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菲茨杰拉德 富家女不嫁穷小子,或许跟钱没关系

周末又看了一遍电影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到了结尾的部分,弹幕里齐刷刷地在骂女主角黛西。

黛西是富家千金,年少时跟盖茨比有过一段情缘,后来嫁给了贵族后裔汤姆。婚后,盖茨比忽然携带巨额的财富从天而降,费尽心思要跟黛西再续前缘。

为了吸引黛西的注意,盖茨比一掷千金,在自己家举办了一场又一场盛大的宴会,百般讨好黛西的表哥和朋友,用他极尽奢华的家私和多年不变的一往情深,又一次俘获了黛西的心。

就在盖茨比拉着黛西去跟汤姆摊牌时,黛西忽然退缩了,她情绪激动地开车离开,却阴差阳错地撞死了汤姆的情妇。

坐在副驾驶位的盖茨比决定替黛西顶罪,她仓皇跑回家,盖茨比担心她被丈夫刁难,在树丛下偷偷守护了她一晚,她却在屋里跟汤姆达成了“甩锅”的密谋。

盖茨比死于枪口下的时候还在心心念念等黛西的电话,可黛西早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像没事人一样地跟着汤姆出去旅行。无数为盖茨比的深情倾倒的女孩,大呼她是“渣女”。

跟我一起看电影的小姐妹也感慨,黛西真是瞎了眼,这么好的盖茨比她不爱,偏偏要回到那个她生孩子时都不在身边陪她,明目张胆出轨的丈夫身边。

不就是出身不够高贵吗,难道阶级差异,真的是富家女黛西看不上穷小子盖茨比的原因吗?

我在第二遍看完电影之后,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盖茨比重新出现之后,黛西其实也是动过情的。如果压根儿不爱,也不会舍得抛却一身荣华富贵,要求盖茨带她私奔。

对于黛西这样,勇气如同烛火一般摇摇晃晃的人,趁着她在勇气上头的一瞬间迈出第一步,那种马入夹道难回头的压力,也许能逼着她一步步地把这条路走完。

那样的得到是占有,可盖茨比偏偏要爱,他舍不得让她以这种不体面的方式留在自己身边,于是坚持要带黛西去找汤姆摊牌。

说清楚,断干净,体体面面地远走他乡重新开始,这才是盖茨比为这份爱情勾画的未来。

听起来多么深情,可他从来没有想过黛西愿不愿意。

黛西不是个勇敢清醒的人,从来都不是。对于她这种从小长在温室里,从没见过什么人间疾苦,也不知道世事险恶,像小雏菊一样软弱无害的女孩子来讲,让她面对面跟汤姆摊牌,本身就带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生性软弱的人,不会因为被一个有勇气的人爱上就忽然变得果决,所以她才宁可提出跟盖茨比私奔,也不肯对汤姆说一句“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可盖茨比不懂,他只是握着黛西的肩膀,一遍遍逼着她对汤姆说“我从来没有爱过你”。

这也不是盖茨比第一次用一个人的想法来处理两个人的关系。

早在他们年少的时候,盖茨比就在跟黛西卿卿我我几个月之后忽然消失。读者和观众都知道,他是自惭形秽,生怕配不上黛西,所以去拼命地赚钱。

可黛西并不知道他的想法,况且盖茨比消失的时间并不短,那是整整五年。

五年杳无音信,就算是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怕也没了耐心,更何况是黛西这种货真价实的人间富贵花,她活在纸醉金迷里,身边从来不乏追求者。

这就是盖茨比有限的格局,因为缺钱,也就短视到只能看到钱,误以为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想起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过的一个帖子,发帖人是个男孩。他说自己准备接受公司五年的外派,攒一点儿钱回来再结婚,可女朋友在第三年的时候跟他分了手。

原因大概是年龄不小了等不起了,再加上他一意孤行地出国,让她觉得自己一点儿也不重要。

那男孩的帖子里百般委屈:“我还不是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吗?我还不是不想让她吃苦吗?她根本就不懂没钱的生活有多难过。”

下面的第一条回复是:“她是不懂生活,可你也不懂她。”

盖茨比又有多懂黛西呢?

他连试探都没试探过,就本能地觉得她会嫌弃他的出身,自己只有挣到了钱才有追求她的资格。

可她到底怎么想、要什么、愿不愿意,他从来都没问过。

“我爱你”是一个人的事,可爱情归根到底是两个人的对手戏。哪怕其中一个再差劲,也要两个人彼此配合,互相沟通才能演得下去。

抛却有钱没钱这一点,有哪个女孩能安心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个连招呼都不打就失踪了五年的男人呢?

当汤姆揭穿了盖茨比虚构的身世,盖茨比恼羞成怒想要打汤姆的时候,黛西一下就慌了神,她吓得哭了,语无伦次地求汤姆带自己回家。

是盖茨比带她来跟汤姆摊牌的,可惊慌失措时,她的本能是向汤姆求助。

有人认为黛西的反应是因为揭穿了盖茨比的谎言,知道了他的钱来路不正,没上过牛津,不是跟自己一样根正苗红的贵族之后的嫌弃。

我却觉得,黛西的反应只是纯情绪性的,发怒的盖茨比让她想起了面前这个人有可能的失控,他的捉摸不定才是她最害怕的事情。

相比之下汤姆就不会,他出轨再明目张胆,也不允许他的情妇提一句黛西的名字,他嫁祸的主意再卑鄙,也不可能抛下黛西一个人离去。

当然不是因为汤姆比盖茨比更爱黛西,只不过黛西和汤姆的婚姻的背后是两个名门望族的结合,除了爱情之外,财富、名声和关系通通都是要考虑的事。

而一个吊诡的事实在于,一段婚姻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稳定性也就越强。

管它是不是爱呢,至少能让她从家庭的保护壳平稳过渡到社会的保护壳里,继续为她遮风挡雨,让她可以继续做个“快乐的小傻瓜”。

这种四平八稳的生活才是黛西这样的女孩离不开的氧气,而盖茨比能提供爱,能提供激情,偏偏最给不起这样的东西。

不仅给不了,他还要打破,要逼着她把自己的过往全部推翻,这才有了她对着盖茨比哭喊的那句“你想要的太多了”。

满满当当的爱,本身就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负担。

而黛西这样轻飘飘的人,注定承受不起。

我有时候在想,盖茨比的爱情或许也不是完全没有出路。

如果他能坦诚一点儿,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她身边,而不是编造一个又一个谎话;

如果他能耐心一点儿,从朋友开始做起,给她足够的时间培养勇气,慢慢看清;

如果他能温和一点儿,平心静气接受黛西爱过他也爱过汤姆的事实。

这一切或许会有个不同的结局,对于黛西这样的女孩,逼她是没用的,最有用的其实是最简单的一招——走在她旁边,直到她主动来找你。

黛西没有跟盖茨比在一起,或许无关财富也无关阶级。

不过是她不懂生活,而他不懂她而已。

绝大多数因为人际关系烦恼的人,都得到过这样一句回复——你别理他们就行了。

有人诋毁你,那是他们羡慕嫉妒恨,你不用放在心上。

有人嘲笑你,那是他们素质不高,你别跟他们计较。

被孤立了,但孤立你的那群人你本来也不想结交,一个人正好。

类似的话你听过一遍又一遍,也跟自己说过无数次,但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来看看脑神经科学家需要核实的一个实验。

这个实验叫作需要核实,当一位志愿者前来参加实验时,主试会告诉他需要稍等几分钟。等待室里已经有两个“托儿”坐在那里假装成志愿者。当真正的“被试人”走进等待室时,需要核实实验就开始了。

其中一个“托儿”假装发现了一个网球,并把它扔给了另一个“托儿”,然后第二个“托儿”又把球扔给志愿者。

玩了几分钟之后,两个“托儿”忽然就不再把球传给他了,只是一味地互相扔球。

怎么样?像不像其他人在说笑,而你完全插不上嘴的场景?像不像你某天忽然走进宿舍,发现大家看你的眼神都怪怪的,而你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在需要核实的实验里,他让志愿者躺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里,在网络上跟两个“托儿”一起玩需要核实游戏,同时对他的大脑进行扫描,有意思的事出现了。

每当两个“托儿”甩开志愿者玩的时候,志愿者的大脑中有个叫作“背侧前扣带皮层”的部分就会异常活跃。

你可以把这个脑区理解为感知痛苦的“触角”,当你不小心被划破了手,或者在跑步时崴了脚,这个脑区都会活跃起来。

这项实验的成果震惊了心理学界,我们的大脑在面对社交排斥时,居然会感受到如此真实的痛苦。

正如你无法在割了手时告诉自己“不疼”来止住生理疼痛,你也无法通过跟自己说“别理他们”而摆脱社交痛苦。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明确告诉志愿者,跟他一起玩的不过是两台计算机,在游戏中排斥他也不过是事先写好的程序,他的背侧前扣带皮层依然会不受控制地活跃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你明明觉得自己不在乎某些人,依然会因为他们的反对或孤立而痛苦。

要说“做自己”的极致代表,没人赢得过《局外人》里的默尔索。

默尔索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男人,一天,养老院发来电报通知他,他唯一的亲人——妈妈去世了。他前去奔丧,满脑子想的却是“我用这个理由跟老板请假,他会不会不相信”。

在守灵的时候,他就开始抽烟、喝咖啡、跟人聊天。参加完葬礼的第二天,他就跟新交的女友一起游泳,上床,看喜剧电影。

后来,默尔索阴差阳错地杀了人,入狱之后,他的辩护律师来看他,想让他对在母亲葬礼上无动于衷的表现做出一番通人情的解释,因为这会成为法庭量刑的一条重要依据。

生死攸关,默尔索依然坚持自我,对律师教给他的那套说辞不屑一顾。

临刑前的关押时间里,他屡次拒绝接见神父,他觉得自己犯了罪自然要付出代价,但别人无权要求他更多的东西。

最后,默尔索坦然地走向了断头台。

不表演,不屈从,不改初心,不因为别人的看法和意见人云亦云,也能坦然接受一切代价。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做自己”吗?

当我试图从《局外人》中找出一点儿因为坚守自我而获得的快乐或者幸福的线索时,却发现什么也没有。

他甚至连安宁都不曾拥有,整整一本书里,出现频率最高的情绪是“厌恶”“烦躁”“无聊”“痛苦”“筋疲力尽”,以及在最后一次庭审上,因为评审团鄙夷的目光,而感到“一种愚蠢的想哭的冲动”。

说好的做自己就能幸福呢?

我们跟世界的交手从来都不是平等的。

它可以不在乎你的轻蔑和挑衅,你却无法忍受它的压迫与疏离。

马修·利伯曼在《社交天性》中写到这样一句话:

人的自我更像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而不是我们曾经认为的坚不可摧的“私人堡垒”。我们拥有的这个被社会塑造的自我意识,离开了社会,自我也就成了不存在的概念。

很有意思吧?

我们一直以为“自我”是与生俱来的,原本就在那里等着我们劈波斩浪去找回来的东西,其实并不然。

我们的自我意识是由生活中的其他人构建出来的,它所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其他人,其次才是我们自己。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什么也不做的时候并不会快乐,反而会觉得非常空虚和焦虑。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其实都是被很多个“其他人”填满的,有亲人,有同事,有朋友也有竞争对手。我们在这些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像是一块块拼图,都凑齐了才能拼出一个完整的自我。

这也是我非常喜欢马修·利伯曼的另一段话的原因。

虽然每个人都会经历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但是大多数人最终都会拥有这样一种身份认同,它以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为核心,同时也让我们去关注各种与我们有联系的群体组织。

只有在我们不再从我们的“独一无二性”去界定自己,并且接受一个更加平衡、稳定的社会身份之后,我们才会觉得,自己终于变成了那个本来打算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