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
这里说的历代王朝,包括中原王朝以及边疆王朝和边疆政权。在发展过程中,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不仅有扩展或收缩的变化,而且经历了控制程度的改变乃至统治权的变更。另外,中原王朝的疆域与边疆,还出现了边疆内外关系的改变,以及边疆与内地关系渐趋紧密、最终结为一个整体的嬗变过程。以下将秦至清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叙述各个阶段疆域与边疆演变的大致情形。
一 秦汉晋时期的疆域与边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首次出现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统一六国后七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50万军队逾过五岭,统一南越和西瓯之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范围包括今广东、广西、云南的东南部与越南北部。以后又派将军蒙恬率30万人北攻匈奴,取得河套以南地区。后令蒙恬率军渡黄河进至阴山一带,并沿黄河筑城,在河套地区设九原郡,迁徙内地罪人充实其地,匈奴势力被逐至阴山以北的地区。秦朝开通由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的五尺道,在今滇东北设官守,但未能深入今云贵地区。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朝的疆域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以(黄)河为要塞,并达阴山、辽东一带。
汉朝初立,中原战乱不止,北部边防因此松懈。匈奴乘机渡黄河南下,重新占有秦朝夺据的地区。匈奴以今宁夏固原、陕西榆林、山西左云至大同一线与汉朝分界,河套内外地区复为其所有。[6] 秦亡,镇守官吏赵佗割据南海郡,西并桂林、象郡之地,建立割据岭南的南越国。汉武帝即位,先后击败匈奴,平定南越,开拓西南夷(今云贵地区)之地,使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西汉的疆域东抵日本海和黄海,东至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地区,西南至云南的高黎贡山和哀牢山,南面达今越南中部与南海。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进攻匈奴,收复陇西、北地、上诸郡的北部,又收复河南之地,置朔方、五原二郡,将汉朝的北部疆界推进到河套、阴山以北的区域。汉朝用兵河西走廊,并驱逐诸羌和匈奴,先后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金城五郡,并首次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在南面,汉朝攻灭闽越,迁一部分百姓于江淮一带。汉军突袭南越国,在其地设南海、郁林、苍梧、合浦、交趾、九真、日南、象郡八郡。以后又在海南岛设珠崖、儋耳二郡,后因经营困难而撤销。乘攻南越回军之机,汉军突袭并平定西南夷,置犍为、牂牁、越嶲、沈黎、汶山、武都、益州七郡,南部疆界达今云南保山的东部。在东北部,西汉攻灭卫氏朝鲜,在其地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将疆界推至朝鲜半岛的中部。在西北地区,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流域的乌孙、今阿姆河上游的大月氏抗击匈奴;以后平定大宛,西域诸部遣使朝贡。朝廷在一些地区设立交通亭站,驻军屯田。以后天山北路诸部脱离匈奴,西汉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设西域都护,辖地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部分地区。
西汉末年国势衰弱,亦因王莽应对匈奴失误,匈奴联合乌桓、鲜卑经常袭击边郡,西汉的疆界被迫内收。东汉初年,东汉将今河北、山西北部的百姓移入今河北唐县倒马关、居庸关以东的地区,匈奴势力进入塞内。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率众附汉,被安置在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上谷诸郡的辖地,东汉恢复对今甘肃东部、山西和陕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的统治。东汉末年,鲜卑不断侵扰边疆,成为继匈奴之后东汉北部面临的威胁。黄巾起义爆发,朝廷无暇顾边,今河套、陕北、晋西北、河北长城以北的地区被鲜卑、羌胡占据。以内城(今吉林集安)为都城的高句丽,东汉初年据有朝鲜半岛北部及附近地区。东汉西南面的疆域则有所拓展。公元69年居今云南西部的哀牢夷内附,东汉割哀牢等数县,连同哀牢夷旧地于不韦(今保山)置永昌郡。永昌郡为东汉所置郡国范围较广阔者,西面至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一带。
秦汉时期较强大的边疆王朝,有匈奴、鲜卑和乌桓。匈奴始见于战国记载,最早活动在漠南阴山及河套一带。匈奴的单于驻头曼城(在今内蒙古包头)。战国后期匈奴与东胡并强,经常扰掠秦、赵、燕的北部,此三国筑长城以拒之。冒顿杀父头曼自立为单于,匈奴由族名兼为汗国之名。冒顿执政时期匈奴对外扩张,其境东至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秦国所筑之长城。秦汉之际,匈奴南下夺取秦的九原郡(今包头及河套地区),与汉朝在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分界,势力达今甘肃平凉、陕西榆林等地。汉初与匈奴和亲,与之开关市。匈奴屡犯汉朝边郡,汉朝处于被动防御的地位。武帝即位,组织对匈奴的多次反击。匈奴大败,退出河套及其以西地区,从此“漠南无王庭”。以后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率众降汉,汉与匈奴开关市,友好交往60余年。王莽掌权侮辱匈奴,至东汉初年双方关系乃有缓和。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东汉于南匈奴之地置匈奴中郎将,允许南匈奴居云中郡之地,以后进入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等地游牧。北匈奴经常攻扰南匈奴与汉朝边郡,东汉联合南匈奴合击,连年大破北匈奴于大漠南北与今新疆东部。北匈奴战败西迁,残部先后融入鲜卑和柔然。
鲜卑、乌桓活动在匈奴以东的地区。乌桓被匈奴打败,迁至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西汉击败匈奴,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的塞外,即今老哈河流域、滦河上游地区,令其为汉朝打探匈奴的动静。东汉初年,乌桓迁居今辽宁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的中北部,西抵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以后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鲜卑分为东部鲜卑与拓跋鲜卑。东部鲜卑原居鲜卑山,即今内蒙古科尔沁旗西哈古勒河地区。汉武帝时乌桓附汉,鲜卑随之西迁至西拉木伦河流域。拓跋鲜卑原居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部。东汉初年,东部鲜卑经常联合乌桓、匈奴侵扰边郡。东汉中期北匈奴衰弱,东部鲜卑联合丁零、南匈奴与西域诸国攻之。北匈奴迁往中亚后,东部鲜卑据有其地。拓跋鲜卑也迁至呼伦贝尔草原,以后又迁到蒙古高原西部。公元2世纪中期,鲜卑诸部被东部鲜卑的首领檀石槐统一,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蒙古草原。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漠南地区的鲜卑分裂为三个部分。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建国,史称“北魏”。北魏统一北部中国,疆界至阴山、河套一带,略同于秦汉两朝的北部疆域。
东汉末年,曹魏、孙吴、蜀汉三国鼎立,在三国的周边地区,夷狄、蛮夷的势力十分活跃。东汉后期,南匈奴有不少人口迁入今陕西、山西北部,主要聚集地在今山西汾河的中游地区。居住北部边郡的乌桓叛服不常,曹操击败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将其内迁至并、幽二州,丁壮被曹操编入军队,时称“天下名骑”。曹魏时鲜卑再次统一并占据漠南地区,一些人口继续向南迁徙。南迁的夷狄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史籍贬称为“五胡乱华”。事实是南迁夷狄与当地居民经历了深度的融合。南迁夷狄的旧地均在北方,这些夷狄在中原建立的政权,北界大都有所扩展,如后赵统治河套地区,前燕攻灭鲜卑宇文部,将疆域扩展至老哈河流域,这也是历史疆域形成的一种途径。蜀汉占据巴蜀地区,称今云南、贵州与川西南为“南中”。东汉末年,外来移民中的豪强大姓是南中的强大势力,山区则被称为“夷帅”的蛮夷首领控制。蜀汉在南中虽设郡县,但管理松懈,凡事须察大姓及夷帅的脸色。[7] 刘备征吴失败后病死,大姓、夷帅乘机反叛。诸葛亮率军亲征,平定南中后严加治理,对西南部疆域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西晋有过短暂统一,疆土仅维持三国的规模,未能恢复两汉王朝的旧貌。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国分裂,东晋与十六国的疆土,合计范围略同于西晋。东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疆域北抵江淮,西及巴蜀、云贵,东面至海,南达南海。十六国中以前秦的疆域最大,几乎包括整个北方。北魏统一北部地区后,中国进入南北朝的时期。南朝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疆域虽时有盈亏的变化,但大致以长江为界,与北朝隔江对峙。北朝各代的疆域,其北、东、西三面均未达到汉朝版图的规模。
二 隋唐宋时期的疆域与边疆
隋唐五代时期长达380年。这一时期中原王朝、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激烈角逐,所面临的政治形势,以及疆域和边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安史之乱是重大改变的转折点。以安史之乱为界,历代王朝的疆域与边疆的变化,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隋与唐代前期,中原王朝的疆域有较大的扩展。隋朝建立,击破在今青海与新疆东部活动的吐谷浑,在吐谷浑旧地置伊吾、西海、河源、鄯善、且末诸郡,隋在西部设置郡县之遥远,超过以往的中原王朝。隋朝又向突厥攻取河套地区,置五原、榆林等郡。史称:“自西平临羌城(今青海湟源东南)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皆为隋有。”[9] 在前代经营的基础上,隋朝在今川西南、滇东北设南宁州、西宁州、恭州、协州、昆州等统治机构,任命当地首领为诸州官吏,大致恢复前朝在西南部的疆域。不久昆州刺史爨玩反叛,波及云南各地。隋朝两次出兵镇压,获胜后舍弃其地。隋炀帝派军讨平林邑国(在今越南中部),置比景、海阴、林邑三郡。但隋退兵不久,林邑又复其国。隋文帝封岭南首领冼氏为谯国夫人,先后收复岭南和海南岛。隋炀帝在位,百姓承受繁重的劳役和征发。在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隋炀帝三次远征高丽,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因致力于“拓境为大”,唐朝前期的疆域拓展明显,唐朝在边疆各地广置羁縻府州进行管理。隋末东突厥势力发展迅速。公元630年唐朝出兵击败东突厥,后者成为唐朝的属国,唐朝取得阴山以北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唐朝又攻灭漠北的薛延陀,于其旧地设安北都护府(在今蒙古国杭爱山以东),统管漠北铁勒诸部的都督府州;并于漠南地区设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以北),统辖漠南突厥诸部的都督府州。公元682年突厥复国,唐朝的势力退出漠北。公元7世纪中叶,回纥崛起并占据突厥故地,辖地东至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临大漠。唐灭东突厥后,西域的伊吾七城降唐,唐于其地置西伊州(治今哈密)。以后又据有西域的多地,先后置龟兹(今库车)、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碎叶(在今吉尔吉斯北部)四镇,并将西域都护府移至龟兹。唐朝攻灭西突厥,在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咸海的西突厥旧地设数十个羁縻府州。唐朝的势力还进入阿姆河流域,势力极盛时远至波斯(今伊朗)。公元751年唐军被大食军队打败,唐朝的势力退至葱岭以东地区。在东北部,唐朝攻灭高丽,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下辖一些羁縻府州,辖境包括今乌苏里江以东及黑龙江下游,南及朝鲜半岛的北部和西南部。以后因统治不稳,唐朝将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今辽宁辽阳)。天宝以后唐朝废除安东都护府,放弃辽东地区。公元698年,靺鞨首领大祚荣在忽汗河(今牡丹江)上游建震国。后被唐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乃改称“渤海国”。唐朝与高丽争斗两败俱伤,渤海国乘机向四周拓展,极盛时南面与新罗分界,西与契丹相接,西南在辽东与唐朝相邻。
在西南部,唐朝招降甘南、川西等地的党项部落,设数十处羁縻州县,西面达今四川阿坝与青海的阿尼玛卿山。以后党项人俯仰于唐朝、吐蕃之间,叛服不常。6世纪中叶吐蕃崛起,松赞干布在位时,统一青藏高原建吐蕃王朝,至赤松德赞时期达至鼎盛。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与吐蕃有过多次联姻。吐蕃王朝存在210 余年。在今川西南与滇东北,唐朝先后置南宁州都督府(治今云南曲靖)、戎州都督府(治今四川宜宾),随后向云南西部推进。[10] 公元664年唐置姚州都督府(治今云南姚安),下辖57处羁縻州,疆域扩至今缅甸东北部。吐蕃崛起,派兵南下云南西部的洱海地区。唐派军征讨,但撤回后吐蕃卷土重来。唐朝转而扶持当地势力南诏,令其组织洱海诸部抵御吐蕃。南诏由此坐大,在奉命平定东部爨氏势力的反叛后,与唐朝的矛盾逐渐尖锐。天宝初年,南诏攻下姚州都督府治地,唐军三次征讨均告失败。
由此可见,隋与唐朝前期努力开拓周边的疆域,虽然取得可观的成绩,但遭到周边夷狄的顽强抵抗;所开拓的疆域时有变动,大致呈逐渐内收的态势。其中既有唐朝经营失当的原因,也反映出周边的夷狄逐渐壮大,与隋、唐为争夺控制地域展开的斗争,出现了犬牙交错的复杂形势。
安史之乱的爆发,成为唐朝疆域政策的历史转折点。此次战乱,使唐朝所蕴藏的深层矛盾不断暴露,内忧和外患接踵而至,统治者应接不暇,初期锐意进取的朝气丧失殆尽。在这一时期,唐朝治边的特点是力求务实,处理边疆事务多属就事论事,前期所置的羁縻府州纷纷丧失。周边的夷狄则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局面,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的疆域也不断扩大。还出现唐朝在边疆的官吏割据自守、裂土为王的情形,更加剧了唐朝疆土的削减。有论著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疆域丧失过半。
据有漠北的回纥汗国,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及收复长安、洛阳等地,唐朝待之礼让三分。9世纪初回纥攻破吐蕃,成为雄踞漠北的强大汗国。以后回纥内乱,在黠戛斯的攻击下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南迁入塞接受唐朝安置,其余部分分别西迁,一支进入河西走廊,史称河西回鹘;第二支迁至新疆东部,史称高昌回鹘;第三支迁至新疆西部与中亚,以后建立黑汗王朝。安史之乱后,活动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的契丹摆脱唐朝控制,首领耶律阿保机于公元10世纪初建契丹国。又先后征讨回鹘、党项、吐谷浑等部,攻灭渤海国。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辽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连西域,划分河北白沟河、山西内长城与中原王朝为界。
安史之乱爆发后,又出现朱沘之乱与藩镇之祸,唐朝将防守吐蕃的军队东调平叛,西面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向东面和北面扩展,先后夺取唐朝的川西北、甘东南等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又占据北庭、安西地区。吐蕃对唐朝在西部、西北部的统治形成严重威胁,肢解了唐朝在上述地区的疆域,并一度攻占长安。唐朝联合回鹘对付吐蕃,南诏与唐朝决裂后转与吐蕃结盟,数十年后又弃吐蕃归唐,经常摇摆于唐朝、吐蕃之间。吐蕃王朝极盛之时,疆域西起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与大食(阿拉伯帝国)接壤,东至今甘肃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至天山山脉以南,南界喜马拉雅山脉与天竺(今印度)接壤,史称:“西戎之盛,前所未有。”[11] 公元9世纪中叶吐蕃内讧,赞普遇刺身亡,吐蕃王朝趋于瓦解。
南诏打败唐军三次征讨,自知惹祸,乃立德化碑于宫前,上刻受唐朝官吏欺压被迫反抗的经过,称以后悦归唐朝,面对使者可指此碑,“足以雪吾之过也”[12]。次年,爆发安史之乱,唐王朝无暇西顾,南诏日渐发展为强大的地方政权。数十年后,南诏王异牟寻不堪吐蕃欺压,与唐朝重修旧好。唐王朝遣使至南诏都城,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国王,实则无异于承认了南诏的统治地域。[13] 南诏未与唐朝决裂前,其首领皮逻阁被唐封为云南王,意为允许管辖蜀汉在今大理地区所置云南郡的范围。异牟寻受封为南诏国王,表明唐朝承认南诏扩大后的范围,暗指唐朝已退出这一地域。南诏极盛之时,辖地包含了今云南省、贵州省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和中南半岛北部的部分地区。唐朝在今越南北部设安南都护府(治今越南河内)。唐朝三次出兵征讨南诏,安南驻军曾两次北上参与。五代时期,安南权贵曲承美等割据其地。宋初丁部领削平安南十二使君,建大瞿越国。
唐代后期的藩镇割据,演变为全国性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十国时期虽仅约70年,却是战乱频繁、各地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北方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和山西地区则出现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荆南、北汉十国并立的局面。五代十国时期的出现,固然有政治势力博弈、局势复杂演化等方面的原因,与唐朝过度拓边,以及蕴藏的深层矛盾长期未解决也有关系。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北宋,形成与周边王朝及政权对峙的局面。北宋的疆域东面、南面至海,北部以今天津海河、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接界,西北面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吐蕃相接,西南面以大渡河、岷山一带与吐蕃、大理国相邻,隔广西与安南相望。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的京城开封,北宋上层仓皇南逃,在临安(今杭州)建都,史称“南宋”。南宋的疆域较北宋更小,北面以淮河、秦岭与金朝分界。总体上来看,两宋的疆域仅占中国基本版图的约五分之一,周边地区则被边疆的王朝与政权所据有。
两宋时期,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的疆域和边疆得到很大发展。既表现在其疆域和边疆有较大的扩展,也反映在其疆域和边疆因积极经营而获得较快开发,逐渐形成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的单元,为以后元朝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两宋时期长达约320年,是中国疆域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宋代的边疆王朝与边疆政权主要有:
党项和西夏。唐初,党项羌活动在四川松潘、甘肃河曲等地,受唐朝所设羁縻府州管辖。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把党项羌部落迁至银州(今陕西米脂)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以东的地区。唐代末年,党项首领拓跋思恭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唐朝赐以李姓,封拓跋思恭为夏州节度使,后周时形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势力。宋初,党项首领李继迁率众迁至灵州(今宁夏灵武),势力进一步发展。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其辖地包括今宁夏、甘肃及陕西、内蒙古的一些地区。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
契丹和辽。唐初契丹首领窟哥率部归属,唐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松漠都督,赐李姓。唐武后在位,契丹起兵反抗唐朝官吏的欺压,虽被打败,却显示了较强的实力。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契丹国,以后改国号为“大辽”。公元902年,阿保机率骑兵40万侵入长城以南,在山西、河北一带大肆掳掠,与两宋经常发生战争。辽朝疆域辽阔,南面以山西雁门山、河北大茂山和白沟(在今河北拒马河下游)与北宋分界;北界在今蒙古国和俄罗斯边界以北,东面沿外兴安岭至海,一度据有渤海国故地;西面辖有阿尔泰山地区的粘八葛部,东北面统辖黑龙江下游的室韦诸部。辽后被金所灭,契丹人多附于金。部分人于辽亡前随首领耶律大石西迁,建立西辽。延至元代,北方的契丹、党项等族人,已被普遍视为汉族人,而归入蒙元四等人制之中的汉人。
女真和金。活动在东北松花江支流阿什河流域的女真人,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金先后灭辽和北宋,成为南宋的强大邻国。金先后以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以南)、大兴(今北京)、开封(今河南开封)为都城,与南宋不断进行战争,并经常取得胜利。金较稳定的疆域,是南面以淮水、秦岭与南宋分界,东至海,东南逾鸭绿江、图们江与高丽相接,西面的疆界略同北宋,与西夏、吐蕃相邻,北边东段达外兴安岭,西段与蒙古高原诸部相接。南宋后期蒙古崛起,成为金朝的一大威胁。金在与蒙古接壤之处广修界壕,希望能抵挡蒙古军队的进攻,但效果有限,公元1234年终被蒙古所灭。
唐末南诏灭亡。经过三个短暂政权的过渡,白蛮首领段思平于公元937年建大理国。大理国仍以大理为都城,基本上沿袭南诏的疆域,《元史》说忽必烈率军征大理国收其旧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在今贵州镇宁),西至缅地之江头城(在今缅甸杰沙),凡三千九百里而远;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指今越南北部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指今四川汉源的大渡河),凡四千里而近”[14]。其疆域包括今云南和川西南,缅甸东北部、老挝北部与越南西北部。天宝年间唐朝三次远征南诏,失败后大量军士落籍当地。大理国始终有归属愿望,通过朝贡多次向两宋提出封臣。两宋北有强敌,又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误解,[15] 乃与之隔大渡河为界,视大理国为外藩,将其与安南、占城等邻国同列。安南自五代时权贵割据,自立为大瞿越国。北宋建立,大瞿越国遣使朝贡,宋封其主为交趾郡王。公元980年其国王位更替失序,北宋进讨失败,复以之为外藩如故。南宋初期大瞿越国入贡,孝宗赐名“安南”,沿袭北宋以其为邻邦的做法。
三 元明清时期的疆域与边疆
元朝实现了新一轮的全国统一,其疆域与边疆在历史上都有重要影响。较之汉唐两代,统一的元朝,不仅疆域更为广阔,民族融合的水平更高,而且疆域的巩固以及边疆内外区域联系紧密的程度,也都超过了汉唐时期。元代出现全国持续统一的趋势,被明清两代所继承,在清代还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元明清三代约650年。中国疆域在这一时期渐趋稳定和巩固,对中国疆域与边疆的最后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南宋后期,在中国基本版图的范围,先后形成南宋、蒙古诸部、西辽、金、西夏、大理国、吐蕃等部七个王朝和政权。这些王朝和政权在所管辖区域完成局部性的统一,较之唐末、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与分裂割据,南宋后期的局部统一不但是历史性的进步,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蒙元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先后攻灭鼎立的王朝与政权,实现了自汉唐以后对中国的再次统一。
蒙元的历史包括蒙古汗国、元朝两个部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公元1206年建蒙古汗国,随后势力进入黄河流域。蒙古汗国存在约50年。蒙古汗国不仅衍生元朝,还分离出活动在中亚、欧洲等地的察合台、钦察、窝阔台、伊利四大汗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至顺帝北返塞外,元朝存在98年。蒙古汗国进军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与南宋争夺疆土长达半个世纪。蒙古汗国先于元朝建立20余年,遣军迂回攻灭大理国并经营西南各地,因此蒙古人对中国的统一过程,应包括蒙古汗国与元朝两个时期,史学界称为“蒙元”。
元朝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除以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周围区域为“腹里”,受中央直接统辖外,元朝在全国设立河南江北、江浙、云南、湖广、陕西、四川、甘肃、江西、辽阳、岭北、征东等11 处行省。行省初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以后成为常设的地方军政机构。行省管辖的地域范围甚广,军政兼管而且权力很大,适应南宋后期各地实现局部统一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行省执行统一政令,尽管施治方法可以适当变通,但边疆与内地实行大体一致的政令,有助于缩小边疆与内地的差距。在边疆基本形成,发展水平与内地趋于接近的情况下,元朝的行省制度取得良好成效,不仅巩固了王朝的疆域,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北部据有今蒙古、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部,以及中国内蒙古的北部、东部与黑龙江西部。辽阳行省东面临海,占据辽东半岛,东南面与高丽相接。西南面的云南行省,统治今云南、川西南、贵州西部以及中南半岛的部分地区。在吐蕃地区,元朝设朵思麻宣慰司、朵甘思宣慰司和乌思藏宣慰司,直属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元朝在疆域方面的重要贡献,不仅表现在对全国实现了更高水平的统一,而且首次将蒙古高原和西藏高原纳入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为中国疆域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16]
明朝统治277年。明朝继承了除北部草原之外元朝的大部分疆土,这些地区原为南宋、大理、西夏和金所统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与吐蕃地区,明朝采取羁縻的方式经营,北面则遭遇退据漠北元朝残余势力的挑战。元顺帝率众退回漠北,史称“北元”,以后改称“鞑靼”。鞑靼与另一蒙古势力瓦剌经常南下,给明朝造成很大的压力。由于鞑靼、瓦剌经常侵扰明朝的北疆,明朝依靠九边重镇与积年修建的长城与之对峙。明朝在土木堡战役遭受惨败,英宗被俘。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第二次南北朝,即南方王朝与北方夷狄对峙的时期。
自从安南脱离,中原王朝失去统治西南边疆的一处屏障。为确保云南联系内地的交通要道——湖广道的安全,公元1413年,明朝在湖广道所经之地建贵州省,为西南边疆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从公元1441年开始,为制止在今云南西南部麓川土司的扩张,明朝在九年间先后三次征讨,最远打到今缅甸北部的伊洛瓦底江流域。“三征麓川”维护了明朝西南部疆域的完整,但同时亦埋下土司长期纷争的祸根。缅甸的东吁王朝插手南部土司的争斗,形成渐次进逼之势。云南巡抚在今腾冲以西、以南的地区置八处关隘固守,关隘之外的区域乃被东吁王朝吞并,明朝在西南边疆的疆界内收。[17]
明朝面临维护海疆安全的问题。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地区出现由倭人、海盗等组成的倭患,明朝对倭寇进行了坚决打击。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者进入台湾岛北部,公元1642年击败西班牙人占据台湾。公元1661年郑成功将荷兰人逐出台湾,随后设置承天府与州县,大陆沿海地区的百姓大量移居台湾。1553年以后,葡萄牙人在取得泊船权的基础上,在澳门修建教堂、炮台等建筑,逐渐取得对澳门的实际经营权。
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有力的军事行动,致力于恢复疆土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清初明代的瓦剌称“厄鲁特蒙古”,以后成为西蒙古诸部的统称。在厄鲁特蒙古诸部中,以噶尔丹为首领的准噶尔最为强盛。准噶尔先后征服南疆的回部,进兵青海笼络西藏,侵扰甘肃地区。准噶尔部控制的地域,地跨葱岭东西两地与天山南北,东抵哈密,西及中亚,成为清朝经营西北边疆的劲敌。公元1696年康熙帝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公元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进入西藏,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统治者还与内外蒙古上层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利用上层联络和文化影响的作用,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受游牧势力南下威胁的问题。自贝加尔湖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也归入清朝的版图。
公元1757年,清朝彻底平定准噶尔,统一了天山北路,随即进入南疆。公元1759年,清朝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之乱,统一了南疆地区,在新疆建立了巩固的统治。在西藏地区,自公元1720年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清朝委康济鼐主持藏政,设驻藏大臣监督。公元1750年平定西藏的叛乱,清朝制订《西藏善后章程》,改组西藏地方政府“噶厦”,在西藏长年驻扎官军。公元1791年,清朝驱逐进犯的廓尔喀军队,并制订《钦定西藏章程》,提高驻藏大臣的权力,确定西藏地方官员的职权与品级,同时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在西南边疆地区,通过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清朝对南方蛮夷建立有效及深入的统治。乾隆年间又发动大小金川战役,沉重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平定“三藩”之乱后,清廷致力于收复台湾。在公元1683年的澎湖战役中,清军击败占据台湾的郑氏势力,攻下了台湾。次年,清朝在台湾设置由福建省管辖的统治机构,台湾东北面的钓鱼列岛也属于中国的领土。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前,清朝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明确了边疆地区的归属。在构建国家疆域与巩固边疆方面,清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边疆政权与反叛势力外,威胁清朝的疆域、边疆安全的还有西方列强。清朝对西方列强虽进行过抵抗,但由于国势渐衰,一些疆土先后被西方列强割据。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俄国向东面扩张,进入西伯利亚,侵入中国的蒙古和东北。公元1658年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雅克萨之战,俄国哥萨克军队被全歼。因进犯黑龙江流域的雅克萨连遭失败,俄国最终同意在尼布楚举行谈判。双方就中俄东段边界划分达成协议,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在北段边界,俄军不断入侵蒙古地区。公元1727年,清朝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东起额尔古纳河,中经恰克图、西至沙宾达巴哈为两国的北段边界。公元1864年,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清朝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约44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英国和法国也提出领土要求。英国为打通缅甸至云南的道路,派近200人的探险队进入云南,遭到民众抵抗,英国译员马嘉理被杀。英国公使乘机勒索,以发动战争相威胁,迫使清朝签订《烟台条约》。除赔款、开放云南边境贸易、英人享有外交特权等外,条约还准许英人进入西藏。清朝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引发西方列强参与瓜分中国。《马关条约》议定将辽东半岛和台湾割让给日本,赔款银2亿两。由于分利不均,俄国纠集法国和德国,要挟日本放弃上述要求。日本乃放弃割让辽东半岛的计划,但索取赎地银30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