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塑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彩塑艺术》再版

彩塑,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材料、两种工艺,即用可塑性好的黏土进行塑造,用绘画性颜料进行描绘,使塑与绘、型与色相辅相成,互补共生的一种艺术形式。

彩塑的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彩陶文化,后因俑替代活人殉葬,以及寺院庙堂佛事兴盛,促使塑与绘的结合更臻成熟。至于彩塑逐渐脱离宗教范畴,开始与风俗相结合,是宋代以后,尤其明、清时期盛行捏像,艺术人才辈出。此时的彩塑更多地反映民生民情,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彰显着生动与传神的艺术个性。

彩塑作为人类历史文化之果,依生于那一历史文化的生态系统之中,又受特定地域文化影响形成多姿多样的艺术形态,内蕴丰富的中华文化艺术基因,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民族风格与魂魄,是应传承、弘扬与传播的。

作为艺术院校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在全国首先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先生组建工作室开始对彩塑艺术进行专业传承。后“泥人张”第四代张锠先生于80年代初研究生毕业留校,在装饰艺术系开设本科生彩塑专业课和研究生的研究方向。90年代至今由胥建国先生开始在雕塑系教授、弘扬彩塑艺术,传播民族文化。长期以来,在胥建国先生专业教学不断执着追求、勤奋探索、辛勤耕耘下,不仅“中国彩塑艺术”这一专业课发展为清华大学的精品课程,其教材《中国彩塑艺术》还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融汇了胥建国先生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中的体验和思考,又经理性分析、研究与总结,升华为条理清晰的文字表述。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平面设计形式,生动地论述了彩塑的造型观念、塑造方法和创作表现的艺术规律,有针对性地给读者以理性指导,为此该书一经出版,便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并很快脱销。现出版社决定推出《中国彩塑艺术》第二版,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再版的《中国彩塑艺术》对原著文图进行了诸多的调整和补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更新了大量具有艺术代表性的彩塑图片,增补了部分典型性教学范例,让《中国彩塑艺术》更以多视角,科学、严谨、全面、系统地对彩塑艺术概念、彩塑艺术起源、彩塑艺术形式、彩塑艺术观念、彩塑艺术表现、彩塑艺术实践,以及彩塑艺术教学方法等多层面、立体地进行了理性梳理,厘清并阐释了彩塑是循系中国文化文脉,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在演进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特有美学特征、审美追求以及造型规律。

该书还从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读。艺术理论学习主要以彩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则、艺术鉴赏为主要内容;艺术创作训练是阐述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与方法,让读者学会在创作设计中以艺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创作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并在艺术教育的实践中培养美的心灵与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深刻阐述了彩塑是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化沃土,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渊源,有其内蕴独特的创作理念、审美标准、风格取向、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其流传地区广泛,品类、题材多样。它们有着共同特点,即造型整体、形态优美、色彩明快。它们的创作者都以勤劳和智慧在艺术实践的不懈追求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自然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习惯。这种审美追求与标准必然地反映在艺术创作中,并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书中还以开放创新的视角,呈现了彩塑在历史的渐进流变中吸收其他姊妹艺术和异域文化营养,形成的丰富多彩造型形态和艺术特征。这种吸收不是取代自身固有的艺术样式,而是兼收并蓄、融汇古今、化它为我地获取养分,又经承传、吸收、融合、转化直至创新于当下,为社会留下众多彩塑艺术珍贵遗产,焕发灿烂的艺术光辉与勃勃生机。

《中国彩塑艺术》一书还在字里行间彰显了胥建国先生坚定的艺术理念,即作者以及所有读者都要热爱民族艺术,弘扬传统雕塑,并以执着精神坚守和张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身体力行地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实践中探索继承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中呈现的民族精神、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和艺术技艺技巧等精粹,将富有生命活力和永恒价值的民族精神及艺术经验进行现代转化,使之成为当代雕塑的艺术元素,在新的审美观照中关注生活,创新出无愧于时代的当代彩塑艺术,以此讲述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最后,祝贺《中国彩塑艺术》付梓再版。

张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2018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