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我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家庭是用永不间断的爱情劳动建造起来的。”爱情劳动,就是竭尽全力,在孩子身上再现自己,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内在的精神美。如果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您忠实于他们,您对妻子的爱情就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它只会变得更加深沉和专一。爱情,这是勇敢精神创造的娇嫩、柔弱、任性的孩子。要在自己孩子身上延续自己,你就必须做一个在爱情上勇敢的人。
儿子心上的烙印
1.幸福和不幸的家庭
这是乌克兰民间的一个古老传说。
母亲就这么一个儿子,珍贵无比,怎么也爱不够。她把清晨的露珠一滴一滴收集起来给儿子洗脸,用最讲究的绸缎给儿子缝制衬衣。儿子长大了,身材匀称,容貌漂亮,娶了一个天仙般的姑娘做了妻子。小伙子把妻子带回了家,可是美丽的妻子却不喜欢婆婆,甚至憎恨她。母亲怕和媳妇打照面,总是躲着她,最后只好搬到外面的棚子里住。即使这样,美人还不甘心,她对丈夫说:“如果你还想和我一起过日子,你就杀死你的母亲,把她的心取出来,放到火上慢慢烘烤。”
儿子完全被妻子漂亮的容貌迷惑,听了这话,心都没有颤抖一下就对母亲说:“妈妈,妻子命令我杀死您,她要我取出您的心放到火上慢慢烘烤。要是不听她的,她就要离开我,可我不能没有她……”母亲哭了,说:“好吧,儿子,就照你心里想的去做吧。”
儿子领着母亲走进了密林。他找了块空地,掰了一些干树枝,点起篝火,然后杀死母亲,取出她的心脏,放到烧红的木炭上面。火苗烧得树枝噼啪作响,突然,一小块木炭飞了出来,正好打在儿子的脸上。儿子大叫一声,慌忙用手捂住被火烫伤的地方。此时,正在木炭上烘烤的母亲的心也骤然颤动了一下,喃喃地说:“我亲爱的儿子,你疼吧?快去摘片车前草叶子,火堆旁就长着有。你把叶子贴在烧疼的地方,把妈妈的心贴在叶子上,止住疼后再把妈妈的心放回火里……”
儿子听了失声痛哭,急忙从火中取出母亲炽热的心,把它捧在手上,放进自己的怀里。他无比痛苦,泪流满面:他终于明白了,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会像母亲这样热烈而真诚地爱他。母亲的爱是如此巨大、没有穷尽,母亲希望儿子快乐、幸福的心愿又是如此强烈——母亲的心脏恢复了跳动,被剖开的胸膛合拢了,母亲站起来了!她把长着一头鬈发的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儿子憎恨美丽的妻子,不可能再回她的身边,母亲也不愿意回家,于是母子二人向着辽阔的草原走去,最后变成两座高高的山岗。
这就是人民用智慧创造的传说。“人类因为有了母爱才得以生存,没有什么比母亲的爱更强烈、更圣洁、更无私。任何的眷念,任何的爱情,任何的热望,和母爱比起来,或者软弱无力,或者夹杂着个人的私欲。”别林斯基赞美母爱的这些话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生命已进暮年的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子女的感激和亲情更让他们感到慰藉和幸福;最让他们痛苦和失望的,也莫过于子女的疏远和绝情。
“忘恩负义”“不孝之子”,这也许是老百姓谴责一个人时用的最重、最严厉的话语。我在学校工作三十二年,最早坐在课桌后面的那些孩子早已做了父亲和母亲;我亲眼看到了几百个人的命运,清楚知道每个人的命运是怎样造成的。生活使我相信,应当像劳动人民一样培养人的纯洁和高尚,应该从这永不干涸的道德源泉中汲取培养真正的人性、真正的兄弟和同志情谊的精神力量。现在请听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它不久前就发生在我们镇子里。
玛丽娅和赫里斯京娜是邻居,她们都在集体农庄工作,都养大了一个儿子。玛丽娅的儿子叫彼得,赫里斯京娜的儿子叫安德烈。两个儿子是同龄人,一九三九年的秋天,他们都到了服兵役的年龄。
玛丽娅和赫里斯京娜一起把儿子送到了部队。回来后,她们经常在一起算计,还要等多少天,蓝眼睛、浅色头发的彼得和黑眼睛、头发像乌鸦翅膀般黑亮的安德烈就能回来。
不久战争就开始了,德国侵略者占领了乌克兰。两年中两位母亲没有得到儿子的任何消息,她们苦苦地盼着。苏联红军解放了乌克兰,赫里斯京娜和玛丽娅收到了装在蓝色三角信封中的军中来信,孩子们都还活着!她们高兴得连心都在颤抖。战争的炮声终于停止,彼得和安德烈都健康地回来了,母亲们备受煎熬的心充满了欢乐。
遗憾的是,没有高兴多久,两位母亲就都遇到了不幸,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完全不同。玛丽娅两脚不听使唤,倒在床上不能行动。彼得的处境很艰难: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突然病倒,就像人们常说的,麻烦一个接着一个。黑眉毛的未婚妻一直等待着彼得,他们高兴地决定结婚,可结婚前加林娜怀孕了。按照民间的习惯,儿子应该把怀孕的姑娘带回家,但是妈妈卧病在床,彼得顾不过来。看着儿子发愁的样子,母亲也很不安,她对儿子说:“别让加林娜蒙受羞辱,把她接回家来做你的合法妻子。至于我,就让老天爷来安排吧。”加林娜进了家门,夫妻十分恩爱,要不是母亲有病,一切都会非常美满。
听说基辅有一位名医,彼得和加林娜卖掉房子,凑足路费,把妈妈送到了基辅。医生告诉小两口,母亲需要在医院住上一年半或者更长的时间。
两个年轻人的生活变得十分艰难,但他们时时想着要帮助母亲。加林娜的衣服卖了,彼得的手风琴也卖了,他们一心一意要治好母亲的病。
两年后母亲终于痊愈出院。她对乡亲们说:“不是药物,而是两个孩子的一片孝心治好了我的病痛。”
镇上的人们以十分尊敬的心情谈论这件事情,交口称赞彼得和加林娜。他们告诫自己的子女,人生在世,就要像彼得和加林娜那样活着。
让我们暂且放下幸福的玛丽娅和她幸福的儿孙们(在我们这里,婆婆称儿媳为女儿,儿媳称婆婆为母亲,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再看看赫里斯京娜的命运。赫里斯京娜的儿子安德烈回来时拎了几箱子战利品,但从来不在母亲面前打开它们。他嫌母亲的房舍太狭窄,于是在镇边靠近田野的僻静之处盖起了一座砖房,房顶上铺的是当时极为罕见的锌板。他结了婚,小日子过得挺好。
而赫里斯京娜的房子眼看就要倒塌,她请求儿子修修屋顶,儿子却说:“我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你自己想办法吧。”母亲哭了,自己在房顶上铺了一些草。她想:“只要我身体健康,这还不算真正的不幸。”真正的不幸终于来临——赫里斯京娜一侧手脚失去知觉,瘫在了床上。邻居们找到安德烈,对他说:“安德烈,你还有良心吗?你的母亲病了,你应该去照料她。”安德烈嘴里答应着,却从来不去。好心的邻居们照料着有病的老人。
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赫里斯京娜的病情没有好转。儿子一次也没有探望过母亲。镇上的人纷纷议论:不孝的儿子抛弃了母亲。乡亲们骂安德烈忘恩负义,后来干脆骂他是畜生。大家见他就躲,从不和他打招呼。安德烈又孤立,又害怕,最后自杀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有的子女会那么绝情寡义?这种铁石般的心肠又是怎么养成的?人们不由想起了这个不幸母亲的一生。赫里斯京娜一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宝贝儿子安德烈卡(安德烈的爱称)身上,连觉都睡不安稳。大家想起了集体农庄成立之前赫里斯京娜和丈夫下地割麦子时的情景。那时,她每次下地前都要在马车上放些芳香的干草,再铺上白色的亚麻布床单,然后把睡着的安德烈卡连枕头带被褥一起抱上马车,还要把他的脸遮起来,免得太阳晒坏了她的小心肝。父母干活时,安德烈就这样躺在旁边的马车上;而别人家像他这样八岁的孩子,早就在做拾柴、打水、点燃篝火这样的活计了,只有安德烈百无聊赖地闲躺着。
安德烈卡长得健康、活泼,母亲非常疼爱。她老是担心有什么事情会让儿子伤心,生怕儿子灿烂的童年会因为一丁点痛苦而暗淡无光。在一个秋天,赫里斯京娜为儿子煎了一盘蘑菇,然后拌上酸奶油,安德烈卡吃得很香,母亲就天天做给他吃。附近的蘑菇越来越少,母亲只好到十二里以外的森林采摘。有一天母亲不小心划破了脚,好不容易才回到家里。可她极力遮掩这件不幸的事情:怎么能让自己的痛苦破坏安德烈卡的好情绪呢?“难受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孩子知道?”——每当赫里斯京娜想在孩子面前掩饰什么让人忧伤的事情时,她总是这样想,这次也是一样。她随便包扎了一下伤口就到邻居家去了。从此以后,女邻居每天都送来一篮蘑菇,作为交换,母亲送给女邻居自己缝制的绣花衬衫。
就这样,安德烈卡从来就不知道,为了他,母亲遭受过什么样的不幸和痛苦。他心里装着的只有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他只知道别人应该让他享乐,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为别人创造幸福。就这样,安德烈变成了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2.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
彼得鲁斯(彼得的爱称)的童年却完全两样。玛丽娅也非常疼爱儿子,但并不向他掩饰生活中的各种麻烦。在生活中,快乐和忧愁、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从小就应该教育孩子不仅用理智认识世界,还要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会在幼小的心灵激起最不相同的感受、体验、冲动和追求,而怜悯、仁慈、同情这些情感,尤其会在儿童心里留下特别深刻的烙印。玛丽娅有一颗敏感的慈母之心,她要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有许许多多的人和我一起生活,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和愿望,他们也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要成为一个最幸福的人,就要尊重别人的内心世界,既要热诚、体贴,又要有一定的分寸。当然,玛丽娅不能时时处处不断重复这种人民的道德信条(孩子还不能理解这个高深的道理),她只是教导儿子去这样生活。
玛丽娅有个邻居是个孤身的老太太。我记得,每当玛丽娅的大果园里有什么水果成熟了——樱桃、苹果、梨子或者葡萄,母亲总是把最先成熟的果实装进盘子,招呼彼得鲁斯:“快,给老奶奶送去!”孩子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嘴上说一说爱人类,要比冬天里帮助亚里娜奶奶劈些木柴容易得多。”玛丽娅教育儿子说,“人类离我们很远,而亚里娜奶奶就在我们身边。如果她没有柴烧,良心会让我们一夜都合不上眼。听着,儿子,要用自己的心去关心别人的疾苦。”
许多年过去了,彼得和加林娜的孩子们早已从我们学校毕业。我从事教育工作也已经是第四十个年头了。我盼望着在阳光灿烂的九月,在新学年的第一天,能在学校门口迎接彼得和加林娜的孙子们——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对我来说,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开始的。我在孩子们快乐的眼睛里看见了他们对盛开着的玫瑰的赞叹,看见了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某些新奇的现象——天空的白云像神奇的小鸟,五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时的惊讶。孩子们还高兴地给我展示准备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社会和家长给了孩子们这么多的快乐,多好啊!但是,看到孩子们无忧无虑的面庞,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总是隐藏着一丝忧虑。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安德烈卡,那时他也总是这样的快乐,他甚至也不调皮,可是后来……
有一个永恒的教育问题,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总是让我放心不下: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怎样把严格要求和关怀,严厉和抚爱,服从和自由很好地结合起来?有个编辑部曾经一次就收到几十封父母来信,它们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明智的父母之爱?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公民都把塑造人——培养孩子的智慧、情感、意志、性格、美德以及独特个性,在自己孩子身上重现自己并且创造一个新人——看作最伟大的事业和无可比拟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同胞创造点什么:面包或者机器,衣物或者宇宙飞船,牲畜良种或者新的交响乐曲。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非常个性化同时又非常社会化的工作,这就是教育和培养人。我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才能让他们继承好我们的事业?我们做父亲的要在自己儿子的心灵里留下些什么?这些问题和建造工厂、安装石油管道、建设电站一样的重要,一样应该认真思考。
我们做父母的正在为子孙幸福建设共产主义。我们生活、劳动、为理想而斗争,实质上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我属于在1941年艰苦年代拿起武器、参加苏联红军迎击敌人的那一代人。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战火中牺牲,成千上万个弟兄们的陵墓上,已经有了二十岁大树的婆娑身影。繁重的劳动就落在了我们这些幸运地从战场活着回来的人身上,我们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工厂、城市、电站,建起了条件极好的学校和文化宫。
我们的妻子是幸福的,我们做父亲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孩子在一天天成长。我们看到又有一座新的儿童营地建造起来了,一群群兴高采烈的孩子和妈妈、奶奶、爷爷一起走向开往营地的公共汽车,我们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奶奶和爷爷拎着小皮箱,母亲们一次又一次说着告别的话。汽车开动了,身后扬起的尘土笼罩了英雄陵墓上的栗树……每个星期我们都去营地探望一次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是十四五岁的人了。我们十分仔细地询问他们吃什么,玩什么,在得知食堂的窗玻璃碎了之后,我们发怒了:总务主任干什么去了,要知道这会让孩子们感冒的呀!我们刚刚向夏令营负责人表示了自己的愤怒,总务主任就带着工人赶来——食堂的窗玻璃安上了。
所有这些,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显得十分平常、合情合理。我们应该为此而高兴。如果有谁对现在的生活感到遗憾,说什么艰难的日子对教育孩子更有利,这是在说蠢话。孩子们忍饥挨饿,一小块面包成了他们的幻想,这种苦日子让它一去不复返吧!但是,有一个问题使我相信,也使许多做父亲的感到不安:我们对儿童的爱,确确实实是一个巨大的、永远也不会熄灭的火炬,但是,它能在孩子的心里燃起回报的火花吗?孩子是否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是父母用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是否感受到有许许多多和他们非亲非故、但像亲人一样亲近的“外人”在为他们日夜操劳?他们知不知道,如果没有父母和这些“外人”的奉献,他们甚至都不能活下去?我们对子女的爱是不是总是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明智的父母之爱究竟体现在哪里?
我亲眼看到我所教过的几百个孩子的命运,它使我坚信,最明智的父母之爱在于:我们做父母的,要善于让自己孩子看到和感受到,他们幸福生活的真正的源泉在哪里。
就其本性来说,儿童对幸福的理解是自私的。在他们眼里,长辈为他们创造快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他们亲身体验到长辈的劳动和汗水是他欢乐生活的最重要的源泉之前,他们会一直认为母亲和父亲只是为了他们而活着。而这种切身体验永远不会自发产生,它需要成人的启发。
有种观点曾经广为流传:说什么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忘恩负义的儿女,往往出自远离生产劳动的知识分子家庭。这完全是无稽之谈,生活已经驳斥了这个杜撰出来的公式。事实是,铁石心肠的人往往出自那些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没有任何要求的劳动人民家庭,包括工人家庭、集体农庄庄员和知识分子家庭。乍一看来似乎有些反常:这些诚实劳动的家庭,父母都善良、热诚、明理、富有同情心,怎么孩子却冷漠无情、毫无恻隐之心!在这里没有什么不可理喻的:孩子变得铁石心肠,是因为他是一个只知道寻求欢乐的人;他生活的全部乐趣是索取和获得——而这,恰恰就是家庭教育中最令人担心的事情。
3.明智的父母之爱
我认为,教育家长理智地爱孩子,是建设我们社会道德基础的一项非常重要、非常细致的任务。遗憾的是,不仅许多家长,甚至一些党的工作者,却把二者割裂开来,他们认为公民的社会活动与子女教育无关,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
教育人,教育自己的子女,为社会培养人,这是公民最重要的、第一位的社会活动,是公民应该履行的社会义务。绝大多数家长都很明白这个道理。在我们学校的一次家长会上,当一个五年级学生的父亲推托自己社会事务过于繁忙,腾不出手来管教儿子时,其他家长毫不客气地对他说:如果连自己的儿子都顾不上管教,您这个社会活动家简直就毫无价值。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实际上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让家长掌握父母之爱的真谛是我们“家长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和家长的谈话始终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怎样爱孩子才是明智的,在家庭里怎样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抚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谈话时我们很注意把握分寸,不去触动属于家长隐私的敏感问题,只是努力帮助家长在疼爱子女这个精神生活中最细腻的方面不犯错误。
父母没有理智的爱只会伤害孩子。畸形的父母之爱主要有以下三种:娇宠放纵的爱、独断专横的爱、赎买式的爱。
对子女娇宠放纵是父母和子女关系中最可悲的一种。这是一种没有理智、出自本能的爱,它时时让人联想起母鸡对小鸡的爱。父母像对待上帝那样盲目地宠爱孩子,对孩子跨出的每一步都感到高兴,却不去思考这是怎样的一步,它把孩子带向何方。
我亲眼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女邻居和谢廖沙的母亲站在院子里谈话,一旁的谢廖沙就在妈妈的眼皮下撒开了尿,母亲却宠爱地说:“您瞧我这儿子,谁也不怕。”
漫不经心的娇纵导致了可怕的后果,它使孩子随心所欲。野蛮人、下流胚和无赖汉的座右铭成了他的行为准则:我想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了。靠父母抚养的子女变成了家中的小暴君。娇惯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可以”“不可以”“应该”“不应该”的概念。对他来讲,似乎一切都是可以的,应该的。他成了一个为所欲为、近乎病态的人。生活对他的要求,哪怕是很小一点,也会让他感到难以承受。娇惯出来的孩子极端自私,不懂得自己对父母的责任,不会也不想劳动。他目中无人,感觉不到周围的人,首先是他的母亲、父亲、奶奶、爷爷也都有自己的愿望、需要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逐渐形成这样一个信念:他来到这个世上,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对父母很大的恩赐了。
去年秋天,一本文艺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一些一年级小学生走进教室,在各自的座位上坐下;教室门口和窗户外边,挤满了幸福的妈妈和爸爸,他们向教室里张望,脸上露出甜蜜的感动,这种感动同样也写在了女教师的脸上。孩子们感觉到所有的人都在非常感动地望着他们,此时此刻,他们心里想到的就已经是:他们来到教室,坐在了课桌后面,这就是他们很大的功劳。这幅照片引起我的深思。
孩子使我们的生活有了乐趣,我们为了孩子的幸福而生活和劳动,所有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给孩子们讲这些,甚至编成戏剧来宣扬,这是在把孩子引入歧途,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放上了一条蛀虫。我们做父母的不断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你就是我们的快乐和幸福”,于是他就越发地相信,他从我们这里获取物质和精神的好处,本身就是在给我们做大好事。既然是这样,当然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做,我的一切愿望都应该得到满足。任性和那种儿童式的虐待的种子就这样落进了儿童的心田,日后家长将会为孩子的这些恶习痛苦不堪。
独断专横的爱是非理性的、本能的父母之爱的另一个变种。一九六七年一月二十二日的《工人报》刊登了九年级学生托利亚在绝望中写的一封信。这位十六岁的少年学习成绩经常是“四分”和“五分”;在家里,所有该帮父母干的活儿,比如擦地板、洗餐具、为全家人洗衣和擦鞋,他都努力去做。“父母给我穿得好,也操心让我吃得好。”托利亚在信中写道:“但是,无论给我添置什么新东西,他们总要无休无止地数落我……”经常的责难使得家庭气氛紧张,活像地狱,这让托利亚十分痛苦。但是父母却说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爱儿子,希望他幸福,他们是在教导儿子如何生活,是想让他更聪明,更尊重父母。
我知道一些像托利亚这样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活得很苦。蒙昧无知加上利己主义,是家长独裁的土壤。这些家长对待子女就像对待自己手中的一个物件:我的桌子,我想摆在哪里就摆在哪里;同样,我的女儿,对她,我想怎样就怎样。我认识一个父亲,他甚至专横到了这种程度:他给十五岁的女儿、八年级的学生买了一双时髦的鞋子和一件漂亮的连衣裙。他命令女儿把鞋放在做作业的桌子旁边,裙子也挂在那里。他警告说:只有学季结束时所有功课的成绩都不低于四分,才能穿上新鞋、新衣;只要一门功课得了三分,就别想碰一碰它们!
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专横霸道、以控制别人为乐的人更叫人厌恶。
父母蒙昧无知、专横暴虐,会使儿童从小就曲解人的善良本性。他不再相信人,不再相信人性。专制、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吹毛求疵、无休止地责难,这种恶劣环境使孩子变得暴躁、执拗、凶狠无情。在我看来,这是儿童、少年精神世界中最让人担心的东西。专横暴虐使家庭失去了温暖,而温暖是使孩子善良、理智、谦让、沉稳的源泉。在童年没有享受过家庭温暖的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会变得粗野和冷酷。
有一个问题常常使得一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儿子小时候是个温顺善良的孩子,长大了却变得粗野、古怪、为所欲为。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我绝对相信这是因为父母滥用家长权威,使儿童意识到了暴力的存在,意识到暴力是压迫他的意志的凶恶力量。其实家长应该做的,是利用自己的权威激励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确确实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愿望。应该非常谨慎地使用家长权威,亲近孩子,小心不要挫败孩子娇嫩柔弱、但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冲动。如果您不理智地使用自己的权威,把它变成暴虐的专制,孩子善良的愿望就会破灭,孩子的心灵就可能发生最让人担心的变化。
请尊重儿童想做个好人的愿望!这个愿望是人最细腻、最微妙的精神活动,要无比地珍惜它。不要滥用自己的权威,不要把本来可以使父母变得聪明的权威变成专制的大棒。记住,您的儿女是和您一样的人,如果有人试图把他变成自己可以任意施暴的玩意儿,肯定会激起他的精神反抗。
有些家长不知为什么会认为,有了“适当的压力”,孩子学习就会得五分和四分。不少家长认为,对学习的评价也是对孩子德行的评价。这是十分错误的认识,它严重地伤害了孩子,有时简直是在摧残他们的心灵。把对课业学习的评价和对人的道德面貌的评价混淆在一起,是盲目追逐分数的结果。把分数当作教育是否成功的唯一指标,这是学校教育的一大不幸。教师和家长坐在一起商谈学生的教育问题,自始至终只谈分数。所有这些都直接导致这样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孩子;分数不够水平,人也就不够水平。
这种缺乏教育学知识的观点把人野蛮地肢解开来,人不再是许多特征——品德、才能、志向、爱好的统一体。遗憾的是,这种荒谬的观点已经渗透到家庭和社会生活。大量的文章在宣传这种观点:三分不仅意味着知识薄弱、也意味着它的主人是个无用的人。读到它们,我不能不感到愤怒。
“三分,这是对学生的知识完全满意的评定。”——亲爱的教师同志们,该是我们坚定地对自己这样说的时候了。顺便说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师都持这种正确观点,教育中的弄虚作假就会消失,教师再也不会给不满意的知识也打三分;父母也不会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要知道孩子们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个孩子可以轻轻松松地得四分、五分,另一个孩子很努力却只能得三分——我们即将普及中等义务教育,记住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赎买式的爱是不理智的父母之爱的第三个变种。有些父亲真诚地相信,只要满足孩子所有的物质需要,就算是履行了自己作为家长的全部责任。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身体健康、拥有全部的课本和学习用具——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些父亲以为父母对子女的爱可以用物质上的花费来测量,起码可以用金钱的付出来赎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有一些父亲——尽管为数不多,还是应该提出来,患了精神—情感冷漠症,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父母之爱,在精神和情感上冷漠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母亲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人,母亲和孩子保持着经常的精神交往)。这种现象与父亲的教育水平无关,它的根本原因,是认为教育孩子不是公民应尽的社会义务。
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母亲再不给孩子以足够的关注,如果她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中心,那么,精神的空虚和贫乏就会笼罩着孩子。他们生活在人群之中,却不认识人,对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首先是温存、同情、怜悯、仁慈感到完全陌生,难以理解。他们可能成为完全不懂得感情的人,这是最危险的。学校对这些孩子负有很大的教育责任,他们应该在学校接受专门的情感教育,这是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遗憾的是,教育学没有研究这个课题。谁也没有专门研究学校应该怎样教育那些由于家庭原因而情感冷漠、精神空虚、失去个性的孩子。学校做的,最多不过是帮助这些“谁也不需要”的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那么,真正的父母之爱究竟是怎样的呢?
4.手捧鲜花的人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爱自己的子女?为了使他们成长为真正的人,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些什么?怎样才能使父母的爱在孩子心里燃起永不熄灭的感激之情?怎样才能使父母给予子女的一粒粒细小的金沙,变成造福于人民的黄金富矿?
把孩子造就成人,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劳动,而其中最复杂的工作,也许就是教孩子学会认识人、理解人。父母要用自己的爱激发、引导孩子关心周围世界,关心由人创造、为人服务的一切事物;当然,首先要引导孩子关心的,是人自己。——真正的父母之爱就应该是这样的。我坚信,在儿童心灵培养人的高尚品质,是从帮助孩子与其他人建立最富有人性的关系,培养他敬重人、首先是敬重父母这种纯洁、高尚的情感做起的。
一跨进学校的大门,孩子们就成了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年,学校和父母密切联系具有特别的意义。在这里我要强调,是和母亲和父亲两个人建立联系,而不只是母亲。教师、校长与父母每周的个别交谈,我们的每一次深思、每一个建议,都是造就人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和家长一起思考:为了让儿童切身体会到自己是生活在人群之中,还应该让他积极地做些什么。
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使学校生活,特别是小学阶段的生活成为培养孩子诚挚和善良品性的学校。关心他人的幸福,为别人创造美好生活,是这所学校最重要的课程。所有能给孩子美的享受,能使他们快乐、满足的事物,都有神奇的教育力量。我们教育孩子们为家庭,为母亲和父亲,为身边其他的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每年的秋天,家庭都要欢度玫瑰节——这里我也要强调,玫瑰节首先是家庭的节日,然后才是学校的节日。在这一天孩子们并不集会,也没有那种违背儿童天性、缺少孩子真情、刻意造作出来的庄严气氛。在我们这里,孩子们的节日主要在家里度过,但是学校帮助他们做好准备。
在玫瑰节这一天,每个孩子都要在自家的宅院里种上几株玫瑰。我们给孩子准备好花苗,对他们说:拿去栽上,孩子们,好好照料它们!玫瑰花会使你们的家变得更美,会给你们的母亲、父亲、奶奶、爷爷带来欢乐。
孩子们栽下了玫瑰,他们要常常提醒自己:该浇水了,该防冻了,土也该松一松了。他们还不习惯为这些事情操心,也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老师描绘的繁花似锦、芬芳馥郁的情景,对他们来说实在太遥远了。孩子没有耐心去等待,也没有实现这幅远景的本领,这就需要我们教他们,在劳动中教他们。
终于,第一个花蕾出现了,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一朵朵玫瑰相继开放,有的血红、有的粉红、有的深蓝、有的浅蓝,在灿烂的阳光下鲜艳无比,香气扑鼻。这个时候孩子们高兴极了,两眼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他们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这种快乐不同于收到父母礼物时的快乐,不同于闲暇休息时的快乐,也不同于外出旅游即将出发时的快乐。
这是在为最亲爱的人——母亲、父亲、奶奶、爷爷做了好事以后感受到的快乐。这件事情之所以触动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如此感动和喜悦,是因为做好事本身就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孩子焦急地等待着花蕾开放,在这件事情上他已经有了耐心。如果有谁摘下他准备送给母亲的花朵,这简直就是孩子的灾难。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种痛苦,他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
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们摘下玫瑰送给母亲时那副高兴的模样更让我感到幸福的了。这时候,孩子们的眼睛焕发出的,是纯真的人性的光芒。来自内心深处的欢乐——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欢乐——使他们的眼睛熠熠生辉。
有了这种美好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对美也就有了新的认识。在他的眼里,花满枝头的苹果树,正在成熟的一串串葡萄,静息无声、仿佛正在沉思的朵朵菊花,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这样的孩子不会随便折断树枝,揪摘花朵,良心使他下不了手。
“手捧鲜花的人做不出坏事。”——应该怎样爱孩子,应该在子女的心灵留下什么,索洛乌欣[5]美丽的诗句告诉了我们答案。亲爱的父亲、母亲们,我们已经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了爱人——爱父母和所有的人的火种,孩子们有了做个高尚、善良的人的愿望,父母的爱应该像一阵阵清新的风吹进孩子的心灵,使这人性的火花越烧越旺。
学校生活的第一年过去了,孩子们升到了二年级。这时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修建知恩果园。这个果园是为那些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了四五十年、甚至七八十年的老人们修建的。我们选择一块荒芜贫瘠的土地,给它施上肥料,然后栽上葡萄、苹果、梨子和李子。这个活儿可不轻松——常常需要运来几十吨的淤泥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一个崇高的目的鼓舞着我们——我们将给人们带来快乐!这种劳动也让我们自己快乐。
知恩园里的第一批果实成熟了,孩子们把村里受人尊敬的亲人——祖父、曾祖父们请到了果园。亲爱的家长们,让你的孩子也走这条道德发展之路吧!让他的劳动也充满崇高的精神!你会看到,当他摘下知恩园的果实献给在土地上劳动半个多世纪的老人们时,他会觉得自己正在攀登道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个瞬间会给他留下终生不忘的美好记忆。
孩子们体验到了无私奉献的快乐,他们也就拥有了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能够用自己的心去体察别人的需要,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帮助一起生活的同伴、朋友和亲人。需要人,希望帮助别人,在马克思眼里,这是一个自由人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有了这种需要,孩子们就会目光敏锐地观察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他会关心周围人们的行为举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体验过做善事的快乐的孩子,是多么体贴父母啊!他们知道父母工作劳累,需要休息;他们尽量使家里清洁、美观、宁静、温馨,他们懂得这是让母亲、父亲精神充实、愉快的最重要的条件。体验到为人创造幸福有多么快乐的孩子深深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或者差劲的学习成绩会使母亲、父亲伤心;而让最亲爱的人为自己操心,在这些孩子看来,是不道德的、恶劣的行为。
诚挚而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在那些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中看到了恶迹。“我要好好学习,我的妈妈有心脏病。”有一次四年级的科利亚对我说。孩子知道,如果他的计分册上出现不好的分数,母亲会难过的。他希望母亲心情宁静、愉快;他觉得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抚慰母亲;他不能让母亲有任何的不安。
作为父母,最为企盼的事情就是孩子能够好好学习。那么,怎样才能激起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呢?给父母带来幸福和快乐,这是孩子学习的强大动力。但是,孩子只有在有了使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体验以后,才会愿意为了父母快乐而努力学习。我深信,只要我们激发起孩子为别人的幸福做好事的愿望,引导他敏锐地观察周围世界,培养他体察别人精神世界的能力,孩子是会努力学习的。
我想起了一位名叫卓娅的小姑娘。母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对她百般娇宠。母亲得了重病,病情时好时坏,身体变得十分虚弱。我们认为,学校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是让小姑娘学会从母亲的目光、说话的语气和一些特别的动作,敏锐地察觉母亲正在经受的痛苦,让她学会体谅母亲忧伤和愁苦的心情。但是,让一个心灵从未体验过感动的孩子做到这点非常困难。
卓娅所在的三年级准备沿第聂伯河做一次为期五天的有趣旅行。卓娅的妈妈来到学校,询问应该为女儿准备些什么。她很难受,但是尽力装出没事的样子。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说服母亲:卓娅哪儿也不要去,不能把重病的妈妈一个人丢在家里。我从教室叫来了卓娅,劝她不要去旅行了。小姑娘听了大哭不止。
“难道你没有看到妈妈病成了什么样子吗?”我问,“她病得很重,为了装出健康的样子她费了多大的力气,难道你看不出来?”
小姑娘困惑不解地望着我。
“我从哪里知道这些?”卓娅用冷漠的语调说,“要知道,妈妈从来都不讲她是健康还是有病。”
不能和同学一起去旅行,这让卓娅很不高兴。从道理上,她懂得不能把妈妈撂在家里不管,但心里却很不情愿。真正的不幸就在这里。我用了不止一年的时间,努力唤醒小姑娘这颗冰凉的心。我告诉她要注视人的眼睛,因为它是人心灵的一面镜子;告诉她要善于觉察别人的境遇,他为什么事情高兴,为什么事情忧伤。
有一次我和卓娅在集体农庄的甜菜地里干活,一起干活的还有八位集体农庄的女庄员。我告诉卓娅,其中有一位母亲,她的三个儿子都在前线牺牲了。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丝毫不会减轻母亲心中的伤痛。每个有同情心的人都能从母亲的眼睛深深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卓娅结识了这位英雄的母亲……这一天在她心里留下的印迹一生都不会磨灭。卓娅的心不再冷漠,她变成了一个温柔、体贴、细心的女儿,每天晚上都在家里陪伴妈妈,尽其所能让妈妈快乐。
现在卓娅已经成年,出嫁了,有了一个儿子。去年秋季的一天,卓娅急匆匆地赶到学校,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走,快走,有人急需帮助,我担心会出事情!”稍稍平静以后,她告诉我说,在密林里的老树墩上坐着一位悲伤欲绝的老人,佝偻着身子,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听。“他的眼睛充满了痛苦和悲伤,必须赶快去他那里。”卓娅最后这样说。
我们赶到了森林。老人是我们镇上的居民,他遇到了极大的不幸:三天以前他埋葬了自己的妻子。他的兄弟和儿子都在前线牺牲,现在他孤苦伶仃,没有了一个亲人……我们把老人送回家,但是老人害怕孤独,不愿进屋。于是少先队员们每天都到老人家,像亲人一样陪伴他。卓娅和老人交上了朋友,和少先队员也交上了朋友。孩子们在老人宅旁的空地上开辟了一个很大的玫瑰苗圃。“如果没有卓娅和孩子们,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安德烈爷爷有一次这样对我说。
我们究竟应该在孩子心里留下些什么?作为父亲,请你经常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在为人的伟大尊严而斗争的几千年的历史中,劳动人民历尽磨难,创造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些财富留给孩子们。让我们永远牢记,在一个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的社会里,最伟大、最光荣的创造,就是对人的创造!
寄语父亲们
冬天的晚上,常常有些学生父亲来学校和老师们聊天。于是我们就围坐在一起谈论一个特别的话题——男人在家庭的崇高使命。这种谈话很有意义,因为在子女的教育中,父亲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孩子们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父亲是个坚强刚毅、承担得起家庭责任的人啊!但愿每一个做父亲的都知道并且能够理解孩子有多么需要他,多么希望他是一个既聪明又勇敢的男人!
五十年代初,我们学校有两个二年级的女学生是好朋友。叫娜达莎的那个小姑娘从小就没有了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她常常问妈妈:父亲呢?我的父亲在哪里?每次妈妈总是难过地不说话,有一次甚至大哭了起来……自从上学以后,懂事的娜达莎就再也不对妈妈提起父亲了。
娜达莎的朋友娜斯嘉是个令人羡慕的孩子,她既有母亲,又有父亲。有一次娜斯嘉到娜达莎家做客,她问娜达莎:“你的爸爸呢?”小姑娘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有父亲,就撒谎说:“我的爸爸是个飞行员,他总在飞行,很少在家……”娜达莎每天都从母亲给的午饭钱里拿出几个戈比放在一边。有一天,她坐上进城的公共汽车,买了一顶飞行员的帽子……如果她的分数册上有了不大好的分数,她就会对朋友们说:“哎呀,爸爸又该责备我……”听娜达莎的口气,她不是害怕,而是在为自己的父亲自豪……
娜达莎长大了,现在她有了丈夫和两个女儿,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记得,这位年轻的母亲在送自己胆小的女儿上学的那天,曾对我说:
“您很难想象,我小的时候,多么渴望有个父亲啊!我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了一个父亲,好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我想象中的父亲善良、严厉,对我要求非常严格。那时候,我真希望他能从我的幻想中走出来,拿起我的日记本,对我说:‘喏,我的女儿,你写的都是些什么呀……’每次生病我心里都特别难受。我多么盼望有个高大强壮的男人走到我的床前,一边用手抚摸我的头,一边说:‘没什么,女儿,你的病很快就会好的……’”
我认识很多孩子,他们的父亲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光荣牺牲。现在他们已经是大人了,但是仍然珍藏着父亲留下的物品:星形勋章、皮带、手帕、钢笔、烟荷包、书包……在他们眼里,父亲的遗物是最神圣,最珍贵的宝物。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小谢廖沙。他的父亲是在喀尔巴阡山战役中牺牲的。收到装在蓝色信封里的阵亡通知书后,母亲哭了很久。战争结束了,士兵们从前线回来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一个长着小白胡子的士兵走进谢廖沙家的院子,对母亲叙说了她丈夫牺牲时的情景。“你的父亲是机枪手,是法西斯的炮弹杀死了他。”士兵对谢廖沙说,“在我忠实的朋友牺牲的地方,我只找到他的一个汤勺。”说着,他把勺子递给了小男孩。
许多年过去了,谢廖沙也成了一名战士。年轻人带着父亲的遗物去了部队。服役三年,父亲用过的那把铝制小勺始终和他形影不离。现在谢廖沙也有了三个儿子。孩子祖父用过的勺子放在了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我相信,这把小勺会永远放在那个地方。
如果要评价一个父亲是不是好公民,他能不能成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首先就要看他是不是承担起了对孩子的责任。
家庭中的关系历来就是这样:父亲为子女的健康、平安、幸福而付出的劳动,是他的道德面貌的集中反映。一个男人,越是自觉自愿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他的道德面貌就越是高尚,他也就越值得自己的子女效仿。
父亲是孩子最亲、最爱的男人。孩子的出世、孩子在生活中跨出的每一步、他的每一个行为,父亲都负有责任。在父亲的身份里,包含着使父母共同创造的新人道德日臻完善的伟大天职。
希望所有的父亲都能记住:儿女是不是听话、遵守纪律,决定于父亲对他们的负责态度。父亲为人民效劳,对祖国忠心耿耿,孩子们就会为此而骄傲。他们珍惜父亲为祖国做过和正在做的一切,珍惜父亲用心血和智慧为祖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们常说:“儿子要有自己的根。”父母的根,父母的功绩和荣誉不应该成为儿子赖以生活、赖以向人民索取财富和特权的资本。如果只有父母的根而没有儿子自己的根,儿子就会成为寄生在父母身上的野草。父亲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儿子就越是需要有自己的光彩。父亲要让儿子以自己为榜样,忠实于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而诚实地劳动,使儿子放出自己的光彩。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父亲身上发现那些具有永恒价值、足以使自己和家庭自豪的品德和精神。认识自己父亲的道德财富,是培养学生公民荣誉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课。
我们看看两堂这样的课。
放暑假了,父亲对别佳说:“跟我走,儿子,我们一起到我那块土地去看看。”
“什么,您有自己的土地?”儿子问。
“是的。”父亲回答。
他们先乘火车,又乘汽车,在路上走了很长的时间,最后来到森林的旁边。顺着林子的边缘,是一片宽阔平坦的土地,上面长着的麦子已经抽穗。
“这就是我的土地。”父亲说,“我在这里和法西斯匪徒作过战,从这里把敌人赶走。我曾经在这里流血……你看,受伤后我就躺在那个地方。”
儿子沉思着,用全新的目光,严肃地注视着这片在他看来再普通不过的土地。可能正是在这个瞬间,小男孩领悟了为人民效力意味着什么。就在这片土地上,他发现自己的父亲原来是祖国忠实的保卫者,是一个勇敢的人。我相信,如果每个做儿子的都能像别佳一样,在拜访了这样的土地以后总是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注视自己的父亲,那就不会再有不尊敬父亲、不听从父亲教导的儿子了。
我们再看另一个例子。
二年级小学生皮利普卡的父亲也和法西斯匪徒作过战,获得过“战斗功勋”奖章。冬天的晚上,父亲常常给他讲述战争年月走过的艰苦路程,讲大雪和沼泽地里的战壕,讲战士们怎样勇敢地和敌人拼杀。
一天晚上,皮利普卡听完父亲的故事,该睡觉了。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感叹地说:“您得到这枚奖章多不容易啊!”学年结束了,小男孩拿着一本带有漂亮画页的书回到家里——这一年他学得不错,书是老师发的奖品。妈妈微笑着翻看这本书,而一旁的皮利普卡却不说话。
“怎么了?学校发给你奖品还不高兴?”妈妈惊奇地问他。
“可是您要知道,获得这个奖品并不困难啊!”小儿子回答道。
不仅是父亲,我们当老师的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些问题。有时候我们不大关心怎样使“困难”“很好”“必须”这三个概念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融为一体。在培养孩子热爱、尊敬长辈(包括父亲)的感情时,我们教师应该非常敏感和有分寸。
一年级教室正在上课。女教师按着顺序一个个询问学生他们父亲的情况。女教师一边听孩子们回答,一边在小本子上记着什么。轮到佩佳了,他的脸色变得苍白。
原来,就在前一天,小男孩放学回家时,在酒馆附近看见了自己的父亲,他正趴在路边的栅栏上,醉醺醺地呆望着地面。“爸爸,我们回家吧!”佩佳哀求父亲,身边的行人望着他们,佩佳难为情极了……
阳光灿烂,拖拉机在田野上轰鸣,这个世界看上去宁静而幸福。可是,看着小佩佳不光要为酗酒的父亲哭泣,还要胆战心惊地等着老师的盘问,这时你还能感受到幸福吗?我们是否时时都能想到,在这样的时刻,小男孩会对所有光明、正确、使人快乐的事情都失去信心呢?对“正确的”东西——这个词我是从一个少年那里借来的,他在讲述自己家庭的忧愁时用了这个词——失去信心,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孩子只有在充满信心的时候才会感到幸福。不听教诲、不讲礼貌、举止粗鲁,儿童行为的所有这些表现都发生在孩子信心毁灭的时候。
如果有人问我,在我的工作中什么最困难,我会告诉他:和孩子们谈论他们的父亲母亲最困难。这里最细小的失误和疏忽都可能导致极其有害的后果。
教室里一片寂静,孩子们都在画画。突然一个孩子大声地说:“米佳的爸爸进监狱了!”帕夫利克和米佳是邻居,他从妈妈那里得知米佳的父亲被法庭定了罪,孩子的心里藏不住这样有趣的消息。
突如其来的事情容不得我细想。米佳的脸已经涨得通红,用来画画的铅笔在他手中颤抖。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我对孩子们说,“你们知道米佳的爸爸是个玻璃工,他来咱们学校安装过窗户的玻璃,还记得吧?监狱里也有不少窗户需要安装玻璃,这活儿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
米佳的眼里现出了感激的神情。
保护儿童的心灵是我们教师的天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仿佛突然被一把尖刀逼住,他大惊失色,完全被吓呆了。当孩子们希望能藏着、掖着的家里的一些隐秘的事情突然被张扬出来时,孩子的心情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告诉父亲们,你们必须知道孩子把你的堕落看成自己的灾难,把你的快乐也当作自己的快乐,你必须理解孩子的心情。要珍惜孩子对人的爱,要巩固孩子对人的信任。
我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从古至今都有这样的说法:好孩子是父母的光荣和骄傲,坏孩子给父母带来灾难和痛苦。自古以来,人就在精神和道德上有一种渴望做父亲、母亲的激情,把为人父母看作是一种最大的幸福。他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的生命,希望孩子能够继承先辈和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把它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
我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第聂伯河边一个古老村庄的真实事情:
在这个村子里住着一个老妇人,她生有五个儿子和七个女儿。每个儿子、女儿都有几个孙子,每个孙子又都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只有一个叫维拉的孙女,出嫁好几年了,还没有孩子。
夏日的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庆贺老祖宗——整个家族都这样称呼她——一百零七岁的生日。在苹果园里,儿子、孙子、重孙子们簇拥着她,纷纷向她致敬,祝愿她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称赞老人家思维清晰、目光敏锐、说话公道。老祖宗环视四周,发现所有的亲人都来了,唯独维拉不在。老人心疼起来,刚刚想问:“维拉怎么没来?”只见一个女邻居跑了过来,问候了老人,然后报喜说:“生了,维拉生了一个儿子!”
老祖宗深深地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她注视着每一个人的眼睛,轻轻地说:“现在我要走了。”于是,这个世上最幸福的人去世了。
已经很多年了,每天我都要接待一些父亲和母亲,其中有些人是欢欢喜喜来告诉我谁家生孩子了,谁家的孩子也快做母亲、父亲了。我十分珍惜家长对我的信任,他们遇上什么高兴或者烦心的事情,都会来找我,甚至把内心深藏的秘密也告诉我。一年又一年,我越来越相信,做父亲和母亲是人的第二次生命的开始。
什么时候我都不会忘记这件激动人心、使我深受教益的事情。我们学校曾经有个叫斯切潘的男孩。在老师们的记忆中,他善良、热心,但是非常淘气,调皮得简直让人难以忍受。许多年过去了,斯切潘成年了,结婚了,我们对他的印象也逐渐淡漠了。可是,有一天,我们正在教员休息室——一共有五名老师,突然,斯切潘兴冲冲地闯了进来,没戴帽子,手里拿着一瓶香槟酒。他请求大家原谅他的唐突,激动地告诉大家他的来意。
“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我刚从医院接回了妻子和女儿。亲爱的老师们,今天我的脑子好像突然开了窍。我突然明白了,真正的人是对别人负责的人。由此我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第一次看到女儿的小脸庞,眼前立刻就出现了我自己。我曾经让老师们那样为我操心……请你们原谅我这个不懂事的人,现在我明白了你们劳动的意义。请教教我怎样教育孩子……你们懂得这些……”
他还说,他和妻子说好了,就用他的启蒙老师奥丽佳·彼得罗夫娜的名字为女儿命名。于是,我们高兴地到他家,祝贺这位幸福的母亲。
几天过去了,几个星期又过去了。斯切潘常常带着自己的疑问到我这里:我们对奥利娅的教育正确吗?或者告诉我,孩子已经半岁了,她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已经在咿咿呀呀学说话了……他的问题和他激动的样子使我高兴,但是最使我高兴的,是他的责任感。“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在做什么,我都牵挂着家,牵挂着摇篮里的奥利娅,”斯切潘向我们倾诉他的感情,“好像有谁在不时地提醒我:你要是长时间不在家,家里会出事的……”
年轻的父亲带着自己和孩子母亲的快乐、担忧、疑虑来找我。每一次见到他,我也会立即问:“孩子怎么样了?”最让孩子父母高兴的事情,是奥利娅喜欢上了曾祖母玛利娅。奥利娅喜欢帮助曾祖母做事情,老奶奶也把曾孙女的帮助看作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我们在工作呢”“我们正忙着呢”“我们现在很困难”“我们已经累了”“我们该休息了”——这些思想深刻而且含有细腻、美好感情的话语,是奥利娅在和老奶奶交往中学会的。小姑娘用这些话来表达自己对曾祖母的喜爱、依恋和信任。我仔细查看这个家庭在怎样教育孩子。我高兴地看到,他们的孩子是在劳动活动中认识世界的,因此,孩子在了解事物和现象的时候,心里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孩子对自己周围的事情有自己的态度,小小的年纪,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就很清楚。小姑娘尤其不喜欢游手好闲和做事马马虎虎。
老奶奶重病卧床,奥利娅暗暗地独自哭泣,第一次体验到了人的痛苦和无奈。有一天,一大清早,年轻的父亲十分激动地跑来问我:“奶奶快死了,怎么办?不让五岁的奥利娅看看临终的亲爱的人,这样不太好吧?”我对他说:“不能把孩子从人的世界拉走,认识生活要从认识人开始。生命火花的熄灭——爷爷、奶奶的衰老和死亡也能教育孩子。”
假如你们做父母的正在竭尽全力,让自己的孩子有做一个好人的愿望,让他懂得珍惜自己的尊严,假如你们希望孩子坚决服从父母的话语和意志,那就让他从小就看到一棵完整的生命之树——从最细小的根须,到正在干枯、死亡的枝叶。
认识生活,珍惜生活,不使生活受到玷污,不让人的尊严受到亵渎,蔑视和憎恨一切卑鄙龌龊的东西,这些就是我努力转达给母亲、父亲们的教育智慧的精髓。我在家长学校给未来的母亲、父亲上第一堂课时,总要对他们讲述下面这个故事。
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在乌克兰的一个村子里,姑娘和年轻媳妇们决定向乡亲们展示自己的手艺。她们约好,星期天都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最精美的手工产品带到集市。到了这一天,村里所有的姑娘、媳妇都来到集市,带来了好多非常精美的展品:绣花手巾、花边、亚麻布、桌布……有钱人家的妻子、女儿带来的是用金线、银线绣出的绸缎罩单和镶着精致花边、织有漂亮鲜花和小鸟的窗帘。村民们推举出几位最有威信的老大爷、老大娘,请他们评判谁是村里最能干的女人。面对这么多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和这么多精美绝伦的展品,老人们把眼睛都看花了。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铁匠的妻子玛丽娜成了最后的胜利者。她没有带来任何手工制品,尽管她的针线活儿干得很好。她带来了七岁的儿子彼得鲁斯,而彼得鲁斯带来了自己用木头雕制的百灵鸟。只见小男孩把这只百灵鸟放到唇前,它立即就像一只活的小鸟,啁啾地唱起歌来。集市上所有的人都停住脚步静静倾听;正在蓝天飞翔的百灵鸟被地面悠扬的歌声吸引,也跟着一起唱了起来。
“谁创造了聪明、善良、勇敢的人,谁就是最能干的人。”老人们这样说。
在家庭里,父母小心翼翼地触及和培养孩子的心灵和智慧,就是在书写我们称之为社会教育的这本大书里最智慧、最复杂、也最简明——因为每个父母都能理解——的一页。社会是一座大厦,家庭就是组成这座大厦的砖块。砖块结实,大厦就坚固,如果砖块一碰就碎,大厦就成了危楼。父母缺乏责任感是使家庭脆弱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您没有孩子,您只是一个普通的人;但是如果您有了孩子,您的肩上就要承担十倍甚至一千倍的责任。在您赋予一个人生命的同时,您也对人民承担了一份责任。这个思想在我们对家长的教育工作中贯穿始终。
父母行为轻佻、没有责任感,这种恶习的根源是对幸福、快乐生活的歪曲理解。谁要是不善于在自己孩子身上延续自己,谁就应该想到年迈时等待他的将是什么。
老年孤独是人最难承受的一种痛苦。有些人年轻时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老来却一无所有。你只有深入到这些人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理解这种孤独的痛苦。请你,无忧无虑的年轻人,也请你,在生活的花园里又采摘到一枝更鲜艳的花朵,因而不再爱你曾经爱过的妻子——自己孩子母亲——的父亲们,请你们听一听这个故事吧!这是我曾经不得不介入的一个真实的生活事件。我原原本本地讲给你们听,只是不说出名字。
曾经有一个三口之家——母亲、父亲和儿子。有一天,父亲突然抛弃了自己的妻儿,既不说去哪里,也不说为什么,就这样走了。这时儿子还不满一岁。
父亲走了,母亲的日子变得很艰难。每天清早,她先用童车把儿子推到托儿所,然后自己匆匆去上班。
儿子长大了。母亲不再用车推他,而是领着他一起走到幼儿园。儿子看到别的孩子不仅有母亲,还有父亲。这个发现使孩子震惊,于是就有了他和母亲的这些对话:
“为什么别的孩子有父亲,我没有?孩子说,没有父亲就不会有孩子,是这样吗?”
“是这样的,没有父亲,孩子就不会出世。”
“这就是说,我也有父亲,对吗?”
“对,你曾经也有父亲,可后来他走了。”
“他为什么要走?”
“因为他不再爱我们了。”
“不再爱,这是什么意思?”——儿子继续问。
这样的问题,对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说得清楚呢?母亲只好说:
“等你长大一点就会明白的。”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岁的儿子又问母亲:
“妈妈,我的父亲爱他自己吗?”
“他对自己的爱比对我们的更少。他不仅不爱自己,而且也不尊重自己。”
“尊重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母亲试图给他解释,但是五岁的孩子理解不了如此复杂的东西。
又过了两年,儿子七岁了,他问母亲:
“妈妈,尊重自己,这是什么意思?”
“尊重自己,这意味着把自己留在土地上,留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但是,他,父亲,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
“以后,到他年老的时候,会明白的。”
儿子满了七岁时,母亲结婚了。一次,在和儿子单独相处时,母亲对他说:
“这个男人爱我,我也爱他。如果他喜欢上了你,而你也爱上了他,你或许会成为他的儿子,而他,就是你的父亲。可是现在,你不要叫他父亲,但也不要把他叫作叔叔——这样不好。你对他说话时称呼‘您’就行了。”
母亲的第二个丈夫善良、热诚,但是孩子并不信任他。“一个没有他我就不能出世的人都没有成为我的父亲,难道另外的人能做我的父亲?”——儿子这样想。这个念头使他心情沉重。
有一次,儿子生病了,昏睡了几天几夜,只是偶尔清醒一阵。一天夜里,他感觉自己好了一些。他睁开眼睛,看见继父坐在跟前,这个男人正握着自己无力的手在哭泣……孩子立即闭上眼睛,他希望这个瞬间能够永远保留。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孩子的心因为幸福而变得温暖。男人抚摸着他的手,他感到,这个男人希望他恢复健康。孩子再也不能闭着眼睛装睡了,他笑着睁开眼睛,轻声说:
“我想叫您父亲,行吗?”
几年以后,这个幸福的家庭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母亲患了不治之症,在床上整整躺了十年,全靠丈夫和儿子精心照料。儿子二十三岁时,母亲去世了。儿子结了婚,也生了一个儿子。继父开始衰老,但是儿子仍然热烈、忠实地爱着他。家里的人一定要等父亲回家后才开饭,没有父亲出主意,儿子不会决定任何事情。
有一天,全家人正在吃晚饭,听到有人敲门。门开了,一个老人走了进来。
“你还认识我吗?”
“不,我不认识您。”
“我是你的父亲啊。”
一下子,儿子想起了所有的往事。他回答说:
“我的父亲就坐在这里……而您,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老人。”
“但是,你是我的亲儿子呀!”老头儿哀求起来,“收留下我吧!”
“好吧,您就住在我们这里,”儿子说,“但是,我既不能爱您,也不会尊敬您,也不能称您做父亲。”
就这样,他们一起生活在一所大屋子里。屋子四周,长满了苹果树和樱桃树。
温暖的夏日,全家人围坐在果园里有说有笑,而那位老头却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他坐在窗前,低垂着长满白发的头,哭泣着。
想一想这个真实的故事吧,父亲们。你们也想一想,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建立一个家庭并使它稳固,依靠的是爱情的力量——父亲、母亲、孩子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但是,爱情不是外来的灵感或者领悟,爱情是艰巨的劳动。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家庭是用永不间断的爱情劳动建造起来的。”爱情劳动,就是竭尽全力,在孩子身上再现自己,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内在的精神美。如果您真正爱自己的孩子,如果您忠实于他们,您对妻子的爱情就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弱,它只会变得更加深沉和专一。爱情,这是勇敢精神创造的娇嫩、柔弱、任性的孩子。要在自己孩子身上延续自己,你就必须做一个在爱情上勇敢的人。
使自己长大成人
1.你七岁了,是一个刚刚上学的孩子。
母亲和父亲都认为你还太小,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你也确实需要成年人经常的照料、关心和保护,否则你就无法对付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你确实还小,但是你千万不要忘记,十年以后,在你中学毕业的时候,你就是一个大人了。你看看葡萄藤上的这根枝条,记住,当上面的叶子第十次凋零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个七岁的不懂事的小傻瓜,而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战士,一个未来的父亲;而你,小姑娘,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也要为自己亲爱的小宝贝——儿子或者女儿操心了。对于你这个七岁孩子来说,十年的岁月漫长得让你不能想象,儿童意识里的世界就是这样……不过,对于你们的老师来说,十年可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长久……他们知道,那棵和学校同龄的老椴树,就是再过十年,也一点都不会苍老;校园里葡萄树的藤蔓,就是到了你们的青年时代,也会和今天一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要善于憧憬自己成年以后的生活,这可以帮助你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长辈们——母亲、父亲和老师——教育你成人,但是你应该明白,你一天天在长大,你将成为怎样一个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和独立性。我,你的老师,要毫不夸张地对你说,正是这段你还不太懂事的年月将影响你的一生。你会成为怎样一个人,你身上展现出的才能哪些将得到发展,都取决于你在这段时间的活动。要珍惜来自成人的照顾和关心,要感激他们;同时,也要尽快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不要害怕成年后的劳动和将会遇到的困难。总之,不要被任何困难吓倒。你会成为一个坚强、刚毅、刻苦耐劳的人;在热爱劳动、坚定性、自觉性方面,你会逐渐接近成年人,你应该为此而自豪。
应不应该对小孩子讲讲上面的这些道理呢?多年的经验让人深信,学校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以为孩子永远只是个孩子。正是因为忘记了今天的儿童是明天的成人,我们才会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培养儿童长大成人的意识,这是一个完整的道德教育问题,它似乎是把对人的智慧、道德、创造性的培养汇集到了一起。这种教育不能只在七岁时考虑,它应该一年一年反复进行,但是首先要谈的,是童年时代对于培养创造能力的特殊重要性。
不要以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只是一个狭窄的心理学问题。一个人的幸福,归根结底决定于他的哪些能力得到开发,他的哪些才华更为突出,能使他的一生都放光彩,这也影响着社会的幸福;因为,如果有这样的一些社会成员,他们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和成年,都没有知识,没有本事,处处碰壁,那么,要造就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是不可能的。而这些人的不幸是在他们还很小、还刚刚上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能力,这是一个涉及伦理、道德的社会问题。多年的经验证明,这个问题必须从儿童抓起。应该教育幼小的孩子憧憬自己的成年生活,这对于确立孩子的成人意识,使他的精神逐渐成熟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大脑健全的儿童都有发展才能的广阔领域,自然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成长为创造者的条件。这个领域能不能被发现和充分开发,儿童的哪些潜能会发展成现实的能力,这取决于孩子儿童期(具体地说,是入学前的两三年到入学后的头两三年)的活动;同时,儿童自己在活动中的态度,我们成年人是否善于对孩子进行成人意识教育,引导他的思想和心灵逐渐成熟起来,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认为必须对孩子进行成人意识教育,认为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的原因。
人的大脑成熟期很长,这是人区别于其他所有高级动物的特点。儿童大脑的成熟期是在儿童紧张、充实、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中度过的。看上去这似乎是一个奇迹,但它已经不是自然的奇迹,而是真正的人的奇迹。儿童生活着,成长着,他快乐,他忧愁,他哭,他笑,他喜欢,他仇恨,但是他似乎还没有真正降临人世——就是说,大脑成熟的时期,正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不仅对外在的生长环境最敏感,而且对自己“没有最终长成”的机体发生的变化、对头脑怎样反应他在周围世界看到的事物也最敏感。因此,在这个时期,我们就不能只是关注儿童的生活起居,还要关心儿童脑的发展,脑是未来的人和他的各种能力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我们称为“自然条件”的东西只是在娘胎里形成的一种有生命的物质,真正生机勃勃的生命,只是在大脑最富可塑性的成熟期才开始。
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儿童大脑发展的这个关键时期鼓励和引导孩子进行最紧张的脑力活动。其实,教师的工作,只不过是把父母的这种教育智慧自觉、集中地体现了出来。
在一定的意义上,儿童确实软弱无能,不能没有我们的帮助和照顾,但是不能让孩子也觉得自己无能,相反,要让他相信自己是强有力的。要让他知道,在他的周围生活着难以计数、比他软弱得多的生物,它们需要他的保护和照料。要使这种信念成为孩子行动的动力。我们必须对孩子进行这样的道德教育:你是一个孩子,但是不要忘记你将成为一个大人;想想看,你不会永远是个孩子。只有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因为求知向上是人精神生活的本质。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这就是,不要因为上了学就使小孩子的活动变得单调和缺乏主动性,这对智力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学习之初,紧张而单调的记忆活动特别多(这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专门组织的活动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就显得特别重要。
还应该谈到的是,儿童在学校的劳动应该带有一些成人劳动的性质。作业间、试验田、果园、畜牧场,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应该让儿童有一种真实的感觉。我们学校备有儿童专用的、很小但是能够真正使用的农用器械——拖拉机、汽车、摩托车、脱粒机、割草机、簸谷机。我们的儿童电站装备有防止事故的一整套设备。这样做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孩子们是在真正收割庄稼,真正给小麦脱粒,使用的也是真正的机器。身临其境的劳动,使得“你是一个孩子,但是不要忘记你将长成一个大人”的思想深入到了儿童的心里。在这样的劳动中,孩子们逐渐接受成人的思维方式,逐渐理解成人对世界的看法,许多在我们成人看来似乎是游戏的劳动,孩子们已经完全不把它们当作游戏了。
全体小学教师都要努力,使儿童劳动和成人劳动一样,也渗透着强烈的责任感。人在少年时代就应该看到自己童年的劳动成果:他亲手栽种、培育的小树苗长大了,该结果实了;唯一的一粒种子,由于他童年时代的精心照料,正在变成一大堆的小麦。
儿童时代充满希望和欢乐的创造性劳动,是发展智力,使思维敏捷、活跃、充实的不可替代的源泉。打个比方吧,它既是燃料,又是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新鲜空气,没有它,求知的火花就会渐渐熄灭。
2.新人出世是一件喜事。
你要知道,你的降生曾经给你的父母带来多大的欢乐。每到你生日的那天,他们都会激动地回忆起你出生时的情景,回忆起你的第一声啼哭、你说出的第一个单词。每一个新人降临人世,都不仅延续了人的种系,也给人类社会增添了最可宝贵的财富——可以使祖国更加光荣、伟大、强盛的人。新人的降生给民族带来希望,它是父母的快乐,也是整个民族的快乐。儿童怎样对待新生命的诞生,怎样对待怀孕的妇女、特别是自己正在怀孕的母亲,取决于儿童的心灵是否纯洁、行为品德是否正派。教育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新人的诞生,也就是在培养未来的父亲和母亲。
在乌克兰的一些村庄,新人出世是全村人共同的节日,学校为这种风气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一个好的家庭里,儿童与兄弟姐妹精神交往的需要特别强烈(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在培养孩子和谐情感方面的条件显然要差一些)。关心别人是从关心兄弟姐妹开始的。血缘亲情是培养和发展同情、体贴、亲切等情感的沃土,对于姐姐来说,它是培养母性的第一所学校。家里出现了一个新孩子,甚至只是对一个新人降临的期待,都是儿童道德发展阶梯上的一级独特的台阶。他好像在经历一场道德的洗礼,他对自己有了新的道德要求:我现在不仅是儿子,还是哥哥。特别积极地表现自己人的本质的时期,是从小男孩、小女孩期待新人降临时开始的。在和家长个别交谈时和在咨询会议上,我们建议家长:如果您想在家庭里形成相互关爱、尊重的气氛,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那就请您成为几个孩子而不只是一个孩子的父母,让您的每一个孩子都至少有一个兄弟或者姐妹(当然,只有在对家庭进行了许多年的工作、相互完全信任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这样的建议)。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的年龄相差三四岁到五六岁是最幸福的。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智慧和情感来理解(哪怕是大体理解)他和刚出世的血缘亲人的关系。新生命的诞生会在这样大小的孩子心里留下特别强烈、甚至永不磨灭的印象。小弟弟或者小妹妹的出生,为孩子们和谐发展创造了最适宜的家庭条件。
在和孩子们谈话时,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有个问题总是让他们不知所措,这就是怎样向孩子解释他们出世的秘密?一些人认为应该给他们讲讲鹳鸟的故事;另一些人认为讲出全部的或者几乎全部的真相更好一些;第三种意见认为最好是这样回答:你还小,你长大就知道了。我认为还是第一种方案在道德方面更合适一些,因为这个富有诗意的故事表现了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民怎样有分寸地对待生活中秘而不宣的事情和儿童敏感的心灵。请给孩子讲一讲那只美丽善良的鹳鸟的故事吧,它对孩子没有任何害处,只会使他们的心灵更加的纯洁。对一些隐秘的、孩子们一时难以理解的事情,用诗一样美好的语言、用生动优美的神话故事做半藏半露的解释是必要的,否则我们会变得浅薄和粗俗。就让那些因为家里出现了一个小人而激动的孩子,在纯洁浪漫的故事里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吧。
下面就是鹳鸟的故事:
奥莲卡,你不是问,你的弟弟从哪里来,为什么你的妈妈成了他的妈妈,你成了他的姐姐,而他成了你的弟弟吗?听着,孩子们,现在我就告诉你们答案,给你们讲一个世界上最真实的故事。你们看东边那片红色的天空,太阳很快就要从那里升起来了。那个地方离我们很远很远,每天夜晚太阳都在那里休息。在那里有一块非常美丽的罂粟田,鲜红的罂粟花永远盛开,山谷中还有一条清澈欢快的小溪,发出叮叮咚咚好听的声音。太阳把自己地里的罂粟花送给每一个妈妈,也送给你——奥莲卡的妈妈。当妈妈希望有个小宝宝的时候,她就在心里想着:我要一个怎样的孩子?是儿子,还是女儿。于是,遵照她的愿望,在罂粟花里就会出现一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新人是从妈妈的想象中、从太阳的金色霞光中诞生的。小婴儿躺在鲜红的罂粟花瓣上,微笑着,伸出两只小手——他想快些投入妈妈的怀抱。就在这个时候,一只长着银色翅膀和碧绿眼睛的鹳鸟飞进罂粟田,叼起妈妈在梦幻中精心孕育出来的小宝贝,向妈妈飞去。奥莲卡,是太阳按照你妈妈的愿望创造了你和你的弟弟,而长着银色翅膀的神鸟——鹳鸟,又重新飞回罂粟田,因为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母亲像你妈妈一样,希望有一个自己的孩子……
甚至还在新生命到来之前就要让孩子珍惜他,爱护他,以无比喜悦的心情欢迎他。孩子们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母亲和父亲的智慧。
3.人生在世,不能像无人知晓的尘屑一样毫无声息地消逝。
人要在自己的身后留下永远的痕迹。
人首先要把自己留在人们的心里面,在那里我们可以获得永生,生命的意义和人生最大的幸福也就在这里。如果您希望留在人们的心里,就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培养好人,这是人最重要的社会职责。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何,与他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自己作为父亲或者母亲而存在的高尚意义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让我们创造出来的人不仅对自己今天的行为负责,还要为未来负责;而未来,就是他的子女,一个活生生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情感和信念。未来的根基是现在形成的。
当姑娘们满了十六岁,成年了,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母亲的时候,我就会对她们讲一个乌克兰的传说——“谁是世上最能干的女人”。
小伙子、姑娘们,你们刚刚踏入生活。在你们面前,生活是那么绚丽多彩,它就像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太阳,充满了希望。你们要耕耘土地,建造楼房,铺设铁路,放牧牛羊;你们会为南来的飞鸟高兴,也会为碧绿、娇嫩的麦苗担忧;你们还要远征,去打击侵略者。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们都会留下自己的精神、智慧和才能。但是,只有在人的身上,你们才会留下自己整个的心灵。不要忘记,你们还应该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我要一千次、一万次地重复:为人父母也是一种劳动,是一种最需要智慧的复杂劳动。我现在就要告诉你们,未来的父亲们,你们将不得不屏住呼吸,倾听新生儿的哭啼;而你们,未来的母亲,将不得不经受疼痛和艰辛,生下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在准备踏上生活征程的时候,要记住尽可能多地带上少年和青年时代积累的财富,这些财富是你们创造新人时必须具备的。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这个人喜欢唱歌,一天到晚快快活活。他先是从绿色的庄稼地搬到长着鲜花的牧场,然后又从长着鲜花的牧场搬到茂密的小树林——总之,他在哪里也待不长久。在小树林里他有了一个儿子。这个无所事事的人把婴儿摇篮挂在柞树枝上,自己在旁边坐着,唱着。而儿子,不是一天天,而是一小时、一小时地长大。有一天,他从摇篮里跳了出来,来到了父亲面前:
“父亲,请指给我看看,您用自己的双手做了些什么?”
儿子能够说出这样聪明的话,真让做父亲的高兴,他笑了。接着他想,有哪些东西可以指给儿子看呢?儿子等待着,父亲却沉默了,再也没有了唱歌的兴致。儿子看着高高的柞树,问:
“或许,这棵柞树是您栽的?”
父亲低下头,不说话。
儿子把父亲领到田里,望着沉甸甸的麦穗,问:
“也许,这些麦子是您种的?”
父亲还是低着头不说话。
儿子又和父亲来到深深的池塘边,看着映在水中的蓝色天空,说:
“父亲,要不,您就说一句有智慧的话……”
可是这位父亲不仅没有亲手做成一件事情,而且也说不出一句显示自己智慧的话。他依然沉默着,头垂得更低了。他就是这样成了一棵从春到秋只开花,不结果,也没有籽的小草。
一生中一事无成,这是多么巨大的不幸啊!青年男女们,要尽力避免这种不幸,否则你们会在儿女面前,在所有人面前感到羞愧的。
4.长大成人的标志不仅仅是生儿育女。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在延续种族的同时,还把自己的美德和理想,把自己对伟大、崇高的理想和事业的忠诚也留给了后人。年轻人,你们越是能在自己后代身上反映出自己的精神风貌,你们作为一个公民也就越是富有,你们个人的生活也就越是幸福。公民的幸福和个人的幸福在你们孩子的身上融为了一体,因为孩子既是你们个人的希望,也是人民的希望。
我要向每一代的姑娘和小伙子都讲述一段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我——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往事。
在一个大城市的一所城郊医院里住着两个产妇,她们在同一天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切尔诺科萨娅是在早上,而别罗科萨娅是在晚上。两个幸福的母亲躺在同一间病房,幻想着自己儿子的未来。
“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名望的人,一个世界闻名的音乐家或者作家,或者做个有不朽作品的雕塑家,要不就做个工程师,建造宇宙飞船,让它飞往遥远的星空……生活嘛,就是为了这个……”别罗科萨娅妈妈这样说。
“我希望我的儿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任何时候也不会忘记母亲和家乡。”切尔诺科萨娅妈妈说。
两位父亲每天都来探望年轻的母亲。他们久久注视着自己儿子的小脸,眼里流露出幸福、惊异和感动的神情。然后他们坐到自己妻子的床前,和她们小声地说个没完。他们在新生儿的摇篮边想象着未来——当然,这时他们想到的只有幸福。一个星期后,两个幸福的男人把妻子和儿子接回了家。
三十年过去了,切尔诺科萨娅和别罗科萨娅碰巧又同时住进了城郊的这所小医院。两位母亲的发辫已经斑白,脸上也有了一道道皱纹,但是她们还是和三十年前一样漂亮。她们同时认出对方,住进了三十年前生儿子时一起住过的那间病房。她们谈起了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她们都经历过很多欢乐,也经受过许多痛苦。她们的丈夫都在前线牺牲了。但是不知为什么,在讲述自己的生活时,她们都不谈自己的儿子。终于,切尔诺科萨娅妈妈开口问道:
“你的儿子在做什么工作?”
“他是个著名的音乐家,”别罗科萨娅自豪地回答,“他现在是我们城里最大的那座剧院的指挥,他名气很大,难道你不知道?”接着别罗科萨娅妈妈说出了音乐家儿子的名字。切尔诺科萨娅妈妈当然熟悉这个名字,许多人都知道他。不久以前,她还读到过关于这位音乐家在国外演出大获成功的报道。
“那么,你的儿子在干什么呢?”别罗科萨娅问道。
“农民。我的儿子是集体农庄的农机手,开拖拉机,也开康拜因[6],有时候也去畜牧场工作。从早春到晚秋,一直到雪花覆盖大地,我的儿子都要耕地、播种谷物,收割庄稼,然后又是耕地、播种、收割……我们住在离这儿一百公里的一个村子里。他有两个孩子,儿子三岁,女儿不久前才出世……”
“你终归是享不到福的,”别罗科萨娅说,“你的儿子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
听了这话,切尔诺科萨娅什么也没有说。
就在她们住进医院的当天,切尔诺科萨娅的儿子就从村里赶来看望母亲。他穿着白色的探视服,坐在白色的长凳上,和母亲久久地小声交谈着。切尔诺科萨娅的眼里闪耀着快乐的光芒。她似乎忘记了世上所有其他的事情,微笑着,把儿子在阳光下晒得黝黑的大手握在自己的手里。在和母亲告别的时候,仿佛是在请求母亲原谅,儿子从提包里拿出葡萄、蜂蜜、黄油,把它们放到床头的小桌子上。“养好身体,妈妈。”在和妈妈吻别时儿子嘱咐说。
但是,这一天谁也没有来看望别罗科萨娅妈妈。晚上,病房里一片寂静,切尔诺科萨娅妈妈躺在床上,不知想到了什么,无声地笑了起来。这时,只听别罗科萨娅说:
“我的儿子正在举办音乐会……要不,他也会来看我的。”
第二天,天黑之前,切尔诺科萨娅妈妈的农民儿子又从老远的村子赶来了。他又在医院白色的长凳上坐了很久,别罗科萨娅妈妈听到他在给母亲讲,现在田里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日夜都在工作……在和母亲告别的时候,儿子又拿出各种好吃的东西放到小桌上。切尔诺科萨娅妈妈的面庞因为幸福而发光,连皱纹也舒展开了。
而别罗科萨娅妈妈,还是没有人来探望。
晚上,两位妈妈都静静地躺着。切尔诺科萨娅还是在微笑着想着什么,而别罗科萨娅却只能轻声地叹气,她害怕身边的病友听到自己的叹息声。
第三天,切尔诺科萨娅的农民儿子又在黄昏以前从老远的村子赶来,这次他带来了两个大西瓜、葡萄和苹果,还给妈妈带来了长着一对黑眼睛的三岁小孙子。儿子和孙子久久地坐在切尔诺科萨娅妈妈的床前,她的眼睛在幸福地微笑,人也变得年轻了。小孙子在告诉奶奶,昨天他是怎样和爸爸一起登上“船长号”康拜因的。孩子对奶奶说:“长大了,我也要开康拜因。”奶奶高兴地亲吻他。别罗科萨娅妈妈在一旁听着,心里一阵阵难过。这时她想起来了,她那著名的音乐家儿子在出门旅行前把孙子送到了一所寄宿学校。
两位母亲在医院住了一个月。每天切尔诺科萨娅妈妈的农民儿子都从老远的村子赶来看望母亲,每次都带来儿子的微笑,好像只有他的微笑才能使母亲尽快康复。别罗科萨娅觉得,当女病友的农民儿子来探望母亲的时候,甚至连医院的墙壁也在祝愿他的母亲尽快地好起来。
而别罗科萨娅妈妈,还是没有任何人来探望。一个月过去了,医生对切尔诺科萨娅妈妈说:“现在您完全康复了,心脏没有任何杂音,也没有任何异常的停顿。”而对别罗科萨娅妈妈却说:“您还不能出院。当然,您也会完全康复的。”说这话的时候,医生面朝着墙壁,不知在看墙上的什么。
切尔诺科萨娅妈妈的儿子来接母亲出院了。他带来大把大把的玫瑰花送给医生和护士们。医院里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在微笑。
在和切尔诺科萨娅妈妈告别的时候,别罗科萨娅请她再和自己单独待上几分钟。等大家都离开病房以后,别罗科萨娅妈妈含着眼泪问道:
“请告诉我,亲爱的,你是怎样培养出这么好的儿子来的?要知道,我们是在同一天生下他们的呀!你这么幸福,而我……”说着说着,她哭了起来。
“我们就要分别,不会再见面了,”切尔诺科萨娅说,“因为不会再有第三次奇迹般的相遇。我要告诉你全部的实情。我在那个幸福的日子生下的儿子死了,那时他还不满周岁。这个儿子不是我生的,但他是我的亲儿子。我是在他三岁的时候收养他的。他也模模糊糊记得这件事情。但是对他来说,我就是他的亲生母亲。你也亲眼看到了,我是幸福的,而你是一个不幸的人。我深深地同情你。你要知道,这些天来我是多么地为你难过。我甚至都想提早出院,因为我的儿子的每一次探望都会使你心情沉重。你出院以后去找你的儿子,对他说,他会得到报应的。现在他怎样对待你,将来他的儿子就会怎样对待他。不能宽恕对待父母冷漠无情的人。”
爱国主义教育是从孩子还躺在摇篮里时就开始的。不能成为母亲、父亲真正儿子的人,绝不可能成为自己祖国的真正儿子。
应该让少年和青年集体的精神生活贯穿这样的思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孩子,爱他,抚爱他,让他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他对我有多么珍贵……做到这一点并不很困难;但是,在他的心里树立起每走一步都向父母负责的责任感,让他忠于我、信任我,把我看作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人来信赖、尊重,却是非常困难的。我要提醒每一代的即将独立生活的年轻人:他们要为自己培养出怎样的孩子而向社会和人民负责。
为祖国培养忠诚儿子的父母是在为自己建造活的、永不褪色的纪念碑。假如儿子成了祖国和人民的叛徒(这样的事情也是有的),父母也会受到人民的蔑视和唾弃。尽管很残酷,这些话也必须对未来的母亲、父亲们说清楚。变节和背叛是最可怕、最卑鄙的行为。要记住,未来的母亲和父亲,利己主义、自私自利,或者像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只为自己的肚皮活着”,这些都会成为背叛和变节的原因。孩子对伟大事业和神圣信念的忠诚是在一点一滴的小事里慢慢形成的:他从父亲手中接过面包时的感激之情,他对劳累的父母的怜惜之情,他知道了因为自己的过错而使父母伤心时的悔恨之情,这些都是孩子忠于事业,忠于理想的基础。
每一年,在举办毕业晚会之前,我都要和即将获得毕业证书的男女青年们一起来到森林。在这里,在鲜花遍地的野外,我们要进行一次最知心的谈话。我把这次谈话称作对未来的父亲、母亲的最后一次训导。我认真准备这次谈话,希望它能触动一个公民良心的隐秘角落。
我对这些年轻人说:记住,人最光荣的事情,是给社会送去一个真正的公民。如果你们做到了这一点,你们就会品尝到为人父母的最大幸福。
每个人都肩负有责任,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义务。人要对自己的劳动、行为、爱憎、言论负责。但是,最伟大、最高尚、最困难、最不能推脱的责任,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这件事情上,人民、祖国,还有我们自己的良心是最高法官。小伙子和姑娘们,你们将来从事的职业可能不同,但是你们每一个人都同样会成为父亲或者母亲。
小伙子在与姑娘目光对视的一刹那,他的心跳会加快,他的呼吸会屏息。每接触一次,你们都会产生难以理喻的情感波涛、希望、幻想。你们生活在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之中,老一辈也在把无价的财富——祖国、社会主义制度、自由劳动——转交给你们。但是,只有这些财富使你们的心脏为之激烈跳动的时候,它才能够使你们幸福。什么东西老一代人都可以传给你们,但是谁也不能代替你们去创造一代新人,这是一件只能由你们自己去做的事情。随着一代新人的出世,世界也仿佛获得了新生。新人、新世界将会成为什么样子,这个应该由你们负责。
5.你的同学有了一个刚刚出世的弟弟或者妹妹,你应该向他表示祝贺。
祝贺新生命的诞生也是一个人有教养的标志。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日都是他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假如这一天谁也不来祝贺,甚至都没有人记得这个日子,那么这个人就太孤独,太不幸了。应该知道并且一生都记住父母、爷爷奶奶和兄弟姐妹的生日。一个家庭之所以幸福,就在于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温暖家人。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有多少个家庭成员,就会庆祝多少个生日。
在长辈生日的那一天,你应该比平常起得早一些。你应该走到他的身边,对他说:“生日快乐!祝您健康、幸福,精神矍铄!”如果是弟弟、妹妹过生日,你要先提醒他今天是他几岁的生日,然后再祝贺他,要使他这一整天都过得快活。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对生日的感受是不同的:童年时生日使人欢欣;少年时生日使人快乐;青年时生日让人既有几分激动,又有几分彷徨;成年以后,生日就会使人平添忧愁;而到了老年,生日那天更多的则是伤感。不要去数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的年岁;也不要在生日那天提醒姐姐今天是她几岁的生日,特别是在她二十岁以后不要这样做。姑娘和妇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这是人类另一半的权利。祝贺生日时你要想一想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说话要得体、有分寸,这也能够表现出你的修养。比如祝贺生日时不要说:“愿你长寿”——这些话对儿童、少年毫无意义,因为理解这句话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智慧;对父母说这些话,会使他们想起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人世;对爷爷、奶奶说这话无异于是讽刺,因为他们生命的岁月已经快到尽头……
生日是向亲人表达自己爱心的节日。生日这天要给你亲爱的人送点礼物。生日礼物是用来表达心意的纪念品,送什么礼物,也能反映出你的修养水平。生日礼物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对于你所爱的人来说,亲手制作的礼物——比如亲手栽培的鲜花——最为珍贵。一幅画、一首诗、一本小纪念册,甚至在普通的练习本上画一幅画,写一首诗,都是很好的生日礼物。如果你不会写诗画画,那就写上一件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小事。假若是妈妈过生日,你就写上自己的回忆:在你最初的记忆中,妈妈是个什么样子。为给爸爸妈妈买生日礼物而伸手向他们要钱是一件叫人难为情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会制作礼物,或者懒得去做,那也没关系,你可以强迫自己省下一些零用钱买礼物,这样你的良心就不会受到谴责。不要想着送贵重的或者大件的东西。“礼轻情意重”,小礼物也很好嘛!生日礼物的价值在于精神,因此,决定礼物价值的,是你为了亲人快乐而在礼物中灌注的精神力量,而不是它的价钱。
向爷爷、奶奶祝贺生日要特别郑重,忘记他们的生日是道德上无知的表现。
不要忘记给自己年老的教师祝贺生日,特别是当他孤身一人的时候。
生日是家庭的喜庆日,是亲人和朋友们的节日而不是某个集体的节日。只有那些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因而获得这份荣誉的人,公众才为他庆祝生日,而且还只能在他年满五十岁以后。在这个年龄之前,或者没有获得这个荣誉,集体庆祝生日就是不谦虚、不体面的行为。
有些寄宿学校声势浩大地为学生庆祝生日:让全体学生聚集在大厅,把上一个月出生的所有孩子都安排在荣誉席上接受大家的祝贺。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从教育学的观点看,这样庆祝生日扭曲了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小小年纪就习惯于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去做那些本来很有意义的事情。
应该教孩子怎样祝贺别人,怎样赠送礼品。但是,只有当孩子也学习体察别人的时候,教育者的教诲才能进入孩子的心里。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人和人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突然出现在了孩子面前,这种关系使得教师和父母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深刻的意义。这时,孩子会在一个普通的词汇里突然感受到他以前不知道的、与人的内心世界有密切关系的某种含义。
二年级学生正在上课,女教师看见加利娅——一个快活、热情、有同情心的小女孩——突然举起了手。
“你想说什么,加利娅?”女教师问。
“玛丽卡的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加利娅高兴地说,那快活劲儿,就好像是她自己有了一个小弟弟。玛丽卡是她的同桌和好朋友,她们坐在窗户旁边的位置上。三十双眼睛好奇地望着玛丽卡,小姑娘的脸羞红了。有些感觉,人的一生只能体验一次。一个七岁的孩子,突然间有了弟弟或者妹妹,她万分的惊讶,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从此以后她的地位提高了,她和别人有了一种新的、使她变得崇高的关系。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境中的感觉,我们成年人是很难理解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时候深入到儿童思想和情感的世界里,我们就会加倍地尊敬在这一天成为哥哥姐姐的人。我们伟大的使命在于,要使成了哥哥、姐姐的孩子由于自己新的地位,比起昨天,比起他还没有弟弟妹妹的时候在精神上更加尊重自己。
“玛丽卡有了一个弟弟……玛丽卡有了一个弟弟……”教室里顿时一片低语声,教师在笑,孩子们也在笑。
“多好啊!”老师说着,走到玛丽卡面前亲吻她,“我们祝贺玛丽卡的爸爸、妈妈生了个儿子,也祝贺你,玛丽卡,有了一个弟弟。”
加利娅也拥抱和亲吻了玛丽卡……
“但是,祝贺……这是什么意思呢?”米科拉大声但是有些犹豫地问道,说完还叹了一口气。老师知道小男孩遇到难题了。孩子还不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实际上,米科拉知道“祝贺”的意思,他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祝贺有了弟弟,他还不会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待老师的回答。
“这句话的意思是,玛丽卡的爸爸、妈妈有了大喜事。一个新人诞生了,他是爸爸妈妈的儿子,爷爷奶奶的孙子,姑姑和舅舅的侄子、外甥,姐姐玛丽卡的弟弟……他给许许多多的人带来了幸福,这就是为什么要祝贺的原因。”
“随着新人的诞生,未来也诞生了。他,玛丽卡的弟弟,是我们中间年龄最小的人。当你们男孩子成为保卫祖国的战士时,他才刚进学校学写‘妈妈’这个单词。他会在睡梦中幸福地微笑,因为有你们在警惕地守卫祖国的大门。祖国在高兴地向每一位母亲祝贺的时候,希望他们新生的孩子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们还不知道玛丽卡的弟弟长大以后做什么工作,他现在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是,无论他将来做什么,他都是在自己祖先的土地上劳作,妈妈都会在他的身上倾注自己的全部力量,使他成为祖国的忠实的儿子。这就是我们应该表示祝贺的原因。”
应该这样教孩子们去感受。要和这位女教师一样,真诚地对待儿童的理智和情感。这样,你说的每一句话就都能被孩子们理解,因为这时你和孩子们是在同一个角度认识世界,你和孩子们一起,在一个伟大、不可重复的瞬间经历和体验了同样的惊讶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