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无之为用
原文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
当其无③有车之用。
埏埴④以为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车毂的周围,
就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的用途。
揉和陶土做成陶器,
就是因为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成就了器皿的用途。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
就是因为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
所以,“有”可得利,
“无”可为用。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辐条,古时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②毂: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用来穿插车条并连接车轴。③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是车轮的枢纽。④埏植:指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埏,搅和;植,泥土。⑤户牖:门窗。
解析
本章的中心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在这一章里具体论证了“有”和“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为此,老子举了三个例子,即“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当车的重力施加于车轴时,车轴就会通过轮毂均匀地分配给每一根辐条。辐条在轮毂的作用下形成合力,承担起单根辐条无法承受的压力,这样才能使车轮不停地旋转,以便凸显出车的巨大作用。辐和毂等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
用黏泥烧制陶器,使之中空,用来盛物,这是制作陶器的目的所在。器小有小器之用,器大有大器之用,无形的空间决定了陶器的使用价值。举个例子,当人们建造房子的时候,必须开辟房门,使住房者出入自由,而只有窗户敞开了,光照才能充足,空气才能畅通,这样才不会伤害住房者的身体健康。换而言之,如果房屋没有四壁门窗中空之处,那么阳光和空气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这样的房间是不适合人们居住的。
车子、陶器、房子都是有形的,即“有”,而体现它们自身价值的却是无形的空间,即“无”。但需要强调的是,本章所讲的“有”与“无”与第一章所说的“有”与“无”是不同的概念和范畴,前者是就现象界而言的,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我们应注意加以区别。
总之,依老子的思想来推论,若要健康长寿,就不能只是强调用有形的佳肴来厚待有形的身体,而根本在于关注无形之灵魂,只要拥有无上的“营魄”,使其“抱一”,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就会成为必然。就治国而言,其根本在于神圣的法律,而不是有为的统治者;只要具有了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家自然有持久的繁荣和稳定。
用兵之道
无中生有,战无不胜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以后,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和史思明。大将张巡不肯叛国投敌,于是率领几千军队守孤城雍丘。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领四万人马前来攻打雍丘。
敌我力量悬殊,张巡不敢轻敌。他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先后取得几次突袭战的胜利,但是面对后勤匮乏的局面,这位统帅不得不另谋破敌之策。作战中箭只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杀敌的功效,并且助长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于是,张巡想起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他命令士兵搜集秸草,扎成近千个草人,并给草人披上黑衣,乘着黑夜用绳子把草人吊下城。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为张巡又要夜袭自己的部队,连忙命令士兵朝“敌军”万箭齐发。就这样,张巡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数十万支敌箭。天亮后,令狐潮才得知中计,他气急败坏、后悔不已。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张巡又从城上往下吊草人。令狐潮的士兵见状,不肯上当。张巡见敌人已经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敌人对此仍然毫不在意,士兵接连被运送下来,他们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而张巡则带领其余士兵从城中杀出来,打得令狐潮大败而逃。
正如老子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天下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哲学。张巡把老子的这一思想运用在军事上,他提出了以“无”的假象迷惑敌人,并使敌人对此习以为常,实现化虚为实,最终出其不意战胜敌人。
为人之道
任章用“无之为用”赢土地
春秋末年,晋国以赵、魏、韩、智、范、中行等六家势力强大,史称“六卿”。智伯率领韩氏、赵氏和魏氏攻灭了范氏和中行氏。
几年后,智伯又向魏宣子提出领地要求,魏宣子不想答应智伯,正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他的谋士任章献上一计:“请您不要正面拒绝智伯,不妨先答应他。一旦智伯尝到了甜头,他一定会骄傲自满,更加贪得无厌,四处伸手。这样一来,他必遭其他大夫不满,无形之中便会促使各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智伯,到那时,他的性命恐怕就难保了。”
魏宣子认为任章的话在理,于是,他便划出部分土地给智伯。不久,智伯果然被赵、魏、韩三家所排斥。魏宣子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分了更多的土地。
任章的策略高明之处就在于,将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起来,即“无”,表面上答应智伯领地的要求,其实是为了使智伯放纵,引起众怒,孤立智伯,最终为自己赢得有利局势,即“有”。在“无之为用”的基础上,不但免除了外来的干扰和侵略,还起到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作用。
从政之道
七擒七纵换安定
蜀汉主建兴三年(225年),西南部落首领孟获率领十万大军攻伐蜀国,蜀国丞相诸葛亮奉命起兵五十万南征。
蜀军采取了“诱敌出战”的作战策略,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待孟获军到来时,出其不意,一举歼灭了敌人,并擒拿了首领孟获。诸葛亮问孟获:“此次将你擒住,你是否心服?”孟获坚决地回答道:“山僻路窄,准备不足,误遭汝手,怎能让我服气?你若放我回去,我将整军再战,如果我再次被你擒住,我便肯服。”
在作战中,如果抓住了敌军的主帅就算达到了作战目的,此时乘胜追击便可以彻底击败敌军,让其没有翻身的余地。但是,诸葛亮深知孟获在西南部落中享有的威望非常之高,影响力巨大。所以,在处置他的时候必须仔细思量,倘若草率地将其处死,势必会引起各个部落的联合对抗,但如果让他心悦诚服地主动请降,不仅可以避免血战,从而保存蜀军的实力,更可以借此机会彻底稳住边疆。
于是,诸葛亮释放了孟获,还给他衣服、鞍马和足够他回到军营的酒食,并派人送他上路。诸葛亮的做法让很多将士不满,大家都纷纷向丞相进言说:“如果将孟获放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而丞相只是笑而不言。
孟获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不肯服气,他只认为自己这次被诸葛亮擒住是由于疏忽大意,准备不足,一心想卷土重来。
数日后,孟获重整部队与诸葛亮又一次展开了较量。但这次的争斗,又是以孟获被擒而告终,孟获还是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再一次把他放了。
就这样接连七次,孟获都成了诸葛亮的手下败将。当他第七次被擒获的时候,孟获说:“七擒七纵,自古从来没有过这等事,我等虽是化外之人,但也懂得礼义,也懂羞耻之意。”最后,孟获领各地蛮民诚心归顺于蜀国。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诸葛亮七擒七纵,“纵”的是孟获其人,而最终“擒”的则是蛮王及蛮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