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朝打卡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个罟罟冠,半部草原史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斯琴高娃扮演的孝庄皇太后在盛装出席重大场合时,头上总是梳着一个大大的类似于牛角的发饰,让人觉得很夸张。其实,斯琴高娃这身装扮是有原因的,孝庄皇太后名讳是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她出身科尔沁蒙古部落,而蒙古族贵族女性一个重要的服饰特点就是头上大大的牛角发饰,一直到清末,这种服饰特点也依然保留在蒙古草原,我们今天还能够找到留着这样发饰的蒙古贵族女性的照片。

罟罟冠的由来

那么,这个特殊的发饰从何而来?有学者认为,其原型很可能就是元朝时的罟罟冠。其实罟罟冠并非元朝首创,而是沿袭自更古老的草原文明。一个小小的罟罟冠可以说是草原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象征。

对罟罟冠的出现,江上波夫(日本学者)认为最早提及是在《后汉书·乌桓传》中,即“句决”,意思即罟罟冠。而我国蒙古史学家金启孮则认为罟罟冠的雏形应该是高车妇人所戴的头饰。

元武宗后像

由上可见,罟罟冠最早的雏形至少在蒙古族统一草原前500年就有了。在此之前,草原分别出现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多个民族,在这些民族的女性头饰上,我们几乎都能够看到类似于罟罟冠的发饰。如考古发现的鲜卑石俑中,就有女性头发高高隆起的造型,按照头发可能达到的高度和石俑比例,这个造型毫无疑问是加工后的发饰,或者说是使用的饰品。在河北发现的辽代壁画上,也能够看到女性梳着两个高高的类似于发髻一样的东西。

史学家认为,这种高高隆起的发饰或发型,可能与草原特殊的自然崇拜有关,但无论怎样,这种造型最终演变出了盛行元朝的罟罟冠。

罟罟冠的制作及作用

罟罟冠是装饰而非发型,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这个装饰物是怎么制作的呢?

元顺帝后塔济

首先,要找到一块结实的树皮,一般是选择桦树,将树皮卷成长筒状,然后外衬皮革或布帛,并加以缝制,缝制好之后罟罟冠的整体结构就成型了。之后,再在上面装饰以色彩鲜艳的绸缎,身份高贵的女性还会镶嵌各种宝石、琥珀以及漂亮的鸟类羽毛等。

罟罟冠长度一般都在一尺以上,元朝杨维桢有诗句说“罟罟冠子高一尺,能唱黄莺舞燕儿”。《长春真人西游记》则记载“妇人冠以桦皮,高两尺许”,也就是说戴在元朝妇女头上的罟罟冠最低也要在30厘米以上,而现今出土的最高的罟罟冠则高达114厘米。

如此高的罟罟冠戴在头上,人还能做些什么呢?答案是什么也做不了。罟罟冠戴在头上,尤其是高达米许的罟罟冠,戴冠者几乎只能小幅度移动,而这恰好是礼仪活动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讲,罟罟冠简直是和中世纪欧洲女性的束腰、蓬蓬裙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戴着不舒服,但罟罟冠却是身份的象征,因此元代女性依然对此趋之若鹜。当年蒙古贵族女性结婚,彩礼中如果没有一顶罟罟冠,女性是断然不能同意的。当年,拖雷妻子唆鲁和贴尼见到贵由大汗的遗孀斡兀立·湾迷失时,也按照礼节送给对方一顶罟罟冠。

罟罟冠的变化及传播

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罟罟冠也就被他们带到了中原服饰文化当中。中原人一开始也很惊异这种独特的装饰,但日子长了便见怪不怪,甚至也开始有样学样了。

元末明初,北方汉人女子在出嫁的时候,也往往需要婆家准备“高帽”,这个高帽的原型很可能就是罟罟冠。不过,这种高帽之风在汉人中并没有流行起来,反而随着蒙古退回草原,罟罟冠也消失在了中原文化生活中。

东方文明中的罟罟冠虽然淡去了,但是,蒙古族的罟罟冠却传递给了西方。因为蒙古帝国疆域庞大,帝国极盛时曾囊括东欧地区,因而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也随同蒙古铁蹄一起,翻越高加索山进入了欧洲版图。

中世纪的欧洲,贵妇人之间流行一种埃宁帽,那是一种配有浮滑型里纱的尖顶高帽,在帽子旁边,妇人们装饰上各种珠宝、刺绣、金银,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这种埃宁帽最高可以达到80厘米,其原始雏形就是罟罟冠。

随着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此后的数百年里,罟罟冠文化也发生着变革,汉人的高帽不见了,欧洲人的埃宁帽也成了巫师的“专利”,就连蒙古族内部也发生了变化。大量部族开始逐渐放弃罟罟冠,转而使用其他类型的头部装饰,到了清朝初期,因为满蒙联姻,清朝出现了大量的蒙古皇后、妃子。来自不同部落的妃子服饰、头饰各不相同,有孝庄这样的科尔沁蒙古格格戴的牛头头饰,也有来自蒙古其他部族格格戴的茶杯式的头饰;头饰虽然千姿百态,但其本源都是蒙古帝国时期的罟罟冠,就和这些格格都同出一个祖先是一样的。

由此而言,一顶罟罟冠,真可以说是蒙古草原一部兴盛衰败、帝国更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