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朝打卡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时尚发型,元朝Style是娃娃头

古装电视剧里,不同朝代的发型和衣饰都会有所不同,元朝肯定也不例外。而且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人,他们的发型和服饰自然也自成风格。那么,元朝的蒙古族人到底流行什么样的发型和服饰呢?

元朝人的发型

蒙古族人将头看作智慧之源,他们认为头是至高无上的部位,因此他们很重视自己的头,而且对发型和帽子也非常讲究。

蒙古族人的发型帽子跟图腾崇拜有一定的关系。《蒙古秘史》记载,乞颜氏的祖灵神是白海青,他们很有可能用海东青式发型和帽子表示对图腾的崇敬。如果按照性别来划分,元朝的发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蒙古族男子习惯留三搭头,戴栖鹰冠。孟珙在《蒙鞑备录》中说到,“上至成吉思汗,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剃婆焦,类似中国小孩子留三搭头。”

元世祖忽必烈第四子 诺木干

鲁不鲁乞在《东游记》中也描述了他所见的三搭头发型,“在头顶上把头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地方前面的左右两角继续往下剃,经过头部两侧,直至鬓角,把两侧鬓角和颈后的头发剃光,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垂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

根据这些史料,可以看出三搭头就是:先环剃除去顶发,然后将颅前发剪短垂至眉毛,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刘海一样;两边的头发编成发辫,然后垂在肩上,即两束辫子垂于耳侧,只在前额留一撮头发。这样的发型,看上去甚至有点俏皮可爱。

元世祖后像

再来看看蒙古女子的发型。蒙古女子的发型在结婚前后有所不同。结婚前,蒙古女子发型也颇具民族风,但大多都是垂发。结婚后,蒙古女子会剃去前半部分头发,然后把后半部分扎起来,戴上罟罟冠。

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女子的罟罟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风俗。如加宾尼《蒙古史》云:“此种头饰,至元朝之后期,蒙古妇女仍服之。”《永乐大典》所载蒙古罟罟冠,引《析津志》所记:“其富丽之概,已非蒙古初期可比。然民间仍较简陋。”

后来,这种罟罟冠通过画像和岩画慢慢流传下来。1927年,在中国传教的比利时传教士田清波就将故宫中收藏的戴着罟罟冠的元代帝后画像刊布出来。

元朝人的日常服饰

元朝人的服饰和发型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过程。从初期到中后期,蒙古族人的服饰有许多改变。

按照身份划分,元朝的服饰分为官服和民服。

官服为龙蟒缎衣,上面绘制着不同的图案。通过这些图案,我们可以看出官员的等级。如衣服上有龙爪图案的官员等级最高,穿有狮子、麒麟、鹤、雉等图案的衣服的官员等级则依次递减。

民服是普通百姓穿的衣服,与官服相比,元朝的民服也有所改变。虽然忽必烈曾规定民服“从旧俗”,但民服变化也很大,其种类和式样也分为很多种。

按照性别划分,元朝的服饰分为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几个世纪前,蒙古女子服饰和男子服饰的式样大致相同,当时通过衣饰很难判定蒙古人的性别。直到元朝建立,蒙古的男女服饰才有了区分。元朝时,男子的服饰为长袖、宽襟,而女人的衣服则为短袖高领的长袍。

按照衣服种类划分,元朝人的衣服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当属元朝的“比甲”和皮袍。

比甲对汉人服饰的影响在前文已经有过描述,它对蒙古服饰的影响则更大。明清时期人们都在穿这种服饰,那时的人们把“比甲”改名为“甲哈”。史料载,清朝末年,在呼伦贝尔巴尔虎还有蒙古族牧民穿着这种带有“甲哈”的蒙古袍。当时的“甲哈”有男女之分。男式“甲哈”下端到腹部,女式“甲哈”下端呈椭圆形,形状和护肩差不多。清朝人多用“甲哈”当作御寒衣物,所以他们制作的“甲哈”上面常常挂着轻柔的毛皮。

皮袍。通常元人冬天会准备两件皮袍,一件皮袍的皮毛在里面,元人将其穿在里面用来保暖;一件皮袍的皮毛在外面,元人将其穿在外面用来抵挡风雪。其中,穿在外面的皮毛大多使用狼皮、狐狸皮或狒狒皮制作而成。不过,生活条件比较差的人用不起名贵的皮毛,只能用狗皮或羊皮制作皮袍。

元人不仅用皮毛制作皮袍,还会用皮毛制作裤子。家境比较优渥的元人会用一种极为柔软的丝绵制作冬衣,这种衣服既保暖又轻便。

总之,元朝建立之后,一般蒙古人的服饰大体上还保留了蒙古的风格样式,只有皇帝、贵族、王公大臣的服饰有了一些变化。当然,每个朝代的发型和服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追其根本,其风格与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生活习性都有着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