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文化守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把出版放在文化的坐标上考察

——“出版文化丛书”总序

出版与文化有着天然的渊源,文化是出版的内容,出版是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出版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作为记载、传播、交流、延续文化成果的主要载体,出版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出版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非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伴随着出版物市场繁荣所出现的出版物内容的浮浅、低俗,文化垃圾充斥,出版物流通的虚假推介,严肃学术作品的戏说,文化领域的过度炒作等现象,都是缺乏文化品味的表现,是与文化出版的价值体系相悖的。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出版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来看,出版文化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谱系的重任。一个民族立足于世界,必须具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才能具有独立的意识。而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基础,是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作为延续中华文化几千年不断的重要一环,出版文化深刻地涉及中华民族文明运行的方向、方式和气象,赋予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姿态和风采,它左右着人心,凝聚着情感,孕育着精神,教化着后代,把它视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和主要传播行业,在文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的责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出版从产生之日起便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担负着传播新知的历史重任。作为一个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国家,我国出版业的文化积累和传播历来富有重要的文化使命和价值追求。一部中国出版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从文字使用、甲骨钟鼎到活字印刷、网络出版,不断记录、反映了思想文化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文明历史。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创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其传承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出版物传播得以实现。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知识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作为知识形态的文化也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文化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文化创新的沃土。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出版文化肩负着引领出版业方向的重任。一个行业在它全面振兴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文化理念有一个系统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固步自封的认识,以建立自己繁荣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作为文化的基础产业,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尤其需要充分地清理出其千头万绪中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智慧精髓和精神实质,才能辨析精微地把握“出版系统”的发生学、本体论、结构学和发展动力学。这就是出版文化“认识本我”的工程。因此,全面系统地梳理出版文化与出版理念的源与流,作为出版行业当下的必修课题,是非常适时的。

文化追求是出版业恒久的推动力。倡导“出版文化”研究,目的在于审视出版业的文化价值,提升出版业的文化品位。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号召,提出了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等部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出版文化历来是文化建设的基础部分。在当今时代,出版文化作为核心文化,不但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记录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进步的运动轨迹。只有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生产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们对于和谐文化的新期待。这是当代出版业的文化价值标准。为了保证出版文化价值的实现,当前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新的出版文化的评价体系。这对于当代的出版工作者,也许是一种挑战。

之所以说这是一种挑战,是因为出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内容创意、思想观念、民族原创力、文化价值、社会效益,均需在出版运营中得到充分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与发展中统筹兼顾,继承出版文化的优良传统,改革出版业的生产流通方式,把文化积累与服务大众结合起来。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而积极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大力推进出版“走出去”、增强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课题,尤其需要一大批既有较高政治觉悟、文化品质,又潜心研究市场规律、熟谙经营之道的复合型人才去研究解决。出版产业化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机制与运行机制,提供一个适时适度的制度平台。从这个意义上看,出版文化不只是编辑、策划层面的文本积累、传播的文化,更是一套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因此,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组织编撰的“出版文化丛书”尝试跳出具体的出版实务,从社会政治、历史、思想、经济各个层面来思考出版的内在价值,从“出版文化”层面来探寻出版的发展规律,我认为其立意是高远的,对于出版文化建设以及出版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欣然应允为之作序。

我曾经说过,出版是个“有论无学”和“有学无论”的学科,需要人们去创立。从出版历史、出版实践、出版机构、出版家个人等方面来思考出版文化,是该丛书的基本定位。鉴于国内出版文化研究的相对分散,该丛书陆续推出5个系列,即出版文化学术系列、出版文化人物系列、出版文化文集系列、出版物文化系列、出版企业文化系列等,计有图书30余种,拟用5年时间陆续推出。其中,既有总论性、概貌性、结构性的学术系列专著,也有出版界人物和机构主题的系列专著;既有宏观的、历史的全面考察,也有个案的、横向的比较研究。各系列均着眼于反映出版文化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建构出版文化学学科体系,其学术价值是值得期待的。

《周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又言:“其德刚健而文明。”文明而要刚健,必须有原创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的总纲目和总体精神经过充分深入的原创性研究之后,浮现出来的原理、原则、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只有通过教育体制、传播体制,才能化为全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文化价值取向,成为举世同享的精神成果。对此,出版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是非常重大的。我希望借“出版文化丛书”这样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命题,把古今出版业蓬勃向上的态势放在文化的坐标上考察,反思出版职业的价值,提升文化创新的能力,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创造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出版业的新辉煌。

2008年8月22日

(作者系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