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发热案
案一 柴胡桂枝汤治疗太少两感案
李某某,女,4岁,2008年9月8日初诊。
主诉:发热4天。
现病史:患儿4天前受凉后发热,最高体温38.6℃,自服小儿感冒清热颗粒、布洛芬颗粒等,热势退而复升,体温波动在37.0℃~38.4℃,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每午后始升,形如疟,微汗出,头晕,鼻塞、流涕,偶咳嗽,少痰,纳眠可,二便调。查体:体温37. 9℃,神志清,精神可,咽淡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太阳少阳两感于寒。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调和营卫,畅达枢机。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24g,黄芩15g,党参15g,清半夏9g,桂枝9g,白芍9g,葛根24g,僵蚕9g,蝉蜕9g,炒牛蒡子9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太阳受邪,则见汗出,鼻塞、流涕,咳嗽;少阳被扰,则见头晕、脉弦。头痛、发热为二者共有之症。太阳受寒,发热与恶寒同时存在;少阳不和,始恶寒,后发热,寒热往来如疟状。太阳头痛,多发于枕部及颈项;少阳头痛,多发于两侧颞部。
《伤寒论》柴胡桂枝汤,主伤寒外感发热,桂枝汤调和营卫,发散太阳风寒之邪,解肌表之热;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少阳之枢机,清胆腑郁热。
案二 大柴胡汤治疗少阳郁热案
龚某某,男,5岁,2008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发热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最高38.7℃,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天,口服退热药,热势反复,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喷嚏时作,流涕,时有咳嗽,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部不适,纳欠佳,睡眠可,大便两日未行,小便可。查体:体温37.2℃,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清,腹部叩诊鼓音。血常规未见异常。舌脉:舌红,苔黄厚,脉浮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少阳郁热。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外解少阳,内泻结热。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2g,清半夏9g,麸炒枳实9g,白芍18g,熟大黄9g,苍耳子9g,川贝母9g,瓜蒌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9月18日):2剂热退,咳嗽,咯痰色黄,无涕,无恶心呕吐,无腹痛,纳眠可,二便调。咽红,舌淡红,苔白略厚,脉浮。里热得下,少阳得疏,故热退,但肺失宣肃,痰浊阻肺。治以宣肃肺气,化痰止咳,方选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6g,炒苦杏仁9g,生石膏15g,陈皮9g,清半夏9g,茯苓12g,瓜蒌15g,川贝母12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是以外解少阳、内泻结热法治疗邪郁少阳之发热。
患儿感受风寒邪气,郁于卫表,肺卫失宣,故见发热、打喷嚏、流涕、咳嗽。太阳病不解,易传少阳,兼入阳明;邪气循经,留于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气郁化热,正邪相争则反复发热;积滞于内,阳明郁热,少阳枢机不利,阳郁不伸,亦发热。“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热入阳明,故呕逆、便秘。治当表里双解,方选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源自《伤寒论》,是为表里同病而设,有外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临床辨证须抓主纲,即少阳、阳明同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呕恶,心下痞满疼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苔黄脉弦有力等。方中柴胡、枳实舒畅气机;大黄、黄芩泻热行血、清上通下;甘草、白芍甘缓;诸药辛开苦降,疏通气机,和解少阳。再加半夏降逆止呕,瓜蒌、川贝母化痰止咳,苍耳子宣通鼻窍,可兼顾周全。
案三 白虎汤治疗阳明热盛案
王某,女,4岁,2007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发热3天。
现病史:患儿3岁前有高热惊厥史1次。近来天气乍寒乍热,3天前调摄不慎,受凉后鼻塞、流涕,次日开始发热、恶寒,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抗感染及降温等对症处理后,热稍退而复炽,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口渴喜饮,微汗出,偶咳,纳少,眠可,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行。查体:体温38.8℃,形体壮实,面色红赤,口唇红,咽红,肤热灼手,四肢无抽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5.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8.4%,淋巴细胞百分比41.2%。舌脉:舌红,苔白厚,脉洪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阳明气分热盛。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处方:白虎汤加减。知母9g,生石膏30g,太子参18g,青蒿12g,秦艽12g,滑石18g,羚羊角粉(冲)2g, 钩藤(后下)9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忌食油腻、生冷之品。
二诊(2007年5月24日):患儿服药后大便每日2次,先硬后溏,热势大减,体温37.2℃,仍口渴,小便调,舌红,苔白略厚,脉细数。热病后期,津气两伤,治当益气生津,以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竹叶12g,生石膏15g,太子参15g,麦门冬9g,清半夏6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麦芽12g,炒莱菔子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患儿前已诊治,用过发汗药物,症见大热、大渴、脉洪,虽仅微汗,亦符合气分热盛之证,故先用白虎汤治之。微汗是气津匮乏,故加太子参益气生津。津伤明显,阴血不足,故用青蒿芳香透散,退虚热,可使伏热外透而出,并且青蒿长于清肝胆和血分之热,伍秦艽“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湿热也”,《本草纲目》指秦艽“治胃热,虚劳发热”,以加强退热作用。滑石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本草通玄》云其“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更确保清热之效立见。因患儿有高热惊厥史,加羚羊角粉、钩藤镇肝息风,羚羊角粉亦能清热解毒。患儿初起大便不通,且用药清热力强,致气津两伤,故热退中病即止,改竹叶石膏汤益气生津。治疗过程急则治其标,收到较好效果。
高热乃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外感、内伤皆能致之,临床上以外感热病多见,发热之病因纷繁,证候亦杂,机制各异。李师认为,推其所以,多责之于外感六淫,疫疠时邪病毒;或因胎禀因素,或饮食不节、惊吓及脏腑病变等。盖小儿肌肤疏薄,卫外不固,况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外邪侵袭,首先犯卫,营卫不和,阴阳失调,邪正交争,遂发高热。小儿纯阳之体,感受六淫之邪,多从火化,故临床以风热、气分实热证为多见。
案四 大柴胡汤治疗少阳阳明并病案
王某某,女,3岁,2004年5月初诊。
主诉:反复发热5天。
现病史: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9℃,先后予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布洛芬颗粒、清开灵颗粒、羚羊角粉、双黄连口服液等药物口服,汗出不多,热退而反复,进食减少,并恶心、腹痛,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汗出不畅,无恶寒,咳嗽有痰,恶心,纳差,腹痛,大便干,小便调。查体:体温38.4℃,烦躁,面色红,口唇干,咽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未见异常。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少阳阳明并病。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和解少阳,内清阳明。
处方:大柴胡汤加减。柴胡24g,黄芩12g,清半夏9g,麸炒枳实9g,白芍12g,熟大黄9g,青蒿15g,炒紫苏子9g,炒葶苈子9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伤寒论》曰:“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大柴胡汤为表里双解剂,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李师分析,本案发热为“伤寒发热”。服退热药而汗出,即伤寒发汗后;热退而反复,乃“往来寒热”“汗出不解”;虽有汗而不畅,是为表里不和;口唇干,即少阳证之“咽干”;烦躁、恶心、纳差,即少阳证之“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腹痛、恶心、大便干,乃阳明腑证“大便不解”;表证不明显,提示邪气入里,不在太阳之表。综合辨证,病未离少阳,渐入阳明,属少阳阳明并病。《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柴胡证在,又复有里,故立少阳两解法。以小柴胡汤加枳实、芍药者,仍解其外以和其内也。去参、草者,以里不虚。少加大黄,以泻结热。倍生姜者,因呕不止也。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
李师强调,对于中医经典,尤其《伤寒杂病论》的论述,要熟读背诵,更要灵活理解,才能有效运用于临床,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案五 柴葛解肌汤治疗三阳热盛案
李某某,女,2岁4个月,2004年2月23日初诊。
主诉:发热2天。
现病史:患儿2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自予清开灵颗粒、三九感冒灵颗粒口服,热势不退,今晨体温最高39.5℃,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头痛,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偶咳嗽,有痰,纳差,眠欠安,二便调。查体:精神略烦躁,下唇有1处溃疡,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异常。舌脉:舌红,苔黄腻,指纹紫。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三阳热盛。
西医诊断:溃疡性口腔炎。
治法:解表清里,泻三阳火。
处方: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15g,葛根24g,生石膏18g,黄芩12g,羌活12g,独活12g,赤芍12g,白芷15g,牡丹皮15g,焦山楂15g,鸡内金9g,炒莱菔子15g,生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嘱清淡饮食,勿食辛辣等刺激食品。
尽剂而愈。
按:
外感发热,多因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人体,卫阳被遏,不得宣发,郁而化热,寒热错杂,三阳同病,病位在肺,兼扰心脾和胃肠。
《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由柴胡、葛根、羌活、黄芩、芍药、白芷、桔梗、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组成,陶氏制此方用以治疗“阳明经证”,后世则多治疗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张秉成《成方便读》云:“治三阳合病,风邪外客,表不解而里有热者。故以柴胡解少阳之表,葛根、白芷解阳明之表,羌活解太阳之表,如是则表邪无容足之地矣。然表邪盛者,内必郁而为热,热则必伤阴,故以石膏、黄芩清其热,芍药、甘草护其阴,桔梗能升能降,可导可宣,使内外不留余蕴耳。用姜、枣者,亦不过借其和营卫,生津液,通表里,而邪去正安也。”
小儿容易出现寒从热化,表里俱热的表现。柴葛解肌汤辛凉解肌,兼清里热,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经典方剂之一。方中柴胡、葛根解肌清热共为君药,柴胡又能疏畅气机,以助里热外泻;辅以白芷、羌活增强解表散邪之功,黄芩、石膏清肺胃里热,《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载“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上四药共为臣药;白芍可敛阴和营,以防疏散太过而伤津耗阴,桔梗宣利肺气并能载诸药上行于三阳,姜、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案芍药为赤芍,功能清热凉血,与牡丹皮共用增效。小儿感冒与成人不同之处,其一便是由于夹滞,外感高热伴口疱者,多内有积滞,故加山楂、菜菔子、鸡内金消积化滞。
案六 银翘白虎汤治疗气营两燔案
王某某,男,3岁2个月,2004年11月24日初诊。
主诉:发热1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开始咳嗽,有痰,晨起及夜间稍重,口服药物,咳嗽减轻;就诊前夜患儿发热,体温最高39.6℃,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及物理降温,汗出体温暂降,热势反复,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夜间体温高,偶咳嗽,无鼻塞、流涕,纳差,喜饮水,眠欠安,大便偏干,小便调。查体:体温38.3℃,咽充血;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舌脉:舌红,苔少剥脱,脉细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气营两燔。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清气,凉营,透表。
处方:银翘白虎汤加减。金银花24g,连翘15g,生石膏30g,知母15g,牡丹皮15g,玄参15g,青蒿15g,秦艽15g,生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发热,按卫气营血辨证,邪在卫分,恶寒发热;邪入气分,高热汗出;邪入营分,身热夜甚;邪入血分,身热不扬。本案患儿,既有气分的高热、汗出、喜饮,也有营分的身热夜甚、舌红苔少、脉细而数,故属气营两燔证。银翘白虎汤由银翘散、白虎汤化裁而来,方中石膏、知母清泻肺胃而除烦热;粳米、甘草合知母既益胃生津以滋燥热,又缓解全方之寒凉;金银花、连翘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牡丹皮、玄参清营凉血,青蒿、秦艽清解透热。诸药合用,清气泻热、解毒养阴,既辛凉透卫表,又甘寒凉营血,正合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所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案七 连朴饮治疗湿温案一
卢某某,女,4岁,2008年8月30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腹胀1天。
现病史:昨日午后患儿无明显诱因始发热,最高体温38.5℃,伴恶心、腹胀、头痛,家长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口服,热暂退而复起,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无寒战,汗出不畅,头晕、头痛,无咳嗽、鼻塞、流涕,纳食欠佳,饮水可,恶心,腹胀,眠可,二便可。查体:体温38.5℃,心率86次/分,呼吸22次/分,神志清,精神欠佳,咽略红,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未及异常。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中焦湿热、胃气不和。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治法:苦辛通降,燥湿清热。
处方:连朴饮加减。黄连9g,川厚朴12g,淡豆豉12g,栀子9g,石菖蒲15g,清半夏9g,芦根15g,全瓜蒌15g,生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外感湿热,正邪交争则发热,湿邪郁蒸则身热不扬,汗出不畅;湿热蕴于中焦,胃降失和,故见厌食、恶心、腹胀;湿浊之气上束于首,而见头晕、头痛。
连朴饮,出自王孟英《霍乱论》,原方主湿热蕴伏而成霍乱。近代程门雪云:“如湿温壮热无汗,或汗出不彻,胸中烦闷,脘腹痞满,口渴喜热饮,小溲黄赤,舌苔黄腻,则为湿热兼重,郁阻脾胃,须透邪化湿清热并重,以王氏连朴饮最为的对。”今用连朴引治湿温发热,胃降失和。以淡豆豉配栀子,轻清透邪,清宣郁热;黄连配半夏,苦辛通降,化湿清热;厚朴配芦根,苦温燥湿,甘寒清热并用;石菖蒲芳香化浊,全瓜蒌甘寒化痰。全方苦辛通降,燥湿清热,兼以透邪。本方诚为湿温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表里兼治之方。
案八 连朴饮治疗湿温案二
罗某某,男,1岁,2008年8月18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热18天。
现病史:患儿18天前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7℃,就诊于多家西医院,静脉滴注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并口服退热药,体温暂降而复升,波动于37.0℃~37.8℃,遂来诊。刻下症见:体温偏高,微汗出,无咳嗽、流涕,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口渴,纳食欠佳,睡眠欠安,大便偏稀,每日3次,小便调。查体:体温37.3℃,精神倦怠,咽充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膨隆,叩诊鼓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6.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4%,淋巴细胞百分比 58.2%。舌脉: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湿热并重。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清热化湿,运脾和胃。
处方:连朴饮加减。黄连6g,厚朴6g,石菖蒲12g,半夏6g,栀子6g,葛根12g,青蒿12g,白薇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8年8月21日):患儿服药3剂热退,现偶咳嗽,腹胀,纳眠欠佳,大便偏稀,每日4次。舌淡红,苔白厚。表邪已祛,湿热食积内阻于肠胃。治以消导化积,清热祛湿,方选枳实导滞散加减。
处方:麸炒枳实6g,厚朴6g,槟榔9g,黄芩6g,连翘9g,熟大黄6g,炒莱菔子12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麦芽12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8年8月28日):偶咳,有痰不能咯吐,舌红,苔白腻。痰热内蕴病机仍在。治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处方:黄连6g,竹茹6g,麸炒枳实6g,麸炒枳壳6g,陈皮9g,清半夏6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麦芽12g,炒莱菔子12g,川贝母6g,瓜蒌9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患儿外感湿热之邪,邪犯肺卫,湿热郁遏,肺卫失宣,故见发热;湿性黏滞,不易速去,故热不为汗解;湿阻中焦,气机壅滞,故见脘腹胀满;湿阻脾胃,升降失职,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不思进食;脾失健运,不升运清气,则水谷下趋而为泄泻臭秽;湿热伤津,吐泻伤液,故见口渴;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俱盛之象。
本案是以清热化湿、运脾和胃法治疗湿热并重之湿温病。湿温病由于其病邪性质的特异性,病机传变较一般温热病缠绵难愈,章虚谷言“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叶天士言“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薛生白亦道“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治疗上,应芳香化湿、苦寒清热、淡渗利湿三法合用,并根据病在表在里,佐以宣透利肺、消导运脾、行气通达之法,分消走泄,宣畅三焦。
方选连朴饮加减,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厚朴行气化湿,使气行则湿化,湿化则热去;栀子助黄连之用,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石菖蒲芳香化湿而醒脾;半夏燥湿降逆而和胃止吐;葛根辛凉解表,清热升津;青蒿、白薇清透里热而不伤津液,合方共奏芳香化湿、透热解表之功。黄连、栀子等属苦寒,厚朴、半夏等属辛温,合用“辛开苦降”“苦辛通降”,意在清热燥湿、宣通气机,以达调和脾胃、清升浊降而止吐泻之功。
案九 蒿芩清胆汤治疗湿温案
张某某,女,5岁,2007年8月2日初诊。
主诉:发热2周。
现病史:患儿2周前开始发热,当地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待查,先后予利巴韦林、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2周,仍持续发热,汗出热不解,不欲饮食,干呕,吐黄黏涎,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午后热甚,午夜以后减轻,汗出热不减,口干不欲饮,时有恶心,吐黄黏涎,不思饮食,小便黄少,大便黏滞不爽。查体:体温37.8℃,精神不振,面色黄,口唇干燥,咽红;心、肺未及异常,腹胀,未及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4.9×109/L,中性粒细胞43.4%,淋巴细胞51.2%。舌脉:舌红,苔黄腻,脉细濡。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三焦湿热。
西医诊断:发热原因待查。
治法:清热除湿,上下分消。
处方: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15g,黄芩12g,竹茹9g,麸炒枳实9g,麸炒枳壳9g,清半夏9g,茯苓12g,陈皮9g,秦艽12g,滑石18g,黄连9g,炙甘草6g。5剂,日1剂,水煎服。嘱饮食清淡,忌食油腻、生冷及辛辣等食物。
二诊(2007年8月7日):病轻症减,体温正常,惟饮食不佳,二便调,舌淡,苔白略厚腻,脉濡数。湿热弥漫三焦,偏于中上两焦,湿重于热。治以清利三焦,方选三仁汤加减。
处方:薏苡仁15g,炒苦杏仁6g,白豆蔻9g,滑石18g,法半夏9g,厚朴9g,通草6g,竹叶12g。4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属中医湿温证,为湿热困阻三焦,致气机不畅。患儿感受湿热邪气,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午后阳气盛隆,正邪交争而发热,午夜阳气潜藏,正不与邪争,则发热暂退。三焦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轻热重、口苦。湿阻中焦,则不思饮食,乏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呕黄涎而黏。湿阻三焦,侵犯下焦,水道不畅,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稍黄腻,脉细濡为湿热之征象。治宜分利三焦,宣化表里之湿热,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蒿芩清胆汤是俞根初为湿热郁阻少阳所立方。何秀山曰:“手足少阳,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胆中热盛,必犯胃,犯胃导致胃的降浊功能异常,液郁为痰,即木郁土壅,脾胃不能正常运化,形成痰、湿、热,痰、湿、热阻滞气机,导致手足少阳气机不利,即土壅木郁。李师临床体会,湿热不论外感、内生,都会影响少阳气机之升降出入,使湿、热、痰郁阻少阳,治疗必须清透少阳、分消痰湿。蒿芩清胆汤方中青蒿苦寒芳香,轻扬宣透,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两药为伍,清透少阳湿热。半夏、陈皮、枳壳、竹茹,辛温苦寒,辛开苦降,分消走泄。正如张仲景所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茯苓、碧玉散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使痰湿有出路。湿去痰消,热无以留,胆中正之官安和,上症悉除。加秦艽,祛风清热利湿,既清湿热,亦退虚热,使邪去正安。
案十 三仁汤治疗湿温案
李某某,男,2岁, 2003年12月26日初诊。
主诉:发热5天。
现病史: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夜间体温升高,最高37.9℃,家长予清开灵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口服2天,未见缓解;3天前就诊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3天,仍反复发热,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下午体温稍高,不咳嗽,无流涕,纳差,大便先干后稀,小便调。查体:体温37.4℃,面稍黄,咽稍红;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及异常。舌脉:舌稍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湿重于热。
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三仁汤加减。炒苦杏仁6g,白豆蔻9g,薏苡仁15g,清半夏6g,厚朴6g,通草9g,竹叶12g,滑石18g,青蒿15g,炙甘草6g。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而愈。
按:
本案是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案例。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温热经纬》中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卫阳为湿邪遏阻,虽发热而不扬;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热甚;湿性缠绵,故热势难退;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不饥、便稀。其症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温病条辨》明示: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治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书中载“惟以三仁汤轻开上焦肺气,盖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亦化也”,原为邪在气分、湿重于热之湿温初起而设。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气化,有助湿化;白豆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化浊宽中,畅中焦之气;《温热论》主张对湿热之治应“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认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益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汤名“三仁”。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消痞除满。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湿浊之功,使湿邪从三焦分消,湿解热清,则湿热诸症自解。
案十一 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案
刘某某,男,7个月,2008年9月1日初诊。
主诉:发热10余天。
现病史:患儿平素即体弱易感,自汗,纳少,便溏。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等,经门诊以肺炎收入本院儿科,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肺内感染得到控制,啰音消失,咳嗽渐止,体温渐退,但仍波动在37.1℃~37.6℃。刻下症见:发热,自汗,汗清稀,懒动,纳欠佳,眠可,大便略溏,日2~3次,小便可。查体:体温37.3℃,面白无华,咽淡红;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舌脉: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气虚发热。
西医诊断:肺炎愈后。
治法:补中益气,清透除热。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2g,炒白术9g,当归9g,陈皮9g,柴胡9g,升麻9g,青蒿12g,白薇9g,炙甘草6g。4剂,日1剂,水煎服。另服参苓白术颗粒1包,每日2次。嘱忌寒凉。
二诊(2008年9月8日):低热渐止,汗出渐少,纳仍欠佳,大便渐成形。中气渐复,虚热渐退。遵法继调,上方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12g,14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8年9月22日):患儿热止,大便基本成形,纳渐可,自汗渐收。中气渐充,虚热已退。
按:
患儿平素体弱易感,正气亏虚,无力驱邪,正邪交争,而见发热。脾肺气虚,无力运化固摄,而见纳少、便溏、自汗。四诊合参,判属气虚发热,法用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加青蒿、白薇。
补中益气汤主气虚发热,《内外伤辨惑论》云:“故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人参、黄芪、炙甘草补元气,而主自汗;陈皮、炒白术甘温实其脾胃,以主纳少、便溏;当归甘温生血,以主面白无华,加柴胡、升麻升在下之清气,引药上行,以实卫表,而充肌腠;加青蒿、白薇,以除不实之邪热。
案十二 加减玉女煎治疗气营两燔案
袁某某,女,3岁,2016年6月20日初诊。
主诉:发热6天。
现病史:患儿6天前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8℃,先后口服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小儿解感颗粒等药物,热势反复,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不咳嗽,无流涕,时有鼻塞,易困,腹胀,矢气多,纳欠佳,眠可,大便头干,小便可。查体:体温38.3℃,咽红;心、肺、腹未及异常。血常规、胸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舌脉: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气营两燔。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清气凉营,养阴生津。
处方:加减玉女煎加减。生石膏24g,知母15g,生地黄15g,玄参15g,麦门冬15g,青蒿15g,石斛15g。3剂,日1剂,水煎服。
尽剂热退。
按:
小儿生理,别于成人。吴瑭长温病,亦精于小儿,提出“稚阴稚阳”之说,稚阳体,邪易干;稚阴体,阴易竭。夏暑之季,感受邪热,伏于气营,耗伤阴津。《温病条辨》曰:“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加减玉女煎是吴瑭在张景岳玉女煎基础上化裁创立,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去牛膝而加玄参。生石膏、知母,取白虎汤之意,清气分热,且生津液。生地黄合玄参、麦门冬即增液汤,清营分热,滋养营阴。合方而用,辛凉甘寒,清气凉营、养阴生津。
案十三 葛根芩连汤治疗食积内热案
宋某,女,6岁, 2012年5月7日初诊。
主诉:发热2天。
现病史:患儿1天前午饭进食较多,午睡后突然发热,体温最高39℃,手足心热甚,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口服,热暂退,随即复升,遂来诊。刻下症见:发热,乏力,纳差,不欲食,时欲干呕,腹胀,大便日1次,质稀色黄,味臭,小便短少。查体:体温未测,精神烦躁,咽红,手足心热;腹胀,叩诊呈鼓音;心、肺未及异常。血常规未见异常。舌脉:舌红,苔厚微黄,脉滑数。
中医诊断:发热。辨证:食积内热。
西医诊断:消化不良。
治法:清热导滞,消食化积。
处方: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24g,黄芩12g,黄连9g,青蒿15g,熟大黄6g,麸炒枳实6g,厚朴6g,炒莱菔子12g,焦山楂15g,焦麦芽15g,焦神曲15g。3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12年5月11日):患儿就诊当日进1剂,夜间大便1次,量多,质稀,色黄,味臭秽,随即热退,继服2剂,诸症消退。嘱予少量服用山白消食合剂,每次10m L,每日3次,以缓消久留之积滞。
按:
本案患儿伤食积滞,发热而大便稀,根据患儿症状,简便辨证,方选葛根芩连汤,清热祛湿,升清降浊。虽然便稀,然内有积滞,当“通因通用”,故加枳实、熟大黄、厚朴,乃“承气”之意,行气、导滞、泻热;炒莱菔子、焦三仙消食化积、和胃理气;青蒿芳香,清透郁热。
附:李燕宁教授辨治小儿高热经验撷述
李师强调,治疗小儿高热,务须掌握辨证要点,切忌不询病因,标本不分,见热治热,滥用寒凉。
第一,六淫外袭,以疏为要。小儿脏腑娇嫰,形气未充,抗病力差,易感六淫,而六淫外袭所致的高热,则以风寒、风热居多,均应以解表疏达治之。
第二,纯阳多火,清解惟宜。小儿体禀稚阳,肝常有余。外邪侵袭,易于入里化热,清热法是小儿高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治疗大法。
第三,多夹食积,佐加消导。小儿脾胃发育未臻完善,饮食不知自节,最易内伤停滞,复为外邪所侵,往往内外合邪,表里同病,易于形成食积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