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ABA的内核——行为
了解行为
——什么是行为
既然是应用行为分析(以下简称ABA),顾名思义,它是用来分析和改变“行为”的,想了解什么是应用行为分析就要先从“行为”说起。在ABA中,“行为”这个概念和我们日常所说的“行为”不完全相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请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请扩展您头脑中的“行为”概念。
在ABA中,行为不仅包括看得见、听得着的动作、行动(例如说话、打球),还包括那些没有发生的动作、行动或状态。例如,对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说他/她“不会说话”,也可以说他/她还没有出现“言语行为”。很多时候,孩子的“性情”也可以分析成具体的行为。
小瞳今年6岁,被诊断为孤独症倾向,语言、认知、理解力等方面都表现不错,但最让家人头疼的就是他非常“刻板”。他的刻板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一个刻板行为的养成特别容易:某一件事只要做过一次,第二次必须按照第一次的程序、方法去做,不然就不行。比如,一天奶奶从学校带小瞳回家,下公共汽车后在路边的主食铺里买了两张大饼。从第二天开始,每次放学从公共汽车下来,小瞳都要求奶奶买两张大饼。再如,一天在感统教室里,老师在下课前带小瞳在泡沫垫上跳了三下,此后,每天下课小瞳都必须要老师带自己跳三下才肯走出教室。
很多孩子都有类似小瞳的“刻板”行为,家长常常感觉这是一种“性格特征”甚至是“症状表现”,感到难以下手解决。其实,可以把小瞳的表现视为具体的行为,比如:“下公共汽车要求奶奶买大饼”,“下感统课前要求老师带自己跳三下”,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两种行为发生的前提和后果,进而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和小瞳的老师一同进行分析,发现这两种行为都不是所谓的刻板行为,而是为了得到大人的注意而采取的故意行为。找到前提后,我们采用消退和教小瞳进行有效表达的办法,消退了这些行为。小瞳平时表现出的其他类似的“刻板行为”,大部分也通过这样的分析得到了改善。可见,将孩子的表现视为一个一个的具体行为,而非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孤独症的症状表现,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孩子的一切表现都理解为“行为”,大体上包括两种。一种就是“好行为”,包括一切我们希望看到的,比如:会打招呼,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会有效地表达,在适当的年龄掌握适当的算数、识字等学业技能,等等。另一种就是不好的行为,即“坏行为”。坏行为又可以有两种表现:行为过度和行为缺乏。所谓行为过度就是出现了不该有的行为,比如,看到自己喜欢的人,不分时间、场合又搂又抱,想吃薯片时大叫大嚷;所谓行为缺乏就是该有的行为没有出现,比如,被别人误解时不会解释,别人向自己打招呼时没有任何反应,等等。一切不良行为都是我们希望控制或改善的:过度的行为要减少,这就是“灭火”的任务;缺乏的行为要增加,这就是“爬楼梯”的任务。
孩子不会和人有效地沟通,是一种行为不良的表现。假设,经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我们发现他还没开始“蹦字”,那么就可以认为,他目前缺乏“准确发音”这个行为;或者我们发现他虽然会说许多词语,但在想吃薯片的时候却只会用大叫大嚷来表达,那么就可以认为,他“大叫大嚷”的行为过度,而缺乏“用语言提要求”这种行为。经过这样的分析后,教育任务就变得非常清楚了:带孩子爬“准确发音”这个楼梯,或者在灭“大叫大嚷”这个火的同时带孩子爬“用语言提要求”这个楼梯。
再比如,假设孩子很冷漠、不看人,可以认为他缺乏“目光对视”的行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利用各种策略,帮孩子建立这种行为。
把希望改变的状况视为一个个需要增加或减少的行为,就可以把问题放到ABA方法的框架中来,方便地选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去处理它们,因为ABA的两大功能,正是教会我们如何“灭火”和“爬楼梯”。
第二,分析孩子的行为时,要尽量将其想得具体些。请记住:我们要分析的,是一个个行为,而不是一类行为。
请看下面的几组词,想一想哪些是“一个行为”,哪些是“一类行为”。
发脾气 拍墙 大声叫喊 摔东西 自伤 咬自己的手 打自己的头
只有针对单个的行为,才可能详细地分析这个行为的前因后果,从而找出其原因并对症下药。而对于某“一类”行为则不好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发脾气”,就很难作出一致而准确的判别:到底怎么样算是发脾气?造成多大的动静可以看作孩子在发脾气?而如果将其考虑为拍墙、大声叫喊、摔东西等具体的行为,就很容易作出判别和观察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这样才便于找到行为的具体原因。
专业人员在进行行为分析时,往往要先进行“行为定义”,就是把要处理的问题分解为单个的行为,然后对这些行为作出详细、具体的界定。比如,将“自伤”分解为“咬手”“打头”和“撞头”。其中,将“撞头”定义为:“儿童将头朝墙壁上用力撞击,力度足以造成疼痛感。”这么具体的定义会使接下来的观察记录、分析等步骤都更容易进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区分哪些行为是好行为,哪些行为是坏行为。我们要增加什么样的行为,减少什么样的行为。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但在不少家长身上都存在着误区。
一位妈妈在与另一位家长交谈,孩子在一旁独自玩耍,摆弄墙上的电灯开关。他不停地用手按,天花板上的吊灯也随之一亮一灭。孩子抬头看着闪烁的灯,按得更起劲了。妈妈很生气,一把把孩子拉到身边来,严厉地说:“以后不准乱动东西!”
一位妈妈在给6岁的儿子做训练。孩子似乎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眼睛总是看着别的地方,嘴里还一直不停地哼着昨天在广告里听到的歌,一会儿又重复上午妈妈和邻居交谈时说过的几句话。妈妈觉得他这样不停地说话也不错,也许能练练发音什么的,至少总比从不开口说话强,于是就不再继续训练了,任由孩子独自嘟嘟囔囔。
不说您也能想到,这都是反面的例子。那么,两位母亲的误区在哪里呢?
儿童在发育、发展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动作所引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学习、理解事物。第一个例子中,按电灯开关实际上是一种探究环境的行为,但妈妈把这种恰当的探究行为当成了问题行为,不仅不予鼓励,反而进行压制,显然是不恰当的。自言自语不是正常的、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可能是在进行听觉上的自我刺激或是为了逃避训练。但在第二个例子中,妈妈却把这当成了好的行为,非但不加阻止,反而予以纵容。
请您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方法,会发现有一些地方正是由于没有正确区分“好行为”和“坏行为”而进行了不妥当的处理。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首先要冷静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行为到底是好还是坏?我要不要花费精力去减少它?”
那么,好行为和坏行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判断时,不妨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 这个行为是否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
◇ 这个行为是否干扰了他的学习?
◇ 这个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利用这些标准,我们也可以对问题行为进行排序:对日常生活、学习干扰最大、给他人带来最严重困扰的行为,就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他的则依次排列。如此排序是为了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好行为VS坏行为
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头脑中应时刻保持一条红线,这条红线就是判断好行为和坏行为的标准。当孩子的表现逾越这条红线时,就拉响头脑中的警报器。
第四,我们为什么要消除坏行为?
问这个问题似乎很好笑,但事实上有的家长并未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说:因为坏行为显得很不正常,容易遭到其他人嘲笑,招来冷眼,当然要消除!这个理由似乎很对,但是,我们仅仅是为了摆脱尴尬才去消除坏行为吗?如果有一天别人不再嘲笑我们的孩子了,我们就不用去干预问题行为了吗?当然不是!从孩子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帮助孩子消除问题行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尴尬和冷遇,而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学习好行为,更好地学会正常的生活、学习方式,能够逐渐为人所接纳,融入主流社会。因此,消除坏行为和增加好行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只是手段,后者才是最终的目的。
结束了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讨论,我们继续解剖“行为”这个概念。还记得之前做过的比喻吗?ABA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坏行为没有好果子吃,好行为才有好果子吃。”那么,孩子的行为是为了“吃果子”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是!孩子们表现出的任何行为,都必然有一定的功能,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不来风”,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许多年轻的妈妈在照料自己的婴儿时,经常为孩子的哭闹一筹莫展:“我的孩子总是无缘无故地就哭了。”如果把孩子的哭当作“无缘无故”的事件,自然也就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而一个有经验的照料者面对哭闹的婴儿时,会从各个方面去试探原因:孩子饿了?渴了?没有睡好?在找到原因后,减少孩子的哭闹就不难了。曾有儿童心理学家专门对婴儿的哭闹做过研究,总结出三十多种常见的原因,并且发现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哭声在音量、音频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比如,在身体不舒服时的哭声更尖细、急促,在想吃奶时音调更低,哭声更悠长。这充分证明了儿童的哭闹不是无缘由的。三十多种不同的哭声,儿童利用行为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国际知名的行为矫正专业学术期刊《应用行为分析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JABA)曾在2003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对当年世界上发表的数百篇行为分析报告进行了总结,发现:在这些文章所报告的五百多项行为(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孤独症儿童的)中,能够明确分析出特定原因的占95. 9%。而其他4. 1%的行为也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因,只是没有分析出来而已。这进一步证明了: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有功能的,都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请您思考以下两个孩子的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功能,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
平时很乖的陶乐,在家里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但是陶乐总在家里来客人时提出一些要求,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爸爸、妈妈不想当着客人的面拒绝他,就只好满足这些要求。渐渐地,爸爸、妈妈发现,陶乐在有客人来的时候会提出很多要求,而没有客人的时候从不提过分的要求。
京京与妈妈一起去商店,会缠着妈妈要这要那,妈妈没办法就给他买了;京京与爸爸一起去商店,缠着爸爸买东西,爸爸从不理会。从此,京京与妈妈一起的时候就会要这要那,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闹着要买东西。
这两个孩子的行为都是为了让父母满足自己一定的要求。既然孩子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就意味着可以利用他们的目的来控制他们的行为。所以,当再次面临孩子的问题行为时,我们应该首先问自己:“他为什么这样做?”
总的来说,一个行为的出现可能有两大方面的原因。在具体解释之前,先来分析几个例子。
小尼跌跌撞撞地跑进房间,脑门上还滴着未擦净的汗。妈妈脸上露出不满的表情:“瞧你!又弄得脏兮兮的!是不是又和小萱去打球了?”小尼没有马上回答妈妈,而是大叫:“哇!太好了,苹果!”一边叫一边抓起桌上的一个青苹果狠狠地咬了一大口。但他马上就为自己的性急后悔了,这是一个还没熟的苹果,又苦又涩。小尼好像被人打了一拳似的皱着眉头把苹果和被刺激出来的口水一起吐了出来,冲妈妈埋怨:“怎么这么酸啊!”妈妈笑了:“好苹果在果篮里,去吃吧。不过记得先把手脸洗干净哦!”很快,小尼洗好了手,从果篮里拿了一个红色的苹果吃了起来,果然又甜又多汁。他边吃边愉快地回答妈妈:“对,我刚才和小萱打球去了。”
好难吃的青苹果
红苹果又香又甜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例子中“吃苹果”的具体行为。整个有关吃苹果的情景可以简化为:
有关青苹果:
小尼看到青苹果→吃青苹果→感到又酸又涩,极不舒服
有关红苹果:
果篮里有红苹果→吃红苹果→感觉香甜多汁,好吃又解渴
我们来试想一下,小尼今后再看到青苹果时,即使很渴,也不太可能抓起就吃了。也就是说:这次吃青苹果的不愉快经历,减少了他今后吃青苹果的行为。那么,他看到红苹果时,则会和对待青苹果的态度相反,很可能会饶有兴趣地咬上一口。这次吃红苹果的愉快经历,增加了他今后吃红苹果的行为,也可以说他吃红苹果的行为得到了“强化”。
吃苹果的例子蕴含了ABA的最基本原理,即“环境引发行为产生,行为后果的性质能改变该行为将来出现的频率”。有专家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公式来总结这个原理,就是有名的“A-B-C”公式。A表示“前提”,B表示“行为”,C表示行为产生的“后果”。在我们的眼睛被术语浓雾遮蔽之前,让我们驱散它——所谓“A-B-C”公式,说白了就是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吃到了好果子,就还想吃;如果没有吃到好果子,就不再吃了。”在吃苹果的例子里,青苹果、红苹果就是“前提”,吃就是“行为”,感到酸涩、感到甘甜就是“后果”。
请再来看下面的例子,进一步想想“果子”的味道怎样影响了“吃果子”的行为。
幼儿园小康老师说:“在幼儿园干这么多年,接了无数个孩子,哪个孩子刚入园的时候不哭几天?凡是那些妈妈特狠心,把孩子丢下就走的,孩子往往哭几次就不再哭了。反而是那些太心疼孩子的,一听见哭声就赶紧回来哄哄的,孩子哭得更厉害!”
——这是什么鬼论坛啊!发个帖子好几天没人理!
——那你还上这个论坛?去××论坛看看吧,人气旺得很,保证你一问问题马上就有人回答!
这种“行为-后果”的结合,很可能导致这个人再也不来这个论坛发帖子了。而对于另一个论坛,则是:
这种“行为-后果”的结合会使这个人以后更多地到这个论坛来发言。
对于“心软”妈妈的孩子——
换句话说,孩子哭的行为得到了他想要的“好果子”——妈妈回来了。于是,哭的行为增加了,即得到了“强化”。
对于“心狠”的妈妈的孩子——
孩子哭的行为没有达到目的,于是以后哭的行为逐渐减少了,再过几次就不再哭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又一次证明:ABA的原理就是由一些常识所组成的,这些常识与“吃饱了不饿,穿厚了不冷”这些道理一样简单易懂。现在,让我们回到“他为什么这样做”这个问题上来。之前已经说过,一个行为出现可能有两大方面的原因。哪两大原因呢?相信您现在已经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行为,受到:
◇ 当前看到的“果子”(也就是“所处环境”)的影响。
◇ 实际“吃到的果子”(也就是“行为后果”)的影响。
这就是两大原因:所处环境、行为后果。
知道了行为出现的原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既然行为受所处环境和行为后果的影响,那么处理行为当然要从这两个因素入手。通过改变行为所处的环境改变行为的策略,就是“前提控制策略”;通过改变行为后果来改变行为的策略,就是“后果控制策略”。这两方面的策略加起来,就是ABA所能教给我们的全部方法。
【延伸阅读】判断问题行为的标准
Zarkowska和Clements于1994年提出如下几条标准:
* 就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说,该行为(或行为的严重程度)是不适当的
* 该行为可能对孩子或他人造成危险
* 该行为与社会规范不符
* 该行为会影响孩子学习新的技能,或限制孩子学习新技能的机会,从而导致孩子更加难以适应环境和社会
* 该行为给和孩子在一起的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O'Berien在1998年提出如下几条标准,适用于学校环境中:
* 该行为阻碍了孩子参与学习活动
* 该行为会干扰其他孩子的学习
* 该行为就孩子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说是不适当的
* 该行为导致孩子被孤立于其他孩子之外
* 该行为对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有消极影响
* 该行为会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损害,或任由该行为发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 该行为会使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的成人不喜欢这个孩子
* 该行为会导致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降低自尊心
* 该行为限制了孩子学习新技能的机会
* 该行为可能给孩子、同伴和成人的环境带来危险
* 该行为可能损害学校和孩子家长(包括其他孩子家长)的关系
来源:Effective practice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support interventions that work. James K. Luiselli.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