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一天的训练在进行
训练场中,
卢林站在一旁时时观察着,心里暗自的摇摇头,这些学生说起来都还可以,达到了平均线。至少比起曾经的初级班的大多学生都要强。
但强的也只是个人基本技术上,在小范围的配合训练上很差,或许是之前接触这样的组合训练太少了。
经常有人被砸到不该砸的位置,也只能说明,是身体的条件反射记忆不合格。
何况还有因为飞起的球制造的意外事故,更是让卢林看到他们对于组合训练的不适应。
体能要练起来保证体质素质需要,这些基本功的强化磨合更要彻底练起来。
不过林幕和李峰几个,倒是让他有些欣慰。
先是适应了,也逐渐的专注,进入训练节奏很快。
看到差不多一组完成,卢林高声的宣布:“好,这一项结束!换下一项,拦网。”
钟教练毫不拖沓的接受了卢林的指示,看起来完全没有任何被曾经学生指令的不适应,他开始安排队员们站位。
先是几组无球的动作,队员在网前站成一列,两人一组,从左到右一路起跳抬臂模仿拦网的手型和步伐。
卢林和钟教练分别站在了侧面和对面观察着训练,指导着细节。
一个一个的跑动跳跃,看到不对的,卢林面无表情的高声批评:“李峰,注意力集中!你那脚步还要多久才能跟上你的脑子?!”
“贺林伟,手掌伸开,手指崩直了,这还没有球呢……”
“杨兴义,控制住身形,你是拦网还是撞网……”
“刘明明,手臂要伸直到网前,来球时要做动作,不是直上直下的杵着,你这样是等着裹网?”
“……”
拦网的训练在训斥、指导和学生们的不停适应和规范中慢慢过去。
拦网训练计划的组数结束,卢林接着冲韩晨喊了一声:“停!换小组训练,按位置来,韩晨,你带所有二传去器材室,把篮球都拿出来?”
只是他的指令,让韩晨楞了楞,以为听错了词,疑惑的向教练确实的看了看。
二传组练习垫球、传球,找手感是必备项目,以前他们也一直练。可现在教练说的是篮球?
卢林面无表情的看了韩晨一眼,让韩晨确认他没听错。
他的心里不由的苦了苦,痛苦的日子这才是开始。
那么重,沉甸甸、硬邦邦的篮球,垫、拨、推一直练,这样的训练想想就比用排球难。
不过他再分析下后,大概能明白这样训练的好处。
因为篮球重,他们如果能熟练掌握,再换上轻便的排球时应该会更灵活。而且,如何在两种间切换的自如顺畅,也是控制力上的磨合,无疑很能锻炼他们的传接球水平。
但,人累不累啊?手指这样练伤不伤啊?
教练安排他只能接着,韩晨带着另外三个二传离开,卢教练继续在安排着。
“周庭,唐斌,贺林伟,胡伟佳,主攻组,由钟教练带领……”
“李峰,刘明明,杨兴义,副攻组跟着黄教练……”
卢林的指示还在继续,等分配到副攻的时候林幕不由楞了楞。
没他的名字?漏说了还是?
林幕有些疑惑,脚步本来准备跟上李峰他们的时候,不由的停了下来,看向了卢教练。
也没让他等,卢教练继续宣布:“接应和自由人组,接应林幕、温霄卿,自由人华晨、卢伟。由我来安排……”
接应?卢教练这就让我换位置了?
被点到名分了组,学生们自动的散开跟上了指导教练。林幕心里思索着也跟着被点名的接应和自由人组走到了卢林的面前。
他依然有些疑惑,倒不是教练给他安排换位置他有抵触,只是之前卢教练从没提过。
副攻组三个人,加上主要替补副攻的自由人,在这一位置上,人员或许是拥挤了些。但如果是考虑让人换组,应该也不是他来让位。
他现在身高已经到了1米88,可以说除了又冒高了一点的李峰,其他所有学生中,他的身高毫无劣势。就副攻组这几人,他也是二三的位置。
而且,就副攻主要的职责,拦网和快攻球的发挥上,他首屈一指。接一传和辅助防守上他更是要强些,可现在让他换成了接应。
接应,也叫接应二传,是排球队里一个相对中间的位置。在大多的女排队伍里,接应都是发挥着一个稳定进攻火力点的作用。
而在男排项目上,以往大多队伍中的接应都是完全的辅助角色,接应和二传,辅助进攻,做战术配合和二传,协助前排拦网和快攻,辅助主二传完成调整球的传接。
这样一个辅助位置,偏偏是需要很全面的位置,他自问虽然传球稍差些,但总体情况倒是能适应的来。
他不由的想起了曾经的卢林,似乎也是接应,而且号称最全面全能的接应。可卢林在国家队的履历并不光鲜。
卢教练当年没走通,现在是真的打算让我发扬他的路了啊?
他倒不是对卢林给他安排位置有什么矫情的,他相信,卢林也不是让他顺应当前普遍潮流,做个辅助接应的。想的可能是把曾经卢教练没走通的路,走通了。
想到这里,林幕不由的心里苦笑。
只是一个集合的时间,林幕的脑子里思绪在翻滚着。
等到卢林带着他们到网前开始训练时,林幕才把思绪全收了回来。
先训练,等训练结束找卢教练聊聊吧。
说实话,打正常的副攻和接应他都有信心完全撑起来。但如果是按卢林曾经和他聊起过的核心论,他心里有些不确定。
“林幕,位置的事下训练的时候我们再谈,现在先训练!”
网前两端,卢林安排好了自由人和接应的两边分组,拖过了球架吩咐了一声。
他当然能看的出林幕有些诧异的思索,或许那一点点的心底纠结和担心他也多少看出来了点。但卢林一直是个执着的人。
就如他曾经坚持的核心论,只要你够强,你足够给整个队伍的攻防带来升华,那他就足够担当一个核心的作用,不以位置论、年龄论、资历论。
而在所有位置中,自由人是被核心排除在外的,主攻,二传,副攻,充当核心只需要有强一档的一面足以。但接应不止如此。
很多人都说,体育运动全能就是全不能,代表着平庸,可也不是绝对的。当然,如果要让排球项目上的接应耀眼甚至充当攻防全面的核心,那要强的地方必须很多,而且绝对的没有短板。
当年他失败了,他有不忿的同时也思索过自身,不可否认他的短板不多,但确实有。而强处上也没有到独一档的程度。
国家队不会冒险给他的成长背书,既然如此,那就让这个位置的人更强更耀眼,让人割舍不开。
他执着于接应,可不是对这个位置本身执着,更多的是对自身的理念执着。
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普遍认为不该成为核心位置的位置的升华,去证明一点。
一项运动的发展,不该是传统和一成不变的!
再说,本身全能强化也是林幕愿意的事,那就给他加加担子。他相信林幕的天赋和学习能力,还有那近乎变态的分析和理解、判断能力,比起他曾经都要强。
至于林幕将来能否做到,卢林现在不确定,但他愿意去再尝试。
训练在卢林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中进行着。
接应和自由人都需要有好的接球,卢林也亲自上阵了,他的功夫从来都没丢下过。
一个个拍出的球势大力沉,让接球的学生们叫苦不迭。
在接球的时候,林幕充当了给卢林传球的角色,从这一刻,卢林已经开始锻炼林幕的传球能力。
再调整时,林幕接球,扣球,一传和拦网,可以说,只要是该有的排球技术,每一项都没落下。
刚开始几个球其他学生倒是感觉不明显,可几轮以后,他们算是看明白了。
这个林幕确实当的起之前那个韩晨给他们介绍的情况,比起他们,无论在哪一项上都要优秀。
而且,如果优秀一项倒也罢了,可全部都优秀就让人不得不惊诧了。
兄弟,人的精力可是有限的啊,否则也不会有位置的针对练了。可你这全部练还全部强算是怎么回事?
学生们训练,卢林就只扣球传球也出了不少力,现在明显的有些气喘,而这些年龄还小的学生更不用说。
一组训练结束后,林幕看了眼后,吩咐了一声,“休息一下,5分钟后继续,林幕,刚刚温霄卿和华晨的接球你看了吧?趁休息时间,你带他们分析下!”
说完了吩咐,卢林没有留下来休息,喘着粗气就走向了另一边其他组的训练那里。
4个少年在休息。
卢林最后的吩咐让温霄卿和华晨、卢伟有些面面相觑。
教练说的是啥?让林幕带他们分析分析?林幕也是学生诶,看起来是比他们强。好吧,确实比他们强,但让他分析?是不是还要被指导?
他们互相的对视一眼,接着三人的视线全部投向了林幕。
“哈哈!别这么看着我,没那么夸张!”
三人有些无辜有些疑惑还带点探寻的目光,把林幕看乐了,他笑着道:“以前我们在初级班时,卢教练就教导技术,嗯,比较标准的技术。
至于如何让技术更成型,能更合理的利用自身发挥出来,这需要很多的自身理解。这一点你们应该都知道……”
三人不由点头,接触体育打排球也都有几年了,这一点他们当然有了解。因为以前地方很多教练的水平问题,其实很多的学生都有自己琢磨手段。
“嗯,就是这个意思,一般这样的理解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随着体质的不断提高,还需要不时的调整配合进一步磨合……”
“怎么说呢,以前的话,我和另外三个同学一起训练,这些调整上的事,我有时候会给他们做一些分析。在这一方面,我有些天赋,还挺特别……”
说到这里,林幕有些几乎刻意的带上了一些自信神色。这个时候也不是他谦虚的时候。
卢林临走时的交待,就算是他在团队中的一项任务了,他也愿意用自身的优势给与这个团队一些帮助。
要让别人接受,在不熟的情况下,让别人多少对你有些信心,再尝试后如果发现不错,接下来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分组训练,他自然的就要关注到组里与他配合之人的情况,刚之前他就有过观察,这根本不用耽误他的时间去刻意。
至于这些观察、判断和分析是否有用,这一点林幕的信心十足。
“之前跟我一起训练的那三位同学,现在在省青队,哦,对了,也不全是,其中有一个二传在集训期间被八一队挖走了。对,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八一队!”
林幕的话让三人的眼神都变了,他们感觉,这里面似乎很不一般啊。
“呵呵,好不好对不对的咱们都不急着做否定,既然教练安排了,咱们先做个小尝试,我来先说说?”
三人这次点头点的很干脆。
“温霄卿,你是接应,大多时候接应需要辅助前排进攻和后排的防守,还有调整二传等等。特别是前排反轮的时候,接应通常会作为火力补充……”
“华晨,你的身高应该快有1米8了吧,比我以前那个同学还要高些。在移动和控制范围上,比我那个同学还要大些。
这也是一个优势,但你是自由人,要把优势发挥出来,需要下的功夫比一般的小个还要更大些。
需要非常灵敏的防守意识,脚步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同时,你在准备防守动作时,身体姿势重心非常关键,我觉得……”
“卢伟……”
于是,林幕一个一个的聊了起来,他们也摆出姿势,林幕陪着他们从姿势上讲起了他对于三人的观察分析。
接着,他给他们的步伐和触球手势也做了一些建议性的指导。
几分钟后,训练重新开始,而三个同学有意识的按照林幕说的做出了一些尝试。
而这一尝试,从初期的不适应和不理解到发现确实有些门道,只经过了短短的一轮。
林幕的形象,第一次在他们的心里无限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