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工厂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设前期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它是对各种建设方案、技术方案和生产经营方案的实施可行性、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早在20世纪30年代,可行性研究作为决策的科学方法已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推行,分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和评价报告四个阶段进行。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明确规定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1.3.1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决策是否获得批准的关键环节,也是项目上马后实施过程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和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国家规定凡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的项目,都要以经过审议通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依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建设项目的任务书。各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在报批时必须附有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决定一个项目能否实施的依据。可行性研究应对项目建设目的、规模、产品方案、生产方案、生产方法、原材料来源、建设地址、工期和经济效益等重大问题作具体的研究,并给出明确的评价意见,提供给上级领导(或投资)部门作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

②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国内外金融机构把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项目申请贷款的先决条件。只有经过他们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认为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好,具有偿还能力以及符合有关规定后才能同意贷款。

③作为对外谈判签约的依据。技术和设备引进项目必须在国家授权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才能同外国厂商正式签约。

④作为新产品开发、新技术采用的依据。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经过可行性研究后,证明这项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方能制订计划实施。

⑤作为环保和标准化部门审查的依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对环保措施做出安排和评价,在对外引进项目中需对标准化问题予以重视。环保和标准化部门依据研究报告对环保方案和标准化工作做出审批评价。

⑥作为安排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以及新产品开发等项目计划和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的参考。

1.3.2 可行性研究工作内容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成立研究团队,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或采用公开的竞争性招标方式,将可行性研究工作委托给有能力的专门咨询设计单位,双方签订合同,由专门咨询设计单位承包可行性研究任务。研究团队组成包括有工业经济、市场分析、工艺、设备、土建、财务及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并根据项目的需要邀请其他的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参加研究工作。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或专家组,应获得项目建议书和有关项目背景资料、批示文件,了解项目单位的意图和要求,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项目复杂程度和实际情况,可行性研究可分初步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一般建设项目只进行可行性研究即可,而重大项目则要分成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两段进行。塑料厂建设项目根据生产的品种、规模、投资的大小等具体情况而定,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情况调查

市场调查首要任务就是弄清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国内市场需要什么,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所需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如何,需求量有多大,这些需要是近期的还是长远的。市场调查不仅要了解目前情况,还要从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社会需要的趋势等方面进行科学的预测。在了解市场需求情况的同时,还需要调查供给情况及发展趋势,了解拟生产产品的现有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及成本,地方分布,了解正在建设的生产厂家,预计达到的生产能力等详细的信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考查拟建厂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供比较可靠的数据资料,为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的最后确定提供依据。

(2)原料情况调查

原料是生产的基础,没有原材料的保障,再有市场的产品也不可能生产,因而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建设项目也就不具备可行性。因此,仅仅从市场调查结论考虑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原料供给情况。弄清拟投产产品生产需用到那些原料,主辅原料的种类、规格,是否有可替代的其他原料,产品对原材料性能指标有何要求,原料来源、可供数量、价格等市场资料。

(3)生产技术、设备情况调查

在通过产品及原料市场的调查分析,确定了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之后,还要考虑生产技术的可行性和设备情况。了解产品可用哪几种方法生产、各有什么特点、拟建厂选用哪种生产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对设备有何要求、设备来源能否保证等,通过对以上情况的调查分析,考查拟建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生产方法简单,技术成熟先进、设备来源可以保证,则说明该项目是可行的,在保证可行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合理性,即根据产品要求恰当地选择生产方法,尽量节约投资和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4)建厂条件考察

建厂区域是否具备建厂条件也是项目可行性的一项主要因素。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建厂区域的地质、气象、水源、交通等建厂条件逐一考查。

建厂条件的考察主要考虑经济合理性。虽然条件是可以人为创造的,从这一点上说无论在何处建厂都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在条件很差的地方建厂,势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创造建厂条件,使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是不经济的。因此,具备一定的建厂条件是保证项目经济合理所必需的,不具备建厂条件的工厂建设项目应予否定。

(5)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结论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做出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对各项调查所得信息资料进行指标分析,预测工厂投产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据此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是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目的。

工厂建设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市场需求决定产品,产品对原料提出要求,生产工艺和设备则必须同时满足产品质量和原料性能的要求,原料、设备的价格,产地,建厂条件又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投资、产品成本和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做到深入调查,认真分析,综合权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工程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科学的论证。

1.3.3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的最后结果是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形式上报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审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计划和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是否批准立项,获准立项的工厂项目将纳入建设计划和实施。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总论

说明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此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对扩建项目要说明企业的现有情况。

(2)产品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说明拟建项目中产品的国内外现有生产能力;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和预测;进行价格与产品竞争能力分析,拟建项目的规模,产品方案和发展方向;合理建设规模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老企业技术改造与新建项目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

(3)原材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说明项目生产中所用原料、辅助材料、化学药品、燃料的种类,数量、主要技术规格、供应来源以及水、电、汽等公用工程的数量、规格、来源和供应方式。

(4)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

说明拟建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和能源供应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厂址方案的比较与选择意见。

(5)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的构成范围(指包括的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来源和生产方法。主要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方案的比较。引进技术、设备的来源国别。设备的国内外分割或与外商合作制造的设想。包括全厂总体布置和厂内、外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选择:全厂土建结构形式和工程量估算及其他公用设施的考虑等。

(6)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查环境现状、预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三废治理和回收的初步方案,最终做出可靠地评价。

(7)生产组织和人员管理

包括劳动定员和全厂人员情况。

(8)拟建项目的实施计划

包括勘察设计,设备订货与制造,工程施工和安装,调试和投产时间,拟建项目实施的进度方案。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包括各单项工程及外部协作配套工程的资金估算和建设资金总额,生产流动资金的估算,资金来源,筹措方式、数额和利率估计等内容。投资估算应该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误差小于10%。

(10)产品成本估算

包括原材料消耗定额、价格、各种费用的定额标准、折旧、税金、利息及总成本与单位成本估算。

(11)经济效果与社会效益评价

经济效果评价主要包括财务评价(主要是计算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和资金回收期)、敏感性分析、国民经济评价和评价结论。

社会效益评价重点论述产品投产对社会的贡献,包括就业效果、劳动条件改进效果、生活条件改善指标、文化水平提高指标、分配效果等内容。

(12)结论和建议

综观各方面效益,集中作出判断。简明扼要地给出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得出的基本结论,使相关者(投资者、贷款单位、评估和审批单位)只需花很少时间就能对该项目的基本问题(市场、技术和经济效益)以及可行或不可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延伸阅读:环境影响报告书

从保护环境的目的出发,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国家规定下列建设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或排放污物对周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的大中型工业基本建设项目。

②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影响的大中型水利枢纽、矿山、港口、码头和铁路、交通等基本建设项目。

③大面积开垦荒地、围湖、围海和采伐森林的基本建设项目。

④对珍稀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的资源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加影响,甚至造成绝灭危险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⑤对各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特殊地质、地貌地区产生严重影响的基本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般包括地点、规模、产品方案和主要工艺方法;废水、废渣、粉尘、放射性废物的种类和排放方式;废弃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污染物处理方案等。

(2)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

包括建设项目的地理位置(附位置平面图)及下列资料:

①周围地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江河湖海和水文情况,气象情况;

②周围地区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等自然资源情况;

③周围的自然保护地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等;

④周围地区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⑤周围地区的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地方病等情况;

⑥周围地区大气、水的环境质量情况。

(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对周围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可能产生的影响,防范和减少这些影响的措施,最终不可避免的影响;

②各种污染物的最终排放量,对周围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③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生活居住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④绿化措施,包括防护地带的防护和建设区域的绿化。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经济论证意见

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调查说明”的深度不同,具体要求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确定。通过综合评价、论证和选择最佳方案,使之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