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孙死卢继
再说自隆安五年(401)底,孙恩被刘裕打得大败,逃回舟山群岛后,晋朝朝廷为防止他死灰复燃,下令封锁沿海,禁止船只出海,切断沿海居民与孙恩军的联系。这项制度的实施,使孙恩的人补给几乎断绝,处境变得极为困难,而后岛上发生瘟疫,很多人病死。万般无奈之下,孙恩带着余部于隆安六年(402)三月第五次登陆,进攻临海。
但这次的声势和实力,远小于前四次,孙恩军一上岸就让临海太守辛景打得大败。孙恩军盛时有十几万人,现在只剩下几千人,他不由得心灰意懒,又怕成为晋军的俘虏,心一横,投海自尽了。
当初孙恩军第一次登陆时,三吴地区的五斗米道信徒,不分男女老少,纷纷加入,其中有不少妇女带着婴儿,时时要喂奶、清洗,影响了大队人马的行军速度。孙恩见此情形,下令将这些婴儿装在竹篮里,投入水中,并作祷文说:“恭喜你们先登入仙界,我随后就会来找你们的!”孙天师果然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了,同时有几百名信徒陪着孙恩投海。
不过,大部分“长生人”没有跳海,他们公推孙恩的妹夫卢循为首,继续“修行”。
卢循,字于先,小名元龙,祖籍范阳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与大舅子孙天师相比,卢循的祖上要显赫得多,远祖可以推到汉末大儒卢植。卢植,字子幹,其人学识渊博,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之心。在东汉曾官居侍中,做过刘备和公孙瓒的老师。在黄巾起义时,他连败黄巾军首领张角,但因不肯向来前线视察的宦官左丰行贿,被装在囚车里押送京城,按减死罪一等处罚。
卢植之后,卢家一连数代都是高级官员:卢植之子卢毓,曹魏的司空;卢毓之子卢珽,西晋的卫尉卿;卢珽之子卢志,任中书监,后转尚书,是“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的主要智囊。凡司马颖接受卢志建议办的事,一般都能成功,反之则屡屡失败。司马颖死时,部属四散逃亡,只有他一人为司马颖送葬,后北投刘琨,于途中为汉军刘粲所虏,与次子卢谧、三子卢诜一起在平阳遇害,唯有长子卢谌幸存。
卢谌,字子谅,清敏有理思,精通老庄,写得一手好文章。因他有一个从母是刘琨之妻,算是刘琨的表侄,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在逃出匈奴人的虎口后,投奔晋阳,刘琨任命他为主簿,后转从事中郎,极得信任。后来刘琨被石勒打败,卢谌跟随他一起投奔幽州刺史段部鲜卑首领段匹䃅(dī)。稍后,刘琨因部分属下与段部鲜卑冲突,被段匹䃅拘禁,自知必死,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五言诗,赠给他最信任的卢谌。这便是著名的《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讐?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卢谌感刘琨知遇之恩,在他死后逃奔段部另一首领段末柸(《晋书》作“段末波”,慕容垂发妻大段妃的父亲),上疏晋廷,为刘琨鸣冤。再后来,石虎吞并段氏鲜卑,卢谌被后赵军俘虏,石虎颇为赏识他,任命他为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卢谌感到羞耻,却不敢不从,私下对儿子们说:“我死之后,你们给我墓前立碑,只要写‘晋司空从事中郎’就行了。”后赵末年,冉闵起事,卢谌加入冉魏政权,随冉魏军出征。冉闵在襄国大败,卢谌为后赵军所杀,子孙乘乱逃往南方。
虽然回到晋朝,但卢家的门第一落千丈了。由于过江太晚,更由于卢谌出仕过“伪朝”,江表士族不再把卢家当名门看待。卢家一连两代人都默默无闻,朝廷的蛋糕虽大,却不会有一星半点儿落到卢家人手中了。而卢循,正是卢谌的曾孙,到他这一代,卢家只能屈尊降贵,娶门第不显的孙恩之妹为妻了。卢循少年时就显得神采不凡、多才多艺,他隶书与草书写得很好,棋艺高超。有一个叫慧远的和尚,在算命时对他说:“你虽然外表儒雅不俗,但内心不想走正道!”
慧远和尚没说错,但话又说回来,这能怪卢某人吗?不想走正道的原因,是正道不好走啊!卢循的情况与杨佺期颇为类似,都生于落魄的昔日名门,对现实不满是理所当然的,而在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的大环境下,他们的身份要靠官方正常的用人程序来出人头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偏偏他们又都是不甘于平庸的人。所以,为了重整门楣,杨佺期选择了从军,而卢循选择了起事。
与孙恩相比,卢循的为人要温和得多,孙恩好多次滥杀无辜,幸得卢循的劝阻而停止,有不少人因此获救。大概出于这个原因,他在孙恩军中很得人心,故在孙天师死后,顺利成为其余部的首领。作为书香世家的卢循,“道行”可能没有孙恩高,但比孙恩更有当首领的能力,尽管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还是很快稳住阵脚,这支势力并没有因作战失利和孙恩“成仙”而消亡,实力反而大有回升。
此时,桓玄在建康执政不久,需要操心的麻烦事太多,暂时分不出工夫来对付卢循,于是顺水推舟发了一道招安令,任命他为永嘉太守。卢循也需要时间来喘息,便恭恭敬敬地接受命令,带上部众前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