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父母育儿必备指南(套装共2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小心,你的面前是孩子!

每个家长都应该清楚地知道:他的直接权利的边界在哪里,他特别关注、但是又不能贸然闯入的孩子隐秘世界的疆界又在哪里。每个小男孩、小女孩都可能有自己小小的隐私,它们多和游戏、同伴、友谊之类的事情有关。成人对这些事情公开干涉得越少,孩子的“秘密”也就越少,他们对待成人也就越是坦诚和信赖。成人贸然闯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会造成孩子孤僻冷漠的性格。

怎样使用父母的权威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是因为他还小,意识水平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孩子长大了就会懂得该听父母的话,到那时再教他也不迟。因此,这些家长对自己不到上学年龄的子女采取了完全放任的态度。

在我们工人住宅区住着彼得·阿法纳西耶维奇一家,他家有三个孩子:一个小男孩,两个小姑娘。他们家生活富裕,父母对孩子们的要求从不拒绝,特别是对儿子。还在上学以前,维佳就养成了由着性子胡闹的坏习惯。吃饭时,看见妈妈给他往小孩子用的小盘里盛菜汤,他就闹了起来:

“为什么倒在这个盘子里,我要那个大盘子!”

妈妈只好把小盘子里的汤转到大盘子里。

“但愿他长大了能变得听话一些。”——每当儿子提出新的无理要求时,妈妈就这样说,爸爸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父母经常给维佳买些儿童读物,他却把书一页页撕下,叠成纸鸽子或者飞机。父亲制止他,但是小男孩有自己的法宝——大哭大闹。于是母亲出面了,她当着儿子的面对父亲说:

“他就要上学了,到时候他会爱惜书本的。为什么现在要禁止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长大了就会好的。”

维佳上小学了,父亲说应该在上课前两小时叫醒他,但是母亲心疼儿子。于是维佳上学时总是慌慌张张,不是把书落在家里,就是忘记了带作业本,而且还经常迟到。休息日,维佳会在床上一直躺到中午十一点。他懒洋洋地躺在被窝里,听着父亲怎样责怪母亲不该对他放纵。但是父亲的话对他不起作用,因为他知道母亲会迁就他,而父亲,最终是会向母亲让步的。孩子发现父亲、母亲经常对他提出完全相反的要求,于是孩子就要想一想:谁的话可以不听,谁可以保护自己。结果,当然是谁的命令符合自己的心愿,他就听谁的。

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在彼得·阿法纳西耶维奇家,父母没有从小培养孩子听从教导的习惯。维佳的父母知道自己有教育儿子的权利,如果使用这个权利,就能不费气力地管教好儿子。但是他们有意放弃了这个权利,总以为儿子大一点后自然会服从父母管教的,在这之前不应该向他提出这个要求。这说明他们不明白培养孩子纪律性的意义和方法,忘记了自己作为家长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应该树立家长的权威,家长必须享有一定的权利,因为他承担着为国教子的责任。法律在赋予家长教育子女责任的同时,也赋予了家长相应的权利。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应该在孩子明白了必须听话的道理以后,再要求他照着做。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孩子是先养成听话的习惯,然后这种习惯反映在他的意识里,他才慢慢明白了必须听话的道理。如果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不加制止,他就会形成胡作非为的习惯;久而久之,胡作非为反而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管教孩子,应该把讲道理和培养服从听话的习惯紧密结合起来。要知道,远在孩子能听懂道理之前,孩子的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孩子应该首先从实际生活中获得听话和服从的经验。而且,也不是任何时候和任何要求,都能够或者都有必要对孩子讲清道理——比如,完全不需要对一个三岁的孩子讲清楚为什么他应该比成人早些睡觉的道理。

只有父母的要求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公民时,父母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首先,父母的要求应该合乎情理。孩子长大后懂得了这些要求的必要性,就会为自己养成了好的习惯而感激父母。还有,对于孩子来说,只有父母意见一致的要求才是必须无条件执行的。命令也好,禁止也好,如果父母的要求在相互争吵中产生,特别是当着孩子的面,那么,无论是否合理,都没有权威,孩子都会认为是可以不执行的。

有些家长以为自己的权利主要表现为禁止,这也是错误的。过多的禁止只会束缚孩子,使他变得胆小、消极、没有活力。家长的权利不仅表现为禁止孩子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提醒孩子去做大人规定的积极的事情。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观察集体农庄生产队长依万·依万诺维奇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他们夫妇二人要教育五个孩子:两个正在上大学,三个还在我们学校学习。他们的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表现都很好。家长成功的奥秘在哪里呢?首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总是坚决一致,而且这些要求很少是禁止,更多的是鼓励。父母有意识地避免使用“不能”这个词,努力使自己的命令从“应该”开始。

一般说来,只有当孩子已经在做某种错事时,才需要说禁止。为避免或尽量减少禁止的需要,应该防止孩子积累消极的经验。这一点,依万·依万诺维奇家成功地做到了,因为他们总是一次就教会孩子正确的行为。父母的权利主要体现在鼓励、指导和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而不是经常的制止和纠正。这样,即使有时家长不得不禁止些什么,也很容易被孩子理解和采纳。这是很自然的:如果孩子平日养成的是些好习惯,他正确地做事情当然比犯错误要容易得多。依万·依万诺维奇夫妇从来不抱怨孩子任性,孩子们也从不胡闹。对待同一件事情他们从来不提两种对立的要求。他们清楚,夫妇间的任何分歧和冲突,都会使孩子先是产生心灵的困惑,进而就导致行动的违抗。因此,他们总是相互让步,避免争吵;必要的时候,甚至也会向孩子们让步。

让孩子们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意味着要求他们盲从,要善于摸透孩子的思想和感情。在孩子的愿望非常强烈、简单禁止会使他感到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可以允许他做一些不完全符合父母意愿的事情。让实践教育孩子认识错误也是很有益处的。

我们说说依万·依万诺维奇家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十二岁的儿子格里沙性格有点内向,心里藏着一些不让兄弟姐妹知道的小“秘密”。有一次,父母发现,格里沙和他的伙伴们常常避开别人,到荒地里一所废弃的旧棚子去。“他们去那儿干什么?”父母很是疑惑,但是没有出面禁止;他们知道,如果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孩子自己就会来找他们。确实没有想错:一天,爸爸正准备下地,格里沙走过来请求道:

“请允许我今天在棚子里过夜……”

“为什么?”父亲惊奇地问。

儿子解释说,他和伙伴们在玩“游击队”的游戏,荒野上的旧棚子是游击队的司令部,今晚所有的指挥员都必须待在司令部里。父亲不很喜欢这个游戏,但是他看到小男孩对它是那么迷恋,觉得自己“值日官”的责任是那么的重大,知道用坚决禁止的办法破坏这种感情是愚蠢的。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格里沙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向父亲提出请求,诚实地揭开了自己的秘密,儿子多么信任和尊敬自己的父亲啊!父亲也考虑到了其他情况,确信一个不眠之夜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父亲决定:“让他去吧!让事实来证明他们的游戏有些过分!就这样!”正如父亲所料,夜间游戏遇到的麻烦比孩子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他们困得要命,恨不得一头栽倒在床上,于是很快就散伙,各自回了家。这件事后,孩子们游戏时不再有过火的举动,格里沙也更加信赖父亲了。

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说明父母在使用手中的权利时应该非常谨慎,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个家长都应该清楚地知道:他的直接权利的边界在哪里,他特别关注、但是又不能贸然闯入的孩子隐秘世界的疆界又在哪里。每个小男孩、小女孩都可能有自己小小的隐私,它们多和游戏、同伴、友谊之类的事情有关。成人对这些事情公开干涉得越少,孩子的“秘密”也就越少,他们对待成人也就越是坦诚和信赖。成人贸然闯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会造成孩子孤僻冷漠的性格。尤其是不能简单粗暴地干预孩子与同伴的关系和友谊。有些家长明确规定怎样的孩子可以交朋友,怎样的孩子不行,这是非常错误的。父母的职责不是“禁止”或“允许”友谊,而是很有分寸地指导孩子怎样建立友谊。孩子越大,他个人生活的世界越宽广,父母能够直接干预的范围就越小。如果说幼儿和儿童天真无邪,会在无意中把自己全部的“秘密”泄露给父母,那么,少年和青年在敞开自己个人世界方面就沉稳得多了;而且,他们对父母刺探和干涉自己个人世界的企图也非常敏感。

这时候父母的态度要有根本的改变:父母要更加尊重少年、青年的个性,承认并且尊重他们保护自己的隐私的权利。这样,无论孩子长得多大,父母和孩子也不会疏远。

父母的威信取决于许多条件,明智而又有分寸地使用家长的权利就是一个必要条件。家长的权利是权利,同时也是艺术。

孩子们的精神依赖是怎样产生的?

每当追究起谁应该对少年犯罪负主要责任,无论是写文章还是发表谈话,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学校。

这些违法少年是些什么人?他们来自何种家庭?其中有多少人是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又有多少人失去了母亲?他们的文化程度怎么样?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思考。

文学家们常常指责教育科学院,说那里的学者没有利用自己优越的条件好好研究难教少年的问题。他们说科学院拥有几十万名教师的经验,还有许多高速运作、能快速处理很多资料的电脑……

教育学,它的理论连同它的实践,都受到了责难。

我没有掌握全国性的统计资料,只能根据我所熟悉的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做了三十年的教师,亲眼看到几千名孩子在我身边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然后,他们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我们这里。在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和二百七十名难教少年打过交道,他们都是一些心灵上受到过家庭创伤的孩子。早在童年时代,他们就知道了许多不该他们知道的事情;他们对任何高尚、圣洁的东西都失去了信任。他们中有一百八十九人是单身母亲的孩子;七十七人家庭破裂;剩下的四个孩子,乍一看,似乎有个正常的家——既有母亲,也有父亲,但是如果知道了这些家庭的内情,我相信谁都会为他们伤心和担忧。

这好像已经不是谈经验,而是在罗列数据了。这二百七十名难教少年,每一个我都建有卡片,上面记载了我认为了解一个人必须掌握的全部资料。我三十年来积累的这些资料告诉我一些什么呢?它告诉我,难教的儿童和少年,首先是那些没有父亲、没有享受过美好家庭生活的孩子。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父母意料之外偶然来到这个世界的,自己是上天对母亲错误的报复。这种想法从小就折磨着他们。一个没有父亲、时时都感觉到没有人需要自己的儿童,他心中的伤痛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这些孩子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听到的就是母亲抱怨的话:“你是我的报应,你出生的日子真是个应该诅咒的日子!”这些话像针一样刺痛他们的心。

慢慢翻着已经发黄的记事簿,这些儿童、少年一个一个走到了我的面前:瞪着愤恨的眼睛,对老师发着脾气,教师温存的话语让他们浑身不自在,时时处处想着法子和老师对着干……

只有那些幼时经受过善良、真诚的熏陶,体验过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意的人,才能获得人道、热诚、同情、助人为乐这些能够抵制丑恶和罪行的道德力量。和美的家庭,父亲母亲两颗相爱的心紧紧相连的榜样,就是学习这些优秀品质的学校。

对人的爱,只能用爱来培养,如同火只能用火来点燃一样。

我想起了十二岁的科利亚。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讲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3]的英雄事迹,小男孩两眼透着恶意,说:

“这不是真的。”

“你为什么这样想?”

“因为所有的人都在骗人,因为世上没有真话,好话都是书上编出来的。”科利亚好像背着很重的东西,一边喘气,一边低声说。

小小的人儿,要在经受多大的痛苦之后,才会对真理、善良、人性如此的失望啊!这个男孩曾经生活在一个使人胆战心惊的环境,身边充满了谎言、虚伪和欺诈。他的母亲曾经三次被欺骗,三个男人让她生了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男人成为她的丈夫。母亲每天都对孩子们说:谁也别相信,什么也别相信;只要能骗就去骗,谁会骗,谁就能赢。母亲自己就教孩子们欺骗、伪善、偷窃。

在我们学校,班级日志上记载父亲姓名的一栏被取消了;因为在每个班都有这样一些孩子,你要是对他提出有关父亲的任何问题,就等于往他的伤口里撒盐。我们从来不向学生打听他们的父亲。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父亲的情况,因为这是重要的教育资料。

在我国该有多少这样的孩子?社会人士要求废止在出生证上用空格线代替父名的规定已经十多年了,它违背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我们的道德标准。

最近一期的《文学报》刊登了民警中校弗·奇诺夫与该报特派记者的一次非常有趣的对话。中校经验丰富,善于分析犯罪分子细微的心理活动。他认为,目前犯罪的主要根源是犯罪者的个人过失。不错,在任何环境中人都应该坚持做一个人,对环境的任何抱怨都不能减轻个人的罪过。但是把个人过失当作少年犯罪的主要根源,这种论断是不全面的。如果把犯罪看作是一种有深刻社会根源的现象,就会有另一样的见解了。既然我们还存在犯罪现象,这就意味着,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在社会、道德、精神和审美关系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指责学校首先要对一切道德败坏负责的议论,我们已经听得够多了。这种议论混淆了舆论,首先是使家长产生了错觉。许多家长因此就推论:既然全部过错都在学校,这就说明学校本来是能够完成所有的道德教育任务的;既然学校可以解决所有的或者几乎所有的问题,那么,只要学校尽心去做,就会万事大吉;既然有了学校就万事大吉,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中,家庭当然就起不了大的作用。事实上有一些家长确实就是这么想的。

不难想象这种议论将会带来何等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已经产生了。很多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坚信:他们的任务就是生孩子,教育的事情让社会去操心吧。事实上,现在人们所说的社会教育,只是指的学校教育。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社会关心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并不包括家庭。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家庭的稳固是一个最重要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面貌。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都懂得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是儿童最初的也是最主要的教师。在中学就应该教给未来的母亲、父亲教育学知识,教育学应该成为人人掌握的科学。可能某些人会批评我夸大其词,但我确实认为,不学习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年轻人就没有权利组织家庭。

社会教育,这是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从精神上塑造人,在自己子女身上再现自己、完善自己,这是具有崇高意义的创造。

应该通过一项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根据这个法律,没有正当理由,父母无权把孩子交给其他任何人教育。如果父母硬要放弃自己的权利和责任,这表明他们是道德不健全的人,他们的孩子就应该送到儿童之家[4],交由社会教育。

近些年来对社会教育错误、片面的认识,在青少年中造成了一种仰赖别人、坐享其成的风气。这种风气严重侵入到学校的教育工作,甚至也渗透到了少先队和共青团的组织生活。

弗·奇诺夫在“犯罪现象和对罪犯的惩治”一文中说到过青少年中存在的“精神依赖”现象,深入考察这种现象如何产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夏天刚到,共青团区委会就不让人安宁了:喂!你们老师想过没有,为了高年级学生能过好暑假,你们该做些什么?于是,假期应该休息的五十岁的女教师就得到夏令营去工作。名为“青年劳动、休息独立夏令营”,实际上干的活儿少得像鸽子嘴里的食。空闲时间太多了,于是就要有为这些“独立”青年服务,使夏令营有一点文化休闲的样子。

一位校长下决心不这样做。整个夏天,他把十七岁的高年级的小伙子派到拖拉机队和大田组劳动。小伙子们高兴地去了,觉得自己是真正在工作。但是共青团区委会却不满意:怎么能够这样——没有老师,没有墙报,也没有人组织他们出早操?

让少年和青年什么都享受现成,我们还能够培养出经过锻炼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坚强、勇敢的人吗?不久以前,在我们区的一个镇子里发生过一件近似笑话的事情。集体农庄俱乐部有个排球场,架球网的两根柱子因为腐烂倒了。几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就给区里的报纸写了一篇读者来信,抱怨说:“像什么话?对我们年轻人也太不关心了!”区报把文章转给了党委书记。为了息事宁人,书记赶忙找到几名老工人,他们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搬走地下的旧木杆,再埋上两根新的。事成之后党委书记往区里回了个公文:“已经采取措施。”

确实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真心以为多建一些运动场和跳舞场,多放一些台球桌,就能减少青少年犯罪。这是天真的、孩子式的幻想!道德的坚定性和对邪恶的抵御能力不取决于跳舞场和台球桌。每个青年、每个姑娘都应该有自己高尚的生活目标和丰富的精神需要。读书应该成为主要的精神需要。为什么这个少年天天晚上无事可干,要到处寻找消磨时光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他打发日子?为什么他从小就心安理得地要我们为他忙碌,要我们讨好他,要我们大小事情都替他想好、做好?这是因为仰赖别人、坐享其成的思想侵蚀了他的心灵:应该有人为我安排好一切,应该有人成天围着我转……为什么这个少年每天都要到外面游逛,或者去文化宫,或者坐咖啡馆,或者进台球室,就是不愿意坐在家里读读书?为什么他热心去任何地方却不愿意留在家里?为什么少年、青年不挽着母亲的手,和母亲一起去剧院或者俱乐部?所有这些都是教育不当造成的后果——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当然也包括家庭教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各种机构、团体组织的活动中,都有不少的失误和过错,决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学校。

难教的孩子

啊,难教的孩子!他们给老师、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带来多么沉重的思索,带来多少的焦虑和痛苦啊!不久以前曾经有过一种时髦的见解: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为了保险起见,人们总是把“难教”这个词放在引号里,以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但是事情远远不是这么简单……

回避“难教”二字真的能使学校、家长,乃至社会轻松起来吗?事实上,难教的孩子确实存在,走到哪里也躲不开。千差万别的原因,使得一些孩子在智力、情绪、道德方面出现了异常甚至畸形的发展。

长达三十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调查、研究了七十多个难教的孩子。他们每一个人的个性里都有自己特有而又深藏不露的东西。此外,他们的个性也都有自己的根源,都有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

大概不止一位老师在为这种情景犯愁:全班同学都在注意听讲,很快就能按照老师的讲解解答习题,而别佳却什么也没弄明白。看来每所学校都有几个成绩总是不好,最后只有留级的孩子,但是他们落后的原因却千差万别。难教的标签牢牢地贴在了这些孩子的身上。校长指责老师不会教,老师就指责孩子不听讲、坐不住、偷懒。

为了帮助别佳改掉这些坏毛病,课上老师把他盯得紧紧的,课后还要把他留下来补课,但是别佳的成绩并没有因此而好起来。学习使他厌烦,他学会了欺骗,既骗老师,也骗家长;还学会了抄作业,即使自己能做,也要抄别人的。

于是别佳真的成了一个懒汉。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要使坏。老师要是遇到什么不痛快的事情,他就幸灾乐祸。他想方设法要让老师伤心、难受。记得有一次在四年级上算术公开课,玛丽娅·彼得罗夫娜想在同行面前显现一下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向每一个学生提问,不漏过任何人。轮到别佳,她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说说看,把十平分为两份,得几?”

数学课上无数个两分早已使别佳恼怒不堪,他决心报复一下女教师。

“二!”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女教师强压怒火,温和地说:

“瞧你,别佳,这不是做游戏,是上课。再想想,如果把十分成两等份,得几?”

“二乘二得四。”别佳的回答引起了一阵哄笑……

智力发展的轻微损伤,有可能逐渐以道德问题的形式显现出来。我们有多少个这样难教的孩子,他们又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多少的麻烦!但是,亲爱的成年同志们,让我们想象一下:要是你处在别佳的位置,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听到的都是“你什么也不行”,“你是个后进生”,“别人都能做的事情你怎么就不会”之类的丧气话,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有一次基洛夫格勒州儿童收容所的负责人对我说:“我们收到过一份鉴定,是一位校长为他四次出走的学生写的。您知道校长写了些什么吗?——‘该生在四年级蹲班已经是第三年了,他在三年级还留过两次级。该生厚颜无耻,对待老师粗野无理。老师呵斥他,他就对老师骂娘。难道这样的无赖还能留在学校吗?’”

我真想在这份鉴定书上添上几笔,再把它送还给这位校长:“要是让您在一个班蹲上三年,您就会像狼一样嚎叫,而不只是骂娘了。”

教师和校长一个很大的失误,是不研究孩子变得难教的原因。医生总是首先为病人仔细检查身体,努力寻找并确定病因,然后再着手治疗。一个真正的老师,应该像医生对待病人那样,仔细、耐心、深入地研究孩子,研究他们在智慧、情感、道德方面的发展。我们不能想象一位讲人道的医生会对病人这样说:“您病得很重,我不能为您治疗。”但是,我们却有多少教师每天都在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希望,而且还常常残酷地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告诉他。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即使是真正低能的孩子,也要让他不感到自己的残缺,也要让他享受到做一个高尚的人的快乐,享受到认识的快乐,享受到智慧劳动和创造的快乐!

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和对儿童智力劳动及多方面精神生活的研究,使我产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儿童变得难教、成绩不良、落后,根本的原因在教育,在他幼年时期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儿童在一至七八岁期间没有获得对于思维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某种东西。

这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几乎用尽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力量,但还是不能掌握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他们已经绝望。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不去鼓励和帮助他们,反而一味地加压甚至嘲讽,对孩子的伤害就尤为严重。

所有和儿童打交道的人——教师、教育工作者、家长,都应该懂得一些科学知识并在实际中运用它。孩子出世时,他的神经过程的发育并没有结束,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十七八岁甚至更晚一些。一至七八岁是神经发育最复杂、最深入的时期。在孩子从柔弱无能的婴儿变成人的过程中,儿童最初几年的社会环境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科学界知道三十二例从小被狼、虎、狮子或其他动物叼走养大的孩子。这些“野孩子”后来回到了人类社会,但是没有一个被成功地改造成人。这个可悲的事实再一次证实了童年期的智力教育有多么重要。

……但是,别佳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别的孩子都能理解题意并且把它解出来,别佳也努力了,却不行呢?是不是他的脑子和大家不一样?不是的。和别的孩子一样,别佳的脑子里也有思维的物质,有许多个亿的神经细胞。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问题出在别佳的早期生活环境。别佳的早期生活环境没有向他提供足够的、大脑发育极为需要的刺激。为了把许多个亿的神经细胞发展成有智慧、有求知欲的人的大脑,儿童一出世,就应该不断受到人的影响。

思维是从提出“为什么”开始的。儿童在周围世界看见了许许多多新鲜的事情并且为之惊奇:蜜蜂向着开着花的苹果树飞去,为什么它又要飞走,它去了哪里?这一只小鸟在树上搭窝,而那一只小鸟却在屋檐下筑巢,为什么?晚间的原野是灰蒙蒙的,可到早上却盖上一层轻柔的白色地毯,为什么?太阳落山了,天空闪烁着星星,这又是为什么?永不满足的求知需要和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对于孩子的正常发展非常重要,它们不是天生的,是从人那里获得的。我们成年人回答孩子的问题越多,孩子的认识兴趣就越大,他在自己周围发现的新东西也就越多,他也就越是惊奇、越是快乐。

就在这一个个问和答的瞬间,孩子的大脑里进行着令人惊奇的过程:思维的发源地和物质基础——大脑紧张地工作,无数个神经细胞进行着最复杂的生化过程,渐渐地,神经元变成了人的思维器官。没有这一次次的过程,神经元就只能停留在沉睡的状态,发育就会中止,神经系统就不会再有可塑性和灵活性。这样,心理发展就会滞留在本能的原始状态。不引发儿童思考,不培养儿童寻根问底的探索精神,儿童思维发展的大好时机就白白浪费掉了。

对孩子的智慧、思维启蒙得越晚,孩子就越迟钝、越难以教育。非常遗憾,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我们的老师却往往忘记了,而家长一般又不了解。至今还有不少家长极为错误地坚持:上学以前不需要教孩子什么,就让他的脑子像一块干净的黑板,连一个字母也不要有。于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大人们总是这样回答:上学以后你就知道了。

孩子的求知欲望就这样被扼杀了。

那么,别佳的童年又是怎么度过的呢?别佳的父母都要上班,儿子就交给了奶奶。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对孩子照料得很好,但只是限于满足孩子吃饭、睡觉、洗澡、换衣这样一些身体的需要。奶奶什么也不给孩子讲,什么也不指给孩子看(她的视力不好),也不让他与周围的孩子们来往。别佳就这样自己玩自己的。他的眼睛看见了许许多多美好有趣的事情:啄木鸟在树干上跳来跳去;黄蜂在齐心协力地工作;苹果树的枝头上有时会停着一只美丽的黄莺,而蓝蓝的天上,有时也会传来云雀的歌声。几千幅画面在他身边出现又消失,但是在他的意识里却什么也没有留下。小男孩已经快两岁半了,连自己身边的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称。

秋去冬来,别佳的活动天地更小了。宽敞温暖的房间里到处铺着地毯,不管别佳怎么走,怎么爬,怎么跳,都不会碰到任何硬的东西,也不会被绊倒。一直到了五岁,奶奶才允许别佳到外面和其他孩子玩耍。让人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别佳不懂得什么是游戏。大家一起捉迷藏,别佳要是找不到藏起来的小朋友,他就会倒在地上大哭大叫;要是他找到了哪一个,又会死死揪住人家的头发,用拳头狠狠地打。

孩子们再也不要别佳一起玩了,别佳倒也不显得特别难受。他在灌木丛下找个地方坐下,折下一根枝条,无聊地敲打地面;或者换一个花样,把灌木的叶子揪下来扔在地上。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别佳,一个快六岁的孩子,数数还数不到五!

曾经像植物一样地活着,这就是别佳过去的故事。但是不要以为别佳是智力落后儿童。别佳的智力绝对正常,但是发展很弱。这个事实,只有那些了解儿童头脑中在发生些什么,知道思维怎样产生,记忆是怎样巩固和发展的人才能够理解。

如果别佳幸运地碰到一位懂得儿童心理、聪明又负责任的老师,事情就完全两样了。这位老师会把小学低年级阶段变成别佳学习思维的学校。老师会每天都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去田野,去森林,去河边。他仿佛是在孩子面前揭开大自然的面纱,他要唤醒孩子还在打盹的大脑。于是孩子开始动起脑筋。他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他的求知欲望也就这样逐渐地发展和巩固。

除了和大家一起上课,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应该有对学习困难儿童的专门教学,让他们的智力发展渐渐赶上来。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孩子对自己失望,不要让孩子觉得自己生来无用,是个注定会失败的人。

有些教师和家长以为,多学多记一些知识就可以把学习困难的孩子拽上来,这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和家长任何时候都要记住,不要强迫孩子不停地读书,而是要培养孩子的智慧,发展他的智力和能力,教他学会思维。特别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上学以前从早到晚都待在幼儿园的孩子,有个聪明而有知识的教师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学习困难儿童的话题是个既大又难的话题。实际上它是一个最复杂的教育问题,如果对它掉以轻心,我们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小心,你的面前是孩子!——致《皮鞭教育学》的作者

读者,首先是我们教师自己,在读过阿·布连科瓦娅的信后会说:嘿,这只是一些个别现象。难道可以根据这些个别现象做结论,提问题吗?让那些不善待儿童的人在信中认出自己,为自己的行为羞愧,这难道还不够吗?

是的,不够。不管我们的学校有多少善于理解儿童、少年心灵的优秀教师,我们也没有权利放任教育中的不文明行为和对儿童命运的冷漠态度,即使这些只是个别现象。

忧伤的母亲们不断在问:“我该怎么办?!”其实这也是孩子们的哀鸣。对这些母亲和孩子,我们绝对不能不闻不问,漠然视之。

有些人把学校看作堆放知识的栈房。在他们眼里,学生每天到学校,为的是从这个栈房取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谁取得少,谁就是差生;至于那些获取知识最少的学生,简直就是毫无用处、不可救药的人。

我们忘记了,在一个“一切为了人”的国家,教育的使命要复杂得多。我们教师站在了人的摇篮边,而人是最珍贵的。社会把自己最珍贵、最重要的财富托付给了我们,我们每时每刻都记住了自己的责任吗?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所刚刚翻修过校舍的学校。一切都很漂亮:教师办公室,走廊,与体育馆并排的淋浴间……但是,不知哪个孩子把走廊新油漆过的墙裙弄脏了一块,校长、总务主任,值日老师都聚在这里,一点一点擦洗这块污渍。就在这时,有两个六年级学生没去上课,在校门口踢球。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们,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一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毫无觉察。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在教育者面前,墙裙上的一个污点居然遮挡住了本该最受关注的学生?

看到有些学校为了赶走一个坏学生那么卖力,而且是那么机敏、有办法,你真会感到痛心。这些力量和机智本该用在另外的地方。要知道,每一个儿童,毫无例外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揭示和研究,等待我们把它提高到自我意识、自我完善的高度。

什么是教育,可能我的回答违背了科学观点。我认为,教育就是不断地提高人,教育是一件需要耐心,需要坚持的事情,做起来很难,但也很快乐。

教育者真正的本事,是有办法让他的学生珍惜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一个孩子不懂得尊重自己,这是悲剧即将发生的前兆。

在一封来信中有这么几行:“夜里,男孩子轻轻起床,为的是不惊醒母亲。他打开练习本,涂改上面的分数。如果擦去二分,还知道为二分害臊,这还不那么可怕。如果妈妈问放学回来的儿子:‘今天得了几分?’儿子满不在乎地扔出书包:‘你自己看吧!’那就糟糕了。或者更糟糕,干脆当着老师的面把本子扯得稀烂,然后对老师说:‘你就把二分记在我的额头上吧!’”

在集体中长大并在这个集体中认识了自我的人,是愿意做个好人的,也希望别人把他看作好人。我们的天职,是千方百计加强人的这种愿望。

请理解孩子,他们也经常有些伤心的事情:“为什么我不能像别人那样把字写得漂亮一些?别人做算术题那么轻松,可我怎么像钻进了迷宫,半天也走不出来?别人都是好孩子,我却是个坏孩子。”糟糕的今天,糟糕的明天……孩子怎么也理解不了,他和别人一样,都背着书包上学,怎么突然就成了坏学生呢?起先他还害羞,往后他不害羞了,他习惯了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已经相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好学生,总有一些人该是坏学生。于是他的心肠就变得麻木、粗野。我不知道,在学校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叫人悲哀的事情。

用精神的皮鞭(阿·布连科瓦娅所说的)抽打到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伤害就更大了。孩子的心灵是教育的圣地,应该由智慧、善良来驾驭。

至今还有一些家长仍然相信皮鞭比说服更有力量。他们说学校是让人成才的地方,不能像家庭一样充满温情。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揭露《皮鞭教育学》,使它声誉扫地。

阿·布连科瓦娅说得对:我们的悲剧还在于,在这个问题上,有一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家长相差无几。

我是一个教师,当然不能动手打人。但是,如果我明明知道上帝只教会了瓦尼亚的父亲生孩子,我还把他叫到学校,对他说:“瓦尼亚,您的儿子是个不想学习的懒汉。”那我就是在借父亲的手打孩子,我是一个同谋犯。

不少的人自称是知识分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坚持认为不用拳头,孩子就会变得软弱可欺,就不能适应生活。实际上,皮鞭不仅降低了孩子的尊严,还把他心中最黑暗、最卑鄙的魔鬼——萎缩、怯懦、仇恨、虚伪一一唤醒,使他的心灵堕落腐化。那些在童年既没挨过拳头,也没被打过后脑勺的人,也能最坚决、最不调和地面对邪恶。

大约在十五年前,我们学校有个叫凡塔捷尔卡的小姑娘,是个创作故事的小能手。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她满脸惊恐地跑来:“别佳对格里沙,棍子,棍子……”在她的词典里仿佛没有“打”这个字眼,她居然还不知道一个人可以像这样殴打另一个人。那么小姑娘会不会因为这种无知而不能适应生活呢?完全不会。一些年以后,在流氓举刀向一位妇女砍去的紧急关头,十九岁的女大学生勇敢地冲向前去。凡塔捷尔卡受伤了,但她救下了那位妇女,使她免于一死。

皮鞭割断了成人与儿童的精神联系,也使家长和教师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要是一个小孩子学会在拳头的恐吓下装装样子,这样的孩子你也就犯不着打了。体罚已经不再让他害怕,而理智、温和的话语他又听不进去。家长也好,教师也好,都没有了权威,往后只好由他去了。

和不能容忍恐吓和体罚学生一样,也不能容忍教师挥舞精神的皮鞭,在精神上侮辱学生。无论是因为教育素养低,还是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种行为都是不能原谅的。

这并不是说我主张宽恕一切,我只是相信真正的教育和“压制”“强迫”水火不容。如果教师一方面向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另一方面又对他百般迁就,这种教育,就像在沙浪上划船,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学校不是存取知识的仓库,而是引燃智慧之火的火种。孩子们的秉性千差万别,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本该使人快乐、幸福的学习却让孩子感到痛苦和害怕,面对这种现实难道我们能够平静吗?孩子之所以厌恶和害怕学习,是因为今天也好,明天也好,他每天都感到自己是一个坏学生。我这里还保存着这样一封信,上面写道:“我的女儿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得二分,每次回家都很忧伤。有天夜里我突然被女儿的哭声惊醒:‘你怎么了,小女儿?’女儿抽泣着哀求:‘妈妈,我们搬家吧,搬到一个没有学校的地方去吧!’”

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这就意味着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是在和一群正在发展成熟的孩子打交道。一些孩子的思维像欢快的小河一样流畅,而另一些孩子却比较迟钝。不要急着给孩子下断语,不要轻易给低年级学生打二分。二分是鞭子,是大棒,会把孩子向上的愿望连根毁掉。

在我们学校有个规矩:在低年级孩子满意地完成作业以前不给他任何分数,而是鼓励他:“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做个好学生的愿望激励孩子竭尽全力完成作业,真正的教育要求就从这里开始。他,一个小人,在教师的鼓舞下聚集了自己所有的力量,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取之不尽的。孩子成功了,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他就从学习中获得了快乐。他梦中都会看到自己伸直了腰板,再也不是那种趴在桌上偷偷涂改分数的模样。不记二分,不使用任何强制手段,我们从屈辱和道德堕落中挽救了不止一个孩子。

我们这样做,并不是要让孩子带着二分从一个年级走到另一个年级,这样做对孩子极不负责,极端残忍。我们是要唤醒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懂得了尊重自己,教师的要求就会变成他自己的要求,他就会不断地追求上进。

学校,这是发展最复杂的人的关系的地方。学校进行的是既伟大又困难、既快乐又让人备受折磨的造就人的工作。教育者的智慧,就在于总是用创造者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

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

善良要靠善良来培植,邪恶衍生的只能是邪恶,这是教育、日常生活和社会成员相互关系中的一条最重要的规律。

但是有时候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事情,很难一下子用规律解释清楚。在一所学校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四年级的女教师非常了解自己的24名学生,她开玩笑地说:“只要走进教室,看看他们的眼睛,我就能知道每个孩子功课准备得怎样,谁今天能得‘五分’,而谁只能得‘三分’。”

班上有几个小男孩、小姑娘,算术作业总是做得又快又好,但最让女教师引以为自豪的是米沙。他甚至不需要抄下题目,只要听一遍,就能把它心算出来。毫无疑问,米沙的算术得的全是“五分”。同学和老师都称赞米沙有出色的数学才能,米沙对此也颇为得意。

班上还有一名学生叫尼古拉,也很会算题,但速度很慢。他有时得四分,多数情况只得三分——他算得实在是太慢了。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女教师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她把尼古拉叫到了黑板前。男孩子不慌不忙,清清楚楚地分析了题目的条件,一下子就把这道难题算出来了。全班同学都被尼古拉的出色表现吸引住了。女教师也很满意,四年来第一次给了他五分。

突然,教室里响起了哭声。学生们十分惊讶地发现,原来是米沙,他趴在桌上伤心地呜咽。女教师一下子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妒忌折磨着米沙,他不能容忍班上有第二个算术尖子。

孩子的表现使女教师十分不安,她忧心忡忡地来找我。我们一起想了好久:可怕的嫉妒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知道孩子们一直生活在友好的环境中,老师的评分也是一向公正啊。

但是,即使是这样,邪恶还是潜入了孩子的心灵。这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使我思索了很长时间,我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时候邪恶完全不被发现,好像它根本就不存在;可实际上,摧残心灵、使它畸形的毒种正隐藏在孩子身边,窥视着他们。

怎样才能保护孩子不受邪恶的侵袭?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不种下葡萄,不洒上汗水,即使不去播种也会长满野草;人的心灵也是这样。必须用善良去驱逐邪恶。对于儿童少年,用不着谁去教他学坏,只要不教他行善,就完全可以使孩子的心灵萌发出道德的怪胎。邪恶的种子细微至极,很难察觉,以至于直到它生根发芽,钻出地面,我们的老师才着急起来。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就是必须时刻保护孩子,不让任何邪恶的种子落进孩子纯洁的心灵。

道德的恶种指的什么?它们来自何方?为了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防止心灵的空虚,不让孩子失去神圣、坚定的信念。心灵空虚是最可怕的祸害。对于儿童和少年,心灵空虚不需要任何特别的环境,只要对人冷漠无情、以为人怎么活着都无所谓就足够了。心灵空虚的人就像被蒙上了双眼,既看不到自己的善良,也体验不到自己的尊严。他们不会创造善良,不会用自己心灵的力量抵御邪恶;而创造善良和抵御邪恶,是人最大的幸福。保护孩子的心灵,就要帮助孩子树立坚定、神圣的信念。对于孩子,这种信念和生命、荣誉、良心、平安以及家庭的温暖和抚爱一样,极为珍贵。为了保护孩子心灵的纯洁,应该帮助他们形成以下这些信念:

相信良善,相信人不仅能使自己幸福,也能使别人幸福,为别人创造幸福是人最大的幸福;

相信劳动改造世界的神奇力量,相信人可以用劳动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信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善良和智慧,为自己、为劳动成就、为自己用劳动给别人创造幸福的善举而自豪;

相信展示在社会理想、道德以及现时和未来生活中的伟大真理,相信自己是具有巨大创造力量的人,而不是被命运的旋涡任意摆布的尘埃。

让孩子树立这些信念不能只靠动听的言辞,引导孩子用正确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斗争,这才是真正的思想教育。正确的思想,只有和儿童的个性,和儿童的个人利益、愿望、追求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儿童心中的圣物。

因此,使儿童的行为举止体现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我认为,触动儿童心灵的意义,在于让儿童用自己的行动说服自己,在自己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思想和激情。让儿童树立对良善的信心,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它几乎是最复杂的教育工作。如果您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成功,您就可以相信您的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走上邪路。而要孩子相信良善,就必须让他看到用自己的力量创造出的美好事物,让他在为别人做的好事中留下一点自己的心血。只有在儿童用善举来表达自己本性的情况下,对善良的信念才会真正成为他心目中神圣的东西。就好像极度的干渴驱使人不得不走向清泉,良知和本性也驱使儿童不得不做好事。只有这时,我们才算接近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使孩子心灵纯洁的关键,是让儿童通过创造美好来展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神实质。激发儿童真心实意追求善良和美好,做好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使自己更加高尚——教育的“秘密”多半就在这里。

防止对人冷漠无情,不要让孩子变成铁石心肠。利己主义的毒果来自冷酷无情地对待别人:“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对我有好处;至于别人怎样与我无关。”世上万物中,人最复杂、最美丽、也最难以捉摸。人要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使自己高尚起来,首先就要认识最神奇的“人”。一个人,居然会举起手来伤害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充满灵气和生机,有思想、有复杂和独特精神世界的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悲剧发生的原因,恰恰在于罪犯不懂得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怎么才能让学生把人,把人的思想、情感和全部精神财富当作世上最为珍贵的东西来珍惜呢?我认为,教育学生,首先就要教育他认识人。儿童任何时候都不会中断自己对人的发现,他对人的认识只会越来越新鲜、美妙、神奇,他会不断地为人的伟大和复杂而惊叹。必须把认识人的活动渗透到学校生活和学生与周围人的关系中,以保护儿童的心灵不受邪恶的侵蚀。

触动儿童的心灵,让他们认识人,这需要高超的教育艺术和丰富的教育知识。我努力使儿童在与周围人相处时做到热情而有分寸,尊重别人内心世界中最为细腻的思想、愿望和感情。我努力在儿童集体中营造一种体贴、真诚、礼让的气氛,使儿童建立起友好的关系。非常重要的是,在儿童幼小时就要让他树立这样的思想:每一个人,无论老幼,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尊重一个人,就不能粗暴地触动他心灵中最敏感、最疼痛的地方。

应该怎样培养孩子这些精细的精神品质呢?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敏锐地感应那些最细腻、最温和、最能影响精神世界的教育手段——语言、美好的事物、带有情绪色彩的记忆,就是这样的教育手段。儿童的心灵,应该像琴弦感应同一音域音叉的声音那样,极为敏锐地感应语言的影响。语言是保护儿童心灵不受粗野、冷漠、迟钝、冷酷伤害的强大手段。怎样才能用好这个精巧有力的教育手段?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用语言描绘出人的精神活动的生动画面。我总是力求找到那些最能帮助儿童认识人的各种细腻感受的词汇。

常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个和儿童经常相处的人遇到了不幸,但孩子们却毫无察觉。如果不去教育他们用心去体察人,他们任何时候也不会觉察别人的不幸。而人的心灵需要词语来激发。我给孩子们讲述人的痛苦。孩子们很快就能转换角色,想象自己在别人的位置时的心情(如果没有语言的作用,这种能力任何时候也不会被激发出来)。转换角色、将心比心是同情心的源泉。有了这个能力,不用说话就能理解他的悲伤、痛苦和不幸。一个在昨天或者前天刚见过的人,如果今天他的精神状态有了变化,尽管不明显,儿童也能觉察出来。儿童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这种敏锐的感知能力,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情绪记忆——不仅他的智慧记住了,而且他的心灵也记住了;不仅记住了眼睛看到的事物,还记住了由这个事物引起的情感体验,记住了自己曾经怎样面对别人的痛苦和悲伤。培养和完善儿童的情绪记忆是教育艺术的重要侧面。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教育他们用心去感受最亲近的人(妈妈、奶奶、父亲和祖父)的内心世界。我调动了本民族所有的语言手段,帮助儿童感受不安、不快、痛苦等几十、几百种只有细小差别的心理体验。这些,甚至最亲近的人也不一定会对孩子们讲解,但是他们应该学会觉察和区分。我对孩子们说,母亲下班回来了,用你们的心去听听她今天的心情好不好。人的心情有几十种,引起每种心情的原因也有几十种。你们可以从妈妈的眼神和动作,还有她对你们的态度,去感受她的心情是平静还是焦躁,是快乐还是忧伤。你们要根据妈妈的情绪状态调节自己的言行。

要教育儿童特别关注老人(奶奶和爷爷)的内心感受。我努力使孩子们不仅明白关心老人的道理,而且还善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老人已进暮年的生命。敏锐地体察奶奶、爷爷情绪状态的能力,是衡量儿童、少年情感修养的一个重要指标。要热诚、细心地关爱老人,而不要只是给予某种具体的“援助”。我努力让孙子与爷爷拥有一些共同的精神需要,努力使相互需要成为把最小的人和最老的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防止儿童滋生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儿童利己主义的最主要的根源来自儿童意识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敏感、柔顺、可塑性强,易于接受教育的影响;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意愿是他的“宇宙中心”,他的情绪,他对人对己的态度,一切都取决于个人意愿是不是得到满足,即使是一点点不如意,也会引起他强烈的体验。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别人的精神状况漠不关心,他看不到身边亲人的痛苦和不幸,当然也就谈不上理解和感受。

利己主义使儿童心灵发生畸变。利己主义者甚至对为自己操劳一生的父母也毫不关心。对他来说,别的人都不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万物之灵,他们要么是为他提供享乐的工具,要么是不能为他带来任何好处的中性生物。

儿童的利己主义绝不是旧意识的残余。有些家庭,父母都是好公民,爱集体、待人热诚、富有同情心,儿子却沾染上冷漠无情的利己主义。我想把利己主义称作精神上的自我堕落,因为这种可怕的邪恶主要是在这种情况下滋生和发展的:孩子整天沉湎于享乐,心目中只有自己;而成年人却不敢取下他的眼罩,让他也看一看身边的人,不敢坚决地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享受幸福和欢乐的权利。

怎样才能使孩子免受利己主义的毒害呢?

对付利己主义的主要方法,是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这种教育要从家庭做起。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就要让他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自己生活在很多人中间,别人也有自己的愿望,也希望得到满足。我们告诉年轻的家长:教育孩子尊重人,必须首先教育他尊重人的意愿、利益和向往。儿童入学以后,在引导儿童用心灵和智慧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教育儿童尊重别人的愿望占有很大的分量。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与别人无关、完全不与别人的意愿相冲突的个人愿望。这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每个人都应该接受别人的合理愿望,使自己的愿望与整个社会生活协调起来。

所有这些道理,我都力求用生动浅显的事例,特别是利用各种实际的生活情景讲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知道在各种欲望、利益、追求错综交织的世界里,怎样做才不会迷失方向。

就在我们学校附近长着一片秋菊花,你们每天都要从它旁边走过。这些菊花太美了,要是能摘下一朵——只摘一朵——细细观赏该有多好。但是,假如每一个人都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结果会怎样呢?恐怕这些秋菊连皮也要被剥光了。人的愿望各种各样、没有止境,有些甚至刁钻古怪,如果每个人的每个愿望都要满足,社会生活就会搞得一团糟。要记住,你的愿望是一只敏捷的小鸟,它的名字是“我要”;“我要”飞上蓝天,一定会碰上另一只小鸟,它的名字是“不行”。“我要”碰上了“不行”,结果会怎样呢?多数情况下,“我要”只好又飞回自己的小窝。你也应该从此吸取教训,不要再轻易放出这只小鸟。

“我要”“不行”“能够”“必须”——要在这种复杂的情景中不迷失方向,就需要儿童能够以很大的热诚和细心对待别人的精神世界,能够敏锐地感受整个生活的谐音。必须引导孩子用智慧和心灵去认识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但生活仍然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这是因为人们像辛勤的工蜂,不断往社会这个大家共有的蜂房送去善良的蜜汁。每一滴蜜汁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都体现了人的道德精神和社会道德规范。没有这一滴滴甘美的蜜汁,人的生活早就变得极其艰难,人的神经也早就被折磨得疲惫不堪。为了预防利己主义滋生,必须坚持不懈地教育孩子们都来为和谐的社会生活增添善良的蜜汁。在这里遵循以下原则特别重要:孩子从共同蜂房中取出的蜜汁,应该少于他放进的。如果破坏了这个平衡,辛勤劳动的工蜂就将不堪重负。

珍惜儿童纯洁的心灵,不要让他沾染上冷漠的恶习。这一点与预防利己主义紧密相关,冷漠是利己主义的一个方面。冷漠的滋生往往起于很小的事情。父母叮嘱孩子:“多想想自己,不是你的事情你别管。”就是这样一句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过错的话,在不知不觉间播下了冷漠的种子。母亲又对孩子说:“看到别人打架动拳头,别凑过去,不要惹祸上身。”于是,儿子不仅对同伴间的打斗不闻不问,就是遇上流氓以强凌弱,侮辱姑娘,他也会闭上眼睛。在这里我们又发现了精神生活的一个规律:一个人对一件事情闭上眼睛,很快就会对所有的事情闭上眼睛。没有什么事会让他不安,也没有什么事会让他放在心头。冷漠使利己主义者心灵空虚,使他本来就极其缺乏道德情操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苍白。于是,利己主义者就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的那样,只为“自己的肚皮”而活着。

冷漠是利己主义毒树上结出的浆果。对一切都冷漠无情的人,没有任何理想。他会成为叛徒,昨天他还崇敬的东西,今天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往上面泼脏水。这种人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不懂什么是人对人的需要,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也不懂得对父母、子女应尽的责任。冷漠无情使利己主义者道德沦落。

要防止儿童心灵变得冷漠,就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找到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把它发扬光大,这是防止人性冷漠的最主要的措施。对孩子来说,生活中总有让他动心的东西。儿童对周围世界善恶的反应,是个人精神生活中最细腻、最敏感的部分,社会的理想和个人的追求在这里汇集,个人的道德信念也在这里诞生和确认。一个善于思考的教育者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过的,是儿童对待那些本该使他欢乐、惊叹或者反抗、义愤的事情的冷漠神情。教育的真正艺术,就体现在让儿童不仅学会用眼睛去看世界,还学会用心灵去感受世界。

谨防说谎、欺诈、虚伪、做事只图表现或者讨好上级等恶习侵蚀儿童的心灵。说谎、欺骗、颠倒黑白、做表面文章、粉饰太平,所有这些都在教唆人卑鄙无耻、假仁假义、麻木迟钝、冷漠无情。当儿童看见或者感受到成人竭力向他展示的是一些编造出来的“事实”时,在他们心目中就再也不会有什么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了。他渐渐形成和巩固了这种信念:为了适应生活,每一个人都在弄虚作假;不能怎么想就怎么说,应该讨好那些决定自己命运的人,他们喜欢听大吉大利的好话。阿谀奉承是撒谎、欺骗、口是心非产出的畸形儿。

为了不让孩子沾染上这些恶习,不得不提醒成年人:我们成年人自己就常常说谎而且满不在乎,而孩子们却在用心看、用心想。对于成年人的虚伪和欺骗,他们或者提出抗议,或者渐渐习以为常。有的学生不好好学习,给他个三分让他照样升级;校园里的一块作物刚刚发绿,报纸就开始吹嘘某某学校试验田种得多么的好;共青团委员会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总结大会却对它的工作成绩表示满意。伪善、虚假、欺骗的毒种就这样播撒在儿童单纯而又渴望丰收的心田,在那里生根、发芽,直到结出溜须拍马、背信弃义、口是心非、见风使舵这一串串的恶果。

要保护儿童的心灵,就要教育孩子说真话。真话是最高法官,要求孩子说真话,永远是教育者必须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则。任何情况下,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都应该是一个真正反对弄虚作假的诚实的人。

从孩子入学的那一天起,就让孩子的心灵总是像清晨晶莹的露珠那样纯洁,这是我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保持儿童心灵的纯洁需要高度的教育技巧,需要把智慧的声音和儿童最初的情感活动融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在我看来,人的良知正是建立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基础上:不仅用智慧认识世界,还要用心灵。孩子们总是生动、鲜明、符合实际、充满感情地评价他们见到的一切。儿童对世界的认识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最初冲动,而情感的最初冲动总是清纯的。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诚实、远离虚假和欺骗,您就永远不要遏制这种纯洁又高尚的情感冲动。

教育者必须特别注意,在涉及劳动的事情上,不能在儿童心灵留下任何虚假欺骗的阴影。劳动和诚实是两股相互补充的强大的教育力量。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孩子的劳动表现有特别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教育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儿童智慧劳动的成果——他在某个阶段获得的知识和完成的具体学习任务,远远不能准确反映他所花费的劳动。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几乎没费什么气力就得到很高的分数;而另一个孩子花费了许多时间,克服了不少困难,结果只得了一个中等分数。于是就形成这样一种不正常的状况:我们测量和评价的不是学生付出的劳动和他克服困难的毅力,而是他的天赋。这样评价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最严重的失误。学习努力却获得低分的学生渐渐感到委屈甚至怨恨,他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产生了依赖心理;而轻而易举得到高分的学生又会因此趾高气扬,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怎样才能保护幼小的心灵不受如此痛苦的折磨?怎样的评价才能既评定儿童的能力,又能公正地评定他付出的劳动?优秀教师的经验表明,办法只有一个:使教学活动个别化,并且明智、谨慎、有分寸地对待知识的评价。对那些才华出众的学生,要求要高一些,比如给他们的作业难度要大一些,让他们工作时精神真正紧张起来。让能力强些的学生不要以为自己总能得高分,让能力弱些的学生也不要以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做些容易浅显的作业,这完全决定于教师的教育艺术。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它可以使昨天连中等难度的题目都不敢碰的学生,今天就敢于向高难度的题目发起冲击并且获得成功。

在集体中对学生进行公开评价,这是客观评价学生劳动的必要前提。

防止孩子沾染懒惰、游手好闲、敷衍塞责的恶习。我把懒惰叫作心灵的冬眠。懒惰不只是在人什么也不想做的时候才教人变坏。有时候,懒汉也会去做你要求他做的所有事情,不过这时让他干活的唯一动因,是强迫和监督。精神懈惰,没有把工作做得快一些好一些的内部动力,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形式。亲手做成一件事,却完全不关心它的质量,就是这样一种懒惰。

懒惰使儿童的活动失去最重要的诱因——奋发向上的精神,它使儿童的心灵发生扭曲。要激起儿童工作的愿望和热情,就要让他品尝到创造活动的幸福,要让他的精神生活变得充实。激发孩子的振奋精神需要十分精细的教育技巧,它能把孩子从没有快乐、枯燥乏味的生活中解救出来。

在学校生活里,思维的惰性是一切懒惰的本源。因为读书、写作业也好,在菜园或者果园干活也好,无论是智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都是精神生活的外在表现,思维是贯穿这些活动的红线。精神振奋首先要唤醒沉睡的思维,要激发学生在工作中肯定自我的愿望。没有这个愿望,就不会有热爱劳动、富于创造的人。

我看到四年级的尤拉怎样趴在桌上,费力地写一篇题为“一个晴和的秋日”的作文。小男孩紧锁眉头,竭力强迫自己写出点什么。实在是太难了!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晴和秋日的鲜明映像,更别说用各种词汇把它们搬到作文本上了。直到老师允许他放下笔走出教室时,尤拉才算松了一口气。尤拉压根儿就不想写这篇作文,在教室里如坐针毡,痛苦万分。但我记得,当我们走近思维和语言的源泉,到田野、森林观察大自然时,尤拉曾经是那样兴致勃勃,两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努力地回忆,想起了那些让尤拉兴奋无比的自然景象。我尝试着抓住这个线索,用这些图画来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我走近尤拉,轻轻对他说:“回忆一下秋天的那个早晨……想想你是怎样发现了那些霜——欧洲野菊的花瓣上凝结着的一个个小小的结晶?还记得吗,后来太阳出来了,这些小结晶融化成露珠,在花瓣上闪闪发光?”

一下子,孩子的眼睛有了光彩,看来他已经完全放弃了凑凑合合写几个字的念头。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个宁静的秋日的早晨……那些画面多美啊,要是能用语言描绘出来该有多好!孩子的脑海在翻腾,他伸出手来,写啊,写啊……在孩子面前摆放的已经不是一张纸,而是一块很大的画布。他,一个艺术家,要在这块画布上重现大自然的美景。创作的激情就这样在生动的,一下子就抓住人的心灵的思维活动中产生了。这种激情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使尤拉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是在工作。激情完全改变了人:刚才尤拉的眼睛还呆滞无光,流露出自认倒霉但又满不在乎的神情:反正写不出来,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而现在,活跃的思维使他的眼睛、他的面庞,使他整个的人都变得生机勃勃。激情使他振奋,劳动给了他极大的快乐!

我发现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智力劳动的激情。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有学习的愿望,才会独立而又精神抖擞地去工作。所有形式的智力活动,单调的语法练习也好,背诵诗歌也好,解算术题也好,都需要热情。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有很多激发学生热情的机会。

在生产劳动中,激情也是预防懒惰的强大力量。不想劳动,也是从思维懒惰开始的。而我们教育者却只知道迫使学生用手干活。其实,无论多么单调的体力劳动,都有发展创造思维和激发激情的天地。思维会召唤双手,使劳动成为大脑和双手和谐运动的游戏。

虚荣心——儿童心灵的又一个大敌。过分追求荣誉、渴望表扬和高分、爱出风头,这些都是虚荣的表现。遗憾的是,儿童心灵的这些毛病往往是学校造成的。当教师忽视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而过分强调学生的外在动机时,后果尤其严重。

过分看重分数在给教育帮倒忙。学生题目还没答完,分数就已经出来了。过高的评价往往使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错觉,自我陶醉,瞧不起别人,需要和兴趣也日渐贫乏。虚荣是冷漠和缺乏同情心的另一种表现。

虚荣心会导致什么后果,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四年级一位女生把在校园拾到的20戈比交给了老师。老师在全班表扬了她,她的相片挂上了学校的墙报,广播里也报道了她的事迹。一个星期后,两个女学生也找到老师,一个交出5戈比,另一个交出10戈比,也说是在学校拾到的。这一次女教师没有表扬她们。两个小姑娘不高兴了,她们抱怨地问老师:“为什么墙报不写我们的事情?”后来才知道,钱不是捡来的,小姑娘只是想用钱“买”一个表扬……

教师们出于良好的动机,总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进行“道德评价”(“好”,还是“不好”)的行为。对一些正常的人际关系中应该有的行为也大加赞扬:扶老奶奶过马路,表扬;告诉生病的同学留了哪些家庭作业,表扬;“三八”节给妈妈准备了礼物,也表扬。而且不仅在同学面前,还在家长面前表扬。久而久之,儿童就产生了虚荣心,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满足。

必须铲除学校中滋生虚荣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理智地对待知识评价和能力培养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学校和班级里划分出一部分学生,给他们贴上标签,大肆宣扬他们如何才华出众?这里需要再重复一次:对有才能的学生,学习的难度要大一些;而那些被认为能力平平的学生,也要让他们有机会在某个方面获得优异成绩。总之,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这是预防虚荣心的最可靠的办法。

不需要对学生做的所有事情都给予评定。相当一部分的智力工作是学生本该完成的,特别是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引导学生不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认识兴趣而去学习。

在道德关系范围内,要特别谨慎地对待表扬。要努力引导人出自内心的需要,凭着良心去做好事,而不是贪图表扬。

最后一个措施——谨防幼稚病!我这里指的是人在精神发展方面的一种奇怪的疾病——“漫长的童年”,它的主要表现是精神上的不成熟。在学校常常能看到一些十五六岁的学生,他们的身体发展接近成人,而在精神、道德和劳动发展方面却滞留在十岁、十一岁孩子的水平。冬天,有所学校派一组十六岁的九年级学生去集体农庄的果园,让他们摘下树上布满虫卵的叶子。零下三度的天气,四周一片寂静。在这种条件下,同样也是十六岁的建筑工人要在室外一连工作六个小时,而我们的学生却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他们丢下工作,跑回学校取暖。这是学生在劳动、道德方面不成熟的典型事例。

天真、无能、无力自卫、不会劳动、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所有这些都导致了思想的幼稚。我曾经听过几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回答有关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问题。她们狭窄的视野、幼稚的评论、孩子气地看待各种复杂的生活现象,让我十分惊讶。

幼稚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束缚人的精神,束缚人的创造,把人的社会生活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

怎样才能预防这种疾病呢?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把人的精神、道德的成熟和劳动成熟统一起来,把人的身体锻炼和精神的磨炼统一起来。如果学生生活得很轻松,不经历任何困难,不经受任何磨难,不知道什么是汗水和老茧,他们就永远也不会在精神、道德和劳动方面成熟起来。

为了使精神的成长和劳动的成长统一起来,我们让十二三岁的少年做一些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智力的工作。到十五六岁时,工作的紧张度变得更大一些,几乎接近成人。天气不太冷的话,就让十二三岁的少年在空气新鲜的室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十五六岁的青年,则要在零下十至十五度的严寒中,有时甚至在暴风雪中劳动,比如到田里为畜牧场取运饲料。这些少年和青年从自己的经验中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工作,体验到不去战胜困难,就不会有生活。这种切身体验才是使精神和劳动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那些在青少年时期就学会真正的劳动,学会战胜困难的人,才不会孩子般地天真,才会像一个成人那样去思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