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礼仪、讲礼仪的妈妈
涵涵刚上幼儿园,但是,妈妈发现涵涵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家里一来客人她就害怕,有时连看都不敢看一眼。每次妈妈指着客人让涵涵叫“叔叔、阿姨”时,涵涵就会表现出很羞涩的样子,妈妈说几遍她都不肯开口叫人,就因为这件事情,涵涵常常被妈妈批评。
后来,家里再来客人时,涵涵就低着头不说话,有时只要一见到陌生人,她就会躲到妈妈身后,或是干脆跑回屋里做自己的事情。这样没过多久,涵涵就养成了只要家里来了陌生人,她就躲在自己的屋里或是只顾玩自己的,很少与人打招呼的习惯。
最后,涵涵的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涵涵和大人一起招呼客人。刚开始,说什么涵涵都不肯露面。妈妈采用了各种方法引诱,“又是答应买东西”“又是言语上的激励”,最后,好不容易才让涵涵从屋里走出来,张口说话。就这样,在妈妈不断的引导下,涵涵终于改掉了不爱打招呼的坏习惯。
从那以后,涵涵变得特别喜欢和妈妈一起招呼客人,听了客人们赞扬“小涵涵,真乖!真懂礼貌”后,涵涵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这样一来,只要家里有客人来,涵涵总是第一个跑去开门,然后热情地问好。妈妈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同时妈妈也知道了,如果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就得陪伴孩子一起做。
小孩子对于一些陌生的人总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但是只要妈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相信会使孩子变得更懂礼仪的。当然,还要注意的是,有时候父母越是迫切地要求孩子去做事情,越不会收获预期的效果。相反,还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孩子最喜欢模仿妈妈去做事情,这时妈妈可以自己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学着模仿,慢慢地孩子的好习惯就会养成了。
下午放学,雯雯和小朋友们分手后,走进小区碰巧遇上了帮妈妈去买菜的姐姐,姐姐两手拎的满满的都是雯雯爱吃的蔬菜和水果。“姐姐,你怎么买这么多啊?来,我帮你拎!”急忙跑上前来的雯雯边说话边伸手从姐姐手里接塑料袋。“周末了,妈说,给你这只馋猫做好吃的呗,你拎这个就行了,走吧,马上就到家了。”看到妹妹满脸堆满了笑容,姐姐分给雯雯一个装青菜的小袋子。走到楼下的时候,因为拎的东西太多,姐姐不得不停下来歇一会,跟着停下来的雯雯说:“姐,我想要妈给我买个MP3,明天去买。”姐姐问道:“你要它干吗?”“听歌啊,我们同学都有。”雯雯撅嘴对着姐姐说。“不可能,对学习又没什么帮助,妈妈肯定不会给你买……”姐姐的话还没有说完,“猪脑子!”雯雯狠狠地嘟囔一句,扔下手里的蔬菜口袋,转身进了屋里。雯雯说的三个脏字正好被屋里准备做饭的妈妈听见了。
过了一会儿后,在雯雯房间里,有笑有唱的母女俩愉快地聊着天,妈妈看时机成熟就对雯雯说:“雯雯,说脏话是可耻的行为。你不明白吗?说脏话会伤害他人,何况是你应该尊重的姐姐。”雯雯伸出舌头扮个哭相,妈妈严肃地说道:“其实想要MP3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要看你以后各方面的表现喽!”
吃晚饭的时候,雯雯向姐姐道了歉,并保证以后不说脏话了。晚饭后,雯雯还主动帮妈妈洗碗,帮奶奶倒了洗脚水。
想要MP3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雯雯心里不高兴,于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其实对雯雯来说,可能她根本不明白“猪脑子”这个词确切的意思。只是偶尔听到了这个词,对词意有一点儿感觉,生气时随口说出来的。而雯雯妈妈的处理方法显然是明智的。
听到孩子说脏话,妈妈都会生气,但千万不要让情绪失控,冷静应对才是最为重要的处理原则。只要能耐心向孩子说明,他就会信服你。用适当的说法和孩子一起思索,运用解释与说明,为孩子传达正面与负面的不同社会价值,是个好的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尽量让孩子理解,这些粗俗不雅的语言为何不被大家接受,它们传达着什么样侮辱的意味,也要让孩子体会听者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是如何的感受。
孩子说脏话的动机,不论是因为好玩、习惯,还是为了表达不好的情绪,妈妈都应悉心引导孩子,教孩子换个说法试试看。彼此定下规则,随时提醒孩子,告诉他能克制自己,不说不好听的话,言语应该有理又合宜,这样才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