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郡印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南珠春秋

黄家蕃

珍珠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是内分泌作用而生成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珍珠层,包括贝壳内银白色的表层物质,都属珍珠质,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占93%),其次为角质蛋白。

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珍珠。珍珠可以分为淡水珠和海水珠。淡水珠由生活在内陆江河湖泊中的珠贝所产。

海水珍珠有天然珠和养殖珠。天然珠的生成,其实是水中某些贝类体内有沙粒不舒服,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分泌出一些东西包裹异物,时间长了,这些物质一层一层(每层0.3~0.4毫米)包裹变厚,成了珍珠。养殖珠是把珠核插植入珠贝体内,由珠贝分泌物包裹而生成。

珍珠向来为古代统治者所刻意追求,皇族诸侯作为宝物,用于冠冕礼服、首饰、宫室装饰、车乘器用以及陪葬等方面,显示尊贵奢华,以致有“富者以多珠为荣,贫者以无珠为耻”的说法。当然,老百姓也以珍珠为宝,只是不容易享有。

南珠就是合浦珍珠,更准确地说,是产于合浦郡附近海域的海水珍珠。合浦郡设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是省的建制,下辖合浦等五县。所辖区域是西至越南,东至开平,北至容县,南至三亚。

秦汉时期,合浦珍珠就为世人所识。

合浦地区所产的珍珠,商朝被指定为贡品。此后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帝王将相、文人骚客,都对南珠情有独钟。南珠悠久的历史源流,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喻为“国家宝瑞”。

合浦珍珠以品质凝重、光泽晶莹、颗粒浑圆以及药效好而著称,是中国海产珍珠的极品。

南珠的美名美誉,源自明朝学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一书,他说:“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白色,其光色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书中又提到:“南珠虽亦有等级之分,然皆美于洋珠。”正是这一评价使得南珠身价陡增百倍,成为中国海水珍珠的代表。

珠贝生态特性 珍珠是贝类产物,多种江海贝都能产珠,如鲍鱼(石决明)、贻贝、江珧、砗磲、毛蚶以及蚌类等。而产珠最普遍、产量较多、质量较好的要算是海产的珠贝了。珠贝在动物学分类中,称为软体动物,或称舣壳贝类。珍珠贝有诸多种类。中国珠贝种里,主要有“马氏珍珠贝”“黑蝶珍珠贝”“白蝶珍珠贝”“解氏珍珠贝”和“企鹅珠母贝”等,其中以马氏珠贝最为普遍。北海市海域,几乎各种产珠的贝母都有,但以马氏珠贝为多。马氏珠贝“其貌不扬”,两片粗糙而呈淡黄或灰色的石灰质甲壳,包藏一个简单的内脏团,内脏团外层,有一对分泌贝壳的外套膜,其他内脏器官相接排在柔软的内脏团里,连头足也缩在其内,这是跟其他贝类所不同之处。从人工养珠角度,马氏贝最便于进行插核等手术操作,易于容纳较大的珠核,且资源丰富,故成为养殖珍珠最常用的母贝。

马氏珠贝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它体形侧扁,平卧海底以减少水流冲击,依靠蚌体前方一撮黄褐色或深绿色的丝状足丝来把身体附着在沙石等物体上“定居”,而且常常是众多“邻居”成簇地聚居一处。当感到生活环境不适宜的时候,它们就将足丝自行舍去,用足基组织匍匐移动或以双壳急速闭合喷水滑行到合适的新址,重新分泌足丝定居。

活珠贝的摄食方式很奇特,不是大咬大嚼,更不会追捕猎物,而是坐等美餐到口,悄悄地进行滤食。这种滤食性动物的食谱主要是浮游硅藻和一些有机碎屑,而且有较严格的选择,故饵料常常因生活环境和季节不同而改变。珠贝生长周期较长,赋性娇嫩,既经受不住酷暑严寒,又惧怕狂流浊水,最适宜于水暖如春、水流畅通稳定、有适量淡水流入的港湾。所以,港湾开敞,海水清澈,水流不急,自潮间带至10米深以内岩礁砂泥与砾石混合的海底,海水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比重在1.018~1.020幅度内,是马氏珠贝生活的乐园。如果水温在30℃以上,它就显得极度疲乏和衰弱,但还未足以致命。如果水温下降到13℃以下时,它就停止活动,水温7℃以下,便要死亡,海水比重下降至1.060以下,也会死亡,但对海水高比重的适应性较强,所以在洪水注入较多的雨季都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海水污浊,也会导致它的死亡,故台风卷起海底浮泥把珠贝覆盖,或者工业废水污染,水质变异或含毒素都是珠贝生存的禁忌。

说到珠贝的天敌,有穿孔海绵、牡蛎、藤壶、海鞘、海星和章鱼等。牡蛎、藤壶和海鞘常会固定在它的甲壳外面,妨碍它的正常生长,甚至引起死亡。海星、章鱼常常用它们强力的足爪,硬把珠贝甲壳打开以其内脏做美餐。章鱼还经常把它们带回洞穴中作为“储备粮”。故夏季是章鱼危害珠贝最为严重的季节。

根据马氏珠贝的生态特性和需要的生存环境,沿海产珠海区都有适应它们生长的条件。特别是北海市即古合浦沿海,更具备适宜珠贝生长、繁殖的优越条件,成为珠贝家族繁衍生息的家园。

珠池 珠池名称最初见于唐刘恂《岭表录异》一书:“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池虽在海(岛)上,而人疑其底与海通。池水乃淡,淡乃生珠。”但据地理实体,“廉州边海”的“洲岛”只有涠洲岛和斜阳岛。钦州龙门口外的牙山岛,虽亦属“廉州”但非廉州的“边海”,而是交趾边海,故实指涠洲岛与斜阳岛而言,但在这两个海岛上根本无所谓产珠大池的痕迹,且不说将海贝生态习性与河蚌的相提并论是违反科学的了。又说:“土人采小蚌肉作脯食,亦往往得细珠如米……而今取珠牡者,云得之海旁,不必是池中也。”刘恂著书,显然未曾也不可能做过实地考察,可能一是从晋人《交州记》附会而来,一是只凭道听途说。采珠“云得之海旁”一语实为听来之证。

可见合浦采珠作业区不在原先的珠母海,而北移到“海旁”珠池是从唐朝开始的,但尚未形成以后的珠池概念。

据唐广德四年(764年)宁龄先的《合浦还珠状》说,珠池在“合浦内海”;又据宋朝《元丰九域志》引《郡国志》,更明确合浦珠池是在“合浦海曲”之间而非在大陆以外的珠母海。由此可知,普遍地在珠池进行采珠作业和雷廉珠池概念的形成是唐宋以后的事。《雷州府志》说雷廉珠池“汉唐无考”,采捞珍珠是自南汉刘时期才有,这是符合史实的。

珠池名称和位置 关于珠池名称和各自的位置,历代文献记载各有异同且方位难以确定,是因为古人不可能拥有现代的测绘技术;著书人也根本不可能躬亲勘察,多凭采珠人口述的间接材料,珠民们也都仅凭先人代代相传,可靠性难免打折扣。故要确定古珠池各自名称及其准确方位与范围是困难的,只能根据历代主要文献材料,结合现在地名综合考证以大致确定。

从宏观概念说,产珠较集中的海区即珠池,是古珠母海中的一部分,因此珠池又名珠母池。它的整个区域是北海市合浦县南边,东南至广东省遂溪县,西北至广西防城港市一带近海海区。《廉州府志》引《类书》,解释珠池是“皆海面岛屿环回,故称池云”的说法,比《岭表录异》的穿凿附会说法较为切中宏观的地理实际,因为珠池都是在上述地区众多的大小港湾与沙洲礁屿环抱之中的海区,如果把它看作想象中的陆地上的池塘湖沼一样,就未免主观臆断了。

“雷廉珠池”,以今北海市及属县合浦沿边(概称廉州)的珠池为主,因为雷州池只占其一,廉州池却占其五。它们在历史记载中的名称与位置,或多穿凿附会,甚至互相矛盾。尽管如此,仍可反映出古代合浦珍珠业的历史发展轨迹。

珠池冠以名称的,最早见于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合浦产珠之地日断网。”未说方位,只说断网池“在海中孤岛下,去岸数十里,深不下十丈,池中如城郭然”的海区之中,显然是礁石嶙峋、牡蛎丛生的海底。这是最先被发现的珠池了。到了南宋绍兴以后,廉州珠池已先后发现了十余处,其中包括钦州与越南边界“水深百丈”(是夸大的说法)而“产大珠”的珠池,但无珠池名称。

珠池名称丛脞互见是明朝以后的事。明代十六朝在广东采珠无论次数和规模都是历史上空前的,可以说几乎生长珠贝的海区都被穷索冥搜殆遍了,故随着珠池不断被发现而名堂百出,有一池而数名的,有一名而数池的,有小池附属于大池的,有池名更替变易的,等等。而且方位都属臆测或概指,故志乘文献记载往往互相矛盾,甚至出入很大,给后人考证造成极大困难。

现在,只能从群籍中找出异同,以多数趋向一致的说法,经考证接近可靠的为根据;有些则是据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通过推断理证,提出一反传统的看法。就我们目前得到的资料,认为崇祯版《廉州府志》记载得较为翔实。因为它成书时间上距采珠盛时的万历朝不远,且当朝亦有采珠记录,故所记雷廉珠池的名称和方位的可靠性较大,也就是东起遂溪乐民池。在合浦海界内由东而西,乌泥池一里至海猪沙池,五里至平江池,八里至独榄沙洲池,五十里至杨梅池,十五里至青婴池,五十里至断网池。乌泥、断网为东西两极端,相距一百八十三里。这是一种说法。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成书的《粤闽巡视纪略》说:“合浦珠池有青婴、断望、杨梅、乌泥、白沙、平江、海渚,俱在冠头岭(今北海市)外大海中,上下相去百八十三里。前巡抚陈大科曰:‘白沙、海渚二池地图不载,止杨梅等五池。’”作者杜臻,是工部尚书衔皇命前来恢复沿海边界的钦差大臣,他的作风朴实,事必躬亲,有艰苦深入精神,资料多来源于“访之土人”的群众口碑;且与崇祯十年(1637年)成书的《崇祯府志》时距亦短,但所说却与上述有较大出入。因为在这半个世纪中,连续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战乱和灾荒;又在雍正和康熙两朝先后经历“迁界”(强迫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为隔绝与台湾郑成功的联系)等浩劫,生产力受到彻底破坏,官民采珠中辍已久,老珠民纵能幸存下来的也大都昏瞀了,能提供珠池信息的应是刚回故土而缺少采珠实践的珠民后裔。所谓“前巡抚陈大科”提供的材料,很可能得自《崇祯府志》,其中确无“白沙、海渚”之名,故云。

《粤闽巡视纪略》资料的可疑在于:一、珠池不按习惯上自东至西方位次序,显然凭访问对象信口而记;二、所有珠池“俱在冠头岭外”,实属概指,因为“上下相去”的里距亦不符实;三、白沙池应是某池的土名,故不见诸史载,海渚实为海猪沙的音异误记,等等。杜臻此行,来去匆匆,未免对珠池位置名称失考,故不足据为信史。所以,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和六十一年(1722年)先后成书的《合浦县志》有关珠池记载都未以年代较近的《粤闽巡视纪略》是从,反而以《崇祯府志》所载为依据。

与《崇祯府志》差不多同时成书的《广东新语》说:“合浦海中有珠池七所:其大者曰平江、杨梅、青婴,次曰乌泥、断望、海猪沙,而白龙池尤大。”下文是池底与海通,池水淡于海水才能生珠云云,该书作者屈大均名气较大,其著作入清后被列为禁书,此书反而更有影响,流传更广。但这则记载显系从前人资料加以附会,个人未做考证,故与实际相去亦远。首先是珠池也不按方位序列,只是按大小先后排列,说不出各自方位;其次,对于白龙池和白沙池分别是杨梅池和平江池的异名而不察,更不用说所谓池底通海、池淡生珠是从《岭表录异》谬种流传的了。因此说《广东新语》这则资料,是后世方志邑乘有关珠池记述混乱的根源。

道光十九年(1839年)成书的《廉州府志》说廉州珠池有四所曰“杨梅、青婴、平江、永安”,雷州池一所曰“乐民”又名“对乐”,并说乌泥池与永安池是同池异名,怀疑断网池又属它的别名。又据考证“廉州珠池六(所)”由东而西的次序是:乌泥至平江四里,平江至杨梅九十里,杨梅至青婴六十五里,青婴至断网百九十里。乌泥断网为东西两极相距百八十里。但又说“断网至乌泥,东接乐民,西抵白龙为珠池海界”。这段话有赘文和误笔,故亦矛盾费解:一、既说断网与乌泥、永安同属一池,应在东面,但又把断网作为与乌泥相对的西极。二、说次西的青婴至最西的断网里距百九十里,岂不大大超过实际居于中点的白龙城界?故“西抵白龙为珠池海界”之说显属大谬。三、断网至乌泥两极端里距百八十里的说法,亦与所说各池之间里距数的总和有极大出入。四、既占六池,只列其五,等等。应该说:一、就地名与方位论,永安与乌泥同池异名是对的,把断网扯在一起就说不通了;二、断网“西”至乌泥是“东”至乌泥之误;三、西部海界不是白龙而是冠头岭更西的地方;四、青婴至断网百九十里是百十里之误;五、“六池”是“五池”之误。还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道光府志已不见独榄沙洲和海猪沙之名,故只有“五池”的说法。是否因为其中低产或者不产珠蚌的珠池此时已逐渐被淘汰的结果呢?

咸丰年间(1851—1860)成书的《广东图志》有平江之西的手巾池的记载,手巾池之西则有青婴、汤猪沙、杨梅等池;又杨梅池之西有白虎沙、响沙,响沙之西北有玳瑁池。同治《广东通志·合浦县沿海图》,除了上述五池,还有手巾池标在平江池以南的地方,显然是从稍前成书的《广东图志》相沿而来,而永安、白沙、海猪沙均未见之舆图。

由此可见,廉州珠池无论名称、方位等自清代以后更加混乱和失之定准,除了上述因素可能还有其他原因,就不必探究了。对于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众多池名,只能就可知的方位和各自偏近的范围,分别做各该池的附属池并入来处理。到了晚近,五池的说法已渐趋一致。今据廉州五池、雷州一池的准则,以现在的地名对照,列表说明。如下表。

珠池名称 别称 附属珠池名称所处方位古地名 所处方位今地名

乐民 对乐 - 遂溪县乐民千户所城西海内 遂溪县乐民之西蚕村港中

乌泥 永安① 海猪沙、海渚② 永安千户所城南、对乐池之西 合浦县英罗港南面海中

平江 白沙③ 独榄沙洲④手巾⑤ 珠场寨白石与白沙场之南、乌泥池之西 合浦县铁山港西岸的川江、陇村至营盘一带南面海中

杨梅 白龙⑥ 竹林⑦ 白龙城南、平江以西 合浦县白龙村为中心,东至营盘、西至竹林一带南面海中

青婴 青莺 玳瑁⑧汤猪沙⑨ 武刀寨、龙潭寨、古里寨之南,杨梅池之西 北海市冠头岭东至西村港、西至南澫一带东南海中

断网 断望 - 去岸数十里孤岛之下 北海市涠洲岛之南、斜阳岛以北海中

说明:

①《广东通志·合浦县沿海图》:乌泥在平江东南。考永安村东南沿海英罗港以南有乌泥村,港南有沙洲名乌泥沙。乌泥池所在与永安池同处。

②海渚,疑为海猪沙之误。《崇祯府志》说距平江八里,距乌泥一里,故作为乌泥之属池。

③平江在珠场寨白石、白沙场之南,手巾池在平江西南。故知白沙池因所在地名而为平江池别名。

④独榄沙洲,据《崇祯府志》说,在平江与杨梅之间而偏近平江,在今石头埠与榄子根之间的铁山港外,应为平江之属。

⑤手巾池在平江池之西南而偏近,故亦作平江之属。

⑥杨梅在白龙正南。《广东新语》说珠池“其大者有杨梅……而白龙池尤大”。而白龙正南大池只有杨梅而无他池,故知杨梅之别名是白龙无疑。

⑦竹林池,见于《广东通志》,在杨梅范围内,近竹林村而名,故为杨梅之属。

⑧玳瑁池,《广东图志》载在今北海市白虎头西北,故为青婴池之属池。

⑨汤猪沙,《广东通志·合浦县沿海图》《广东图志》均载在武刀港之西,其外有青婴池,近有沙洲名猪沙的,疑为古名的省称,故作为青婴属池。

上面对照表,只能做大概归纳说明,至今尚未有过任何专业性的测量和勘察,故要做出各池精确的经纬度和面积等数据是不现实的,只供参考商榷而已。

断网池考证 值得探讨的是断网池的方位。根据合浦籍学者石伟先生的考证和上述资料综合分析,不宜盲从历代方志显然矛盾和不科学的说法,即在平江池与杨梅池之间。

关于断网池的方位,按多数文献记载的地理情况和与各池里距的资料说明,都属廉州五个珠池最西的一个,与最东的乌泥成为西东两极。但对它们彼此之间的里距数,文献记载又往往与两极概念相矛盾,而且也与实际地理条件不符。不容忽视的是,《岭外代答》描状断网池在“孤岛之下,去岸数十里,池深不下十丈”,其中“如城郭然”“光怪不可响迩”的海底地貌,都非其他珠池所具有。据此说法结合地理实际推测,断网池应该是在涠洲岛与斜阳岛以西的海域之中。因为一、海底火成岩的诡异形状,在退潮时露出的海岛岩基都可看到;二、只有这种环境条件,才能使网耙工具断裂而有“断网”之名;三、也只有这种环境条件下才能保养生产“有终古不可得”的“上珠”;四、亦只有这种海域才能有古人称为“哆口吐翕怪物”的巨型海洋生物,往往使“没(水)得蚌”的疍人葬身鱼腹;或者风急浪高而人船俱毁,故有家人在冠头岭上“断望”地向大海哭祭亡灵的悲剧发生。又据《崇祯府志》舆图的断网位置亦在涠洲之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的广东地图,“珠池”位置在涠洲岛与斜阳岛之间。所指当属《岭外代答》所说的最早珠池即断网池了,因而认为石伟先生的理证结论是科学而符合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