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的大汉王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老臣也得听我的

巩固皇权,汉文帝在行动……

因为皇位得来不易,刚刚君临天下的汉文帝刘恒首要的任务就是巩固自己的皇权。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缓急得当、有条不紊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汉文帝清楚地知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控兵权。在他登基的当天晚上,就雷厉风行地做出许多重大的安排。他首先控制了京城和皇宫的军队,任命自己的亲信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南北军是汉朝京师的禁卫军,南军守宫城,北军守京城);任命张武为郎中令,巡查保卫皇宫,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

将军权掌控在手,就算老臣如周勃、陈平等也不敢恃功放纵,而是只能乖乖地听命于皇帝的安排。

舆论的重要性汉文帝也很清楚。由于下层官员和民间还不知道汉朝已经有了新的主人。于是,汉文帝决定昭告天下,宣布新帝已经即位,祸害国家的吕氏集团已被彻底铲除;将赐恩于黎民,大赦天下囚犯;允许全国百姓聚会欢娱,以庆祝新帝登基。这样,文帝登基的消息马上传遍了全国。

由于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子,加之其“贤智温良”的名声天下人也早就时有耳闻,因此,诏书一发,便得到了各地百姓的支持。这样,不但汉文帝的地位得到了巩固,风雨飘摇了多年的刘氏江山也巩固下来了。

汉文帝初登皇位,天下之所以没有出现诸如他上台是“发动政变”之类的谣言,就是因为他及时发布了诏书。

不过,抓住了军权和舆论并不代表汉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他更加忧心忡忡。

汉文帝深知,自己在朝廷中势单力薄,缺乏雄厚的政治基础,而诸侯王们的势力却在不断壮大,变得日益骄横。如果自己稍有不慎,手中的权力就会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肥皂泡,弄不好还会让自己和母亲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为此,他决定采取恩威并用的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汉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其中,就功劳而论,无论是诛灭诸吕还是拥立新帝,周勃都是首功,所以,文帝在周勃原先绛侯的基础上加封一万户食邑、赐金五千斤。另一个大功臣陈平也说周勃功高,并以托病的方式将右丞相的位置让给周勃。

汉文帝于是让周勃担任右丞相,陈平担任左丞相(汉时以右为上,左丞相相当于副职)。周勃原先担任的太尉(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之职则由灌婴担任。当然,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互相牵制的策略。

之后,文帝恢复了刘氏宗族在吕后当政时期被削夺的封地和其他利益,还给曾随从刘邦夺取天下的列侯、官吏提高待遇。这些人自然就迅速地聚集到他的周围。

文帝当然也不会忘记与他在代地共渡难关的亲信们。他陆续安排这些人担任朝廷重臣:文帝的舅舅薄昭被封为车骑将军,封轵侯,位列三公之侧;除了宋昌、张武外,陪同文帝一同进京的侍从有人官至九卿。文帝的皇位在逐渐稳固。

右丞相周勃自恃拥立文帝有功,每次朝会结束离去时,总是迈着螃蟹步,眼望天花板,一副牛哄哄的样子。文帝呢,却对周勃极为有礼,经常目送着他走出了视线方才转身。

有大臣看不下去了,就劝文帝说,您是君,周勃是臣,这样不合适。于是文帝听从了意见,以后再见到周勃时就表现出皇帝的威严,渐渐周勃开始敬畏汉文帝了。

有人也提醒周勃,功高震主。一次,在朝廷上,周勃不能回答文帝关于政务的提问,留下了“汗流浃背”这个成语。过了不久,周勃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

一年后,陈平去世,文帝再次任命周勃为丞相。但十几个月后,因为“列侯就国”,周勃又被免除相职。

当时,列侯们住在京城长安,而没有去封地,这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很多负担,同时也给朝廷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所以,汉文帝就下诏,命列侯们都到自己的封地去生活。即使获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封地去。但很多人仍然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京城,这让汉文帝极为恼火,他决定给这帮不听话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汉文帝把周勃找来,对他说:前一段时间我颁布了“列侯就国”的诏令,但有的人还没走……丞相是我最器重的人,今天就请丞相做个表率吧。

皇帝发话了,周勃哪敢不从,于是免去相位去往绛县。其他人一看,也纷纷离京而去。

再后来,有人上书说周勃要造反,文帝就把他抓进了监狱。幸亏周勃与汉文帝的舅舅薄昭有些交情,便通过薄昭向文帝之母薄太后求情。薄太后相信周勃不会造反,她说:“绛侯怀揣皇帝玉玺,统率长安北军的时候不造反,如今在一个小县里反倒会造反了?”文帝听后,这才放了周勃,恢复了他的爵位。

“汉文帝远周勃”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件事。周勃在孝文帝十一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