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1世纪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如果你去医院、去公园、去商场或在公交车上,你会觉得被淹没在银发浪潮里;而我们每一个人迟早也将会成为这个大潮中的一个水滴。
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深度老龄化不仅仅对我们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多种多样的难题,使老龄社会的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还通过多种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已经或者即将进入晚年生活阶段的人,尤其是50后和60后这一代人。首先,随着几十年来医疗科技的大幅度进步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作为一个50后或60后,你的寿命会比你父辈的更长;不幸的是,你晚年生命中的非健康阶段也会变得更长,你有更长的生命阶段需要他人照护。你只有一个子女,而他或她的事业天地更加广阔,并且可能把家安在几千公里之外。因此,你不能重蹈父辈的覆辙:对养老不做任何准备,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在晚年时会有多个子女可以依靠,帮助解决晚年生活的种种问题。而实际上,在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会里,你甚至将不得不和更多的同龄人竞争着日益减少的养老服务资源。
在快速到来的、充满了未知和危机的深度老龄化社会里,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关系我们晚年幸福的基本问题,如何为自己未来三四十年的生活做准备。当你在退休后周游世界时,有没有想过,伴随身体的衰老,你未来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到80岁时,你生活的重心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当你的行动因为衰老而受到限制时,你的社交对象会是谁?目前,90岁以上老人中失智的比例高达50%,你将如何面对这种可能性?是把包袱甩给子女还是自己提前做好安排?另外,还有那些高龄老年人普遍面临的无聊、孤独和病痛,你将来会怎么应对?大量的数据都在预示着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将严重缺乏养老服务人员,作为活力阶段的老人,我们又能如何为缓解这一危机对老龄社会的冲击做些贡献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同时也处在一个以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日益成熟并进入应用的时代,这使我们在面对老龄化的挑战时掌握着科技这一强有力的武器,获得了创造人类晚年智慧生活难得的机遇,因而使我们对未来有了充分的信心。但是,这需要我们掌握充分的科学养老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把握,会对我们享受晚年幸福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目前并没有一个理想的渠道来获得这些知识。老年大学通常不教授这些知识,普通大学也没有系统的相关课程;尤为遗憾的是,对于那些想自己通过书本或者网络来学习科学养老知识的人来说,甚至也没有一个知识体系能够供人们参考。
本书试图为那些想获得与养老有关的科学常识和方法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系统的知识介绍,这里所涉及的内容并不艰深,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凝聚了对过去几十年来大批学者、养老顾问和实践者的大量科学发现与经验的总结归纳。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激起读者进一步思考自己未来将面临的养老挑战,并且在自己或者身边家人的身上找到那些与书中的人物所面对、经历和思考的问题类似的养老场景,并积极地去寻找、整合甚至开拓应对这些问题的社会资源,为自己未来三四十年的晚年生活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
本书从构思到完成的过程中,曾经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
首先我要感谢“物联网在中国”丛书的编委会的各位成员和主任张琪司长,使我有幸参与丛书的写作。
我要感谢中国老龄协会的吴玉韶副会长慷慨允诺为本书作序,对本书的题材和内容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本书的酝酿起源于和刘宪兰老师的一席谈话。2017年初秋,她来到我的办公室,介绍了“物联网在中国”丛书第二期的筹备工作,并建议我申请承担其中与养老相关的两本书;其中一本为面向新时期新一代养老人的科学养老知识普及的书,就是这本《我的晚年谁做主——智慧时代的科学养老》。虽然我从事养老工作多年了,但是没有刘宪兰老师的鼓励,我是不会想到在这个时候动笔写一本有关养老的科普读物的。在这里我向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工作单位所在的北京理工创新高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的郑云总经理给予了极大的支持。郑总不仅积极地鼓励我写作,还组织了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文字工作上进行协助,并多次在关于写作内容的讨论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和素材。同作为50后、60后的一员,我和郑云总经理的那些对我们未来养老的畅谈和思想碰撞也激发了我在科学养老题材上后续写作的新灵感。
本书的写作和我所在的从事养老工作的公司——北京怡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发展息息相关。在近几年深入到街道和社区的公司业务活动中,我不仅有机会直接地接触到了各个年龄段的很多老人,也认识了很多从事养老管理工作的同志,和他们在养老工作上的交流与探讨,为我在本书和其他养老相关的书籍的撰写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思路。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毕淑琴书记、谢清主任、郭聪利主任、赵长松主任、徐超书记和李华主任。同时我要感谢我在怡凯智能的同事,特别是顾长富、南立静、武伟林、郑岩等都对本书的完成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我要感谢北京大学扬州校友会(筹)的同学们,在本书的写作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袁勤勇编辑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提供的帮助和付出的辛勤努力。
作 者
2020年5月