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万物皆由心造
1
佛说:万物皆由心造。这句话初看时,不免觉得有些唯心主义,甚至在物质层面,也违背了自然科学的规律和法则。
《金刚经》里又说:一切相,皆是虚妄。这句话就更难理解了,我们所觉知和看见的世界,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怎么能被看作一片虚无。
但想来在《心经》里也有一句让人难以捉摸的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个人所有的观察、体悟和感受,在这里看来,也都是一场空。但于世间众人,快乐和痛苦的感受却是那么地爱憎分明。
有时,人生之所以美妙,或许恰恰就在于它有那么一部分困惑,一部分未知,让你不断地去和致知。
2
万物皆由心造。所谓的心,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念头。佛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佛,自己也是自己的魔。有时,你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有时,你又觉得这个世界很糟糕。其实,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它并没有好坏,但因为每个人有各自的思绪,所以它才呈现出万千变化。
今晚的月色,美,或许是因为你心里美;今晚的月色,凉,或许是因为你心里凉。
月亮还是五千年前的月亮,甚至是李白、杜甫那个时代的月亮,但因为它是在你不同心境下的看见和感知,月亮才会随着你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有时我们大可不必刻意去改造外物世界,甚至有这样近乎盲目和无知的想法。你改造了自己的心,也就相当于改造了你所看见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实质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被任何人所改造。
3
一切相,皆是虚妄。
我们看见和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相,常常是我们自己执着出来的那个相。如果一个人有眼疾,那么他看到的灯光是昏花的,但灯光本身并不是昏花的;如果一个人有鼻塞,那么会感到呼吸困难,但空气本身却一直是自然流动的。如果一个人能真正了悟到“自己”所看见的“相”,其实都是不真实存在的,就会少很多烦恼和妄念。
比如,有人骂你时,通常我们本能地会感到愤怒,但导致你愤怒的,从来不是那个骂你的人,而是你自己太过执着。
你执着于别人对你的评价,你执着于别人对你的辱骂,你执着于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原本,自己这个东西,在更深的佛学意义上,也是不真实的存在。当你放下“自己”这个观想,就会变得轻松和自在。
我们所有的感受和看见,因你的执着生,也因你的执着起,但不执着时,它便消失得了无踪迹。
世间所有,大抵如此。
4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其实,每个人感知世界时,都带着个体本身的偏见,因为有了偏见,才有了妄念,也因为有了妄念,才滋生痛苦和烦恼。
当我们很想得到一样东西,但又得不到时,这个“想”,它不断地在折磨着我们,让我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甚至为之颠倒痴狂。
大多数的人为了消解它,就试图去得到它,以为这样就可以消解自己的“想”。但少数智慧的人,却知道这个“想”其实也是自己的妄念,当你不妄生,这个欲和想,就都会化为泡影。
学佛问禅的人,因为无所执着,也就无法念。一旦你生起五蕴的分别心,痛苦就即刻显现。也许于凡夫俗子,很难做到无所求,无所欲,无所观,无所想,甚至也很难把“自己”彻底丢掉,但如果我们清醒地觉察到了它的缘起,皆是自己的执着,虽然不能度一切苦和厄,但也就不再将这一切归咎于除自己以外的周遭万物。
5
我们读了很多很多书,学了很多很多知识,以为是让自己变得更渊博,但事实上,我们是想让自己变得更智慧。
渊博是向外求,是你企图了解和领会更多关于人类生存的经验和总结。但智慧是向内求,是你慢慢地从了解世界,了解别人,最终回归到了解自己。
在中国的哲学体系中,有儒释道三家做庞大的支撑,虽然它们之间的思想大相径庭,但它们的本体却是相同的“我”。
儒家教我们入世,道家教我们出世,佛家教我们认识自己。
所以我们信奉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信奉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尘,也信奉佛家的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如此看来,一个人其实根本不需要去改变世界,也不需要去改变别人,你真正要改变的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