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纯剪切
3.3.1 薄壁圆筒扭转时的应力
如图3.7(a)所示的圆筒,平均半径为r,壁厚度为t,当r≫t时,称为薄壁圆筒。薄壁圆筒的计算结果是近似的,其误差取决于r和t的比值 (理论上r/t越大计算精度越高)。当r/t>8时,通常满足工程计算中精度的要求。对薄壁圆筒进行扭转试验后发现:
(1)圆筒表面的各圆周线的形状、大小和间距均未改变,只是绕轴线作了相对转动。
(2)各纵向线均倾斜了同一微小角度 γ。
(3)所有矩形网格均歪斜成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
根据试验现象及受力和变形的轴对称性质,首先可以假定横截面上没有正应力,原因如下:①在扭转变形发生过程中,薄壁圆筒的表面形状、长度和大小都没有改变;②假定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方向与径向垂直,如果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与径向不垂直,即有径向切应力分量。其作用结果必然使变形失去轴对称性质,这与试验结果不相符;③由于t很小,可以假定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在厚度方向上均匀分布而无变化。
以上三个假定中,前两个得到了理论和试验的证明,第三个假定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主要是为了计算方便。根据以上假定,应用截面法,并考虑图3.7(c)中q—q截面左侧部分的平衡方程:
图3.7
3.3.2 切应力互等定理
图3.7(d)是从图3.7(c)薄壁圆筒上截取的小方块单元体,它的厚度为圆筒壁厚t,宽度和高度分别为dx、dy。当薄壁圆筒受扭时,此单元体分别相应于p—p、q—q圆周面的左、右侧面,因此在这两个侧面上有剪力τtdy,而且这两个侧面上剪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形成一个力偶,其力偶矩为(τtdy)dx。为了平衡这一力偶,上、下水平面上也必须有一对切应力τ′作用(据∑Fx=0,也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对整个单元体,必须满足∑Mz=0,即
所以
式(3.3)表明,在一对相互垂直的微面上,垂直于交线的切应力应大小相等,方向共同指向或背离交线,这就是切应力互等定理。
3.3.3 剪切胡克定律
单元体各面上只有切应力,没有正应力的情形称为纯剪切。如图3.7(e)所示,此时单元体的相对两侧面将发生微小的相对错动,原来互相垂直的两个棱边的夹角改变了一个微量γ,这就是切应变。由图3.7(b)可知,若φ为薄壁圆筒两端的相对转角,l为圆筒的长度,则切应变为
图3.8
利用上述薄壁圆筒的扭转可以实现纯剪切试验。通过试验,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切应力τ和相应切应变γ的关系曲线。如图3.8所示,对于大多数材料而言,τ不是很大时,即τ≤τp时,τ和γ之间是线性的关系,这个极限切应力τp叫作剪切比例极限,τ-γ的线性关系可以写成
式中 G——剪切弹性模量,是τ和γ的比例常数。
对各向同性材料,弹性模量E、剪切弹性模量G和泊松比μ,有如下关系:
因此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只有两个独立的弹性常量(E、G和μ其中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