,對李世民言:“隋曆將盡,吾家繼膺符命。”又卷二:“隋主以李氏當王,又有桃李之歌,謂密應於符讖。”又《新唐書·太宗本紀》:“方四歲,有書生……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句意爲唐太宗應符命當得天下。虎狼都:指長安。長安是秦舊地。《史記·蘇秦傳》:“夫秦,虎狼之國也。”隋末李密、王世充相持於洛口時,李世民父子引兵從太原渡河直趨關中,入據長安,戰略上有制勝之宜。因長安爲中古時期政治、經濟、軍事要地,當時在突厥、吐蕃、回紇威脅下,更有以首都作要塞,加強邊防的作用。故張綖注云:“太宗得天下,根本在先據關中。”

〔四〕 天屬:皇帝的統屬。指李淵、李世民父子。《堯典》:《尚書》篇名。唐高祖李淵諡號神堯。他禪位太宗李世民,如堯之禪位舜,故云“尊《堯典》”。禹謨:即《大禹謨》,《尚書》篇名。《大禹謨》有“九功惟敍”語。唐太宗樂有“九功舞”,歌頌其開國業績。神功:指開創之功。言唐太宗功業可追配夏禹,故云“協禹謨”。

〔五〕 風雲:《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喻風雲際會。隨絶足:指李靖、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佐治之盛。絶足,一作“逸足”,指駿馬,引申爲征討立功之人。日月:喻唐太宗的君臨天下。繼:繼統,繼承帝位。高衢:大道、王道之意。王粲《登樓賦》:“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李善注:“高衢,謂大道也。”兩句謂君臣風雲際會,遂致天下治平。

〔六〕 文物:指典章制度。唐初制度多襲用隋朝舊制,而隋、唐制度則是總結兩漢、晉、南北朝而來,故云“多師古”。半老儒:唐太宗重用隋朝儒學舊臣,所謂文學館十八學士,如杜如晦,隋進士;房玄齡,隋羽騎校尉;孔穎達,隋大業明經高第;虞世南,隋大業中祕書郎;魏徵原依李密,又入李建成幕府等。

〔七〕 直辭:直諫之辭。兩句寫唐太宗能納諫,臣下直言觸犯亦不至被戮辱,君臣相得,是以進賢之路暢通,人皆能盡其才。

〔八〕 往者句:言太宗即位初年亦有災荒。據《通鑑》卷一九三:“(貞觀)元年,關中饑,米斗直絹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蒼生:見前《九日寄岑參》注。喘:喘息、吐氣困難。蘇通“甦”,恢復生氣。

〔九〕 指麾:同指揮。率土:猶全國。《詩·小雅·北山》:“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蕩滌:清除。《漢書·谷永傳》:“蕩滌邪辟之惡志。”洪爐:大爐,喻治理國家的功能。撫洪爐:比喻太宗治理天下如陶冶洪爐。《通鑑》卷一九三,貞觀四年,敍連續三年災荒後載云:“上勤而撫之,民雖東西就食,未嘗嗟怨。是歲,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於海,南極五嶺,皆外户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兩句謂太宗於荒亂之後,又兼歲歉,仍能安撫全國,盪滌穢邪,治平天下。

〔一〇〕 壯士句:黄生云:“有志之士,皆爲當路沮抑而不得進,安得不望昭陵而興悲乎?”幽人:幽居之士,杜甫自謂。鼎湖:《史記·封禪書》:“黄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騎,羣臣後宫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並引申而將鼎湖作爲皇帝死亡的代稱。

〔一一〕 玉衣:即金縷玉衣。是漢代帝王死後的殮服,用玉片由金絲編綴而成。晨自舉:用《漢書·王莽傳》:“杜陵便殿乘輿虎文衣,藏在室匣中者,出自樹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事,以喻太宗英靈如生。石馬:一本作“鐵馬”,非,從《文苑英華》改。指昭陵石刻六駿。《唐會要》卷二十:“上欲闡揚先帝徽烈,乃令匠人琢石,寫諸蕃君長……十四人,列於陵司馬北門内……又刻石爲常所乘破敵馬六匹於闕下也。”汗常趨:《安禄山事蹟》卷下:潼關之戰,唐軍既敗,“(崔)乾祐領白旗引左右馳突往來。……又見黄旗軍數百隊,官軍潛謂是賊,不敢逼之。須臾,又見與乾祐鬥,黄旗不勝,退而又戰者不一,俄然不知所在。後昭陵奏是日靈官石人馬汗流。”此當爲其時民間神化唐太宗的傳說,言其死後尚爲國馳驅。

〔一二〕 虚殿:空殿。《唐會要》卷二十:“開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朝於昭陵,……掌事者彷彿遥觀太宗立神遊殿前;及上入寢宫,聞室中謦欬之音。”句意爲太宗已死,僅留陵前松柏殿堂,供人瞻仰。暝:日暮。句意爲站在塵沙瀰漫的昏暗道路上,長久不忍離開。

〔一三〕 寂寥句:言開國時期的盛况已成陳跡。流恨:遺恨。山隅:山邊。鮑照《擬行路難》:“高墳累累滿山隅。”昭陵在九嵕峯,故云“流恨滿山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