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无处不思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计算课中的“只言片语”

一、你为什么总是用更麻烦的方法呢

在“速算与巧算”的教学中,学生在计算1+33+11+17+39。

当学生讲了(1+39)+(33+17)+ 11=101后,老师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又一学生说:“(33+17)+(11 + 39)+1=101。”

这时另一学生说:“先把个位相加,再把十位相加。”

这时,老师感慨地说:“你为什么总是用更麻烦的方法呢?”

老师这样的感慨,多少有些责怪学生的意思。回头来看这个老师的教学,产生这样的效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学生在练习2+5+8时,老师是这样问的:“2+5+8怎样计算呢?”

生1:“2+5+8 =(2+8)+5,先把2和8相加,再加5。”

应该说这是比较简便的方法了,但是没有达到老师的目的,这时老师追问道:“谁有不同的方法?”

生2:“先算5+8,再加2。”

生3:“2加5等于7,再加8等于15。”

师:“三种方法,谁的方法更好?”

这时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哪种方法更好,因为没有比较使用,所以感受也就不深切。

后来他又是怎样教的呢?

在计算1+3+9中,生1的方法是1+9再加3;生2的方法是3+9再加1。

在计算2+4+6中,生1的方法是2+4再加6;生2的方法是4+6再加2。

这时老师依然没有明确地强调为什么“1+9再加3”的方法更好些。

我在想,如果把2+5+8,3+7+4,6+5+5,1+3+9,2+4+6这几题一次性让学生做,然后观察看谁最先做完,当有一个学生做完后,就要求所有同学停下来,问:“你们各做了几题?”“2题。”“3题。”……并引导大家关注:“他怎么做这么快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时,可以让做得最快的同学介绍经验,并及时点拨一下。

2+5+8中,如果先计算2+8得出10,再加5就快多了。那么3+7+4中有谁与谁是这样的“好朋友”呢?学生自然会想到“3和7凑10”。然后,请没有做完的同学试着用这样“找朋友”的方法计算,让所有的同学体会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便,这样学生也就会有真切的感受,并学会在计算中先去寻找“好朋友”。这样的方法既快速,又简便。

二、看来有的同学遇到了困难

当一节课快上完了,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学生在仔细地算,也在认真地思考。老师这时也在认真地巡视各组的情况,当看到大多数同学没有动笔,或者不知如何下手时,老师一句“看来有的同学遇到了困难”脱口而出。

然而在后来的教学中,没有看到老师把学生遇到的困难予以展示,更没有看到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既然学生有困难,老师就有责任帮助其解决困难,怎能就这样一带而过,以致后来还是有很多学生在练习中一筹莫展?

看来,遇到困难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又何尝不是遇到了困难呢?

三、学得还不错,但在最后的几道题中,观察得不仔细

老师在教学时,由于前面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够好,大部分学生在最后的计算练习中,没有能够想出“简便方法”,也就是没有实现教学目标,这时老师就总结说:“同学们学得还不错,但在最后的几道题中,观察得不仔细。”

其实,在三道题中,我看了六个同学的练习,只有一个同学做对了其中的一题,这样的效果又怎能是“学得还不错”呢?既然是这样的效果,又怎能只是“观察得不仔细”呢?

由此,我在思考我们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

四、不能用“觉得”

某教师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看看哪个面积大。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集体交流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正方形大!”

老师反应很快地说:“不能用‘觉得’呢!”

于是这个学生讪讪地坐下了。

这时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可以量周长。”

老师这时反应更快地反问一句:“周长大面积就大吗?”

这个同学也被这反问给问住了,说不出个所以然,也只好坐下。

当第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正方形大”时,我认为老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说:“你觉得正方形大,不错啊。你能肯定吗?”这时学生也只是凭感觉判断,自然不敢也不会判定正方形面积一定大。老师也就正好引入“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这一内容。当第二个学生说“量周长”时,老师也可以这样评价:“周长与面积是有关系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究竟怎样,我们以后还可以探讨。”

这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顺学而导,是不是更容易水到渠成地实现教学目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