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建设的技术体系
砒砂岩区沙棘生态系统工程建设,涉及各类型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林种对位配置、优良种源和品系选择、苗木繁育、种植、抚育管护等,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图1-8)。
一、不同类型区立地条件划分及沙棘林种配置
工程区土壤水分为影响沙棘生长的第一因子。依据影响土壤水分的土壤母质、地形部位和坡向等立地因子,参照有关科研成果(高志义,1984),按3个类型区划分了各种立地条件类型。
对位配置中,涉及的林种包括经济林和防护林中的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林等二级林种。本项目经经济林配置在条件相对较好的立地条件类型,而防护林中的二级林种主要配置在条件较差的立地条件类型。
(一)裸岩区
本类型区为砒砂岩区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砂岩、页岩等基岩全部或部分裸露,水蚀、风蚀、重力侵蚀均有发生。本类型区主要划分为6种立地条件类型,适宜配置沙棘经济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及护岸林等,详见表1-3。
图1-8 砒砂岩区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建设技术体系
表1-3 裸岩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沙棘林种配置
注 表中立地质量等级以Ⅰ最高,依次递减至Ⅴ最低。
(二)盖沙区
该类型区包括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等亚地貌,其立地条件类型共可划分为8类,适宜配置沙棘经济林、防风固沙林、水源涵养林和护岸林,详见表1-4。
表1-4 盖沙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沙棘林种配置
续表
(三)盖土区
该类型区以梁、峁及侵蚀沟谷等为主要组成部分,可划分的立地条件类型最多,达9类之多,适宜沙棘经济林、水土保持林和护岸林,详见表1-5。
表1-5 盖土区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沙棘林种配置
二、用于不同目标的沙棘优良种源和无性系
在砒砂岩区沙棘建设的两大林种中,防护林用沙棘实生苗建立,经济林主要用产量较高的沙棘无性系,特别是用工程区开展的杂交育种新品系建立。
砒砂岩区有自然分布的中国沙棘类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典型小流域——黄甫川五顷地小流域的裸露砒砂岩沟坡试验种植沙棘,表现很好。因此,工程区在利用当地表现较好的中国沙棘采种育苗外,还利用有关研究成果(黄铨等,2006),从适宜于当地实生育苗的优良种源区——山西五台山和关帝山调入沙棘种子,开展实生苗木培育。实生苗为项目区用于工程建设的主要苗木来源。
同时,为了解决工程区对沙棘种植园建设的需求,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有关沙棘育种研究。这项工作主要针对砒砂岩区的自然条件,重点选育既能广泛适应半干旱生态环境,又具相对稳产、高产的新品种,利用国外(俄、蒙)优良大果沙棘母本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父本间的杂交育种,重点选育“生态经济型”沙棘(卢顺光等,2005)。
经过十余年的工作,已先后从“蒙×中”沙棘杂种1代和“俄×中”沙棘杂种1代雌株群中选出了丰产抗旱性较好的优良雌株(简称杂雌优株)共10个品系(金争平等,2007,2010),并扩繁了无性系,正在开展区域对比试验。在此过程中,还在叶用型沙棘育种方面取得成果,从“蒙×中”沙棘杂种1代雄株群体中选育出了叶产量高、营养品质好、适应性强的优良雄株(简称杂雄优株)共1个品系,并扩繁了无性系,也在开展区域试验(卢顺光等,2003;金争平等,2004)。这些优良品系已部分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以下重点介绍用于沙棘经济林建设的优良沙棘无性系。
(一)“蒙×中”沙棘杂雌优株
“蒙×中”沙棘的母本为“乌兰沙林”沙棘,由中国林科院黄铨研究员等从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乌兰格木”沙棘(1989年从蒙古国引进)实生子代中选育。“乌兰沙林”沙棘果实椭圆形,橘黄色,顶端有红晕。灌溉条件下,百果重大于40g,单株果产量大于3kg;干旱条件下,百果重小于30g,单株果产量低于1kg,枝条少刺。
“蒙×中”沙棘的父本为“丰宁雄”沙棘,是由中国林科院黄铨研究员等从中国沙棘亚种冀北种群中选育的优良类型。“丰宁雄”沙棘灌丛型,树高3.5(灌溉条件)~2.5m(干旱条件),枝条少刺。
从“蒙×中”沙棘雌株群体选育出多株杂雌优株,其中表现型和营养品质评价排前的有“杂雌优1号”“杂雌优10号”和“杂雌优12号”。
(1)“杂雌优1号”沙棘。灌丛型,树高为2m,树冠较开张;果实近圆形,橘黄色,在较好的水分条件下,百果重为40g,单株果产量超过10kg,8月下旬成熟;枝条棘刺少(图1-9)。
图1-9 “杂雌优1号”沙棘株型和果实
(2)“杂雌优10号”沙棘。主干明显的小乔木型,树高为2.3m,树冠较紧密,枝条下垂;果实近圆形,橘红色,顶端有红晕,在较好的水分条件下百果重为35g,单株果产量超过10kg,8月下旬成熟;枝条棘刺少(图1-10)。
(3)“杂雌优12号”沙棘。灌丛型,树高为2.2m,树冠开张;果实椭圆形,顶端有小红晕,在较好的水分条件下,百果重为30g,单株果产量超过10kg,8月下旬成熟;枝条棘刺少(图1-11)。
图1-10 “杂雌优10号”沙棘果实
图1-11 “杂雌优12号”沙棘果实
3个杂雌优株的主要表型及与选择群体和亲本的比较列于表1-6。
表1-6 “蒙×中”杂雌优株与选择群体、母本及中雌群体表型特征比较
杂雌优株遗传了父本中国沙棘适应性强的基因,营养生长势显著超双亲。树高、冠幅和地径明显超过选择群体、母本和中雌群体,平均树高分别超过20.1%、102.0%、65.6%;平均冠幅分别超过31.1%、55.6%、35.7%;平均地径分别超过85.0%、100.7%、135.8%。
杂雌优株遗传了母本果实大的优良基因,具有很好的生殖生长潜力。成产因子结果枝数量、结实密度、百果重和果实产量明显超过选择群体、母本和中雌群体。平均结果枝数分别超过137.1%、233.2%、706.5%;平均结实密度分别超过选择群体69.3%,超过母本89.2%,但比中雌群体少24.3%;平均百果重分别超过61.6%、22.4%、154.4%;平均果产量分别超过362.4%、451.3%、855.6%。
3个杂雌优株在良好的水分条件下都有较好的丰产性,但三者丰产抗旱的综合性状因光合生理特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蒙×中”杂雌优株各品系果实的营养品质与母本和中雌沙棘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总糖比母本高112.4%,比中雌沙棘低39%;维生素C比母本高33.3%,比中雌沙棘低46.9%;维生素E比母本高156.8%,比中雌高约390%;β-胡萝卜素比母本高71.4%,比中雌群体高17.6%;果油含量比母本低36.8%,比中雌群体高171.9%;籽油含量比母本高26%,比中雌群体高20.4%。
3个杂雌优株比较,杂雌优1号的维生素C含量比另两个优株低一半多,而维生素E比另两株高1.7倍和2.8倍;杂雌优10号的β-胡萝卜素含量很高,是杂雌优1号的3.2倍,是杂雌优12号的2倍;杂雌优12号的果油含量最高,高于杂雌优1号7.7%,高于杂雌优10号44.8%;杂雌优1号和优10号的籽油含量明显高于优12号,高出60%。
3株杂雌优株都具很好的营养品质。特别是油脂、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含量高,而因果实产量高,其单株或单位面积的营养素产量高,因而具有潜在的原料价格优势,预期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俄×中”沙棘杂雌优株
“俄×中”沙棘的母本分别为俄罗斯沙棘良种“太阳”沙棘(也称向阳沙棘)、“优胜”沙棘和“楚伊”沙棘(也称丘伊斯克沙棘)。由黑龙江齐齐哈尔园艺研究所于1992年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果树试验站引进。“太阳”“优胜”“楚伊”沙棘的主要表型特征是:灌丛形,在灌溉条件下树高2m左右,干旱条件下树高1m左右;果实圆柱形和椭圆形,橘黄色;在原产地,百果重为60~70g,单株果产量超过10kg;在国内生长,灌溉条件下百果重为40g,单株果产量超过3kg,干旱条件下,百果重小于30g,单株果产量低于1kg;枝条棘刺少。
“俄×中”沙棘的父本是“蛮汗山雄”沙棘,是由内蒙古林学院沙棘研究课题组从中国沙棘蛮汗山种群中选育的优良类型。“蛮汗山雄”沙棘小乔木型,树高3m(灌溉条件)~2m(干旱条件),枝条少刺。“蛮汗山雄”的家系雌株“蛮汗山雌”沙棘,小乔木型,果实圆形,分深红色,味甜和橘黄色,味酸;在灌溉条件下,百果重为15g,单株果产量大于2kg,在干旱条件下,百果重为6g,单株果产量小于1kg。
从“俄×中”沙棘雌株群体选育出多株杂雌优株,其中,综合评价排前的有“太阳杂雌优43号”“太阳杂雌优54号”“优胜杂雌优5号”“优胜杂雌优28号”“优胜杂雌优30号”“优胜杂雌优31号”“楚伊杂雌优2号”等7个“俄×中”沙棘杂雌优株(图1-12~图1-17),其主要表型列于表1-7。
各杂雌优株均为灌丛形,树高都在2.5m以下,有5株的株高在2m以下,冠幅都较开张,株型指数都在0.9以下;结果枝数量多,最多的1316条(优31号),最少的550条,新梢数量多,最多的14500多条(优43号),最少的5200多条(优5号),营养生长旺盛。
果实形状只有太阳杂雌优54号是圆形外,其他均受母本的遗传,为椭圆或倒卵形。果实颜色多为橘黄色。受父本的遗传,果柄均较短,最长的2.4mm(优30号),最短的1.6mm(优54号);受母本的遗传,百果重均大于父本同一家乡雌株,最大40g,超母本,最小的22g;结实密度都在30个/条以上,最多的66个/条。单株果产量在灌溉条件下都在6kg以上。果实成熟期都在8月下旬;枝条棘刺少,棘刺密度均少于1个/10cm。
图1-12 “太阳杂雌优54号”沙棘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13 “太阳杂雌优54号”沙棘果实(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14 “优胜杂雌优5号”沙棘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15 “优胜杂雌优31号”沙棘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16 “楚伊杂雌优2号”沙棘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17 “优胜杂雌优28号”沙棘果实(地点:东胜九成宫)
表1-7 “俄×中”沙棘杂雌优株表型特征
“俄×中”沙棘杂雌优株与选择群体、母本和中雌群体比较,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受父本遗传,适应性强,营养生长旺盛。平均树高分别超过选择群体、母本和中雌群21.1%、85.4%、10.1%;平均冠幅分别超过38.7%、193.2%、38.4%;平均地径分别超过16.1%、125.0%、18.0%。新梢和叶的生长旺盛,叶片大,产量高。平均新梢数量分别超过140%、834%、269%;平均百叶重分别超过6.5%、25.6%、48.5%;叶产量分别超过157%、1026%、584%。
受母本遗传,生殖生长旺盛。平均结果枝数量分别超过83.7%、1114.2%、217%;平均结实密度分别超过96.6%、29.6%、72.7%;平均百果重分别超过37.2%、32.1%、167.9%;平均果产量超过分别超过306%、1937%、1073%。
受母本遗传,棘刺数量少。结果枝棘刺密度比母本多0.68个/10cm,但仅为中雌沙棘棘刺密度的37.8%。
6个杂雌优株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都有较好的丰产性,但因各优株的抗旱性有差异,干旱对果实产量的影响也有明显差异。对各优株的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正在进行。初步调查表明,太阳杂雌54号的抗旱性较强,受旱时落果最轻,已连续5年丰产,其他优株在受旱时落果严重,果实减产明显。因此,为保证丰产,应给予必要的灌溉和施肥管理。
“俄×中”杂雌优株果实的营养品质与母本和中雌沙棘比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杂雌优株果实的总糖比母本低15.3%,比中雌沙棘低46.4%;维生素C比母本高228%,比中雌沙棘高5.2%;总黄酮比母本低18.8,比中雌沙棘低37.6%。二是杂雌优株的果油含量比母本高35.7%,比中雌沙棘高178.7%;籽油含量比母本低0.3%,比中雌沙棘高31%。三是6个杂雌优株比较,总糖和籽油的含量差异较小,其他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较大。楚伊杂雌优2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是最低者优胜杂雌优5号的4.9倍;优胜杂雌优28号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是最低者优胜杂雌优5号的3倍;优胜杂雌优31号的果油含量最高,是最低者太阳杂雌优54号的3倍。
6个优株果实营养成分含量的特点是:太阳杂雌优43号总糖、有机酸、果油和籽油含量高;太阳杂雌优54号总糖、总黄酮、籽油含量高;优胜杂雌优5号有机酸、总黄酮、果油和籽油含量高;优胜杂雌优28号有机酸、总黄酮、籽油含量高;优胜杂雌优31号维生素C、果油和资油含量高;楚伊杂雌优2号有机酸、维生素C、总黄酮、果油和籽油含量高。总之,杂雌优株都具很好的营养品质,具有潜在的原料价格优势,预期可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三)叶用型沙棘杂雄优株
选育叶用型沙棘的杂交亲本,母本为“乌兰沙林”沙棘,父本为“丰宁雄”沙棘。从“蒙×中”沙棘雄株群体选育出多株杂雄优株,其中综合评价最优的为“杂雄优1号”(表1-8、图1-18)。
表1-8 叶用型沙棘“蒙×中”杂雄优株表型特征
杂雄优株与选择群体、母本和中雄群体比较,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图1-18 “杂雄优1号”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杂雄优1号父本遗传,适应性强,营养生长旺盛。树高分别超过杂雄群体、母本和中雄群体24.4%、87.1%、72.2%;平均冠幅分别超过42.1%、122.2%、57.6%;地径分别超过30.9%、60.0%、63.6%。新梢数量多,叶片大而重,叶产量高。新梢数量分别超过96.2%、158.8%、102.3%;百叶重分别超过2.7%、15.4%、56.3%;单株叶产量分别超过94.9%、259.4%、238.2%。杂雄优1号受母本遗传,棘刺数量少。新梢棘刺密度比中国沙棘雄株群体少61.3%。
杂雄优株与选择群体、母本家系雄株、父本比较,粗蛋白和总黄酮含量略低,而粗脂肪含量分别高21.2%、14.3%、14.3%;维生素E含量分别高39.5%、140.9%、55.9%: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高27.7%、101.4%、77.4%;钙含量分别高28.4%、45.9%、121.7%。
叶用型沙棘雄株,除供叶用外,还是沙棘经济林建设中的主要授粉树。
(四)其他来源的沙棘优良品系
我国有多个科研院所先后开展过沙棘引种和育种工作(黄铨等,2006,2007;孔繁轼等,2006)。如从俄罗斯良种沙棘“丘伊斯克”沙棘实生子代选育出的“辽阜1号”沙棘;从蒙古国良种沙棘“乌兰格木”沙棘实生子代选育出的“乌兰沙林”沙棘;以及直接从俄罗斯引进的“太阳”沙棘等。这些优良沙棘在九成宫基地种植,在较好的水分条件下,性状表现不错,但对干旱的适应性差,生长不良,果产量低。
图1-19 “辽阜1号”果实
(1)“辽阜1号”沙棘。“辽阜1号”沙棘是通过外引材料“丘伊斯克”在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我国第一代沙棘良种,属经济型高产品种(图1-19),在适宜地区、特定水肥和集约化经营管理条件下,产量可达7500~15000kg/hm2,为现有沙棘林产量的7~8倍,而且具有果大(百果重为41~45g,比中国普通沙棘平均果大2.8倍)、柄长(0.3~0.4cm)、皮厚、枝条棘刺少等特点,同时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品种相比,抗干缩病能力较强,在北纬40°以北的广袤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2)“乌兰沙林”沙棘。“乌兰沙林”沙棘由从俄罗斯引进的“丘伊斯克”和从蒙古引进的“乌兰格木”中,淘汰不适应类型后,从中选择最佳单株而构成的复合品种(图1-20和图1-21)。果实长为1.20cm,横径为0.90cm,果柄长为0.50cm,百果重为52g,果皮较中国沙棘一般品种厚1倍,棘刺很少,萌蘖力极强。粗放经营下,产果量可达3000~4500kg/hm2。为理想的“生态经济型”栽植材料,适用于北纬40°左右地区栽植。
图1-20 “乌兰沙林”沙棘株型(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21 “乌兰沙林” 沙棘果实(地点: 东胜九成宫)
(3)“太阳”沙棘。“太阳”沙棘由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植物园选育。树冠紧凑,呈微叉开式。结实较早,2~3年树龄便进入结果期,产量比较高(图1-22和图1-23)。5年树龄的单株平均产量为8kg。果实为中等大小,呈圆形,橙黄色,有光泽,单果重为0.5g。果皮较薄,果肉多汁,味酸,有细微的菠萝香味。果柄较细,长为4.5~5.0mm,采摘应力小,采收时果实不破浆,为早熟型,但过熟后采收时果实易破浆。果实含糖为0.4%,酸为1.3%,油为3.5%,胡萝卜素为3.9mg/100g,维生素C为122mg/100g。
图1-22 引种到东胜九成宫的“太阳”沙棘
图1-23 种植在黄河南岸冲积平原——达旗的“太阳”沙棘
实践证明,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大果沙棘在砒砂岩区栽培,由于气候干旱,即使在较好的水肥条件下,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受到影响,果实产量不高,难以大面积造林建园。即使利用从国外优良品系中选育出的类型如“辽阜1号”等,在砒砂岩区也生长不良。而我们选用国外引进的雌株无性系与中国沙棘雄株进行杂交,培育的杂交无性系雌株(品系),目前表现十分优秀,既保有中国沙棘的抗逆性能,又继承了国外大果沙棘的丰产特性,已成为这一地区沙棘种植园建设的主要材料。鄂尔多斯市政府据此做出了在全市建设百万亩沙棘原料林的决定,并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沙棘园区的措施。
三、沙棘快速繁育
在工程区,沙棘育苗主要采取了实生育苗、扦插育苗及其他育苗等多种方式。以下为工程区多年来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的关键技术。
(一)沙棘实生育苗
沙棘生态控制系统工程建设,每年需要近亿株沙棘苗木,在当地造林史上实属罕见。实生苗木主要来源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陕西榆林等中心苗木基地。达拉特旗苗圃每年实播沙棘实生苗800亩以上,产供苗5000万株以上,是我国最大的沙棘育苗基地,在多年的育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较好的技术体系。
1.圃地基础条件
大面积实生育苗要求苗圃地交通方便,具可靠的灌溉设施,最好是微喷灌溉系统。土质以沙壤土最好。
2.苗床圃地准备
施足底肥,主施磷酸二氢铵、硫酸钾等复混肥,每亩25~50kg,若有条件,多用农家有机腐熟肥,化肥酌减。若能测土配方施肥,有微喷灌溉施肥条件,建议少用或不用底化肥,出苗后,随水喷施配方化肥最好。
使用杀虫颗粒剂,如辛硫磷颗粒等,与底肥混施,起到防杀地下害虫作用。
深翻18~25cm,平压实整地,这一过程土壤墒情黄墒(即土壤含水率12%~15%左右)最宜,太湿太干整地效果均差。
通过翻地,利用阳光解决土壤杀菌是一较好的手段。
3.种子处理
大面积实生育苗,因种量大,催芽难度大,即使能催芽处理,也无法进行机播。机械直播,种子处理是关键,关系发芽出苗率,是实现防虫、防病最有效的途径。一般选用福(美双)—克(百威,呋喃丹)种衣剂1ϒ40~50施用为宜。
沙棘种子外皮有油质膜,种皮相对较厚,若有条件,用稀碱水洗涤后,再用细干沙揉搓,可大大加快种子发芽。
使用福—克种衣剂,除有杀菌、杀虫作用外,这两种药混合后,具有间溶性,相当于“肥皂”,具有去种皮外油脂作用,有利种子吸水。
4.播种
播深为1.0~1.5cm,行距以6cm为宜,播种量每亩10kg(中国沙棘千粒重为6~7g)。
沙棘单籽难成苗,3~5个籽成撮出土成苗。根据这些特性制作专用播种机,实现机播。其特点是排种器成孔穴状,而非齿状,有别于其他任何播种机排籽器,镇压辊轮也等同限深轮,实现了沙棘实生苗生产机械直播。地温达到14℃以上,即可播种,播后浇水,气温20℃以上条件下,12~15天开始出苗,期间视墒情浇水。
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关键是防除病虫害和草害,常规灌溉和追肥视降雨、土壤肥力和苗情而定。
病、虫、草三大害,是沙棘实生育苗三大敌。对付这三大敌的原则,永远是防重于治。
(1)沙棘实生苗病害防治。主要是根腐病和立枯病,常发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沙棘幼苗4叶期,防制办法首先是种子处理,福—克种衣剂1ϒ40~50使用;催过芽的种子建议用有内吸功效的敌克松杀菌剂。生长期的防治,施药时期为见到4片真叶,开始喷施杀菌剂,可选种类较多,参照各自使用说明使用,每周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次为宜。
(2)沙棘实生苗虫害防治。主要是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各地有差异,防治办法大同。整地施用颗粒杀虫剂如百克威、辛硫磷颗粒等;种子处理使用福—克种衣剂,催过芽的种子使用有内吸功效的杀虫剂如甲拌磷、克百威等。地老虎等三大害虫危害期主要在沙棘幼苗期,常常把虫害误诊为病害,区别方法是检查受害苗根部有无地老虎和蛴螬。
虫害严重程度可早期通过观察预知。蝼蛄地表表现可见明显踪迹;地老虎和蛴螬可观察从整地到出苗这段时间成虫活动可预知:观察4月地老虎蛾子多少和各种金龟子成虫密度预知地老虎和蛴螬危害程度,4月下旬到5月下旬是各种金龟子活动交配期,华北地区常见的小体形的绿丽金龟子、铜绿金龟子,体型大的灰黑金龟子,5月下旬至6月下旬是金龟子幼虫蛴螬对沙棘幼苗危害最重期,咬食幼苗根,使幼苗根断死亡。
整地施药和拌种施药,可杀死入土产子的成虫,效果最为显著。
出苗后,可喷施具有内吸渗透功效作用的杀虫剂。
(3)杂草防治。由于沙棘幼苗生长慢,常常受杂草危害,郁蔽幼苗,抢走水肥和阳光,出现“草吃苗”现象。
多年生宿根性杂草以阔叶型杂草危害最重,难以选择有效除草剂,要花费大量人工除草。以田旋花、打碗花、苦菜、羊耳朵常见,尤其是田旋花、打碗花。防除办法是圃地轮作最好;或播后即将出苗前,这几种杂草已出土,选用灭生性除草剂如草甘膦水剂喷施。对多年生宿根性禾本科杂草,选针对性除草剂喷施即可。
一年生杂草,种类多、密度大。预防杂草出土重于杀灭出土杂草,是最有效的办法是选择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剂,或播前土壤毒土处理。多年实践体会,采用播后喷施乙氧氟草醚(果儿、割地草)效果最佳,沙棘实生苗的特性是顶壳出土,可避免药害,其他杂草出土即着药。该除草剂作用效期长(45天),可防春季萌发的狗尾草、灰菜、蒺藜、绵蓬、田旋花种子苗等。
图1-24 拥有喷灌设施的沙棘苗圃(地点:达旗)
沙棘幼苗期末期,即将入伏,防除稗草、千金子、牛筋草、马齿苋、铁苋、反枝苋、黎等伏草,沙棘实生苗在4叶期,以选用长效的二甲戊乐灵(除草通、施田补)为宜。
通过两次预防,基本上可解决沙棘实生育苗的草害问题,但同时也要结合人工除草。尤其是春季遭遇连续阴冷天气,防草效果将大打折扣,一定要人工除草。
(4)灌水。出苗前的灌水十分重要。有微喷条件(图1-24),播后到出苗浇水原则基本为:前少后多。播后头水也是透水,建议强度为20~25mm,促使土壤与种子结实,间隔4天左右再给二水,强度10mm左右,再间隔3天、2天、1天浇第三水、第四水、第五水;以后隔天浇水即可,浇水强度一般不超过10mm,既要土壤湿润,又要维持地温。如果气温正常,头水15日后,多数苗出土。苗基本出齐后,浇一次透水,浇水强度为20mm左右,以使被顶地皮复原为宜。以后随土壤墒情决定是否浇水。
(5)追肥。沙棘幼苗喜水喜肥,追施氮肥尿素要注重尿素质量,特别警惕尿素的缩二脲指标超标问题,很容易造成烧苗;追施钾肥选用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沙棘苗对氯粒子较敏感。
(6)间苗。合理密植是保证生产沙棘实生苗的重要步骤。太稀,不仅出苗量少,而且苗木后期生长分叉过重,形成较多棘刺,地上部分过度发达,不利后期出圃起苗,增大运输和栽植难度,影响成活。太密,苗木高挑纤细,地径太小,根系不发达,再生抗逆性差,栽植成活率低。
间苗在沙棘苗6叶以后,即幼苗期结束半木制化后进行。合理密度为每亩6万株左右,每平方米不超过100株,以80~100株为宜。除弱留强。
6.出圃起苗与假植
沙棘实生苗经过一个生长期生长,即可起苗出圃,用于造林。因各地气候差异,一年生沙棘实生苗地上高度可达15~20cm以上。秋末冬初或来年开春均可起苗出圃。要求根系起深25cm以上,即保证根系完整。
图1-25 沙棘起苗机械(地点:达旗)
人工起苗,以用多股钢叉起苗最好。起苗出圃是沙棘实生苗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工作环节。气候已进入冬初,苗木自身尚未完全做好入冬休眠准备,苗木根部防冻尤为重要,应做到即起苗出圃,即打捆假植,严禁出土苗木裸根过夜。每捆以50~100株为宜。起苗机械已研制成功(图1-25),正在试种中。
越冬假植必须做到每株接土,不留空隙。挖好沟后,一捆排一捆,排成整十、整百的行。紧挨着挖第二行沟,翻土到第一行苗捆的根部,高度超过捆绳。苗捆呈垂直行方向45°左右角斜立,这样一排排,排成整百或整千捆为一池。大水闷灌,用水坠沙土淀实,过程中缺土补齐,落水后,不能有空洞、空坑。即将上冻前,适当埋头。
越冬假植失败的原因,常常是假植时,沙土与苗根部没有接实,呈空洞状;或是假植前苗根部已受冻害。
来年开春出圃,气温乍暖还寒,同样要防止苗根部冻伤,无论出圃、运输、栽植过程中,严禁苗木裸根过夜,以防冻根。春季遇寒流低温天气,更要防范苗木根部受冻。
(二)沙棘硬枝扦插育苗
沙棘扦插育苗技术,能够保持母树优良的生物学和经济学性状,用于造林建园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技术成熟的方法包括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火树华等,1989;史玉群,2001,2008;于泽源等,2004)。
硬枝扦插育苗,其生产设施和技术相对简单,育苗成本低,在繁育采条母树的数量多,可采集大量硬枝(例如中国沙棘天然林或生态林中性状优良的雌株等),而又不具备嫩枝扦插育苗设施和技术的条件下,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以下技术更多的是介绍了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直属的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九成宫沙棘科研示范基地(简称九成宫基地)、准旗暖水沙棘育苗基地(简称暖水基地)和北京怀柔良种沙棘繁育基地(简称怀柔基地)多年来沙棘育苗生产中总结的实用技术和经验。
1.硬枝扦插圃地
硬枝扦插育苗尽可能选择通透性好的壤土地做育苗圃,既可在露地,也可在大棚扦插育苗。因为硬枝扦插密度高,苗木的新梢生长量,对矿物质营养需求量多,如果育苗地的土壤肥力差,应在育苗前施足底肥,最好是施腐熟的农家肥(厩肥)。根据当地条件做床(图1-26和图1-27)为了节水和提高灌溉效果和效率,最好采用微喷设施喷灌。无条件时,也可采用明渠漫灌。
图1-26 露地沙棘硬枝扦插育苗
图1-27 大棚沙棘硬枝扦插育苗中的畦床(地点:准旗暖水)
2.硬枝插条采集
(1)采条的质量要求。硬枝插条的质量直接影响扦插后的生根、成苗率以及苗木质量。根据沙棘硬枝扦插育苗的试验和生产经验,采条母树和插条质量应满足以下标准:采条母树进入生殖生长期,树龄为4~7(10)a,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健壮、顺直、光滑、水分饱满。采集插条的枝龄为1a、2a、3a均可;插条长度>15cm,茎粗>0.5cm;插条性别的准确率>95%。
试验表明,长度>15cm、茎粗>0.8cm的插条,生根率最高(56.7%);长度>15cm,茎粗0.5~0.8cm的插条,生根率较低(36.7%)。因此,应尽量从2年枝和3年枝中粗壮的枝条(即茎粗>0.8cm)上采集插条。
(2)采条母树雌、雄株的辨认。沙棘雌、雄异株,用扦插苗营造沙棘经济林,需要合理搭配雌、雄株比例,因此,既要采集雌株插条、也要采集雄株插条育苗。但在以实生苗营造的中国沙棘林中,进入生殖生长期前,很难辨别雌、雄株。因为通常在冬末初春采条,即使是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植株,也会因为干旱无果或果实落尽(或被鸟啄食光)而不易分辨雌、雄。经过多年观察,发现辨别雌、雄株可有以下几种方法。
观察有无果实辨别雌株。在结果枝有残存干果的是雌株;中国沙棘用剪枝法采果,因此,有结果枝被剪枝痕迹的是雌株。观察花芽辨别雌、雄株。雄株的花芽较大,比雌株大1~2倍,尖塔形,长约6~10mm,外被10多片近圆形的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雌株花芽比雄株小,长约3~6mm,呈倒卵状四棱形,有6片长圆形鳞片,呈十字形排列,花芽稀疏。比花芽更瘦小狭长的是叶芽。观察花序轴辨别雌、雄株。雄株开花后花脱落,但残留一个明显的花序轴,形状为圆柱形,长约6~8mm。而雌株的花序轴则很不明显。
(3)采条时间。由于春季干旱多风,枝条有不同程度的失水,硬枝扦插育苗的生根和成苗率会降低。因此,应尽可能在立冬后采条储藏,以利于保持枝条水分。
3.插条的修剪、捆扎和储存方法
从采条母株上剪下不短于15cm的硬枝,及时剪掉侧枝和大刺,用塑料膜包好,当天运回育苗地放到阴凉背风处喷水存放。在剪枝和拉运过程中尽量不损伤枝条的表皮。为减少失水,要尽快修剪插条并打捆储藏。插条修剪的方法,是用锋利枝剪把小侧枝和刺全部剪净,把长枝条剪截成长度为15~20cm的插条;将每50根插条全部芽朝上捆成1捆。
硬枝扦插育苗的生根、成活和成苗率的高低,与插条是否失水关系密切。因此,储存插条是一个关键环节。在有条件时,要把成捆插条整齐码放在地窖中,用湿沙掩埋。在没有地窖的地方,要在防风背阴处开挖地沟,将成捆插条整齐地码放在沟中,用湿沙埋藏。要经常查看插条是否出现失水或因过湿、发热而出现的霉烂现象,及时处理,保证插条完好储存。
4.扦插前插条处理
(1)插条切口的再剪切。成捆插条经过搬动和沙藏,原有切口已不新鲜,在用水和药物浸泡处理前,最好将旧切口处的枝段剪掉几毫米,形成新鲜切口,重新把剪切好的插条打成捆备用。
图1-28 铺膜水池中浸泡插条及在水箱中用生根粉处理插条(地点:东胜九成宫)
(2)清水浸泡和药物处理。把成捆的插条用清水浸泡24h,用流水浸泡更好,使插条充分吸水,有利于插条生根。试验表明,将浸泡后的插条用萘乙酸(NAA)、生根粉(ABT)等外源激素处理,能提高生根率。处理方法,是用1号生根粉,以100mg/kg浓度配置药液,在水箱或盆中浸泡插条切口段2h以上,如图1-28所示。
5.扦插
(1)扦插时间和准备工作。沙棘硬枝扦插时间因地域气候和育苗设施不同而异。当春季的土壤温度升到5~10℃,既可扦插。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九成宫基地,在半露天的大棚中于4月末到5月初扦插硬枝。为使插床土壤有一定紧实度以便于扦插,应给插床浇适量的水。
(2)扦插方法。往插床中直接扦插插条,很容易损伤切口周边的表皮。因此,要用打孔器(打孔器齿长10cm,齿间距10cm,如图1-29所示)在插床上依次打孔,将插条插入孔中,插深为插条长度的2/3左右,插条上端露出几厘米,随即用土将插条和孔洞间隙填满压实,以利保温保水。这样扦插的插条株距为10cm,密度为100株/m2(图1-30和图1-31)。待一块育苗地或一个大棚插完插条后,应当立即用喷灌或漫灌浇透水。
图1-29 硬枝扦插打孔器(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0 5月初在大棚中扦插中国沙棘雌株插条(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1 6月中旬插条普遍生根且新梢生长(地点:东胜九成宫)
6.抚育管理
三分育,七分管。研究表明,能否保苗,关键在于苗期各项管理措施通否及时到位。
(1)苗期管理。沙棘硬枝插条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扦插后15天前后,插条陆续开始叶芽萌动、幼根出现。扦插30天后,多半插条长出新梢、生出新根。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细弱插条虽然吐芽长叶,但还未生根,或是新根少而弱,出现假活现象,此时如果干旱缺水,则会导致根和叶很快枯死,不能成苗。有一些粗壮插条因为体内储藏养分多,长出许多新芽。这时新生根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尚弱,而插条内养分逐渐耗尽,此时如果干旱缺水,新芽新梢会因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而衰败,根系会因失去光合同化物的供给而停止生长以至死亡,不能成苗。
扦插2个月(7—9月),是扦插苗旺盛生长期(图1-32),新梢和根系快速生长。因此,在扦插一个月前后,是抚育管理的关键时期。管理措施之一是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但要避免过量浇水降低土壤温度而影响生根;管理措施之二是抹芽。对新芽多的插条,要抹除多余的新芽;对于有已长出多条新梢的插条,只保留1~2条健壮新梢,剪掉多余新梢。这些措施有利于新梢和根系养分供应平衡,生长旺盛,长成健壮的硬枝苗。此外,由于硬枝苗密度大、新梢生长旺、消耗养分多,所以,应在7月和8月适量追施氮、磷肥。
(2)起苗出圃。秋季起苗出圃,如果在冬季储存不好,一是容易失水抽梢,二是容易因霉变烂根。因此,对于春季种植苗木,最好在次年春季土壤开化后起苗(图1-33)。
图1-32 8月末硬枝苗长势(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3 春季起硬枝扦插苗(地点:东胜九成宫)
(三)沙棘嫩枝扦插育苗
沙棘硬枝扦插育苗虽然设施和技术相对简单,但有其明显的缺点。一是对采条母树枝条的浪费严重。通常,为了获得较粗壮的硬枝插条,通常从2年枝和3年枝采条。而3年枝、2年枝和新梢的数量关系见表1-9。如果采1条3年枝,就采掉了约4条2年枝,如果采1条2年枝,就采掉了15条当年新梢。可见,硬枝扦插育苗采条,对沙棘枝条的浪费十分严重。此外,从表1-9可以看出,成年沙棘植株上可采集的硬枝数量不多,每株符合质量要求的硬枝插条也就几十或上百条,因此育苗繁殖系数不高。
表1-9 沙棘雌株各年龄枝条数量和分枝比例(东胜九成宫)
注 分枝比例指低年枝与紧邻高年枝的枝条数量之比,如5年枝/6年枝、4年枝/5年枝等。
随着市场对良种沙棘苗木需求的迅速增加,育苗繁殖系数和生产效率较低的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广泛应用。嫩枝扦插育苗,具有插穗多、繁殖系数高、生根快、根系数量多、成苗率高、单位面积苗木生产率高等诸多优点。因此,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沙棘育苗生产。
1.嫩枝扦插育苗沙床和喷雾设备
嫩枝扦插与硬枝扦插育苗有很大区别。硬枝插条处于休眠期,而嫩枝正在生长中,嫩枝插条一旦脱离树体,如果不采取特别措施,新梢叶片就会很快脱水失去膨压而死亡。因此,嫩枝扦插育苗的设施和技术要比硬枝扦插育苗复杂。
(1)育苗沙床。嫩枝扦插育苗可在圆盘形育苗沙盘(图1-34)或大棚型(图1- 35)进行。下面重点介绍使用旋转式喷雾设备的圆盘形育苗沙盘(简称沙盘)。针对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温凉的实际,在育苗沙盘上制作了蒙古包形的棚架,给圆形围栏围塑膜,给棚顶覆盖遮阳网用于调控温度和湿度。
图1-34 可覆盖棚膜的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沙盘(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5 可覆盖棚膜的沙棘嫩枝扦插育苗大棚(地点:准旗暖水)
沙盘的内径为13m,盘内面积为132.6m2(0.2亩)。沙床基质由3个结构层组成,下层是用粗沙或砾石制作的排水层,厚度为20cm;中间层是由壤土加腐熟农家肥混合的营养层,厚度为20cm;上层是由纯净的河沙或纯沙混合草炭等材料铺成的扦插层,厚度为8cm左右。
扦插层的基质不同,嫩枝扦插苗的生长和成苗状况有明显差异。2008年以扦插层分别为纯净河沙和纯沙加草炭(按2ϒ1混合)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于2009年春季起苗对试验苗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10。3种沙棘嫩枝苗在纯沙混合草炭扦插层的生长状况和成苗率总体优于纯沙扦插层嫩枝苗的生长和成苗状况:苗高高出8.3%、3.2%和5.9%;地径低出8.2%、高出0.0%和7.3%;最长根长高出17.3%、低出8.9%和高出39.6%;粗根数量高出2.5%、15.4%、68.2%;成苗率高出7.8%、7.5%和24.3%。
表1-10 不同机质扦插层嫩枝扦插苗的生长和长苗状况
(2)喷雾设备。从扦插嫩枝插穗到插穗普遍生根的20天时间里,要采用喷雾设备不断进行喷雾,以保持沙床机质和空气的湿度。在我国,普遍使用由中国林科院研制生产的全光照旋转式喷雾器(图1-36)。喷雾器系统由蓄水池、水泵(220V电压单相水泵,流量>4m3/h,扬程>6m,功率300~500W)、输水管道、喷雾管道和喷头以及自动定时控制器等组成。为防备停电影响抽水喷雾,需要配备柴油或汽油发电机临时发电。实践表明,给扦插嫩枝喷雾的水温在20~25℃,有利于提高插床温度,利于插穗生根。因此,最好把井水抽到露天水池中自然升温,再给沙盘喷雾(图1-37)。
图1-36 旋转式自动控时喷雾器(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7 旋转式自动控时喷雾器晒水池(地点:东胜九成宫)
2.采集和处理嫩枝插穗
(1)采条时间。当新梢生长到半木质化时,采集嫩枝插穗扦插的生根效果最好。不同品种的采条时间不尽相同。在九成宫基地,6月末到7月初,半数以上的新梢达到半木质化程度时,即可采集扦条。
(2)采集和制作插穗。应选择树龄年轻、生长健壮、无病害的母株,从半木质化嫩枝上采集插穗(图1-38)。嫩枝扦插育苗的经验表明,一是新梢上部带顶叶的插穗会继续生长新叶,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生根效果好;二是长度大于15cm、茎粗大于3mm的粗壮插穗,生根效果好。因此,尽量多采集这2种嫩枝修剪制作插穗。为防止失水,要随时把采集的嫩枝放入水桶,运回育苗圃。
在修剪制作嫩枝插穗时,务必保留5片以上的叶片以保证充足的光合作用,促进生根。同时,为减少嫩枝生根前的养分消耗,可以去掉插穗下段的部分叶片(图1-39)。修剪制作插穗的枝剪要锋利、干净,这样剪切的插穗下端切口齐平、整洁。把做好的插穗每50根或100根捆成一捆,挂上品种标签,泡到清水中准备用生根剂浸泡处理。
(3)插穗的药物处理。使用吲哚乙酸、ABT生根粉等植物外源激素处理嫩枝插穗。处理插穗的方法是,把捆好的插穗放到盆里,用浓度为100mg/L的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cm左右1~2h,即可扦插。也可以采用嫩枝插穗切口速沾生根激素药物的方法处理插穗。
图1-38 采集沙棘嫩枝(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39 把嫩枝修剪成插穗(地点:东胜九成宫)
3.扦插方法
(1)沙盘消毒。为了防止沙盘中的病菌感染插穗,要在扦插前对沙盘基质进行消毒。可用多菌灵、地菌净、高锰酸钾等药物,按照各自产品说明的浓度配比进行沙床消毒。
(2)扦插方法。嫩枝插穗稚嫩,若直接插进沙床,容易损伤切口表皮,影响生根。因此,还是要用打孔器打出扦插孔再进行扦插(图1-40)。打孔器铁钉的粗度为6mm左右,长度为8cm左右,间距为5cm×8cm左右,这样扦插的密度为250株/m2。去除10%的道路占地面积,一个沙盘的扦插面积约为120m2,可育苗30000株。以成苗率为80%计算,一个沙盘可育成根系较好的嫩枝苗24000株。
插穗的扦插深度以3cm为宜。插穗插入沙床后,一定要用手指或木版压实周边沙,使插穗与沙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生根。为便于扦插后的锄草管理,每插满15行插穗(宽150cm),要留出15cm宽的走道,用于拔草等劳动行走。
修剪好的嫩枝插穗离水后极易失水萎蔫,因此,最好在阴天或晴天早、晚凉爽时间进行扦插。为防止插穗失水,每插完几百个插穗,就应随时喷雾(图1-41)。
图1-40 用打孔器打孔扦插沙棘嫩枝插穗(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41 扦插后适时进行喷雾保湿(地点:东胜九成宫)
4.抚育管理
温、湿度管理。嫩枝插穗生根的关键,是创造接近饱和的空气湿度和适宜的气温和地温,使叶片不失水而保持膨胀压力,维持嫩枝插穗的蒸腾、呼吸、光合、代谢作用的正常进行,促进根原始体的生成直至生根。因此,严格控制湿度和温度是嫩枝扦插育苗管理的关键。
嫩枝插穗插入沙盘后,要立即进行间歇式喷雾,使插穗周边的空气湿度持续保持在80%以上,以防止插穗叶片因失水而萎蔫以至死亡。
从插穗扦插后到普遍生根的3周内,要特别注意保持空气湿度。旋转式喷雾器在电源端配有自动控时仪器控制喷雾时间和间隔。在晴朗或多风天气,特别是上午9时到下午5时水分蒸发强烈的高温时段,一般每隔3min左右就要喷雾1min左右,使插穗叶片始终保持湿润。傍晚、夜间和早晨,气温低,蒸发少,湿度大,此时,以保持插穗叶片湿润为前提,灵活掌握喷雾间隔和时间,减少喷雾次数。
研究表明,从嫩枝插穗下端切口形成愈伤组织,到生成根原始体,逐渐生出不定根,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空气湿度为80%以上。气温、地温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生根。九成宫基地海拔为1400m,夜间气温和地温都较低(16.4℃、19.0℃),而白天日照强,蒸发量大,空气湿度低(最低40%以下),地温高(最高35.8℃)。为了调控沙盘内的温度和湿度,在扦插后的抚育管理期间,采取给沙盘围塑膜和覆盖遮阳网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围塑膜沙盘内、外比较,14:00—20:00时的气温降低了1.5~3.1℃;12:00—20:00时的地温降低了5.7~10.5℃;空气湿度提高了8.7%~31.7%,创造了有利于快速生根的温、湿条件。
在比较理想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在扦插后的1~2周时间,插穗就会形成愈伤组织,逐渐生根。3~4周后,嫩枝插穗已普遍生根,根系逐步深入营养土层吸收养分,新叶萌发。这时,应该去掉围膜,不再覆盖遮阳网,并要适当减少喷水次数和喷水量,并多次喷施氮肥。这样,有利于提高气温和地温,增强生根插穗新生叶的光合作用,促进生根苗旺盛生长(图1-42和图1-43)。
图1-42 扦插60天的嫩枝苗新梢新叶(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43 扦插60天的嫩枝苗新生根系(地点:东胜九成宫)
5.嫩枝扦插苗的储存和越冬
从6月末至7月初扦插,直到10月末,嫩枝苗完成了一个生长周期。接下来的生产关节就是嫩枝苗的储存和越冬。第一种方法,是在嫩枝苗落叶停止生长后,从沙床起出苗木,放到地窖里沙藏根系储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一旦储存方法不得当,就会使苗木失水、烂根,影响苗木在来年栽植的成活率。第二种方法,是让嫩枝苗在沙床越冬。采用这种方法,只要在封冻前给沙床浇足封冻水,就能避免苗木失水和烂根。来年春季在苗木的芽萌动前起苗(图1-44和图1-45),栽植的成活率很高。
图1-44 沙棘嫩枝苗在沙床越冻,春季起苗(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45 在沙床越冬的嫩枝苗根系新鲜(地点:东胜九成宫)
图1-46 “杂雌优1号”露地密植采穗圃(地点:东胜九成宫)
6.良种沙棘密植采穗圃
在九成宫基地开展的沙棘育苗生产,重点是嫩枝扦插繁育杂交沙棘优良品系。而从杂交群体选择的优良单株最初仅有一株母树。由于优株果实丰产,新梢叶片的光合产物主要供给果实发育,因此,新梢自身的生长受限,在结果枝上长而粗的新梢数量少,可采嫩枝插穗数量不多。以6年龄“杂雌优1号”沙棘为例,2005年只采集大于15cm的合格嫩枝插穗145条。由于结果雌株的可采嫩枝插穗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快速大量扩繁优良沙棘无性系的要求,因此,我们于2008年在九成宫基地建立杂交沙棘新品系露地密植采穗圃(图1-46),可采嫩枝插穗数量大为提高。
良种沙棘密植采穗圃植苗密度为,株行距0.4m×0.4m,经过每年适当间苗,到3年龄时的株行距约为0.8m×0.8m,每亩约1000株。在较好的水肥管理条件下,密植采穗圃的苗木营养生长旺盛,新梢数量多。表1-11比较了杂雌优1号沙棘6年龄母树与密植采穗圃3年龄无性系采集嫩枝插穗的数量。按树冠面积计算,杂雌优1号母树采嫩枝插穗56条/m2,而3年龄无性系采嫩枝插穗154条/m2,是前者的2.8倍。
表1-11 杂雌优1号不同树龄植株采集合格嫩枝插穗(≥15cm)数量比较
7.抚育大苗
沙棘嫩枝扦插苗多数是优良品种无性系苗木,用于营建种植园将会获得很高的收益。因此,苗木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建园的质量和效益。
俄罗斯在沙棘优良品种培育和建立工业化良种沙棘园方面成就显著,对于沙棘嫩枝扦插苗有严格的标准,要把当年的嫩枝扦插苗在来年再抚育一年,长成2年生大苗才能进入大田建园栽植。俄罗斯沙棘扦插苗的标准如下。
Ⅰ级苗:苗高为50cm,直径为8mm,5根主根长于20cm。
Ⅱ级苗:苗高为35cm,直径为6mm,3根主根长于20cm。
我国在苗木市场流通的多数为当年生嫩枝苗木。由此,在由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负责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284—2003)的沙棘苗木标准中,分别制定了当年生和2年生沙棘嫩枝扦插苗木的标准(表1-12)。
表1-12 沙棘嫩枝扦插苗木质量等级
从育苗生产经验看,用根系壮的一年生嫩枝苗在大田栽植成活率较高,生长好。而用根系较差的一年生苗木在大田栽植,成活率不高且生长差。因此,建议把那些根系差的一年生嫩枝苗于来年栽植到苗圃,抚育成大苗后再建园造林。
(四)沙棘其他育苗
沙棘还可以采用分根、分蘖、嫁接、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组织培养法繁殖系数高,但目前在培养过程中褐变多、不易成功;同时试管苗炼苗困难、成本也较高。基于这一情况,应用组培微扦插法繁殖沙棘,即在无菌培养基上进行微型扦插,插穗一般选择当年生枝条,插穗长度为1~3cm,培养基成分大多减半。此法比扦插法繁殖系数高,程序较组培法简单,又保持了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炼苗比较容易,成本相对降低。我们目前正在开展这方面的试验,有关成果将及时用于生产实践中。
同时,考虑到沙棘无性繁殖多采用硬枝或嫩枝在固体基质中扦插繁育,离不开苗床。一般要经过采穗、扦插、田间管理、出圃等几个环节。田间管理中浇水、施肥、除草和起苗出圃等环节,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致使沙棘扦插育苗成本很高。目前,国内外工厂化育苗在很多作物和花卉苗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是蔬菜水培工厂化生产,在人工环境下,打破了季节束缚,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病虫草害,杜绝了农药使用,大大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水培育苗适合不适合哪种植物,关键要看该种植物生理组织结构,即植株的根是否具有或能否发育形成良好的通气组织。一方面,沙棘根的薄壁组织细胞大而且间隙明显,呈辐射排列而不是同心排列,不仅与栓内层细胞微微连在一起,而且与木质部成分之间也没有界限,有明显的水生植物皮层结构特点。另一方面,大的管胞(星散纹孔木质部)和带有大量中柱的薄壁组织的管胞,却仅仅被稀疏地限制在次生木质部内,呈现旱生木本植物特征。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这些特征,说明沙棘根具有形成良好通气组织的能力,即具有水生能力。自然现象中,也可观察到沙棘特别耐水渍。沙棘的这些特征,为开展嫩枝水培试验并取得成功,有可能为解决沙棘工厂化育苗另辟蹊径。
根据1998—2000年分别在室内、大田试验研究(图1-47~图1-53)的结果:一是水培沙棘育苗简单可行,试验各品种成苗率均大于70%,“阜欧”最高,达91.4%,“太阳”最低,也达72.2%;二是沙棘水培育苗插穗2周后开始生根,生根数不少于3条,均是由插穗根原体生出;三是新生根一个月后开始木制化,到秋后叶发黄脱落时,根大部木制化,尖端有少量白嫩根稍;四是水培育苗换水越勤越好,最好能流水循环;五是水培苗可直接出池假植越冬。
图1-47 室内沙棘水培苗及苗盘(2009年11月8日)
图1-48 室内沙棘水培苗生根状况(2009年11月8日)
图1-49 室内沙棘水培苗湿生态(2009年11月25日)
图1-50 室内沙棘水培苗陆生炼苗状况(2009年12月12日)
图1-51 达旗基地沙棘水培苗试验设施全景
图1-52 沙棘水培苗生根状况(2009年8月)
图1-53 沙棘水培苗在大田的生长状况(2010年6月15日)
根据试验初步认为,水培育苗与苗床育苗比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同样人工环境下,单位面积育苗密度可大大提高,环境利用率高;二是水肥循环利用,水肥利用率高;三是无需除草、翻床起苗,劳动强度低;四是不存在重茬换床土问题,换水即可;五是苗根系发达,起苗出圃根系完整。
该项试验研究,为实现沙棘无性繁殖水培育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再行继代采穗,并开展水培繁育,可大大降低育苗成本,加快优质沙棘良种苗繁育。
四、沙棘裸岩种植
砒砂岩区自然条件十分严酷,沙棘种植需要有很好的设计,并要有专门的适用技术作为配套,才能保证种植成功。工程建设中,我们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可用于砒砂岩区的技术体系。
(一)典型设计
砒砂岩区,不管是裸岩区、盖沙区还是盖土区,根据地形地貌,均可划分为V形沟谷、U形沟谷、沟头及沟沿、河滩地等4种主要地貌类型。除上述4类在3大类型区皆可用到的典型设计外,还有一些适应于不同类型区、不同立地条件或不同林种的典型设计,详见图1-54~图1-63。
从而,通过从沟头到沟道,大念封、护、固、拦的“四字诀”,布设沙棘“四道防线”(图1-64):沟头—封,沟坡—护,坡脚—固,沟道—拦,分层拦截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保证“土不位移”,有效减少入黄泥沙(胡建忠,2007)。
(二)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关键是由设计人员根据典型设计,在现场放线定点,指导农民边整边造。
由于本地区冬春季节十分干旱,因此一般不提倡提前整地,而采取随整地、随种植的方法。在盖沙区、盖土区,采用穴状整地,即长×宽×深为:40cm×40cm×30cm,穴与穴之间呈品字形配置,整地工具为常用的铁锹和镢头;在裸岩区,由于坡度很陡,加之有一松散泻溜层,由此一般采取专用工具,在简单地整理地表后,采用打洞法种植。
图1-54 砒砂岩区U形沟谷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55 砒砂岩区U形沟谷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56 砒砂岩区沟头/沟沿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57 砒砂岩区河岸河滩地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58 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园“梅花式”沙棘配置模式图
图1-59 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园“行列式”沙棘配置模式图
图1-60 盖沙区“前挡后拉”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61 盖沙区“又固又放”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62 道路两侧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63 砒砂岩区水源地沙棘种植模式图
图1-64 砒砂岩区沙棘“四道防线”示意图
以往裸露砒砂岩区造林不易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栽植深度过浅造成的,苗木容易随碎屑层向坡下滑落。试验表明,栽植深度在30cm以上,让苗木根系处于砒砂岩碎屑层以下的坚硬岩层中,栽种效果非常理想。但是,由于栽种季节的砒砂岩十分坚硬,用一般铁锹和镢头很难挖开,因此,项目区技术人员对沙棘种植工具进行了试制(图1-65)。
图1-65 砒砂岩区用于沙棘种植的工具——沙棘锹
这种沙棘锹,其中一段为长35~40cm的螺纹钢,并在顶端打成尖头(尖锹头),用于在种植坑内再挖出根穴及在陡坡上对人起支撑作用;螺纹钢与长为70~80cm的三寸管焊接在一起,三寸管一侧距顶端5cm处,焊接宽为5cm、长为15~20cm的钢板(方锹头),钢板与三寸管相焊处厚为6mm,锹头一端磨出刃,锹头用于抛除碎屑层并整种植坑,以及在陡坡上整点状步道用。尖锹头整出深为30cm左右的根系穴,其中20cm为根系、10cm为地上部分,将茎干埋入土中10cm左右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地上部分被鼠兔危害、或遭风干后,可迅速从地下萌蘖出新枝。
利用沙棘锹种植沙棘的过程包括挖穴、做孔、植苗和培穴4个阶段,参见图1-66。
利用沙棘锹这种专用工具,工程区种植工效较常规工具提高了3~5倍,种植成活率也从以往30%以下提高到90%以上(徐双民等,2008)。
五、沙棘种植后的抚育管护
沙棘林的抚育管护,除经济林要进行松土、锄草、施肥、灌水之外,生态经济型的沙棘林分一般只通过在一定年份,对沙棘林开展平茬更新复壮即可。
(一)经济型沙棘种植园的经营措施
这类沙棘种植园的经营措施,基本上采用果园式经营手段,涉及了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果叶采收等内容。
图1-66 利用沙棘锹种植沙棘示范
1.整形
沙棘经整形后,标准的树体结构应达到以下要求:一是低干矮冠,干高为40~50cm左右,冠高在2m以下为宜。低干有助于树冠生长快,早丰产;矮冠能增加抗风力,而且采收及管理较为方便;二是层间距同侧距(在主枝同侧,两个侧枝间的距离)、叶幕距一般保持在0.2~0.5m;三是壮树结果枝和营养枝的比例,在一般情况下为1∶2或1∶3为宜。沙棘园的主要整形手段包括疏剪、短截和摘心等。
整形方式总体做到因地制宜,因树定型。在立地条件较好、但缺乏灌溉条件的山坡地带,可修成两层楼;在立地条件很好、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山麓地带,可修成三层楼。两层楼、三层楼实指主枝在中央干上呈有间隔的二层、三层分布的冠形,这样能有效地利用空间,通风透光,产量高,质量好。对于坡度较小的川台地、沟谷地,可以选用改良中央主干型、开心型(空膛系统)等修剪类型。
2.修剪
沙棘在结果前树冠一般不修剪,只是对单茎植株略加短截修剪,以使其萌发枝条、形成矮化的多杆植株。沙棘芽在早春开放,因此,提倡在晚冬芽未开放时进行修剪,如果采果是用剪枝法,则结合采果进行修剪。对沙棘早修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春季修剪会使树液从伤口流出,在后来的季节会滋生病害。一般不提倡夏季和晚秋季节修剪。冬季或早春修剪是为了翌春树芽萌动时,可集中利用树木中所储藏的养分供应新生枝叶生长。修剪越重,树木储藏的养分也越集中,新梢生长就越旺盛。夏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生长,但能促进结果。
沙棘树体的主要修剪方法有短截、疏剪、回缩、更新剪等。其中疏剪是最为常用的沙棘修剪方法。树体内不同区域需要不同的修剪方法,反映也不同。疏剪是弱枝、重度遮荫枝及下垂枝较为适合的修剪方法。修剪后的效果如图1-67~图1-73所示。
图1-67 短截后枝条生长的表现
图1-68 疏剪后枝条生长的表现
图1-69 疏剪下垂枝条
(a)未修剪;(b)修剪
图1-70 疏剪细弱下垂枝
(a)未修剪;(b)修剪
图1-71 邻近树体间重叠枝的疏剪
(a)典型的行间拥挤现象;(b)控制过多生长的短截修剪后的树体表现;(c)通过疏剪方法解决拥挤现象,并未造成不需要的营养生长
图1-72 树体下部过多生长枝的提前去除
图1-73 回缩对树体生长的影响
(a)顶芽未去除;(b)(a)在生长季末;(c)顶芽去除;(d)(c)在生长季末
沙棘种植园的修剪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对长势旺的幼树,一般在高度为2~2.5m时进行封顶,以缓和树势生长;二是成年树枝叶较多,应使小枝更新复壮,达到通风透光的要求;三是对生长旺盛的老树,应采取缓势修剪;四是对生长衰退的树,树冠焦梢、内膛空虚的大树,要更新树冠和培养内膛结果枝组,以尽快恢复树势;五是对达到要求高度的大树,通风透光不良的要进行落头;对枝条少而短小的大树则尽量多保留枝条,不要疏枝。
此外,沙棘到达预期生长高度后,高度必须控制,以保持整个树体的营养平衡。生长过高,下部会因遮荫而生长不良。对于成熟树来说,大枝是一个问题,因为收获果实较为困难,特别是对上部枝条来说。枝条与树干的直径比应降至1∶4即25%。沙棘密度越高,枝条与树干直径之比越小。如果营养生长失去控制,可以在5月对根系进行修剪。修剪的刀片距树干30cm以外,下切至土表下30cm深处,切断侧根,控制营养生长。用这种方法对根系修剪后,应对灌溉计划进行调整。
总之,修剪的核心是基于沙棘树势强弱、枝量多少及着生位置,多方面综合考虑,最后确定适宜于工程区具体立地条件下的沙棘修剪方法。
3.松土
松土的年限应根据造林地的环境条件,以及沙棘种类、密度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应从种植后开始直至幼林全面郁闭,大约需3~5年。在水分充足的造林地上,也可以只进行到幼树高度超过草层高度时为止。
种植园初期,沙棘幼林抵抗力弱,抚育次数宜多,后期应逐步减少。一般第1~3年,每年松土2~3次;第3~5年,每年1~2次。一般来说,沙棘高生长一年有2个高峰期,第一次在5月前后,第二次9月前后。在高生长之前,即4—5月、7—9月进行松土为好。
松土的方式因各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而异。对于沙棘种植园来讲,一般采取行间用机械中耕、株间用锄头进行松土的方式进行土壤管理。
沙棘幼林松土深度,行间应为8cm左右,株旁应为3cm左右。对于挂果的沙棘林,待秋季果实采收工作结束后,行间中央地段的松土深度可增加到20cm,这样春季可积蓄较多的融化雪水,促进沙棘林来年的结实量。
4.施肥
沙棘种植园的施肥时期一般从栽植后第3年起,开始施用矿质肥料。秋季要施200kg/hm2过磷酸钙、50kg/hm2硫酸钾;春季要施100kg/hm2硫酸铵。均在灌水或中耕前进行。
对于种植园来说,施肥的一般要求是每5年施用有机肥一次,施用量30t/hm2;每3年施用矿质肥料1次,施用量为:硫酸钾50kg/hm2,硫酸铵100kg/hm2。每3年根外追肥一次,N、P、K的比率1∶1∶1,浓度0.2%,施用量60L/hm2。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对果实内的生化含量有相当影响。资料表明,叶面喷施铜、钼、锰、碘、硼、钴或锌的水液,能使果实增重9.1%~34.5%,但会降低果实含油量;碘、硼、钴或锌能使果内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长32.4%、30%和28.1%;铜和锰则使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增长14.8%和25.4%。
5.灌溉
尽管沙棘具发达的水平和垂直根系,能充分吸收土壤水分,增加其供水量。这种性能使沙棘在干旱年份,能够吸收更多深层储水,增加其抗旱力。但是沙棘根系主要分布在表层,根系延伸的土壤层含水量较低,一般为5%~8%。在7月上旬雨季来临之前,由于植物蒸腾耗水较多,土壤贮水量将更小,为了获取较高的产果量,必须进行人工灌溉。
一般当土壤含水量低于园地最大田间持水量时,特别是在将要开花期(4月)、坐果期(5月)及果实膨大期(6—7月),必须要灌足水。
沙棘种植园的越冬灌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越冬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灌溉,可改善根系分布层冬季的温度状况,并可为次年恢复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灌溉前进行行间深翻松土,深度为20cm,这样可提高灌溉水量。
一般种植初期的灌溉湿润深度可达50cm,灌水量为500~600m3/hm2。灌溉间隔期,以保持土壤含水量在最大田间持水量以上为宜。林分年龄大,每次灌水量也越大,但次数可适当减少。山地种植园如需灌溉,可利用提水引灌,但要注意防止可能引起的土壤侵蚀。
6.杂草控制
沙棘种植园内杂草包括禾本科、菊科、旋花科等18科62种,其中恶性杂草有羊草、苦菜、芦苇、节节草,一般杂草有茵陈蒿、田旋花、风毛菊、大画眉草、狗尾草等。禾本科杂草平均占杂草发生量的85.4%,阔叶类杂草占12%,其他杂草占2.6%。在园内杂草组成中,多年生杂草占75%,一年生杂草占25%。通过对沙棘园杂草发生频度调查结果表明:羊草最高为0.95;苦菜次之为0.67;芦苇为0.35,节节草为0.33。
沙棘种植园内5月上旬至9月上旬期间都有杂草发生。春季杂草生长缓慢,不会影响沙棘生长。夏季5月上旬至7月下旬气温高,雨量多,杂草发生量和生长量大,特别是6月上旬至7月下旬株高可达到55~100cm,密度达346株/m2,直至秋末死亡。针对杂草发生及危害的特点,杂草防治主要应在5—7月间进行。
沙棘种植园杂草的综合防治,要针对各区特点进行。多年生杂草为主的地块,使用22.5L/hm2草甘膦,进行除草。对于宽行距的地块,中耕后可间作农作物或牧草,即可增加沙棘园收益,又能以耕代抚,控制杂草发生。
7.病虫害防治
沙棘病害有沙棘果内真菌病、沙棘干缩病(镰刀菌凋萎病)、沙棘疮痂病、日本菟丝子危害等;虫害有沙棘巢蛾(Yponomeuta sp)、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沙棘卷叶蛾(Acleris hippohaes)、桦尺蠖(Biston betularia)、沙棘木虱(Psylla hippophaes)、沙棘蚜虫(Capitophrus hippophaes)等蛀花器芽叶害虫,沙棘绕实蝇(Rhagoletis batava)等蛀果害虫,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图1-74)、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芳香木蠢蛾(Cossus cossus)等蛀干害虫,以及鼠、兔等危害。
图1-74 沙棘木蠹蛾危害
通过在砒砂岩区的生产实践,我们总结出的沙棘种植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年历如下。
3—4月(芽孢膨胀前):剪除并烧掉病枝和枯枝。移植苗运输到种植园定植前应及时消毒,即把苗木完全浸入2%的福美乳剂1min。经过处理后,苗木上的蚜虫、卷叶蛾或沙棘蝇的卵,以及其他越冬害虫均会死亡。
5月(芽苞膨胀和开放):当害虫大量出现时,用以下制剂之一对严重染有病虫害的林地用马拉松进行喷雾;防治食叶幼虫可用敌百虫(0.2%,放叶前0.46%)和枝状毒虫菌(1%)来代替上述制剂;防治食叶成虫则用多氯蒎烯(0.7%)、甲基硝磷钾(0.2%);防治蚜虫用乐果(0.2%)。
5—6月:防治沙棘内真菌病害及其他病害。在雌株开花后,立即用1%波尔多液或代森锌(0.4%)进行喷雾;代森锌可与马拉松调配使用。
7—8月初:当果实上出现沙棘蝇幼虫时,要用0.2%敌百虫对林分进行喷雾。
10—11月(果实采收后):树干和骨架枝用10%石灰溶液或涂料BC—511刷白,以防太阳灼烧。
8.采果
目前主要采用剪枝法。
(1)采摘对象。剪采的果枝应为两年生结果枝。不应剪采三年生以上的枝条或砍伐整株。农药残留按GB/T 5009.19和GB/T 5009.20执行。
(2)采摘时间。当果实成熟转色度达到70%以上,即为适宜采摘期。时间为8~9月前后,持续约1个半月。总体看,采收期偏晚,果实处于过熟状态,果实破损率高,果汁损失多。从营养角度看,采收期偏晚有利于油脂积累,但是维生素和黄酮类物质损失多,果汁不易保存。应在合理处理好与农作物用劳问题的前提下,将采收期适当前提至9月上中旬。
(3)果枝长度与粗度。带枝采果的果枝长度不大于20cm;果枝基茎不大于1cm。
(4)结实密度。果实粒数大于30粒/10cm果枝。
(5)采果强度。采剪果枝的数量应小于结果枝条总量的2/3。
(6)采摘工具。采摘使用枝剪、柳编箩筐、塑料箱等,应清洗干净。
(7)采摘天气。应选择晴天剪采果枝,雨雪天气和大风天气不宜采集。
(8)采剪技术。选择生长健康、果实丰产、无病害的植株(包括结实多的萌蘖株)采果;采强枝留弱枝、采密枝留疏枝,做到采果与修剪整形相结合;采集应由树冠外向内顺序进行,并保留1/3结果枝用于留养树木;将长果枝剪成符合标准的短果枝,轻放入干净的筐(箱)中,避免挤压,尽量减少果实破浆损失;去掉果枝上的带叶新梢。
(9)储运。果实采摘装筐(箱)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避免日晒雨淋和垛堆。应随采随送,最迟不超过48h送到收购点或加工厂。
在果枝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挤压和淋湿,减少破皮流浆损失。
9.采叶
目前沙棘的采叶,主要用于制茶;而从长远来看,从沙棘叶中提取黄酮等营养物质,更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开发方向。
(1)采摘对象。应从4a以上的沙棘雄株和其萌蘖苗采叶。农药残留按GB/T 5009.19和GB/T 5009.20执行。
(2)采叶时间和方法。分制茶用和提取黄酮用两类。
制茶用沙棘叶采摘,应按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即按红茶、绿茶、乌龙茶类的采摘标准。采摘标准除芽叶数目外,还要结合嫩度分析,以嫩者为高。以春季为宜。春茶的开采期受早春气温的影响,一般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当10%~15%芽梢达采、留标准时,即可开采。除按标准及时采摘外,还必须早发早采,迟发迟采,进行分批多次采摘,即符合标准先采,未达标准的等长到标准时再采。采用分批多次采的方法,可以缩短休眠,造成芽位饱和,使下轮茶芽萌发迅速,促进树势,而且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净。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图1-75 沙棘黄酮含量随采摘时间变化曲线
提取黄酮用沙棘叶的采摘时间为6—7月,这时黄酮总含量较高,而7月中旬之后含量减少迅速下降(图1-75);在雄株新长出的枝条上捋采沙棘嫩叶,顶端嫩枝条不超过2.5cm。
(3)采叶强度。在半干旱区,采叶数量不超过植株叶总量的1/4;在半湿润区,采叶数量不超过植株叶总量的1/3。
(4)采叶和盛叶工具。帆布手套、竹(柳)编提筐、背篓、带孔塑料箱、纸箱等。禁止用布袋、化纤编织带或塑料袋盛装鲜叶。盛茶用具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提取黄酮用沙棘叶包装物要干净、无毒、无撒漏。
(5)储运。鲜叶采摘装筐(篓、箱)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保存,避免日晒雨淋和垛堆。应随采随送,最迟不超过48h送到收购点或加工厂。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挤压和淋湿(篓、箱)中的鲜叶。
(二)生态经济型沙棘林分的抚育管护
不像经济型沙棘种植园,生态经济型沙棘林分一般不实施前述各项经营措施,只是为了防止沙棘林分老化,并结合病虫害防治,实施以平茬更新为主的抚育管护措施。实践证明,生态经济型沙棘林如长期不进行平茬利用,尤其在干旱、质地黏重的荒坡荒沟上,就会出现生长停滞不前、枝梢干枯甚至全株死亡的现象。沙棘平茬可在造林后每8~10年开展一次,平茬方式采用倒带方式,即每隔10~20m沿水平方向砍去10~20m的沙棘林,再3年左右砍去保留带沙棘植株,以起到更新复壮,特别是防止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本区种植较早(10年左右)、分布在梁峁顶(或坡)及滩地的沙棘林,一般生长在8~10年后,会出现沙棘木蠹蛾等病虫危害(周章义,2004)。如何永远控制大面积沙棘木蠹蛾灾害?我们采用“两伐两干净一及时”平茬方式,简单易行,防虫效果好,并能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推广应用(图1-76和图1-77)。
图1-76 皆伐前沙棘林地(2000年)
图1-77 皆伐后沙棘林地(2006年)
图1-76为位于阳向梁峁坡的沙棘林地(栽植年分为1994年),皆伐灭虫前,虫株率为83.3%,死亡株率为97.5%;2001年进行皆伐处理,至2006年8月,虫株率仅为17.1%,经6年6代繁殖,仍保持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图1-77)。经调查,沙棘林分密度为319株/亩,达到当年皆伐时的密度(319株/亩),更新效果十分理想。
1.两伐
(1)皆伐或带状间伐灭虫更新。采伐林分指有虫株率>50%、沙棘死亡株率>30%的十年生以上的林分。这样的林分非常密集,有限的空间及土壤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叶绿色含量减少,光合作用降低,树势下降,树木衰弱,就是没有木蠹蛾的危害,也该更新复壮了。因此,要把灭虫与更新结合起来进行。
(2)卫生抚育伐复壮。采伐对象主要有死树、有虫树、拥挤木、被压木、衰弱木以及多余的雄株。皆伐更新后,随林龄增长,萌蘖数增多,林木密度加大,又开始拥挤,树势与抗虫性开始下降,有虫株率上升到30%以后,沙棘死亡株率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进行卫生抚育伐,再次复壮林木与林分。
2.两干净
(1)有虫的沙棘要连根挖除干净。一般要挖到地下10cm左右,部分要挖到20cm左右。无虫树可以平茬,为了稀疏密度及更好的复壮幼林,一般也要挖根更新。
(2)挖出的干、根要灭虫干净。就地全部(包括无虫树)烧毁,或粉碎利用(通过机械粉碎灭虫)。
3.一及时
两伐的时间要及时。要在土壤解冻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之前进行,或在成虫全部出土产卵繁殖之后进行。
特别要提出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治虫而治虫,单纯的治虫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沙棘木蠹蛾的防治,必须与沙棘生态林的栽培管理、更新利用结合起来,必须走害虫综合管理的轨道,即要从沙棘林分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各种因素,有机地组装林学、生物、化学、物理、遗传的综合措施,综合防治病虫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沙棘木蠹蛾等病虫危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