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专业群建设基础理论依据

一、产业集群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产业通过聚集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高职教育专业“群”式或“集群”式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经济学领域中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而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提高绝对竞争力。专业群的概念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产生。基于专业群构成的关联性、专业群内各专业在实验实训设备及师资等方面的共享性、专业群内优势专业带动弱势专业的带动示范性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成本降低、办学竞争力提升等良性效果,都是产业集群理论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运用。

二、系统理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描述、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和功能,追求并建立适应一切系统的原理和数学模型。系统论是20世纪的三大理论之一,与控制论、信息论合称“老三论”。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基本思想方法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成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要素、系统、环境三者相互关联和变动的规律,并优化系统观点。系统论运用集中性、完整性、等级结构等概念,研究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力图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数学描述。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目的性三大基本特征。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系统论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它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社会需求、政策支持、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文化等;内在因素是指向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自身的内在规律,如基础设施条件、师资状况、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不仅直接反映社会需求,而且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职业院校科学发展与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平衡,矛盾的落脚点是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调整与改进。专业群的发展建设改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仅因社会需求变化就频繁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