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桩基发展新趋势

一、新桩型的不断出现

近年的工程实践极大地推动了一些传统桩型和新桩型的发展。

(1)注浆桩。桩端(侧)压力注浆技术效果好、速度快,可以节省大量成本,减少建筑物的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它适用于桩端土加固和桩侧土固化。

(2)挤扩支盘灌注桩。其对摩擦型桩的桩侧摩阻力的提高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明显,它适用于以黏性土为主的摩擦型桩基,如图1-5-1所示。

(3)预应力混凝土竹节桩。在管桩桩身上设计凸出的混凝土肋环,称预应力管竹节桩,如图1-5-2(d)所示。适用于淤泥质土层,改善桩侧软土土质,提高单桩承载力。其他典型异型桩如图1-5-2所示。

图1-5-1 挤扩支盘灌注桩桩身

图1-5-2 典型的异型桩

(a)锥形桩;(b)扩颈桩;(c)多级扩颈桩;(d)竹节桩;(e)葫芦形桩

(4)大直径筒桩。由于采用环形桩尖,形成大直径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具有抗水平力强的优点,被应用于单桩竖向荷载不高的堤防工程中。

(5)碎石型锤击灌注桩。由于是现场锤击成孔、现场碎石浇灌,故常被广泛应用于残坡积的土层加固基础中。

(6)大直径钻埋空心桩。在已钻好的大直径孔内沉放预制桩壳,形成空心桩,主要被应用于桥梁深基础中,而大直径和预拼工艺也是当前桥梁深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

二、向大直径超长发展

随着跨江、跨海特大桥梁、大型深水码头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建设,上部结构对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的要求越来越高,桩径越来越大,桩长越来越长,使桩出现了向超长、大直径方向发展的趋势。上海环球世贸中心、金茂大厦都采用了桩长超过80m的钢管桩;温州世贸中心采用了80~120m不等的钻孔灌注桩,南京长江二桥主塔墩基础反循环钻成孔灌注桩直径为3m,深度150m,杭州钱塘江六桥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更长达130m,香港西部铁路桩基础最长达139m,日本横滨港跨径460m的横断大桥桩基础嵌岩扩孔至直径10m,我国江西贵溪大桥的桩基础直径也达到9.5m。

三、向微型桩方向发展

小桩又称微型桩或IM桩,是法国索勒唐舍(SOLETANCHE)公司开发的一种灌注技术。小桩及锚杆静压桩技术主要用于老城区改造、老基础托换加固、建筑物纠偏加固、建筑物增层等需要。小桩实质上是压力注浆桩,桩径为70~250mm(国内多用250mm),长径比大于30(国内桩长多用8~12m,长径比通常为50左右),采用钻孔(国内多用螺旋钻成孔)、强配筋(配筋率大于1%)和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为1.0M~2.5MPa)工艺施工。锚杆静压桩的断面为200×200~300×300(mm2);桩段长度取决于施工净空高度和机具情况,通常为1.0~3.0m,桩入土深度3~30m。

四、向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

桩正向着工厂化生产的趋势发展,而工厂化生产也促使这些桩型在工程建设中被广泛地使用,如在我国使用多年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随着港口工程、民用建筑、公路桥梁建设发展,管桩以工厂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施工中无泥浆污染、施工周期短及经济性价比好等优点,在国内基础工程中,尤其在沿海港口、软土地区的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五、向环保型施工工艺发展

随着人们对建筑施工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型施工工艺新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埋入法施工工艺。是将预制桩或钢管桩沉入到钻成的孔中后,采用某些手段增强桩承载力的工法。2000年,日本埋入式桩工法已占预制桩施工78%。我国埋入式桩的种类很少,这也正给桩基施工企业发展和上升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泵式反循环钻进工艺。由于正循环钻孔桩泥浆处理污染环境,所以出现了成套工艺的泵式反循环钻进工艺系统,泥浆循环全部进入钢制的泥浆箱(包括排渣池、循环池、沉淀池)。

(3)贝诺特(Benoto)灌注桩施工法。该法利用摇动装置的摇动使钢套管与土层间的摩阻力大大减少,边摇动边压入,同时利用冲抓斗挖掘取土,直至套管下到桩端持力层为止。成孔后将钢筋笼放入,接着将导管竖立在钻孔中心,最后灌注混凝土成桩。该法实质上是冲抓斗跟管钻进法。该法由于环保效果好(噪声低、振动小、无泥浆污染与排放)、施工现场文明,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

(4)旋挖钻斗钻成孔灌注桩工艺。该工艺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CALWELD公司改造钻探机械而用于灌注桩施工的方法。其利用了旋挖钻机的钻杆和钻斗的旋转及重力使土屑进入钻斗,提升钻斗出土,多次反复而成孔。该工艺有振动小、噪声低,适宜在黏性土中干作业钻成孔;并且具有钻机安装较简单、桩位对中容易、场内移动方便、钻进速度较快、工程造价较低、成孔成桩质量高等优点。

(5)组合式工艺。采用单一工艺的桩型往往满足不了工程要求时,实践中经常出现组合式工艺桩。例如,钻孔扩底灌注桩有成直孔和扩孔两个工艺;桩端压力注浆桩有成孔成桩与成桩后向桩端地层注浆两个工艺;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有钻孔、注浆、插桩及轻打(或压入)等工艺。

六、向组合桩方向发展

当采用单一桩型满足不了工程要求时,实践中可以采用组合桩型式。

(1)刚柔复合桩组合。刚性桩一般采用混凝土桩且是长桩,打到较好的持力层;柔性桩一般采用水泥搅拌桩且为短桩、摩擦桩型。刚性桩起到控制沉降的作用,柔性桩起到变形协调的作用。桩基设计按复合桩基设计。

(2)长短桩组合。即桩身材料同为混凝土桩,但根据上部荷载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桩长和不同的持力层。优点是可以调整基础荷载,使其受力基本均匀,缺点是不同桩长会带来不同的沉降。

(3)咬合桩组合。即同类型间或不同类型间桩的咬合。可以是灌注混凝土桩之间的咬合;可以是钢筋混凝土桩与水泥搅拌桩之间的咬合;可以是预制桩与水泥搅拌桩之间的咬合,也可以是预制桩与现场灌注混凝土桩之间的咬合。

(4)桩长度方向上的组合。为了将桩打入持力层较坚硬的岩土层中,桩基中上部为混凝土桩,下部为钢桩;反之,根据桩的轴力上大下小的特点,也有组合桩采用单桩桩身中上部采用高配筋高强度的混凝土、桩身中下部采用低配筋低强度的混凝土,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中桩的受力特点。

七、向高强度桩方向发展

随着对打入式预制桩要求越来越高,诸如高承载力、穿透硬夹层、承受较高的打击应力及快速交货等要求,普通钢筋混凝土桩(简称R.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40)已满足不了上述要求,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简称P.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80)和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桩(简称P.H.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使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