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国产高精度定位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已在许多基础建设工程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在重大工程建设中营建工程建设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是今后工程建设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综合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今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3.1 “互联网+”将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目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管理水平较低,信息化技术应用较低。因此,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借助信息化大发展的力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进行建设管理的革新,因此,“互联网+”将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方式。

1.3.2 实时智能监控将成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要趋势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本的不断下降,物联网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应用。目前,水利工程中利用传感器进行灌浆施工过程的实时智能化监控已经成为行业规范中规定的要求;利用高精度定位设备进行土石坝碾压施工过程实时监控越来越普遍,相关技术也越来越成熟。随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时智能监控技术将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1.3.3 大数据分析方法将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评价与动态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则越来越多的施工信息以标准化、数字化的形式维护到系统中来,不断积累的工程建设信息不仅仅为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了更多真实有效的数据。另外,对这些施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动态调整与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因此,信息化技术手段进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之后,随着工程建设信息的不断积累,数据挖掘与深入分析将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1.3.4 移动远程管理与多维共享将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实时视频监控设备、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施工过程实时监控设备、基于射频技术的施工机械识别设备等都接入了进来,不同方面的工程施工过程监控信息实时接入,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实时全面监控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使得利用网络技术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移动远程的管理变成了现实。因此,在今后的几年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建设的移动远程管理将成为工程管理发展的趋势。

另外,随着不同方面的施工信息以标准化、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将使得不同类型数据之间开展相关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在以往的工程管理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数据,可以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开展异构多源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如开展大坝碾压施工过程实时数据与大坝变形监测数据之间的联合分析、开展混凝土坝温度控制信息与大坝变形及裂缝分布信息之间的联合分析等,使系统中的数据能够进行深入挖掘,数据分析结果将为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工程建设投资分析等动态调整与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所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移动远程与多维共享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趋势。

(1)数据库与Web技术的结合,管理体系要能够容纳多种数据类型。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存储与处理的数据基本上都是数字类型和文字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也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查询与计算操作,但是随着网络与Web技术的发展,现在数据库要存储的不仅是静态数据,而且还要存储大量动态产生和变化的信息。数据类型也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数据种类很多,也越来越复杂。除了简单的数字、文字,还有图像、图形与音、视频文件等,包含了更多可供工程质量管理所利用的数据类型。

因此,在基于多数据自动采集与传输技术的基础上,要求建立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要能够容纳更多类型的信息格式,实现多模、多维的全面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实时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架构的建立与发展。

多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自动化,使工程建设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进入工程管理系统内,这就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设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具有实时处理这些进入系统的数据。因此,建立实时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今后数据管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实时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进入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类型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甄别、归类、统计、分析,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为有效降低工程风险以及为工程设计优化等重大工程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服务业中所应用的数据管理体系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如在图书馆、文献中心以及航空、铁路、旅游等公共服务行业,普通数据库已不能满足快速响应的要求,因此引出了一系列有关实时数据库的研究与发展。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数据组织与查询优化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实时数据库在通信、交通控制、雷达跟踪、空中交通管制、电力调度、电子数据交换与电子商务、证券与股票交易应用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取得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3)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的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

早期建立的数据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单机版的数据库,不同的系统之间很少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与共享。随着互联网与Web技术的出现与飞速的发展,单机数据库系统无法满足远程用户访问数据库的要求。用户期望能够通过网络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几乎所有的应用系统都经历了从单机数据库到网络数据库的转变,数据库的网络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的应用,在数据采集传输自动化、数据交换、跨平台的数据共享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对信息保密与安全控制等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能够高效、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处理、共享的网络数据库是支持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4)对异构数据进行分析也是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相对稳定的、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管理决策。不同于现有的操作型数据库,它是面向分析型数据处理的,其次是数据仓库要能够对多个异构的数据源按照主题进行有效地集成与重组。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在线数据分析与处理服务,通常是要把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数据抽取、转换与清洗等操作,提取汇总到数据仓库中,用于支持各种数据分析事务。

“网络化、智能化、普适化”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管理,要建立新一代统一数据管理模型与系统架构。数据库智能化技术包含智能用户接口、智能数据分析技术等内容,而数据库的普适化包括嵌入式数据库、移动数据库及感知数据库等技术。

(5)支持多个应用对象的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的主机、个人计算机到机群的发展与变化,也出现了集中式、分散式数据库系统再到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过程。由于设计开发与应用维护数据库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数据往往又是一个机构组织核心的资源,因此对数据库系统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出于安全因素与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的考虑,许多银行、证券公司、大型企业和一些部委都开始建设本系统的数据中心,采取数据集中与系统管理集中与分布式应用的模式,由数据中心统一提供信息交换与共享的服务,承担安全管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