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宁临证医案辑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哮喘案

案一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外寒里饮案

谭某某,男,6个月,2007年11月11日。

主诉:咳喘气急3天。

现病史:患儿既往有湿疹病史,2月龄及4月龄时咳喘各1次,治疗后缓解。3天前患儿咳嗽、喘憋,并发热,体温最高38.0℃,于济南市中心医院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及头孢类抗生素1天,口服止咳糖浆,未见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憋喘,晨起咳声频繁,喉中痰声辘辘,不易咯吐,鼻塞、流清涕,无发热,纳少,眠欠安,二便调。查体:面色淡白,形体肥胖,肌肉松软,口唇色淡,鼻腔通畅,无鼻翕,咽不红,三凹征(+);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5.2×109/L,红细胞总数4.62×1012/L,淋巴细胞百分比66.3%。舌脉:舌淡,苔白滑,指纹鲜红,在气关。

中医诊断: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寒哮,外寒内饮。

西医诊断:婴幼儿哮喘。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处方: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炙麻黄6g,炒苦杏仁6g,桂枝6g,白芍6g,清半夏6g,干姜6g,细辛1g,五味子6g,炒紫苏子6g,炒葶苈子6g,白芥子6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避风寒,调饮食,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二诊(2007年11月16日):喘咳气促减轻,喉间无哮鸣、痰声,无流涕,纳差,大便软。面色红润,舌淡红,苔白厚,指纹淡红隐隐,显于风关。表邪渐除,喘息发作缓解。上方继服4剂。

三诊(2007年11月21日):喘咳气促缓解,无哮鸣及痰声,无流涕,纳差,二便调。面色红润,舌淡红,苔白厚。表邪已除,痰湿仍在,治以温肺化痰,方选姜辛汤加减。

处方:干姜6g,细辛1g,五味子6g,炒紫苏子6g,炒葶苈子6g,白芥子6g,焦山楂6g,焦麦芽6g,焦神曲6g,麸炒枳实6g,麸炒枳壳6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小儿肺脾肾三脏不足,导致痰饮留伏,素有痰湿,是哮喘基础;内有壅塞之气,感受外邪,肺宣肃无权,触动内伏痰饮,致壅塞之气贲郁于上,痰随气升,搏击气道,发为哮喘,是条件。本案证属外寒内饮,治当温肺散寒、降气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正为合宜。

《伤寒论》小青龙汤用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定喘;桂枝、芍药解肌和营卫;干姜、细辛温肺化饮,辛散风寒;五味子温敛肺气以止咳,并防肺气之耗散;半夏化痰定喘;炙甘草和中。三子养亲汤中紫苏子、白芥子可加强降气化痰之力,使平喘力量更强。二方合用散中兼收,燥中有润,对水寒射肺、气实痰盛者,颇为适宜。葶苈子虽性大寒,与诸温药合用,有去性存用之功。

案二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肺寒停饮案

周某某,男,5岁,2008年8月4日初诊。

主诉:咳喘20余天。

现病史:患儿2007年曾患喘息性支气管炎,20天前受凉出现咳嗽、喘息,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予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口服氨茶碱等治疗,效欠佳,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阵作,咯痰清稀,夜间咳重,无鼻塞、流涕,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咽略充血,扁桃体不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脉:舌淡红,苔白滑,脉弦紧。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肺寒停饮。

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法:温肺化饮。

处方:苓甘五味姜辛汤。干姜9g,细辛3g,清半夏9g,五味子9g,茯苓15g,炙款冬花15g,炙紫菀15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8月7日):偶咳不喘,无痰,纳眠可,二便调;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咳嗽减轻,寒饮渐化。上方继服4剂。

三诊(2008年8月11日):患儿一般情况可,纳眠可,二便调;心、肺未及异常。哮喘缓解,应调理脏腑功能,祛除留痰伏饮,方选苓桂术甘汤加减。

处方:茯苓15g,桂枝9g,炒白术12g,陈皮9g,清半夏9g,胡黄连9g,焦山楂15g,焦神曲15g,焦麦芽15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按:

本病案是以温肺化饮法治疗肺寒停饮之哮喘。天气寒冷、形寒、寒饮是外因;肺脾肾阳虚体质是内因;肺寒痰饮内伏是发病基础;发病机理是外内合邪,两寒相感,内外皆伤,气逆而上行。肺气外达皮毛,内行水道。脾、肺、肾三脏息息相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肾阳虚,肺通调水道失常,宣发肃降不及,则水湿痰饮停积于肺。肺为贮痰之器,故标在肺;脾为后天之本,寒饮不化是脾失健运,故本在脾;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命门之火不足,则一身阳虚不能化水,故根在肾。

肺气以宣降为顺,为水之上源,肺气开宣,津液才能敷布;肺气肃降,水道才得通调。形寒寒饮伤肺,日久不愈,阳气渐衰,肺功日损,津凝不布,水道失调,肺寒停饮,则见咳嗽、有痰,舌淡、苔白滑等症。

仲景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医学统旨》曰:“哮证喘吼如水鸡之声,牵引背胸,气不得息,坐卧不安,或肺胀胸满,或恶寒肢冷,病者夙有此根,又因感寒作劳气恼,一时暴发……治法专以祛痰为先,兼用解散。”肺寒停饮,投以温肺之品,使肺气能够正常宣降,则水饮自消。

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由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组成,用法是“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功在温阳化饮,主要治疗寒痰水饮停留于肺所引起的咳逆喘满之证。本方特色为化饮而无麻桂之燥,祛邪而无伤正之弊,较小青龙汤缓和得宜,为与小青龙汤媲美的又一治饮名方,是治疗支饮体虚者的基础方。本方原治支饮经治疗后“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即所谓寒痰者。方中君以干姜,取其辛热之性,既温肺散寒化饮,又温脾之寒以化肺之饮湿,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不致停蓄为患。臣以细辛辛温香燥,辛散行水,起肾之阳气,内助脾阳以温化痰水之寒,外助肺气以化饮散寒,助干姜散其凝聚之饮,助表邪外出。茯苓,甘淡平,健脾渗湿利水,使脾阳振而运化复,则痰无由积,化痰聚,杜痰源;反佐以五味子,酸甘敛肺滋肾,酸温敛气,止咳平喘。五味子若单独应用,有碍发散表寒,若与干姜、细辛合用,配干姜,温脾散寒化痰,两药相合温脾去饮止咳,宣而不伤肺气,温而不伤肺阴;配细辛,辛散酸收,温阳亦敛肺;五味子又防姜、辛耗散肺气。三味药相配,即《黄帝内经》所谓“以辛散之,以甘缓之,以酸收之”之意,收中有散,散中有收,收散相伍,相反相成,邪去而正不伤。使以甘草,甘温以扶中缓急,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甘草与干姜合用助其温化水饮,与细辛合用助其起肾阳,与五味子合用又可酸甘化阴,防止姜、辛、夏太过于温燥,且能调和肺司开合之职。诸药相配,开阖共济,温散并行,风寒解,水饮去,肺气复舒,宣降有权,诸症自平,诚如高保衡、孙奇、林亿等《金匮要略方论序》所言“尝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加半夏燥湿化痰,助干姜温化寒痰;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综合全方,温散并行,开阖相济,寒饮得去,肺气安和,为温化寒饮之良剂。

李师强调,哮喘宿根为痰饮留伏,临证只要未见明显热象,均按寒哮论治。

案三 定喘汤治疗痰热内蕴案

张某,女,8岁,2007年5月12日初诊。

主诉:咳喘3天。

现病史:患儿有支气管哮喘病史4年,气候突变、感冒或活动后诱发,发作时以夜间为甚,用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药物可暂时缓解。3天前患儿受凉,于夜出现咳嗽、喘憋,就诊于社区门诊,予特布他林、沙丁胺醇等药物,症状未明显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气急喘憋,胸闷,夜不能卧,喉间痰声辘辘,痰液黏稠,难咯,汗出湿衣,烦躁不安,易激惹,纳差,大便秘结,小便黄。查体:面色红,形体适中,鼻翼翕动,口唇红,咽红,喉间哮鸣有声,胸高息粗,三凹征(+);听诊呼气延长,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心、腹未及异常。舌脉: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痰热内蕴,气机郁滞。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化痰定喘,疏肝解郁。

处方:定喘汤加减。炙麻黄6g,炒苦杏仁9g,炒白果6g,黄芩12g,桑白皮12g,地骨皮12g,炒紫苏子9g,炒葶苈子9g,桔梗9g,瓜蒌15g,当归9g,白芍15g,柴胡12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7年9月21日):胸闷、喘憋基本缓解,偶咳嗽,有痰色黄,质黏稠,纳食尚可,舌红,苔白略厚,脉滑数。呼吸平稳,口唇红,咽红,三凹征(-);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患儿气降、喘平,痰热内蕴仍在。遵法继调,上方去炒紫苏子、炒葶苈子,加浙贝母12g,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7年9月28日):基本不咳嗽,少痰,纳眠可,舌淡红,苔白略厚,脉滑数。呼吸平稳,口唇红,咽红,三凹征(-)。病情向愈,上方继用7剂。

尽剂而愈。

按:

风寒邪气,入里化热,引动伏痰,痰热交阻,上熏于肺,肺气壅盛,肃降失司,故咳嗽、咯痰、喘憋;病久气机失于条达,故平素易激惹,烦躁;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数皆为痰热内蕴之征象,治疗选定喘汤。因患儿有肝气郁结之象,故加用柴胡、白芍补肝体而助肝用,使血充肝柔,气机调和。本案抓主要矛盾,不忘调理次要矛盾,痰气并治,疗效显著。

李师认为,小儿哮喘发作时以外寒内热证为多见。外寒包括风寒(气温低),寒饮(饮食物温度低),形寒(衣被少)。内热包括患儿体内“伏饮伏痰”郁遏阳气,郁而化热;饮食不知自节,过剩的饮食物在胃成积,在肠为滞,积滞内停,气机壅滞不畅,郁而化热;心肝常有余,所欲不遂,气郁化热;感染温热邪气(病原微生物)入里化热。李师观察到外寒内热证以咳嗽,胸闷气喘,有哮鸣声,痰少质稠、色白或黄,或有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厚、或黄腻、或白黄相兼,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定喘汤出自明·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卷六·哮喘》,由炒白果二十一枚、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桑白皮蜜炙三钱、黄芩微炒一钱五分、半夏制三钱组成,用法是“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徐徐服”,功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本方组方配伍选药上有宣摄和合、宣降合施、寒热共剂、表里兼顾的特点,目的是适应复杂而又顽固的哮喘证。

案四 神秘汤治疗痰热内蕴、气机郁滞案

周某某,女,5岁,2007年7月14日初诊。

主诉:咳喘10天。

现病史:患儿有哮喘病史2年余,10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息,气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和氨茶碱4天,仍咳喘,遂来诊。刻下症见:喘息频作,胸闷,气急,夜不能卧,喉间痰声辘辘,痰液黏稠,难咯,汗出湿衣,烦躁不安,易激惹,纳差,睡眠欠安,大便秘结,小便黄。查体:精神烦躁,鼻翕明显,口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哮鸣音及中等水泡音;心、腹未及异常。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6×109/L,红细胞总数4.88×1012/L,淋巴细胞百分比66.3%。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痰热内蕴,气机郁滞。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清热化痰定喘,疏肝解郁行气。

处方:神秘汤加减。炙麻黄9g,炒苦杏仁9g,炒白果9g,黄芩12g,桑叶12g,桑白皮12g,炒紫苏子9g,炒葶苈子9g,瓜蒌15g,柴胡12g,当归9g,桃仁9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忌食巧克力、冷饮、羊肉及鱼虾等腥臊之品。

二诊(2007年7月19日):胸闷、喘憋基本缓解,偶咳有痰,色黄质黏,纳食尚可,舌苔薄黄,脉滑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未闻及哮鸣音及水泡音。气逆渐降,痰热渐化,肝郁稍缓,气逆痰热肝郁仍存。以清热、化痰、疏肝为治法。守法继调,上方去炒紫苏子、炒葶苈子,加浙贝母12g,5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7年7月24日):单声偶咳,干咳少痰,见风流涕,打喷嚏,无喘憋,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缓;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哮喘缓解,余热未尽,气虚渐显,治以清热定喘、益气活血,方选黄芪汤加减。

处方:黄芪12g,太子参9g,炒山药12g,清半夏6g,黄芩9g,炒白果9g,乌梅9g,桑叶9g,桑白皮9g,桃仁6g,红花6g,炙甘草6g。1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哮喘是内外因相合的结果,内因以肺、脾、肾虚,痰气内伏为本,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六淫客于肌表而诱发肺气上逆,呼吸不利,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壅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常,导致痰鸣气促。

神秘汤出自《成方切用》,为定喘汤加疏肝药组成,用于哮喘发作、肝气郁滞者,乃李师治疗哮喘常用效方。李师的经验是,小儿哮喘,尤其热性哮喘,发作一次持续的时间较长,采用清热化痰、止咳定喘、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之法,可迅速缓解哮喘,缩短病程。

案五 茵陈蒿汤治疗湿热哮喘案

王某某,男,5岁,2007年9月17日初诊。

主诉:咳喘4天。

现病史:患儿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自2岁起咳喘反复发作,每月1次,常因气候变化诱发。患儿4天前外出受凉出现咳嗽、喘憋,予肺热咳喘口服液、肺宁颗粒等口服,咳喘未缓解;1天前于济南市中心医院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头孢类抗生素,口服特布他林,症状无改善,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频繁,憋闷,夜间较重,痰多色黄,黏稠难咯,喉间哮鸣,不发热,无咽痒、咽痛,纳差,恶心,口渴不欲饮,睡眠欠安,小便黄,大便不爽。查体:形体偏胖,面色黄,口唇红,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5.2×109/L,红细胞总数4.98×1012/L,淋巴细胞百分比67.9%。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湿热哮喘。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平喘。

处方:茵陈蒿汤加减。茵陈15g,栀子12g,石韦9g,车前草12g,秦艽15g,苦参9g,浙贝母12g,瓜蒌9g,炒莱菔子15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7年9月21日):咳减喘消,咳嗽以夜间及晨起为主,痰多易咯,仍纳差、恶心,小便黄,大便先干后溏,咽红,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湿热仍在。守法继调,上方去炒莱菔子,加虎杖15g,改石韦、车前草、苦参、瓜蒌各15g,6剂,日1剂,水煎服。

按:

湿热哮喘之儿,平素嗜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湿不化,停聚为痰,留而为饮。日久郁而化热,遂成湿热证候。留饮受外邪诱发,上犯于肺,阻塞气道,肺失宣肃,引发哮喘。夏季水湿较多之时为甚,乃内湿与外湿相交,湿甚之故。

温热哮喘的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理气化痰为辅。本案所选茵陈蒿汤,有清热化湿之功。茵陈,《本草从新》谓“泻火,平肝,化痰,止咳止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凡肝胆湿热蕴结,均可应用;栀子苦寒,可燥湿清热,自上达下,善清上、中、下三焦湿热;所加石韦药性寒凉,能清肺热,止咳平喘,《本草纲目》云其“清肺气”,《植物名实图考》称其“治痰火”,《本草从新》谓其“清肺金以资化源,通膀胱而利水道”;车前草亦有清肺化痰之功;秦艽,《本草纲目》载“宣通诸府,引导湿热,直走二阴而出”;浙贝母、瓜蒌、莱菔子加强行气化痰之力,对湿热哮喘疗效较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许多清热祛湿的中药具有解痉和抗炎功效,有的还有抗过敏作用,茵陈、苦参、车前草具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的功效,为清热祛湿法治疗哮喘提供了药理学基础。临床观察,湿热哮喘发作时间多在3天以上,用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佳者,用本方灵活加减确有疗效。

案六 黄芪汤治疗肺脾气虚案

王某某,男,8岁,2008年8月28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嗽、喘憋1年余。

现病史: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咳嗽喘憋,在齐鲁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之后1年内每因气候变化而发作,共发作4次,平素多汗、易感冒,为系统调治,遂来诊。刻下症见:无咳嗽、喘憋,无流涕,不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体:面白少华;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弱。

中医诊断:哮喘(缓解期)。辨证:肺脾气虚。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处方:黄芪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炒山药12g,桑叶15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莪术9g,炒白果9g,清半夏9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嘱清淡饮食,忌酸奶、海鲜、羊肉、巧克力、冷饮等。

二诊(2008年9月4日):偶鼻塞,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脉弱;听诊心、肺未及异常。本虚标实,鼻为肺窍,肺窍不利故鼻塞,肺脾气虚仍在。遵法继调,上方加辛夷(包)9g,7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8年9月11日):一般情况可,纳眠可,二便调。舌淡,脉缓。本虚为主,治以补虚。遵法继调,上方去地骨皮、炒白果、炒山药、辛夷,加炒白术12g,乌梅、苍耳子各9g,改桑叶、桑白皮各12g,7剂,日1剂,水煎服。

按:

本病案是以补肺健脾、益气化痰法治疗肺脾气虚型哮喘。小儿肺脾常不足,加之久病咳喘,反复发作,耗伤肺气,肺气虚,宣降失职,气逆于上,故咳喘日久不止;气虚卫外不固,故平素多汗、易感冒;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面部失荣,故色白少华;舌淡红、苔薄白俱为肺脾气虚之象。

哮喘宿根,痰饮留伏,加之肺脾气虚,正虚痰伏并存,导致虚实夹杂,故应攻补兼施。气虚、痰阻、血瘀是缓解期的病理基础,故以补益、活血、化痰兼施为治则。方中黄芪、党参、炒山药补益肺脾之气,桑叶、桑白皮、地骨皮、白果泻肺平喘,半夏燥湿化痰。痰饮留伏,壅塞气血;肺虚宗气不足,血行不畅,可致血瘀,故加莪术以行壅塞之气血。

李师强调,哮喘缓解期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少用或不用僵蚕、蝉蜕、地龙、蜈蚣等虫类药。此类药物中含有异性蛋白质,有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可能;此外,本类药物有搜血生风之虞,易致虚虚之弊,故不宜多用久用。

第二,注意中药剂型的转换。患儿病情稳定时,可用中药丸剂或汤剂隔日服;病情反复或有加重的趋势时,应坚持中药汤剂治疗。

第三,注意患儿肺功能锻炼,教会患儿做深呼吸。用冷热毛巾交替敷面,进行耐寒锻炼。

第四,提倡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案七 金水六君煎治疗肺肾虚寒案

肖某某,男,5岁,2004年12月20日初诊。

主诉:反复咳喘3月余。

现病史:患儿3个月前感冒,开始咳嗽喘息,先后于社区门诊、济南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处就诊,每予激素雾化吸入、静脉滴注等治疗,喘息暂时缓解,然周许又复喘,为求中医治疗,遂来诊。刻下症见:活动后咳嗽伴喘,有痰,汗多,不发热,无鼻塞,口咸,纳差,大便可,每夜遗尿,味不甚。查体:面白虚浮;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脉:舌略红,苔薄白,脉沉弱。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肺肾虚寒,痰饮内伏。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补益肺肾,化痰平喘。

处方:金水六君煎加减。陈皮9g,茯苓12g,清半夏9g,熟地黄15g,当归12g,五味子9g,党参15g,麦门冬15g,炒白术12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嘱忌食羊肉、巧克力、冷饮。

二诊(2004年12月27日):咳喘减轻,时有痰,遗尿减少。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守法继调,上方加补骨脂15g,7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5年1月4日):偶咳有痰,纳食可,口中无咸感,偶遗尿。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守法继调,上方去补骨脂,加石菖蒲12g,7剂,日1剂,水煎服。

四诊(2005年1月11日):无咳嗽、喘息,无痰,纳眠可,二便调。予麦味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1个月。

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本案患儿,咳喘有痰,迁延日久,肺脏虚损彰然。《王旭高医案》云:“咳嗽痰白味咸,是肾虚水泛为痰也。”患儿口咸遗尿,面白虚浮,可知其肾脏不足。参合辨证,属肺肾虚寒、痰饮内伏,治选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书》金水六君煎,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血气不足、外受风寒而引起的咳嗽呕恶、多痰喘急等症。其中二陈汤为祛痰之通剂,半夏、陈皮、生姜辛散温化、理气祛痰,半夏降逆,陈皮顺气,畅利中焦气机,使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又合于《黄帝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义。“痰之本,水也”,茯苓利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制其动。甘草调中和药,使中州健运则痰自消,亦助熟地黄疗阴虚之危,共奏滋阴养血、填精纳气之功。“补血者,当求之肝肾”,本方重在滋填精血,补精以化气,滋阴以温阳,使金水相生,肺肾兼顾。重用熟地黄、当归滋填肝肾精血,熟地黄味甘寒润,禀中州沃土之气味,滋肾水、益精血,乃精血形质中第一品纯厚之药;当归辛润养血,补肝血虚,精血同源,使肾精内充。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肺肾、燥湿祛痰之功。方中诸药无燥散滋腻之弊,并调肺肾,使金水相生,药性温和,尤宜于年幼、体弱、虚损之人,如谦谦君子,扶正益损,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案尚宗“肾虚有痰浊者,金水六君煎,气弱而上有浮火者,生脉饮、四君子汤合而参之”之意。方中党参、麦门冬、五味子即“生脉”,党参、茯苓、白术、甘草为“四君”,四君、生脉健牌补肺,气阴兼理,治本以杜生痰之源。

案八 姜辛夏枣五味子汤治疗伏痰留饮案

薛某某,男,8岁,2005年7月7日初诊。

主诉:有痰咳嗽半月余。

现病史:患儿1个月前哮喘发作,经布地奈德雾化及中药口服等治疗喘息缓解,但半月来一直有痰即咳,欲调理,遂来诊。刻下症见:平时不咳嗽,有痰时咳嗽,痰出咳止,无喘息、胸闷,无鼻塞、流涕,不发热,纳眠可,二便调。查体: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舌脉:舌淡,苔白滑,脉沉。

中医诊断:哮喘(缓解期)。辨证:肺脾不足,痰饮留伏。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温肺化饮,健脾祛痰。

处方:姜辛夏枣五味子汤加减。干姜9g,细辛3g,半夏9g,五味子9g,茯苓15g,炒白术15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嘱药物浸泡时加生姜3片、大枣5枚。

二诊(2005年7月14日):不咳嗽,无痰,舌淡红,苔白,脉沉。效不更方,上方继服7剂。

三诊(2005年7月21日):无咳嗽、咯痰等症状,嘱予姜枣汤冲服参苓白术颗粒2个月,以健脾益肺,祛湿化饮,断喘之根。

随访半年未复。

按:

仲景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李师强调,哮喘病机关键为伏痰留饮,临证无明显热象者均按寒哮论治,当温肺化饮,方用姜辛夏枣五味子汤。张仲景善用姜、辛、夏、味治疗咳喘,在其所创的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等温肺化饮平喘方中,此四味均为核心。干姜、生姜、细辛内能温化水饮,外能辛散风寒。干姜能温脾肺之寒,使脾能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则水液正常运行,而不停蓄为患;细辛内以温肺化饮,外与干姜同具辛味而散风寒;半夏辛开苦降,既利于肺气宣降,又燥湿祛痰;五味子酸温收敛,止咳平喘,以防姜、辛、夏耗散肺气,若单独应用,有碍发散表寒,与干姜、细辛、半夏合用相配,则收中有散,散中有收,收散相伍,相反相成,邪去而正不伤。

《幼幼集成》曰:“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患儿有痰则咳嗽,属“嗽”,其主治在脾,故加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亦取“四君子”之意,以杜生痰之源。有鉴于此,后期径用参苓白术散合姜枣以培本澄源。

案九 厚朴麻黄汤治疗寒饮伤肺案

于某某,男,3岁11个月,2004年6月4日初诊。

主诉:喘息1天。

现病史:患儿既往有哮喘病史,前日进食冷饮、冰虾,夜间开始喘息,予激素吸入未缓解,遂来诊。刻下症见:喘息,稍鼻塞、有涕,不发热,纳可,眠差,二便调。查体:略烦躁;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紧弦。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寒饮犯蕴,肺失宣降。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散寒化饮,宣肃肺气。

处方:厚朴麻黄汤加减。厚朴6g,炙麻黄6g,清半夏6g,五味子6g,陈皮9g,干姜9g,细辛3g,麸炒枳壳6g,炙款冬花9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黄帝内经》《难经》皆断“形寒饮冷则伤肺”,本案患儿宿有痰饮,又食冷饮,内伤于肺;又多食鱼虾,酿生痰饮。痰饮壅阻,肺络不畅,气机逆乱,故而喘息发作。

《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由厚朴、麻黄、杏仁、石膏、半夏、五味子、干姜、细辛、小麦组成,功能宣肺降逆、化饮止咳,主治“咳而脉浮”,见咳嗽喘逆、胸满烦躁、痰声辘辘、苔白滑等症,常用于哮喘发作期寒包热哮证。《沈注金匮要略》评述:“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细辛、半夏、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子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本案无明显热象,故去石膏,加款冬花辛温化饮,止咳化痰,质润又防方药辛燥过度;陈皮、枳壳辛开苦降,理气宽中,祛湿健脾,善治痰饮内停之证。

案十 苏子降气汤治疗上盛下虚案

侯某某,女,50岁,2003年12月15日初诊。

主诉:咳嗽2天。

现病史:患者有哮喘病史30余年,2天前受凉开始咳嗽,阵发性,甚则欲呕,鼻塞流涕,自服通宣理肺丸、桂龙咳喘灵,咳嗽未见减轻,遂来诊。刻下症见:咳嗽,痰黄难咯,咯痰至最后恶心而又不敢吐,恶寒,鼻塞,鼻干,黄涕难出,口唇干燥,纳欠佳,眠欠安,大便稀,小便黄。查体:精神可,咽不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脉:舌淡红,边有瘀斑,苔薄白,根黄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上盛下虚。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清上温下,止咳化痰,降逆平喘。

处方:苏子降气汤加减。炒紫苏子12g,前胡15g,清半夏12g,厚朴12g,沉香粉(冲服)2g,肉桂9g,当归15g,虎杖15g,鱼腥草30g,炙紫菀15g,炙款冬花15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3年12月19日):症状减轻,下午咳嗽,痰清稀,夜间偶咳,鼻塞有涕,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守法继调,上方去虎杖、鱼腥草、炙紫菀、炙款冬花,加干姜9g、补骨脂24g,7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患者,感受外邪,肺失宣发,其气上逆,故鼻塞、咳喘。其恶寒者,一者乃有邪在表;再者,病久年高,卫阳不足。口唇干燥,属虚火上浮;下元不温,火不暖土,则便稀。总属痰壅气逆、上盛下虚,故选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能降气疏壅,引火归原,袪痰止咳,可治痰涎壅盛、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等证。紫苏子、半夏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厚朴、前胡、陈皮下气止咳祛痰,助治上实,肉桂温肾纳气平喘,治疗下虚;当归养血活血,质润,可制约大队燥药伤阴;生姜宣肺,而应肺主宣降之性;甘草、大枣调和诸药。沉香辛苦性温,温脾暖肾,杜痰之源、截痰之本;纳气归根,功尚平喘。全方有补有行,有调有燥,治上顾下,标本同治。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化痰平喘止咳的功效,能减少支气管黏膜腺体与唾液的分泌,能使支气管平滑肌舒缓。患者咳嗽较重,加紫菀、款冬花温润镇咳;因其稍夹湿热,故加虎杖、鱼腥草,合半夏去湿热,兼助当归活血之力。

关于活血化瘀药在哮喘中的作用,李师认为,宿疾内伏,壅塞气道,气壅失疏而血瘀,即“有痰必有瘀”;哮喘反复发作,日久肺气必虚;气为血帅,气虚则血瘀。因此,无论在哮喘发作期或缓解期,仅从宣肺、补肾、健脾、化痰、平喘等法着手,往往收效不著,此时如能“痰瘀兼顾”,在主方中配伍沉香、丹参、当归、赤芍、莪术、川芎等活血化瘀药,虽加一二味,常能速效。

案十一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阳虚水泛案

潘某,男,60岁,2004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咳嗽、喘憋3天。

现病史:患者有哮喘病史10余年,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咳嗽,伴有喘憋,自行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并口服硫酸特布他林片等治疗,仍咳喘,遂来诊。刻下症见:午后喘憋尤甚,痰白,午后打喷嚏,流涕,纳可,眠差,小便量多,色时黄。查体:面色白;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舌脉:舌红,苔白中根黄厚,脉沉滑。

中医诊断:哮喘。辨证:肾阳虚亏,摄纳失职。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温肾扶阳,纳气平喘。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9g,制附子12g,细辛3g,补骨脂30g,金樱子15g,鹅管石18g,炒紫苏子12g,炒苦杏仁12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4年3月22日):咳嗽、喘憋减轻,午后稍甚,痰白时黄,时打喷嚏,清晨及入暮流涕,手足凉,畏寒,眠差,大便时稀,每晚夜尿7~8次。舌红,苔中根黄厚,脉沉。守法继调,上方去鹅管石、炒苦杏仁,加山萸肉、菟丝子、白芥子各12g,改制附子9g,补骨脂15g,金樱子12g,7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肺失布散,脾失运化,肾失蒸腾,水液不行则凝聚成痰,痰饮停积伏藏于肺,为喘息“夙根”。患者年老,龄近八八,阳气渐衰,肾气渐枯。痰饮为阴邪,易伤阳气;哮喘10余年,阳气累耗。阳气不足,内有痰饮,卫阳不能固密,风寒壅束,肺失宣降,则见咳嗽、喘憋,痰白,流涕;午后阳衰,清晨阳弱,故咳喘加重,打喷嚏、流涕。脾阳不足、脾运不畅则水湿不得运化,上于肺作痰,下于肠便稀;脾肾阳虚,四末不温,手足寒凉。肾阳不足则小便清长;肾不纳气则气无以降,见喘息、气促;心阳虚衰见不寐、倦怠。

阳虚温煦气化失职,真元耗损,不能纳摄,以成少阴水饮与阳虚里寒相合而作喘,故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化饮,温化痰湿。唐代王冰提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附子,大热而性走不守,温通肾阳,暖命门而振奋衰弱之元阳,《伤寒来苏集》载“惟附子与麻黄并用,内外咸调,则风寒散而阳自归。精得藏而阴不扰”,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肾中得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使阳无亡散之变,邪无隐匿之地。细辛既可温肺化饮,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助附子温里,承仲景之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痰饮得以温化。炙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幼幼集成》载“哮喘为顽痰闭塞,非麻黄不足以开其窍”。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内饮得化,阳气得复,则痰去而喘自平。复加补骨脂、金樱子、菟丝子等,温补肾阳,养精固精,纳气平喘,兼顾全面。

附一:李燕宁教授辨治哮喘急性发作经验撷述

哮喘急性期的辨证,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哮因痰成,法必祛痰

祛痰法主要用于哮喘发作期的治疗。顽痰内伏是哮喘形成和发病的基本原因。哮喘的发作,乃“伏痰”遇感引触,致使气机升降失常,痰升气阻,肺气上逆所致,临床表现为喘逆上气,息粗鼻翕,痰多,甚者大汗淋漓,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对哮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痰聚则喘危,痰消则喘减,痰除则喘平。因此,哮喘发作期治痰最为关键。《丹溪心法》云:“治痰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治痰则应注意以下三点:①分清痰的色、质、量、味,据此选方用药,不能为治痰而治痰。②应注意理气,《证治准绳》载“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③祛痰药性味多偏温燥,易耗伤津液,故应中病即止。

2.哮时气壅,务用清肃

“清肃”是指在哮喘发作时选药宜以轻清之品为主。哮喘发作是由于伏痰遇感引发,痰气交阻,肺气壅塞,宣降失常,上逆作喘。因此,哮喘发作时,应使壅塞之肺气得以畅利,方能使气顺喘平。且痰喘日久,必致气血瘀滞。痰浊、瘀血相互胶结,故发作期组方常以祛邪涤痰之品为主,配以理气活血之品,开其肺部,畅其肺道。肺为娇脏,不耐寒热,而活血、涤痰、理气之品每易耗伤正气,在临床应用时,应处处考虑肺之特性。药宜选轻清之品,多以花、叶、茎为主,辛温燥烈、大苦大寒及金石重坠之品慎用或忌用。这样,才能顺应肺的特性,既使肺气畅利,又不损伤肺脏,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正是此意。

3.哮有宿根,理当培元

哮有宿根,且反复发作,正气必虚。哮喘宿根,古今多趋向于“宿痰”内伏,如《证因脉治·哮喘病》载“哮病之囡,痰饮内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证治要诀·哮喘》亦认为“素由此根”。痰的产生往往与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脾失健运,则湿聚成痰;肺失宣降,则聚液成痰;肾虚不能制水,亦可上浮为痰。张景岳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因此,治疗时常选配健脾、温肾之品,如茯苓、白术、桂枝,以加强祛痰作用,杜其生痰之源,减少哮喘发作,达到根治的目的。此即为“见痰休治痰”“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

附二:李燕宁教授辨治哮喘经验撷述

小儿哮喘病的治疗,除了遵循古人总结出的“哮因痰成,法必袪痰”“哮时气壅,务必清肃”“哮有宿根,理当培元”的经验之外,李师结合临床尚有以下体会。

1.哮发突然,勿忘平喘

小儿哮喘的引发以外感为主,临床以风寒、风热居多。风寒型以温肺化痰定喘为主,表寒重而喘者常用小青龙汤,表寒轻而喘者常用射干麻黄汤;风热型以清肺化痰定喘为主,常用定喘汤;表寒里热型,用解表清里之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缓解期以扶正为主,分清肺、脾、肾三脏。偏于肺脾气虚者,宜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常用人参五味子汤;偏于脾肾阳虚者,宜补肾固本,常用金匮肾气丸,同时配合祛痰、活血、行郁、化湿等法。

小儿哮喘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但临证时不能截然分开,只是有所侧重而已,平喘的原则应贯穿治疗的整个过程。无论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应在常用方剂的基础上酌加平喘药,麻黄、杏仁、白果、地龙、乌梅、紫苏子、沉香等品。通过大量的临床病例反馈,发作期加用平喘药能够迅速控制哮喘的发作,缓解期加用平喘药能够延长哮喘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

2.哮久多郁,酌情疏肝

小儿哮喘每次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时,按常法治疗效果不佳,应考虑有肝气郁滞的因素存在,可适当加用疏肝解郁行气的药物。小儿哮喘的肝郁因素以外感为主。外邪侵袭,由表及里,影响少阳经脉,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互为表里,进而波及厥阴,从而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患者常表现出闷闷不乐、情绪低沉或脾气急躁、易激惹等或多或少的情绪改变。处方中应酌加疏肝药物,如柴胡、白芍、香附、佛手、玫瑰花。常用的方剂有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

3.久哮夹瘀,酌情活血

哮喘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时,李师从“心肺同居上焦,通过气血关系相互影响”的观点着手,认为有瘀血存在。患者常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胸闷、胸痛,面色晦暗,唇甲发绀,舌暗有瘀点,舌下脉络紫黯怒张。在治疗该类顽固性哮喘时多从活血化瘀法,酌加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有活血、破血、逐瘀等之分,发挥作用也有强弱之别。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处于不断生长发育时期,选药时,初期宜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药性比较平和之品,既活血化瘀,又不伤正气。后期瘀结较甚时可选破血逐瘀之品,如三棱、莪术、全蝎、蜈蚣。常用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艾沉四物汤等。

4.哮为顽疾,尤重防护

哮有宿根,难以速除,治哮如抽丝,效缓而时长。临床应向患儿家长强调以下几点:①提供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饮食,忌食冷饮、巧克力、鱼虾等生痰之品,忌食过甜、过咸、过酸、过热之品,亦忌暴饮暴食。②要求患儿家长做简明的哮喘日记,对患儿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严密观察,以便及时查清过敏原。③患儿感冒或咳嗽时,应尽早进行彻底的治疗。④患儿无临床症状时,仍应坚持中医药治疗,以三年内哮喘不发作为目的。

附三:李燕宁教授对哮喘寒热辨识的经验撷述

哮喘急性发作,中医辨证首分寒热。李师总结多年经验,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年龄。年龄幼小者,多为寒哮;年长之儿,多为热哮。尤其小婴儿,哮喘急性发作,可直接投予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之类方剂。

第二,病程。病程短者,多为寒哮;病程久者,多为热哮。

第三,喘憋程度。中重度哮喘,多为寒哮;轻度哮喘,多为热哮。

第四,发热。不发热者,多为寒哮;伴有发热者,多为热哮。

第五,面色。面色苍白,多为寒哮;面色红赤,多为热哮。

第六,卡他症状。鼻塞、打喷嚏、流涕等卡他症状明显者,多为寒哮;不明显者,多为热哮。

第七,舌脉。舌淡、苔白、脉紧者,为寒哮;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热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