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 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当前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和管理的重要时期,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攻坚时期。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化发展需要,水利部组织编制并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规划(2013—2020年)》,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

1.5.1 建设原则与建设目标

1.5.1.1 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从全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全局出发,统筹各级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规划,明确重点,急用先建,分步多层次协同推进。

(2)统一标准,分级建设。遵循国家和行业信息化技术标准,结合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任务的需要,统一制定标准规范,各级按需补缺,突出特点,分级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工作。

(3)项目带动,全面推进。围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工作基础好、工作重视的流域、省为示范,重点扶持,资金优先,以点带面,全面稳步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

(4)需求驱动,面向应用。以水土保持业务工作的新需求为导向,选择实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可配置和易扩展的应用系统,通过水土保持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全面促进水土保持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5)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充分利用国家公共信息网络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资源,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建设,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享,节约人力和资金成本,提高水土保持信息的利用效率。

1.5.1.2 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信息技术在县级以上水土保持部门的全面应用。建立覆盖国家、流域、省、地市、县五级和监测点的水土保持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和发布体系,初步搭建上下贯通、完善高效的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基础平台。全面完成省级以上水土保持业务数据的标准化整合改造,基本建成国家、流域和省三级水土保持数据中心,建立健全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有效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核心业务领域得到充分应用和融合,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

1.5.2 主要建设任务

1.5.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国家及水利行业信息网络资源,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信息站网体系、数据采集体系、数据处理和存储体系等。构建全方位智能化数据采集节点,准确、快速的数据处理环境,建立三级水土保持数据中心基础环境,搭建五级水土保持互联互通传输网络系统。

1.5.2.2 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

在国家、流域、省三级水土保持数据库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需求,以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一盘棋”的思路,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元数据库,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各级数据库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安全性,便于数据库的更新和移植;优化数据资源配置,强化分级运行管理,保证水土保持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促进数据共享,为面向行业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奠定数据基础。

1.5.2.3 应用支撑体系建设

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支撑建设,是从水土保持业务流程中提炼出公用的、基础的业务处理、分析功能,形成规范统一的各类基础组件,为水土保持业务应用系统建设、运行、协同提供统一的基础支撑服务,提高应用系统建设效率,解决业务应用之间的互通、互操作、数据共享与集成等问题。主要包括基础业务模型、业务流程管理、专业分析处理和信息共享应用等内容。

1.5.2.4 应用系统建设

水土保持应用系统分为业务应用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两大部分。根据水土保持核心业务的发展新需求,按照统一标准和统一技术构架,对水土保持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完善业务区域特色的功能。业务应用系统是为各类水土保持业务工作开发的系统,是按照监督管理、综合治理及监测评价等核心业务的具体流程,采用面向过程、组件和面向服务等架构,开发的应用系统。应用服务系统包括办事类、信息类和辅助决策类等服务系统。

1.5.2.5 门户网站

充分依托水利及水土保持行业已有的网站门户资源,结合水土保持业务需求,推进信息发布、在线服务,构建水土保持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全面促进水土保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以中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为龙头的国家、流域、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机构的门户网站建设,构建统一的水土保持信息对外发布与服务窗口。有条件的地市、县级水土保持机构可建立符合本地区需求的网站门户。门户网站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门户网站建设总体框架图

1.5.2.6 标准规范体系

紧密围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内容,研究梳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标准需求,在优先采用国家、水利已建信息化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急用先行、突出重点的原则,有序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建设,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规范和指导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工作。省级以下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地方实用性标准与规范。标准规范主要包括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资源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1.5.2.7 安全与维护体系

根据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及《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基本技术要求》,结合现有网络与信息安全设施,完善各级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制度建设等。为保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长效服务,要建立健全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落实运行维护经费,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运行维护等标准、规范体系,完善运行维护技术手段,保证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更新。

1.5.3 重点建设项目

1.5.3.1 国家水土保持信息基础平台建设

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推进各类监测点的升级改造,初步构成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体系;积极推动水土保持信息采集设备的更新,主推智能化观测设备,提高水土保持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进行国家、流域和省级水土保持信息资源的整合,完成三级数据中心建设,初步建成全国水土保持数据库体系;充分利用国家水利骨干网、公共网络通信资源等,实现水土保持网络的互联互通;优先建设监测站点的传输网络,提高监测站点数据自动化传输水平。通过建设,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国家级水土保持决策支撑体系,为国家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1.5.3.2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系统

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管理系统,进一步梳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监理监测、监督检查、设施验收、规费征收等业务,加强各项业务间的衔接和统一,实施一体化管理思路,实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业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政管理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加强对重点防治区、城镇水土保持以及水土保持资质等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效率和能力。主要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管理、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管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等建设内容。

1.5.3.3 国家重点治理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完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以小流域为单元,按流域和行政两种空间逻辑进行一体化协同管理,以项目、项目区、小流域三级空间分布,将小流域现状和治理措施落实到地块,实现小流域治理精细化管理,满足不同层次水土保持部门对项目规划设计、实施管理、检查验收、效益评价等信息进行上报、管理与分析的需要,规范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主要包括综合治理项目规划设计、综合治理项目实施管理、综合治理项目监测效益评价、综合治理情况数据统计与上报等建设内容。

1.5.3.4 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系统

围绕区域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定点监测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监测业务,完善已开发应用的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加强各项监测业务系统的整合和贯通衔接,提高监测数据快速获取、处理、传输、分析评价和有序管理能力,提升各项监测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遥感监测评价、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管理、水土流失定点监测数据上报与管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等建设内容。

1.5.3.5 水土流失野外调查单元管理系统

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面调查技术、3S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构建基于公里网抽样的全国水土流失野外调查与评价系统,实现抽样单元水土流失野外调查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高效管理;研究基于抽样调查体系的区域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模型及参数,实现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预测预报,为水土流失防治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1.5.3.6 小流域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基于1∶1000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期分批开展小流域单元划分,开展小流域基础图班野外现场调查,建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基础数据资源数据库,探索实现“图斑-小流域-县-省-流域-国家”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及效益分析的精细化管理。

1.5.3.7 水土保持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基于各级水土保持机构的门户网站,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在线服务系统、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构建集信息发布、网上办事、互动交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水土保持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实现全国水土保持数据物理上分散、逻辑上集中的统一管理,促进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1.5.3.8 水土保持规划协作平台

构建集水土保持规划信息采集、海量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信息服务、知识积累、规划管理、成果应用一体化的水土保持规划协作系统,以三维、互动、直观的方式为水土保持规划资料分析、成果编制、规划决策提供专业、全面、实时、准确、高效的信息资源支撑和决策环境,创新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提高规划效率、规划成果利用效率和规划管理效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协同规划辅助支持、规划工作管理、规划成果管理等建设内容。

1.5.3.9 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资源管理系统

紧密围绕水土保持行业独具特色、长期积累、成熟的植物资源,提供水土保持高效植物类型和不同水土保持植物的特点和差异,建立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资源目录索引,适宜生长范围和措施匹配、植物育种等相关内容的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资源管理系统,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植物措施优化配置提供信息支撑,为社会公众了解不同区域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资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水土保持高效植物资源管理、植物资源目录索引、植物措施配置、植物资源公众服务等建设内容。

1.5.3.10 水土保持科研协作支撑系统

利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思想和网络技术,构建集科研资源管理、科技协作于一体的水土保持科研协作和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科研协作的管理效率,实现水土保持科研信息的高效共享,促进水土保持科研工作者的交流与协作,推动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包括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科研会议管理、专家信息管理、科研互动平台等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